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8038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docx

第一章社区作概述

第一章社区工作概述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的含义、社区的构成要素和功能、理解社区工作的涵义、目标和模式。

教学重点:

社区的学理界定和政策界定;社区工作的涵义。

教学难点:

社区工作模式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功能

一、社区的概念

(一)社区概念的提出

社区是社会学家使用最多的词之一,同时,也是概念上最复杂、歧义最多的词之一,这可以从该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看出来。

学者们普遍承认,社区这个概念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他因此而被誉为社区理论的创建者。

1887年,他出版了社会学名著“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

此书被译成英文时,成为“CommunityandSociety”,中文将其译为《社区与社会》。

在德文著作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译为《共同体与社会》或《社区与社会》)一书中,他以正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变的德国为背景,论述了从传统乡村社会转向现代城市社会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并将Gemeinschaft(社区或共同体)和Gesellschaft(社会)视为社会结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想类型作了区分。

在他看来,Gemeinschaft指的是那些具有共同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

人们加入这些团体,并不是自己有目的地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

而Gesellschaft则是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

人们加入这个团体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决定的。

滕尼斯认为,Gesellschaft与Gemeinschaft是对立的,Gemeinschaft被Gesellschaft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后来,美国学者将滕尼斯Gemeinschaft一词翻译成英文Community。

上世纪30年代,费孝通等中国学者又将英文Community翻译为“社区”,以区别于社会,并沿用至今。

(二)社区概念的发展

由于滕尼斯对社区历史命运所持的悲观看法,致使在他的社区概念提出之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淡漠,才使得人们重新关注他所提出的社区概念。

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时,并没有强调其地域性,后来随着美国经验研究社会学的兴起,许多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各种人群共同体的活动总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关联,因此,具体研究社区,就不能离开人们生活的地域空间,如村庄、城镇、街道等。

因而便在定义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时,赋予其更多的“地域”的内涵。

自社区概念提出以来,社区概念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被使用,其含义发生了许多变化。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许多研究。

据有的研究者统计,关于社区的定义有140多种。

时至今日,人们对社区仍有不同的理解。

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社区本身的复杂多样性。

(三)社区概念的界定

1、对社区概念的学理界定

在关于社区概念的众多定义中,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从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关系出发理解社区,认为社区是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关系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

另一类则从地域性观点出发将社区规定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人群。

综合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定义和我国的实际,我们认为,社区是具有共同联系和某种互动关系的人们结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一些基本含义:

第一,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单位。

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人类共同经营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活动是在社区这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

第二,社区的核心内容是人群以社会关系为纽带开展的互动。

社区不仅具有地域性,更具有社会性。

社区中的人群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的集合,而是彼此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互动中共同进行社会活动的。

第三,社区是相对独立完整的社会生活单位。

社区有相对完备的各种物质设施,有相对配套的制度、规范和管理体系,还有社区成员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地域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

这就为人们参与主要社会活动、经营共同社会生活提供了条件。

人们社会生活的许多基本需要都能在社区内得到满足。

2、国家民政部对社区概念的政策界定

如上所述,由于社会学理论所称的社区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因此,它的地域范围是一个具有很大伸缩性的要素,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庄、一条街区,只要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活共同体,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

但在当前中国的社区建设中,为了有利于社区建设工作在全国的开展,在操作实践中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较为确定的社区地域范围。

根据我国社区建设的实际,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从目前全国社区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许多城市的社区是在对原居民委员会辖区合并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的城市社区的范围定位于大于原居民委员会辖区,而小于街道办事处辖区。

社区范围的这种定位,既考虑了人口规模、资源状况、地域范围、居民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又考虑到管理幅度以及居民自治等因素。

关于社区概念的如上两种界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学理上的界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但也容易产生对社区地域范围理解和界定上的模糊;而政策上的界定易于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操作,但我们又应该看到,它只是学理意义上的社区的一个层次,即微观社区。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

一定的地域范围,一定数量的人群,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共同的利益、特定的文化、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一定的地域范围

社区是“社”和“区”的统一。

地域性是社区区别于其他社会共同体的特征。

任何社区都有相对稳定的地域空间,有其一定的地域范围,尽管这一范围有大有小。

从这方面讲,一个社区具有地域性,但不一定必须具有明确的地理边界。

社区与社区之间在地域空间上是不能重叠的。

地域空间不仅为社区居民的活动和交往提供了场所,而且地理上特别是居住上的邻近性还会增加居民互动的频率和强度。

因此,可以说,以居住区为依托的一定地域范围是社区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

(二)一定数量的人群

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但它的要义在于人的集合。

人是构成社区的主体,没有人就谈不上社区。

因此,人口是社区的首要构成要素。

社区人口数量、构成、素质的差异,是导致社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区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社区的规模,而规模不同的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社区人口的构成是社区内不同类型人口的结构比例。

