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916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docx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

电视新闻学重点内容

考试形式:

理论题50分;操作实践题50分

三道大题

理论题——概念;简答。

应用题——比较复杂——准备:

材料——非常适合并且能,有多处可以做好

范例:

电视脚本:

1.综合体现各种报道形态(按照传播符号划分的)——口播、影像、字幕、图片

缺一个扣三分

1.自己要定新闻标题,标题进入画面的方式,标题进入画面多长时间,进入方式——片花

2.要标清文字稿中各部分的报道词以及相关内容的声音符号形式(画外音、同期声、音乐)——要加括号

3.要标明文字稿中各个画面的景别,镜头编号,按镜头写景别,景别要全

4.要标明文字稿中画面的声画关系:

声画合一(画内、画外)、声画对位——要求标到小点上;五种都标。

5.标明画面组接中的蒙太奇类型:

标明三个不同种类—详细标。

第一章电视概述

第三节电视节目

一、电视节目的定义

1.电视节目是电视台播出的内容及其安排形式和播出方式。

目前来看,电视节目抽时段划分,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2.电视台是以节目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构成的。

3.节目系统层次:

电视台设置的全部节目;

节目基本层次:

一个节目,定时持续播出的具体节目。

基础层次:

一次节目,某一特定时间播出的节目实体。

(某日的新闻联播)

二、电视节目的分类(大新闻、时段新闻、整点新闻、栏目新闻)

1.按照内容性质分:

大致四类:

(1)新闻类节目:

以传播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实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A.新闻节目:

新闻联播、体育节目等。

B.新闻性专题节目

C.新闻评论节目(例如:

新闻性板块节目——焦点访谈)

(2)社教性节目:

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观念、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

A.电视片;B.专栏节目;C.对象性节目(儿童节目);D.教育节目(狭义——非学历教育)

(3)文艺节目:

以传播介绍文学、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

A.欣赏型节目;B.评介性节目;C服务性节目;D.综合性节目

(4)服务性节目:

以实用性内容为主,直接为观众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服务的节目。

A.专项服务性节目(天气预报)B。

综合服务性节目

2.按照内容构成和组成形式划分:

分两类

(1)综合性节目:

按一定的指导思想、编辑方针和要求,把多条中的内容和形式有序组合在一起的电视节目。

具有节目内容兼容性和节目形式多样性特点

A.综合性新闻节目

B.综合性的文艺节目

C.综合性的版块节目

(2)专题性节目:

指内容相对单一,对某一领域和某一方面的问题和情况连续深入报道的节目。

A.固定性专题节目(定期播出)

B.非固定性专题节目(日常性不定期播出的专题节目)

C.临时性专题节目(特殊设置的专题节目——特别节目)

3.按照播出方式来划分(分两类)

(1)直播节目:

在现场或在演播室内经录像而直接播出的电视节目(录像=\摄像)

A.现场直播节目(香港回归,奥运直播)

B.演播室直播节目(春晚)

直播程序:

相对性直播(工作性);绝对性直播(内容性)

(2)录播:

在现场或演播室里录像后制成节目带播出的节目。

4.按播出时间划分:

(1)固定节目:

有特定节目名称和固定播出时间的各种节目。

(2)特别节目:

为报道某一重要内容而特别安排制作播出的节目。

一般规模较大,时间较长。

5.按制播关系划分:

(1)轮回节目:

由多家电视台轮流编排提供,由一家或提供节目的各家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还有按时段划分,以周为单位在同一时段里,每天或间隔轮流播出的内容、对象名称都相同的节目)

(2)联合节目:

由两家或多家电视台共同举办制作的电视节目。

(3)交换节目:

电视台之间互换播出的电视节目。

三、电视节目的制作

1.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

(1)ENG方式:

电子新闻采集方式(主要用来制作新闻节目)

采用一台摄录一体机进行制作的方式。

特点:

时效性强,较轻便,单机制作方式。

(2)EFP方式:

