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7925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docx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教学设计2套

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

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教学目标二: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件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教学目标三:

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不朽名著《天鹅湖》,是根据德国民间故事构思的,成曲于1876年。

不幸的是由于编导不具备音乐体现能力,1877年《天鹅湖》的初演失败了。

此后,经验丰富的编导大师彼季帕和助手伊万诺夫对《天鹅湖》的总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重新构思创作,在1894年为纪念作曲家逝世一周年活动中,首先上演了伊万诺夫编排的第一幕第二场(即“湖畔”一场)。

美妙的天鹅形象第一次登上芭蕾舞台,凝聚着柴可夫斯基心血的音乐幻化为无比动人的图景出现了。

次年,全剧问世又获得轰动性的成功。

《天鹅湖》遂以芭蕾的同义词,屹立在艺术群山之巅,存留在亿万人们的记忆中。

《四小天鹅舞曲》是这部舞剧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表达了小天鹅们的欢乐心情。

乐曲采用了三部曲式,4/4拍子,中庸的快板。

开始由大管吹奏八分音符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

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

然后,第一小提琴接奏主旋律,这里,强调切分节奏的几个音,表示小天鹅走步还不稳,更显得活泼可爱。

四小节之后,长笛在高音区助奏,经过反复,再现开现时的旋律。

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它再次采用不平稳的切分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音和弦上结束。

柴科夫斯基的这首《四小天鹅舞曲》写得精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

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的音乐会上,有时,还以重奏和独奏形式演出。

1、看: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

2、讲:

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

(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点。

3、赏:

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姿态美。

4、议:

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舞蹈的感受。

5、辨:

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

(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一下前面1—4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

6、创:

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并可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

7、奏:

可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片段,在欣赏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8、比:

可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天鹅》或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一、导入新课:

从屏幕“天鹅妈妈带着四只小天鹅”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完事聆听:

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

三、师生共同利用在图书馆和网上收信的资料,讨论柴柯夫斯基和他的作品。

(从作曲家的国籍、生平、主要作品、小故事等几方面进行)

四、观看录象:

初步了解芭蕾舞剧《天鹅剧》和《四小天鹅舞曲》并欣赏《四小天鹅舞曲》以及芭蕾舞剧《天鹅剧》的录象片段。

五、分析、讨论:

从旋律、音色几方面分析《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要素

(一)感受和表达乐曲的旋律。

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1、屏幕展示第一部分主题旋律谱,老师用钢琴弹奏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2、学生跟琴哼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并感受旋律重音;

3、师生边哼唱,边用跟随教师用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旋律;

4、老师用钢琴弹奏,学生用乐器伴奏共同演奏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二)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1、屏幕展示第二部分主题旋律谱,老师用钢琴弹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2、学生跟琴哼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并感受旋律中的切分音;

3、师生边哼唱,边跟随教师用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旋律。

(三)分析乐曲的音乐:

1、再次完整欣赏全曲,并自由讨论分析音色;

2、老师汇总同学的意见并作总结;

3、分析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的音色。

1师:

“同学们想想,天鹅通常生活在什么地方?

”讨论得出结论,天鹅生活在森林、湖边、田园里。

2师:

“什么乐器最具有田园色彩?

播放“双簧管”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双簧管是最具有田园色彩的乐器音乐家用双簧管的音色来表现在田园中欢快嬉戏的小天鹅形象。

3屏幕展示“双簧管”照片,并播放双簧管演奏的录象片段

(四)分析第二部分主题旋律的音色:

第二部分主题旋律由小提琴演奏;

①师:

“音乐家为什么要用小提琴来表现小天鹅的形象呢?