社区人口的构成,对社区活动的内容、社区活动的场所都有很大的影响。

社区人口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职业技能和现代观念等方面的素质。

社区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三)持续的互动

(四)一定规模的物质设施

一定规模的物质设施是满足社区成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

这些设施既包括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住房、家具用品、购物网点、交通通讯设施等;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活动的基本设施,如学校、医院或卫生院、文化体育场馆等;还包括社区成员参加和管理公共事务的场所,如会议室、办公用房等。

此外,在有物质生产活动的社区,还包括社区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设施,如厂房、机器设备、仓库等。

生产和生活设施作为社区构成的硬件要素,往往是一个社区发展程度的物质标尺,它在规模和发展水平上是随着社区的发展而发展的。

(五)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人们的社区生活要有秩序地进行,离不开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去维持和执行。

家庭、邻里这些初级社会群体也具有维护秩序的功能,但社区既然是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实体,就不能只靠这些初级社会群体,更需要发展相应的社区组织管理机构。

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社区,其组织的数量及其相互关联状态是大不相同的。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在现代城市社区中,由于社区人口异质性高、居民生活多样化,社区中的组织日渐增多,新组织不断涌现。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社区内不仅有家庭、邻里、学校、医院、商店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初级群体和组织,也有党政机关、各种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还有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性群众组织,这些社区组织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起作用的方式也各有差别,但都是适应特定的社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

(六)共同的利益

利益是影响人们行为的社会动因,人们的任何行动归根到底受各种利益关系的支配和驱使。

同一社区的居民,在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自然会产生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需求,面临共同的问题。

这种共同利益既是维系社区居民经营共同生活进行持续互动的纽带,也是社区发展的物质动因。

(七)特定的文化和共同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

每个社区的地域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居民构成不同,人们在这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长期生活,既受这些现存条件的制约,又不断进行新的创造,于是就产生特定的社区文化,包括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及社区意识等。

它们渗入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更深入地反映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乃至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等等、无不体现着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社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在要素,正是社区文化的存在使社区居民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也才使社区特定的生存活动方式成为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定的文化是一个社区与另一个社区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心理文化基础。

基于共同的利益和持续的交往活动,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居民就会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在生活态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特别是对长期居住的社区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即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熟识本地的一套行为模式、建立一系列社会关系,从而养成了浓厚的社区意识或乡土观念。

“美不美加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俗语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流动性明显加快,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

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还普遍出现了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分离的现象。

但是,人们的社区归属意识并没有消失。

许多城市居民都渴望将自己居住的社区建设成温馨的家园。

这也是当今我国开展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见,居民思想和心理上认同感和归宿感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社区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社区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以上我们简略介绍的只是社区的六个基本要素。

之所以称之为基本要素在于它们是社区之为社区必不可少的要素,并在社区存在和发展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群是社区的主体,地域范围是社区的活动边界,物质设施构成社区的社会物质基础,利益和文化则是维系社区的纽带,组织机构是社区的神经细胞。

这些构成要素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社区这一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社区的功能

(一)在社区功能的不同概括

社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学者们的概括也互有差别。

有的学者将社区功能概括为整合功能、保障功能、稳定功能、价值引导功能。

我们的教材将社区的功能概括为五大功能:

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与相互支持功能。

这些功能是社区及其成员的存在所必需的,社区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组织和群体模式来履行这些功能。

(二)我们的教材对社区功能的概括

1.生产—分配—消费

生产—分配—消费是组织个人和其他资源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系统,这是社区经济的功能,也是社区最基本的功能。

生产—分配—消费功能并不需要特殊的经济制度或者模式,其组织是高度灵活的。

可以是个人自由放任主义的模式,也可以是合作式股份制的公司模式;可以是家庭和家族层次的,也可以是社区层次的。

这里的生产—分配—消费功能是服务于社区的需要,而不是像目前经常看到的,是社区服务于经济系统的需要。

这个道理常常被只认利润的市场所忽略,而这种不被约束的市场对于社区的凝聚力与价值观是一种破坏,甚至是摧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的决策已经越来越远离社区和个人,但是,我们还是应当记住以下几点:

(1)经济是社会的创造物,而不是天生地产生的。

(2)比起其他系统来,经济系统是不具有内在的道德的,其道德水平是由其服务社区的好坏所决定的。

(3)经济服务于社区,不应当是社区为经济而存在。

(4)生产—分配—消费功能或者经济系统的结构是社区的存在所必需的,但是,只有经济系统并不够,其他的功能必须同样地发挥作用。

2.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人学习和获得其社会的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学习适合于社会提供的多种社会角色的行为。