电子现场制作方式

同时用两台以上摄像机,一台特技效果发生器和画面切换设备,电子编辑机及其其他设备在拍摄现场制作节目的方式。

特点:

多机拍摄,即时编辑、灵活、时效性强

一般做现场实况转播,也叫即时制作方式。

(3)ESP方式:

电子演播室制作方式(电子内景制作方式),在电视台演播室里或现场直播间录制节目。

2.电视节目的制作程序

3.电视节目的制作系统

第三章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系统

一、定义: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

是指电视新闻用于表达传播内容的符号系统,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其中图像和声音是主体符号。

二、两大系统

1.语言传播符号:

即运用概念作出判断、推理的抽象符号,包括声音语言符号和文字语言符号

人类传播的主体是语言传播符号:

(1)表达清晰(概念清晰);

(2)陈述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先读什么,后读什么有时间顺序);(3)推理合乎逻辑关系;(4)富有抽象性和概念性

2.非语言传播符号:

即直接为人们感觉器官接受的表现符号。

主要有颜色、神态、姿势、人际距离、服饰、环境景致。

特点:

(1)符号的意义在于自身,难以用语言来复述

(2)表象具体而含义模糊,易产生多意性;

(3)信息发自内心,难以抑制;

(4)有否定语言传播内容的功能;

(5)多通道无序交叉传播,不易控制。

第二节电视新闻的图像传播符号

一、电视新闻图像传播符号含义

是指电视屏幕上显现新闻信息的活动方式或静止的画面形象,是新闻内容的造型符号。

二、构成

1.形体符号:

是表现新闻对象形状体态的传播符号,通过一定的角度、光线、距离等显现新闻对象的空间形态。

2.表情符号:

表现新闻人物面貌和姿态的传播符号,判断交往态度——面貌。

3.服饰符号:

表现新闻人物衣着穿戴的传播符号。

4.色彩符号:

表现新闻现场颜色、光彩的传播符号。

5.空间符号:

表现新闻活动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环境间距离和关系的传播符号。

6.照片符号:

通过新闻摄影作品表现新闻信息的传播符号。

7.图表符号:

通过图表表现新闻对象资料、数据信息的传播符号。

三、功能

1.直观再现新闻对象,以时空相间的特点来反映新闻动态;

2.以特殊画面语言和特殊组接方式来传达特殊信息含义,表达抽象思想观念认识;

3.传达和渲染现场气氛与情绪,引发受众的图像联想;(色彩影调)

4.激活受众注意,增强传播深度;(节奏间歇感)

5.展示新闻背景和新闻资料、弥补信息不足(图表——资料信的内容)。

第三节电视新闻的声音传播符号

一、含义:

电视新闻节目中包含的各种声音。

二、构成

1.声音语言:

电视新闻中能够准确传达新闻内容的有声语言;

包括:

(1)播音语言:

电视新闻的专职播音人员播报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

A.口播;B.画外解说;

(2)现场语言:

新闻现场表达新闻实质性内容的声音语言。

A.新闻人物讲话与记者对话;B.新闻记者现场叙述;现场采录——人物同期声,录画面的同时同期采录的声音。

2.实况音响:

是指电视新闻中对新闻内容不做直接说明的现场声音,称为“效果声”或“效果同期声”

(1)自然界音响;

(2)社会生活音响;(3)音乐——现场音乐,不是后期配乐,后期配乐——标识音乐、间隔音乐(与同期声不走同一声道)

三、功能

1.独立传播新闻信息,陈述新闻内容——口播新闻

2.补充画面不足、交待新闻要素、保持信息完整性,增加信息量——画外音报道

3.突破画面的表层意义,揭示画面内涵,形成心理视象、非可见的视觉形象、事件的意义或内涵、对画面内容的深化

4.增强新闻的现场真实感、渲染环境、烘托气氛(人物、效果同期声使用)