”;②利用学生资源,请一位同学拉奏一段小提琴片段,让学生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就非常合适作曲家用小提琴明亮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来表现小天鹅纤细而活泼的形象。

六、综合完事欣赏和表现全曲:

全体同学在教师带领下边欣赏边用律动表现全曲。

(二)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

《天鹅》是人们熟悉并为之感动的优雅、温柔的大提琴曲,它出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年)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由十四首独立矮小乐曲组成,《天鹅》是第十三首,它不仅是不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唯一允许在他生前让人演出的乐曲,被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还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该曲是大调式、6/4拍子、由单主题发展而成的三部曲式。

乐曲一开始,钢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犹如水波荡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优美的主题,描绘了天鹅高贵优雅的神情和安详浮游的情景。

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发展而成,犹如对天鹅优雅而端庄形象的歌颂,把人带入一种纯洁崇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钢琴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天鹅游荡于碧波涟涟的湖面时高雅悠然的艺术形象,全曲在弱奏中逐渐消失。

在这首乐曲里,如果说大提琴代表了天鹅,那么钢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

二十世纪初,俄国著名芭蕾舞赏安娜巴甫洛娃应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的邀请,在贵族会馆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表演独舞,音乐选用了《天鹅》由于当时的芭蕾作品常用“天鹅”作为标题,故将舞蹈命名为《天鹅之死》以示区别。

舞蹈踏实地保持了古典芭蕾的传统,以诗一般的灵感使表演与技巧、音乐有机地结合。

通过描绘濒死的天鹅渴求重新振翅,孤身只影在平静的源面上艰难挣扎,最终默默死去时的神情,以象征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与死亡,命运进行不懈反抗的搏斗精神。

教学后记:

1、观赏:

观赏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描述的意境、情绪。

2、听辨:

复听音乐时可让学生闭眼重现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听辨出作品中担任独奏和伴奏的各是什么乐器。

3、律动:

分两组,跟随音乐用手臂分别画出独奏音乐和伴奏音乐的旋律线;随着音乐,自由地做律动。

4、讨论:

对两部表现“天鹅”的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师用归纳总结,以下表格可用参考。

作品要素

四小天鹅舞曲

天鹅

热闹幽静情绪

欢乐

节奏紧凑

舒展

速度

快速

缓慢

力度

较强

较弱

说明:

以上表格内容可以学生讨论后用选择填空的方法完成。

5、比较:

可让学生听赏由这段音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三)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60年代,北京舞蹈学校芭蕾舞团根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要创作一个革命题材的剧目”的指示,在1964年初创用并上演了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现代芭蕾舞剧,根据同名电影《红色娘子军》剧本改编。

这部舞剧的编导是李承祥、蒋祖慧,主要演员白淑湘。

剧情介绍的是在十年内战其间海南岛椰林寨的丫头吴清华因不堪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投奔红军后在部队成长的故事。

剧组在创作过程中,深入到海南岛琼海县,遍访当年的娘子军连战士,收集关于当年“娘子军”的种种故事和人物原型的命运经历。

舞剧《红色娘子军》共7场,连序幕和过场共9场,是中国当时前所未有的大型舞剧。

这个舞剧继承了芭蕾的优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过去芭蕾舞的传统程式,独舞、双人舞,性格舞的处理完全从戏剧发展和人物塑造出发。

《常表指路》中的双、三人舞和性格舞《五寸钢刀》都是很精彩的舞段。

《红色娘子军》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排练完毕。

可是在试演时,领导同志提出只有娘子气,军人的气质不够浓。

于是剧组又深入到部队去接受军事生活的体验,于国庆前夕接受周总理的审查。

周总理看过后兴奋他说:

“很成功,明天就可以为外宾演出”。

中国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就这样在1964年10月1日于首都天桥剧场进行了首场演出。

此后,芭蕾舞剧《白毛女》、《沂蒙颂》也出现在芭蕾舞台上,这表明:

中国的现代芭蕾舞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这段音乐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的一段舞蹈音乐,乐曲既热烈又温馨抒情,表现了女战士们和炊事班长之间趋势的友谊和对战斗生活的乐观态度。

乐曲为ABA结构,A段节奏紧凑、线条清晰的中国民族宫调式主题音乐伴随着舞台上那群英姿飒爽的女战士优美的舞姿,展示了她们朝气蓬勃的艺术形象,再现的A段描写了一位女战士模仿老班长吸烟的场面,充满了青春活力;E段节奏宽松、隐见民族调试特点的旋律,则表现了活泼、诙谐的女战士和老炊事员逗乐的场面,显得轻松、愉快,以展示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和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成:

1、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和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资料,在课上交流,为欣赏活动做铺垫。

2、整体欣赏:

听乐曲时要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ABA曲式,并感

受A段和E段在节奏、情绪上的对比,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3、舞蹈印象:

通过观赏芭蕾舞《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让学生

进一步感受音乐和舞蹈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现代芭蕾舞和古曲的异同之处。

请学生根据音乐和舞蹈的动作特征,议一议在这段舞蹈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4、参与活动:

(1)根据音乐“前奏+A+B+A”的结构,分别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律动或声势,可参照教材要求做,也可以自己创作。

(2)在A段前面的几个乐句后面都有一小拍在高音区的快奏,在指导学生听辨出来后可让学生用铝板琴或钢琴跟着音乐的旋律在此处参与刮奏,使学生在有意注意中用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3)可让学生听赏一下由手风琴等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

5、相互评价:

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可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

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四)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

教学过程:

1、感受风格:

在听赏和观赏时,注重感受这部用品和本课前面几部用品风格上的差异请学生谈谈各人的感受。

教师可收集一些有关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的风情民俗等人文景观的影碟和图片介绍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那不勒斯舞蹈和音乐的风格。

2、听辨音色:

听辨乐曲中的小号音色,边听音乐边模仿小号吹奏。

3、声势律动:

按教材要求模仿影碟中的舞蹈跳起来,或跟着音乐自编声势和律动动起来。

4、哼唱主题:

在欣赏中可让学生用“嘣”的声词,模仿小号的音色哼唱三段音乐的主旋律。

5、相互评价:

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可让学生相到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

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五)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于1936年创作的,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寓意深刻,描述了少先队员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大灰狼的故事。

由作者本人构思的情节的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意义深刻的教育意义。

作者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大灰狼、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通过前4册的学习,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片段(如第2册的《小鸭与大灰狼》、第3册的《小鸟》主题等)已有所了解,并已认识了代表小鸭的双簧管、代表大灰狼的圆号、代表小鸟的长笛等。

通过本课《大黑猫的主题》的听赏,让学生再认识一件乐器——代表故事中大黑猫的单簧管,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简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导入。

(也可以由了解此故

事全情的学生介绍。

2、听辨:

启发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的故事中的小鸭、小鸟和大灰狼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再复听这几段音乐。

还可复听第4册

《动物世界(四)》中的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中的大管音乐。

3、赏析:

听赏本课“大黑猫的主题”,让学生谈谈和前面认识的几件管乐器音色上的区别。

教学后记:

教师在此课中将学生已认识的所有的管乐器、弦乐器和打

击乐器三类乐器作一个归纳总结,要融乐器的外型和音色为一体,让学生整体认知。

可用图片加录音、实物加录音的办法,也可用多媒体课件的办法,如能用课件加实物的办法就更好。

有条件的学校(如有管弦乐队的学校)如能请乐手现场演奏一下各种管弦乐器,给学生的感知将会更深刻。

(六)欣赏、学唱歌舞曲《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

一段体结构,曲调抒情优美,表达了傣族儿童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之情

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XXxx|x—为主的节奏,

自然、流畅,好似傣族的小卜少(小姑娘)、小卜昌(小伙子)和小孔雀一起迈着轻盈的舞步在翩翩起舞。

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和无穷的回味。

孔雀舞是源于傣族民间的一种舞蹈。

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长于跳孔雀舞的人,由于代代相传及民间艺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后经过专业文艺的精心提炼、加工、搬上文艺舞台,使孔雀舞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多次在国内国际的演出中获奖。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傣乡是孔雀的故乡,人们把孔雀视为幸福吉祥,美好和爱情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

孔雀那美丽的羽衣,优美的舞姿,高雅的体态,成了

民间艺人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傣族人民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孔雀舞成为傣家各类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性舞蹈。

孔雀舞的内容,多表现为孔雀飞跑下山、森林漫步、追逐嬉戏、拖翅、亮翅、点水、飞翔等内容。

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

孔雀舞还十分讲究手的动作,同一个舞姿和步法,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变化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设计:

听音乐,看跳舞,学唱歌,学跳舞

、导入法:

可将学生熟悉的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作为学习歌曲的导入,让学生重温有关傣族的知识。