社会化是初级和次级群体如家庭、教会,非正式的伙伴群体以及当代才大量出现的高等学校教育机构的责任。

然而,现在这些初级和次级的群体与机构已经失去了它们在社会化方面的部分控制力。

当代社区中的社会化的控制已经超越了地方社区,教育、宗教、娱乐和信息已经不再限于社区,而是成为国家甚至全球的层面的事情。

商业、大众媒体、互联网现在都是社会化重要的工具。

但是即使如此,社区在社会化方面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社区里的家庭、邻里、教会和学校等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角色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人们从幼年时候开始,在与社区内邻里、小伙伴群体以及社区学校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初步学习了群体和社会的文化。

学习了如何承担社会角色。

3.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这样一个过程,社区通过这种过程获得其成员对规定和禁止的社会角色、规范和行为的遵守。

社会控制内在于社会或者社区中,这些规范和行为模式进入到组织成员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没有社会规范,社会就呈现为一片混乱。

行为的控制有两种方式:

(1)通过社会化过程发展出来的内在控制;

(2)制度化形成的对社区提倡和允许的行为进行奖励和对社区禁止的行为进行惩罚的外部控制。

绝大多数社会机构履行着这些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机制。

不过,如我们所看到的,社区的社会化正在弱化,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相互依赖、越来越多样化。

契约与法律条款取代了通过社会化进行社会控制的非正式手段,高等教育和纵向的社会控制系统导致了对于个人自由的正式限制,政府和企业扩张,闯入个人生活中合法的社区物品和安全。

对于个人自由和地方社区权威的强迫,近年来被国家政权所强化。

政府通常过于对公共物品的社会责任食言,并且正在放弃其社会化的责任。

4.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社区的根本功能,如果社区成员和社区本身处于健康的社会且有权能(competence),那么就允许和要求其成员参与社区的生活和治理。

按照费林的定义,社区具有权能指的是“社区为了达到其目的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的各个部分进行合作、共享决策权、共同努力以满足社区的需要。

当社区广泛地参与决策时,社区权能得到加强。

社会参与是社区实践的核心和社会工作实践的社会要素,也是参与式民主的根本所在。

社会参与是改变社区社会控制机构和政策不利与专横影响不可或缺的,可以纠正社会的边缘化。

社区本身的概念就需要其成员直接的相互交往和参与,以便发展社区的性格和传递与实现社区的价值观。

参与包括非正式的初级和次级群体活动的参与以及社区更正式的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公民参与。

由于工业社会中工作与家庭的分离、社区物理—地理边界的扩大、契约社会的形成,公民参与已经变得越来越遥远和零碎。

社会互动和参与也更加复杂、孤立和减少,更大的更加非个人的社区的正式社会结构已经取代了直接的、整合的、联系紧密的社会互动,大众的市场化方式侵蚀了调解功能、互惠与社区责任机制。

这种更加非个人的、技术的模式的参与对于社区的社会融合所必需的社会投资、社会资本和互惠来说,也许是关键的因素。

社区中社会参与的下降和政治系统的无能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下降会强化社会的边缘化,最终导致社会的排斥。

充分的社会参与需要公民对地方社区和国家治理的参与,在民主的社区中,社会和公民的参与特别重要,民主依赖于其多个组织对政策实施影响,如果公民及其组织不参与这个过程,他们就会在政府的规则制定中被排除在外和不被考虑。

社会参与与社会工作的联系,在社区组织、网络关系和合作以及社区社会案例工作的实践中会得到充分的显示。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需要社会参与,希望参加公民组织和联盟。

将这些对象整合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组织,能够帮助他们接触广泛的社会支持资源,为他们提供社会和政治授权的机会以及互惠的社会结构。

草根社区组织需要联合起来,成为个人应对全球化经济和政治的组织中介结构,社会工作者需要促进社区的地方和全国性参与,被边缘化的个人需要与组织的各级网络保持联系。

所有这些都是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福利组织可以得到的积极资源和中介性的力量。

5.相互支持

相互支持的功能和社会福利的功能是社区在其成员和家庭遇到困难时,且不能提供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关系以获得帮助时发挥作用的。

相互支持是在需要时进行的彼此帮助,传统上,初级和次级群体如家庭、邻里和朋友是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保证的第一道供给线,当社区变得越来越复杂,更多的次级和第三级正式组织如国家的有关机构、营利和非营利的健康和福利组织、保险公司、日间看护中心、志愿者队伍以及婴幼儿照管中心等来履行这些功能。

这种帮助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相互支持所必需的内在整合是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密切纽带,人们需要信任来防止“搭便车”的人和傻子。

200l—2002年美国的东北部地区的干旱描绘了搭便车和傻子的两难困境。

该地区由于遭受到60年以来的大早需要节水,个人被要求为了社区的利益做出牺牲。

但是,个人主义的逻辑对社区的利益呈现出以下的两难困境:

洗澡、浇院子和洗汽车是我个人的利益,我的用水只会略为减少该区域的供水。

我用了水对我个人来讲有好处,别人并未因此而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那么,我只是一个搭便车者。

如果大家都不这样做,那么我用了水,并不会使缺水的情况明显变糟。

我个人得到的是暂时好处,而集体并未受到什么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大家都用水,我不使用,我就会受到负面影

响。

他们获得的也是暂时的好处,虽然比起他们一起节水来讲,可能会长期受到负面的影响,可是,对于我个人来讲,将会在乏期和长期都受到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是傻子。

搭便车和傻子的两难困境是反对福利国家的共同观点和悲剧,这种观点的悲剧性在于,如果我们能够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就可能不会有什么动力去发展个人和集体的财产;但是,如果我们的需要不能从共同财产中获得满足,那么就会有一些人使用和挥霍公共的财产,不给下一代留下什么东西。

所以,公共财产如果要永远存在的话,就必须是所有的人生活在和谐中并共同行动,换句话说,就是社区必须是一个信任度高的强民主社区。

如果相互支持中的接受者不能创造点滴公共财产或者物品,如果他们没有任何公共责任感、不能对公共物品做出任何贡献,并且粗暴地使用这些物品,那么他们就是搭便车者。

如果他们是搭便车者,那么,捐助者或纳税者、或者那些没有践踏公共财产而是具有公共责任感的人就是傻子。

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个傻子,我们就必须搭公共财产的便车。

信任是避免搭便车和傻子两难困境与公共物品悲剧的解决途径,信任的联系纽带依赖于某种双方的认同,信任来自于社区,它涉及对他人的承诺。

而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为相互支持提供了一种公共结构和社会资源。

第二节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的涵义

(一)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的概念

社区工作的概念是与社会工作的概念紧密相连的。

社区工作是社区社会工作简称。

1、社会工作

专业性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又称作社会服务(social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welfareservice),它是工业革命后,在传统慈善事业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一种社会福利机制。

专业社会工作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等发达国家,以后逐步拓展到世界各国及地区,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工作机构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在家庭、儿童、老人、残障康复、犯罪矫治、社区发展等广泛的领域里,帮助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克服生活阻碍,解决社会问题,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区工作被视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

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是形成得比较晚的一种社会工作的方法。

由于社会上作是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发挥其独特功能的,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制约了人们对于社会工作概念的理解,加上学者们对于社会工作内涵的不同强调,导致了社会工作定义的歧义性。

联合国1947年调查各国社会工作教育情况时,33个国家提交了33个不同的社会工作定义,这些定义粗略地可分为三类。

在这些定义中,少数国家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个人的慈善事业,是社会中的少数富人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的信仰,或出于个人的同情心而自发进行的一种济贫助弱活动。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工作发展初期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部分国家强调社会工作是政府或私人社团参与的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导致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老年人、身心残疾、精神病患、孤儿等。

社会工作同时也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失业和贫困的预防工作等。

部分国家侧重于从专业职务的角度去定义社会工作,他们认为,社会工作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大潜能从而获得最美满、最有效的生活为目的。

这类定义有着更广的外延和更深的内涵。

社会工作不仅救助贫困者,帮助其他遭遇社会问题的人们;它时时关注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增进社会福利而制订,实施的各种社会计划。

社会工作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不仅是物质的,它更注重于专业咨询服务,以协助服务的对象自主自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来克服困难。

同时,社会工作还热心于整个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与革新。

这三类不同的定义恰好反映了不同国家社会工作发展水平的差异。

那些社会工作发育尚不充分,发展水平还较低的国家通常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去理解社会工作,而社会工作发育比较健全,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则更多地把社会工作看成一种社会职能广泛的专业。

2、社区工作既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又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

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工作曾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被列为三大专业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者或机构以社区为形式开展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

但从当代社区工作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区工作的实际考察,社区工作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有其独立完整的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综合性工作方法的一个实际工作领域,社区工作的实质是当代人类在社区这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进行的各种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性发展工作,这些工作就是当代的“社区工作”。

把社区工作只看作一种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揭示和概括出当代社区工作最本质的属性。

(二)社区工作的界定

在国外,社区工作的主要宗旨是教育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自觉维护自己的各种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借助政府的和社会的一切资源在社区内建立各种各样的互助合作和互相关怀的社区服务体系。

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减少他们对社区的疏离感,通过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加强社区整合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夏建中主编《社区工作》在综合国外众多知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社区工作这个概念:

社区工作是献身于增加非专业人士的知识、增强人们应对困难和窘迫环境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更大控制能力的一种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