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8356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docx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精品教育doc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1.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甲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

B.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高原向山地过渡的区域

C.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属于地形雨

3.下图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指(  )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

B.冰川侵蚀

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D.夏季多暴雨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铁路线 ②削减风力 ③改变气候类型 ④增加旅游景观 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④⑤

5.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

A.建材产业

B.沙漠旅游休闲业

C.光伏发电产业

D.沙生中药材产业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

读“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下列各组城市中,降雨侵蚀力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攀枝花、贵阳

B.雅安、昆明

C.成都、重庆

D.宜宾、巴中

7.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年降水量小

B.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C.山高谷深

D.植被覆盖率高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

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

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

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

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8.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9.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

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

10.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紧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

D.减少地下径流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1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种草植树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

A.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种草植树面积约为1300~1350平方千米

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种草植树面积约为550~580平方千米

C.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种草植树面积约为430~450平方千米

D.无法估量

14.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种草植树面积有关(  )

A.山东境内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16.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是(  )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②耕地质量下降 ③生态环境恶化 ④淤积下游河床 ⑤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读“我国某景观图”,回答以下三题。

17.图中所示应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18.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祼露、沙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19.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沉积的结果

D.内力作用的结果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20.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21.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下表)。

完成以下两题。

23.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

D.两广丘陵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5.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A.a

B.b

C.1020米等高线

D.1010米等高线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27.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8.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2009年6月19日上午9时30分,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调水调沙,这是自2019年以来黄河小浪底的第九次调水调沙。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9.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正值汛期,有充足的水量

B.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好准备

C.夏季是旅游旺季,利于游客观赏黄河一泻千里、惊涛拍岸的奇观

D.下游泥沙淤积最严重,冲沙减淤的效果最佳

30.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B.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C.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D.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下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1.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3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完成以下四题。

33.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34.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严重 ②夏秋季节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地形坡度大 ⑤过度开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5.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

A.易形成沙尘暴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土地肥力上升

36.该地区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抓好川、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全部发展水稻种植业

B.大力植树造林,保护和恢复植被,走生态农业道路

C.全面退耕还林,全部发展畜牧业

D.以水产业为龙头,发展灌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以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37.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38.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水土流失与土地的坡度关系密切。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39.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40.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

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4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材料二 每年的7月初黄河中上游各大水库都要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减轻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为了防治此环境问题,某乡广泛征集治理措施。

有人提出要在黄土高原广泛修筑梯田,你认为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2)为何黄河每年在汛期来临前要进行调水调沙活动?

43.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45.3平方千米,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挺进了400千米。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⑤减轻河水污染

45.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

(1)~(5)题。

材料一 见图甲。

材料二 见图乙。

材料三 见图丙。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_______。

(多选)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46.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

A________,B________;省会名称:

C________,D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_。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____,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治理中要采用________措施、________措施和________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答案解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C

【解析】读乙图可以发现,鱼鳞坑内地势低洼,利于蓄水、保肥,最宜植树;甲图中鱼鳞坑内部的位置应为③。

2.C

【解析】黄土高原处在由平原向高原、由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区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65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3.D

【解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动力是流水,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土质疏松的地表冲刷强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4.C

【解析】沙坡头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包兰铁路在此经过。

设置草方格沙障主要是为了削减风力、提高沙层含水量、保护铁路线。

5.A

【解析】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广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光伏发电产业、沙生中药材产业等,但不适合发展建材产业。

6.B

【解析】由图可知,雅安的降雨侵蚀力为7000,昆明的降雨侵蚀力为2000~3000,攀枝花的降雨侵蚀力为3000~4000,贵阳的降雨侵蚀力为4000~5000,成都的降雨侵蚀力为5000,重庆的降雨侵蚀力为4000~5000,宜宾的降雨侵蚀力为4000,巴中的降雨侵蚀力为6000~7000。

比较各选项所列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出B正确。

7.D

【解析】影响降雨侵蚀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降雨量、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等。