5.利用声音逻辑性贯穿画面,形成画面的意义联系或自然转场过渡,保持视觉、听觉的连贯性。

(声音停顿,一定不是画面组接处;画面组接处,声音连续,以使得画面和声音的流畅)

第五节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

一、定义:

声画关系是指电视新闻中声音和画面的相互组合形式。

二、声画关系的种类

1.声画合一(掌握•应用)

是指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和画面所反映的对象完全一致,即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

(1)画内声画合一:

画内的物象和声音的合一,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同期声和画面的统一

A.新闻人物的声画合一;B.记者、主持人镜前报道的声画合一;C.新闻记者或主持人现场来访的声画合一,被称为“平行声”

(2)画外声画合一

是指画外声音与画面的合一,即画外声音是对画面内容的同步说明,是播音语言与画面的统一。

(口播新闻不属于画外声画合一)

2.声画对位(对照声)

定义:

电视新闻的声音与画面所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即声音与画面所指向的不是同一个新闻。

(但二者有相互联系)

三种形式:

(1)声画并列:

是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表现不同内容。

但表达相同含义。

(比如象征、比喻、事后来访、补拍)

特点:

性质相同,内容不同。

(2)声画对立:

是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并且相互对立,在矛盾对比中特定含义(比如反衬)

(3)声画串位:

是指声音与相应画面的不同步。

两种形式:

(1)前延声:

在表现声源的画面之前出现的声音。

远景——近景:

即下一个画面的声音首部向前移位进入上一个镜头的结尾处。

(两个画面的组播差距较大众而导致,为消除画面的差别,采用前延声)

(2)后延声:

在表现声源的画面消隐后仍然延续的声音。

近景接远景或转场:

即上一个画面的声音尾部向后移位,延续到下一个镜头的首部(做后延声往往是过渡或交待,,一般来说两个画面转场,弥补画面间的差别。

两种形式是软过渡方式,形成比较柔和的画面剪切关系,解决同期声的主体问题。

第四章

第二节电视新闻画面的布局

一、定义:

是指电视新闻画面视觉形象元素和成分之间的组织安排,也成为电视新闻画面的实体因素。

二、主体

1.定义:

是画面构图中起主导作用的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和重点。

一个镜头可以始终表现某一个主体对象,也可以通过焦点虚实转换、镜头的运动、人物的调动来不断变换画面中的主体形象。

2.表现手法

(1)直接表现:

在画面中给主体以最大的面积(主体在画面中靠近观众),最突出的位置,(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不是由画面中心决定,而是由画面中所有事物的相对位置决定的)也叫意义中心)、最好的照明效果让主体处于最佳的照明光区,使其以最明显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突出表现出来。

(2)间接表现:

侧重于环境气氛的烘托和渲染。

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不大,大部分(画面中)面积让位于环境对主体的表现,不重在清晰真切,而重在神韵和内涵,但主体仍是画面的结构与视觉中心。

在一个画面里,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是交替使用的。

在画面里的变化依靠于镜头的纵向变化。

三、陪体

1.含义:

画面中与主体具有特定关系,构成一定情节,突出、呼应、陪衬主体的对象,叫做陪体。

2.四个作用

(1)帮助主体说明画面内涵:

A.新闻事件现场的地域标志;B.画面中能够表现季节特征的对象(是不是背景取决于自身的位置和关系)

(2)突出烘托主体形象:

通过光影、色彩等来烘托渲染新闻现场环境氛围,帮观众理解主体的动作、神情及内涵。

(3)均衡构图和装饰画面;起一定的情节作用:

有叙事、功能与背景不同

(4)形成镜头转场的联想准备。

3.处理方式

(1)直接表现:

陪体直接出现在画面里。

A.陪体和主体同时出现,陪体应处于次要位置,位置偏离结构中心位置远、光照暗。

或只出现能够说明问题的某一部分,以证明陪体的存在或体现着关系线。

B.陪体和主体不同时出现;a.陪体先于主体出现(暗示主体将要出现处于主体位置,暗示出现的主体叫做暂时主体,让人产生是陪体。

)b.陪体后于主体出现,在先出的主体上获得一种暗示和铺垫。

(2)间接表现:

陪体始终不出现在画面上,画面上只出现陪体媒介暗示或明示陪体,媒介物叫间接陪体,出现陪体,具有联想导向的功能,引导观众在联想导向中意识到陪体。

四、前景

1.含义:

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特点是画面的成像大或颜色调深,有时可能是陪体,在大多的情况下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2.作用

(1)帮助主体直接表达内容和主题(前景在此情况下,有陪体功能);

(2)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

(3)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让观众感觉到自己与主体的距离。

(4)给观众以主观地位感;前景有时被观众视为自己立场的标志。

(5)在运动摄影中增强运动感和韵律感。

(6)均衡构图和美化场面

五、背景

1.定义:

是指处于主体背景后交待环境、时间、地理位置,烘托主体和营造气氛的对象是画面中距离摄像机最远的景和物,实际也是距离观众最远的景和物。

背景的平面关系(背景总体走向形成一个平面)

背景平面的判断——透视

2.背景选择的三方面要求

(1)选取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景,充分发挥背景的交结新闻要素的功能。

(2)力求简洁、避免因背景而造成画面混乱,导致观众注意力分散。

(3)注意主体与背景的明暗、深浅、动静、虚实关系,相对淡化背景的视觉强度。

六、后景

1.含义:

后景是指与前景相对应,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和景物,大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或是构成生活氛围的实物形象。

后景相对于背景而言更贴近于主体和陪体

后景的位置关系可以变

因为场面调度和摄像机的多向变化,后景也可以转换相应的位置从而变成前景。

2.要求:

(后景选择处理的要求)

(1)后景的影调、色调应当与主体相成一定对比,尽量避免相近和雷同;

(2)后景应当线形简洁明快,避免景物繁多、层次混乱;

(3)后景的清晰度和趣味性应当弱于画面主体,避免影响和干扰主题形象的清晰度。

第三节电视新闻画面的景别

一、是指画面主体的范围和视觉距离的变化,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二、划分五种:

1.远景:

是指表现广阔景物和宏大场面的画面,是视距最远,表现空间最大的一种景别。

作用:

交待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和某些的主体气势,不一定非得有人出现,有人也占很小的面积,一般停留时间不少于8秒。

2.全景:

表现成年人体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往往用来确定事件发展的空间范围,从全景能看到一个画面的总角度,因此又称定位镜头。

作用:

主要是交待主体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全景的主体在画面上应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

全景画面的时间长度一般不少于7秒左右,拍摄剪辑在7秒左右

3.中景:

表现成年人体题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主要用于叙事性描写,又叫叙事性景别,是电视中运用最广泛的景别之一。

作用:

中景画面重视动作的情节,而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到次要的位置,其作用主要是交待故事情节、人物的情绪和身份,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景画面的时间长度应在4秒左右。

4.近景

近景:

是指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是描写人物情感和事物细节的主要景别,也是电视中运用最广泛的景别之一。

作用:

以人为主,景物为辅,主要表现人物神态和物体的外部结构(包括内部线条),人物丰富的表情就是在近景中体现的。

近景画面的时间长度一般不应少于3秒。

5.特写:

是指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拍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视距最近的画面。

作用:

主要是把人和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区分开来,强调出来;放大表现任务的细微表情和事物的细部特征;画面空间感不强,经常被用来作画面转场时的组接镜头

特写画面的时间长度一般在2秒左右

第五章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报道形态

一、是指电视新闻报道的外在直观形式,即以传播符号为标识的新闻播出方式。

二、口播新闻

1.是以播音语言为主体,由播报员出图像。

来播报文字新闻稿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

2.以有声语言为传达信息为主要手段,没有现场画面,表情有辅助作用。

通常运用抠像等电视特技,播出与之配合的照片、图片、实物,字幕和活动背景资料,增强口播新闻的生动性。

抠像:

利用特技混合器,把主体图像镶到另一个背景图像前的特技切换方式。

3.发展情况:

电视新闻最早运用也是最简单的方式,继承了早期广播新闻的特点。

1956年11月2日开始使用口播新闻

4.特点:

(1)新闻时效性强,重要新闻和突发新闻等图像新闻来不及传送时,来用口播。

(2)富有灵活性,不受设备的限制,在没有条件进行现场摄制的情况下采用口播

(3)便于传播(抽象性、理念性)的新闻内容

(无法使用图像,或者严肃性较强的新闻内容)

三、影像新闻

1.是指采用电子摄录系统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画面和声音,并结合文字稿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形式。

2.以形象画面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是电视新闻中最早的广泛应用的方式。

3.发展:

始于美国1947年NBC、CBS用电影胶片拍摄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剪辑信号,电影剪辑胶片,早期新闻制作采用胶片

当时电视新闻又叫影片新闻,七十年代采用ENG系统拍摄。

我国1959年开播之后就有了影像新闻,采用胶片。

80年代初才用电子逐步替换

4.两类:

一类是画外音播报道

采用画面和解说词相互配合的影像新闻,画面中是现场情况,无记者在现场,声音不是同期采录,而是后期制作,不展现新闻现场的工作过程。

二类是现场报道:

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的身做出报道影响新闻的形式。

记者对现场作简单介绍——转向现场采访——进行事态报道

适合报道相对较大的动态信息

5.特点

(1)形象性,影像新闻善于形象化

(2)现场性,运用纪实手法在现场拍摄,以及同期声等,现场感强。

四、字幕新闻

1.是指用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文字,以简洁的文字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形式。

2.是最简单的方式,它的出现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才出现的

我国使用较晚。

1984年左右使用,在国外,字幕新闻发展到电视报纸。

我国没出现直接过渡到网络,但某些节目采用电视报纸形式。

3.两种类型

(1)动态字幕:

文字纵向滚动或横向飞动的字幕,一般叠现在正播出的电视画面上,(一般为字幕新闻)作为单独的新闻来处理,也叫插播新闻。

(2)静态字幕:

文字相对稳定位置显现在屏幕上或叠现在画面上。

A.独立报道字幕:

某一节目播出后或中断某一节目播出,屏幕上以文字来传播完整信息,不曾是否有播报员播音,都是独立新闻。

B.画面解说字幕:

用屏幕文字来代替影像新闻的有声语言解说。

C.内容提示字幕:

用屏幕文字做新闻标题或介绍人物的身份、新闻事物发生的地方、时间用来概括讲话内容、用来提示影像新闻的内容。

4.特点

(1)时效性

(2)应用灵活方便

(3)文字简要明确

五、图片新闻

1.运用新闻摄影片结合文字解说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

一般用一组图片来显现,不同侧面、不同时间的现场画面组合。

成组也可能是若干新闻现场不同画面的穿插,用来扩大新闻信息量。

(比如明确拉开事实的时间、历史感增强等)

2.发展:

在我国,图片新闻出现早于影响新闻(胶片成本高,大量剪辑,用静态照片,ENG出现之后,早期设备笨重,摄录分开,现场则用图片)

一般从新华社图片选用,1959年5月15日第一次播图片新闻

现在图片大量使用抠像技术

第三节电视新闻的报道体裁

一、定义:

是指电视新闻报道的表现规格和样式及以结构、语言、表现手法为标志的新闻报道体式。

结构是指文本内部结构。

二、消息类新闻

1.是以简短的篇幅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发现和最新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

2.最常用、最基础的、也是骨干性的电视新闻形式

3.特点:

(1)报道迅速;

(2)题裁广泛;(3)篇幅简短;(4)表达客观

三、专题类新闻

1.定义:

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深入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也称新闻性电视专题或报道类专题片

2.分四种

(1)专题新闻

A.定义:

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性新闻做细致、充分、集中报道的专题类新闻。

(两会报道,重大的国事活动,领导人物出访,外来领导人来访、重大体育赛事)

B.差别:

1.新闻容量相对大、报道规模大、篇幅比较大

2.制作时间比较宽裕

3.表现方法和传播符号具有综合性

4.报道的时间具有特定性

(2)专题报道:

是对新闻对象进行深度报道的专题类新闻

它注重新闻报道对象的分析和解释,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新闻事实的背景情况,分析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意义。

与专题新闻区别:

a.专题报道的题材更广泛,不只限于对最新发生的事件性新闻,还包括社会现象问题;b.专题报道更深刻,不只详尽报道事件的完整过程,还分析客观原因,揭示本质意义;c.专题报道时效要求相对宽松,不侧重报道的时间性,而是时宜性。

(3)新闻调查:

就某一新闻事件或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的专题类新闻,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类型,核心是专题新闻调查研究。

60年代出现在美国,CBS——《60分钟》首创新闻调查的报道形式。

特点:

a.从重大新闻事件和最紧迫的社会问题入手选题、研究、报道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反映公众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b.报道适合时势需要,反映的内容和研究的结论同社会环境与现实条件相互协调,符合现象,具有可行性。

c.突出报道对象的事件性因素,反映事件情节,展示调查过程,在矛盾冲突中增强报道的可视性。

d.强调问题思考和报道角度的独特性

e.运用新闻背景、图片、图表、数据等直观性影像资料来说明调查结果

f.运用特殊报道技巧进行复杂性采访和保护消息来源,一般采用隐性采访隐性表现,隐性采访有三种方式:

隐伏性采访、偷拍、扮演角色;隐性表现:

主要是为保护消息来源。

4.电视专访:

是电视记者或主持人围绕某一主题或新闻事件对新闻人物或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报道形式,通过交谈进行的,以此来发布消息。

消息类新闻人物采访:

a.人物采访表现只是新闻信息的一部分;电话专访的交谈就是新闻本身谈话的内容构成独立而完整的新闻,在电话采访主要焦点在交谈本身,而人物采访注意记者采访,记者采访是手段,目的是获得信息。

在国外是最常用形式之一,常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专访栏目;

类型:

人物性专访:

以报道人物的事情为主,被采访人的事情就是新闻内容。

事态性专访:

就某一具体新闻事件进行的专访,访问的人物本身不是报道内容,就事情谈的内容是新闻,所谈内容与个人情况无必然联系。

观念性专访:

就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的专访,采访人对事情看法与本身经历无关。

特点:

A.访问的对象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仪表性和权威性

B.报道过程是记者或主持人与被采访者双向交流,报道成功取决于记者或主持人的话题设计能力和提问水平。

同时也受受访者表达状态的影响。

C.话题内容以展示访问对象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感受经历为主。

访问对象的业绩、成果,一般工作过程等不作报道重点。

D.表现手段和制作方式丰富多样,一般来说电视专访分三种样式

(一)访谈式:

以演播室为固定环境的交谈;抽样话题,在办公室采访效果最好,在演播室较容易操控

(二)访谈+现场实录式;在访问交流过程中不断插入同期摄录的活动

(三)访谈+现场实录+解说式

犹豫中断了采访,因此切入画面的总量应少于采访时间总量,不易多用

四、言论类新闻:

1.定义:

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而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新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表示意见态度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

2.阶段:

3.种类:

7种

(1)电视评论:

是对新闻事实直接发表意见,直接表达媒介立观主张的言论形式。

时间较长,以某个新闻事实为由头,多侧面的分析。

历史

特点:

A.具有权威性,代表电视台发言,媒介意见、言论;针对重大新闻事件发表看法;

B.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