图中西北部虽然山高谷深、降雨量大,但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所以降雨侵蚀力小。

8.B

【解析】封山育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该流域选择种植刺槐,应该是因为刺槐生长迅速,且固氮作用明显。

9.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减轻水土流失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封山育林。

10.C

【解析】结合表格信息知,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强抗旱涝能力。

11.C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地区,而该地区有大量的水井,

故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水源。

12.D

【解析】该地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在于防治水土流失。

13.A

【解析】从图中可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种草植树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其侵蚀与堆积平衡的临界值应从图中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为0时读出年降水量和种草植树的面积。

14.C

【解析】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与黄河的泥沙输送密切相关,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5.D

【解析】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由图中可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16.A

【解析】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不是水土流失的危害。

17.B

【解析】图中地貌景观千沟万壑,沟谷地貌发育,应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华北平原地势低平。

18.A

【解析】黄土高原地貌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江南丘陵红壤分布;砂砾荒漠应位于西北地区。

19.C

【解析】现在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源于西伯利亚地区,风力作用在此地沉积下来,形成厚厚的黄土层。

20.A

【解析】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存在,那时只有自然因素;人类历史时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的。

21.D

【解析】轮荒、弃荒导致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会造成林草植被的种源随水土流失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作物减产。

22.C

【解析】人类活动会引发水土流失也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人类也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23.D

【解析】由表可知,A方案3~8年内与8年后的收入持平;C方案8年以后的收入最高,侵蚀量最小,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A

【解析】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该地水土流失较重,又适合苹果种植,最可能为黄土高原地区。

25.A

【解析】甲地位于小流域中,打坝淤地有利于保持水土,乙处位于缓坡地带,适合修梯田,减少水土流失,丙地位于塬面上,水量少不适合修建水库,丁地坡度较陡,不适宜平整土地。

26.B

【解析】若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随着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塬面很可能会后退。

b与原有的塬面边界大体一致,且越陡的地方受侵蚀越重,所以塬面边界会变为b。

27.B

【解析】水平梯田的田埂应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水作用。

28.A

【解析】梯田的修筑,使沟谷发育的山坡形态发生了改变。

土壤类型是自然和人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坡向是不易改变的,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9.B

【解析】黄河汛期在7、8月份,冬春季节水量小,泥沙淤积严重,调水调沙应在汛期到来之前,为防汛做好准备。

30.C

【解析】黄河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丰富,不具备调水条件,但上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能减少向下游地区的泥沙输送,中游地区减少对河流水的利用的做法有利于较多的河水输往下游。

31.C

【解析】根据左图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

32.A

【解析】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33.B

【解析】表格数据反映出该地耕地面积的扩大是通过毁林开荒获得的;河流含沙量增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气温年较差增加,年降水量减少,说明大陆性气候增强;气候、水文、土壤条件变差,使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

34.B

【解析】植被破坏和过度开垦属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35.C

【解析】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淤积河湖,加剧洪涝灾害;土地肥力下降;沙尘暴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引起的,环境污染容易导致物种锐减。

36.B

【解析】依据表格中气候资料,该地应发展农、林、牧结合的农业,全部发展水稻种植业、畜牧业均不合适,也不能以水产业为龙头。

植被破坏是生态恶化的根源,故应大力植树造林,保护和恢复植被,走生态农业道路。

37.D

【解析】水土流失导致地表侵蚀,所以①为土壤侵蚀;植被条件差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同时土壤退化也加剧了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地表起伏大导致地表遭受侵蚀,地表侵蚀又进一步导致地表起伏加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

38.B

【解析】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泥沙沉积,河床变高,河水变浅,影响航运。

39.C

【解析】读图可知,随着坡度的增大,坡面侵蚀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坡度在0°~40°,随坡度增加,坡面水流速度加快,坡面侵蚀强度增强。

40.D

【解析】坡度在40°~90°,随坡度增加,坡面受雨面积减小,坡面水量小,侵蚀强度减弱。

41.

(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

(2)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夏季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

(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解析】第

(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

(2)题,分析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

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

42.

(1)不合理。

 梯田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