如学生未学过此课,可通过让学生复习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作为新课的导入。

2、看跳舞:

通过观赏有关傣族人文风情和一些经典的孔雀舞的影碟,

让学生了解傣族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唱歌: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要注意难点和难点的解决。

歌曲每

段歌词的最后两句均为同歌词、同节奏,但不同旋律(略有区别):

这两句学生较难唱准。

教师可让学生跟琴用“L『模唱或用手号提

示,在学生唱准这两句旋律后再唱歌词

4、学舞蹈:

这一内容,教师可利用学生资源,让会傣族舞的学生先

辅导大家学会孔雀舞的基本舞步(参考教材)和基本手型,再进行孔雀舞的整体学习或创作,也可跟着影碟学习。

5、学创作:

最后可由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歌舞表演的形式:

可以“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声势”等,各组选择一种方法,演一演,比一比。

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共同参与,合作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1—4—册所学的儿童少数民族歌曲说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唱一唱,通过对所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的复习,唤起学生对民族音

乐的学习兴趣。

2、谈话引题:

师:

“刚才同学们回忆了我们进入小学以来到现在学唱过的少数民族的歌曲,说得很好,下面教师最后放一段音乐,听完成你们说说这又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伴奏音乐:

a、由学生谈谈他们对傣族现有的认识有多少?

b、出示象脚鼓的图片,并介绍具有傣族特色的民族乐器一一象脚鼓。

(1)听完音乐后说出是傣族的音乐。

2)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注:

从“听”开始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本节课将以歌舞为主,而舞蹈离不开节奏,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将音乐的节奏放在重点,一切活动都在具有傣族特色的节奏中去感受和体验。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编创活动——感受和体验歌曲情绪和风格

1、创:

听《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学习用模拟象脚鼓的排击法为歌曲伴奏。

2、议:

歌曲都唱了什么?

带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忆: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的凌乱的句子,学生根据听歌曲后的记忆

有感情地读词,将老师准备好的凌乱的句子组合成歌词。

通过组合句

子的游戏,培养学生专注听音乐的习惯。

(媒体辅助)播放视频,让学生对傣山寨和孔雀舞有所了解。

4、动:

让学生自由地模仿孔雀的神态做几个动作,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资源(请出小老师)教同学跳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

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感受歌曲的韵律。

男:

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扮成小卜昌的模样跳起优美的孔雀舞。

三、合作学习:

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男女同学分角色来表演。

四、学唱歌曲合作学习:

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男女同学分角色来表演。

1、接龙游戏,运用听唱法学习曲谱:

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特色自己设计节奏型用象脚鼓来为歌曲伴奏。

运用听唱法来学习歌曲旋律。

XXXXIX-

(生唱部分)

(师唱部分)

2、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傣族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一葫芦丝,有条件可为同学们吹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请同学们欣赏;

3、随着葫芦丝的伴奏请学生将歌曲的旋律用“噜”哼唱;

4、带入歌词演唱,纠正学生唱得不够正确的地方,处理歌曲感情。

歌词的学习也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此设计了一个在音乐中学科综合的教学环节一认字排句。

在首乐的感受中提咼学生对文字的

组织和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这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演唱时,老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音准、节奏、特别是

本歌中的圆滑线的运用,要唱得圆润。

5、深入拓展挖掘歌曲

1)(多媒体辅助)观看傣家人的表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傣家的泼

水节、葫芦丝演奏。

让学生尽情领略傣族的风情。

(2)边歌边舞。

男同学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同学扮成小卜昌的模样跳起。

(3)知识抢答:

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名叫。

它是族的歌曲

你所知的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有、等。

傣族人喜欢绣的动物图案有、孔雀在傣家人心中代表着。

大象在傣家人心中代表着。

6、看视频,赏歌曲,并说说学完这首歌之后的感受。

并能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

这是一情感深入阶段,在这一环节中各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意在做到以审美为核心,发鉴赏美为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

审美趣味。

在歌曲的处理上循序渐进,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

7、相互评议,使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发现不足,教学相

[《走进音乐世界》三年级]走进音乐世界第五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

3课听音乐看跳舞第3课听音乐看跳舞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

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教学目标二: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件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教学目标三:

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不朽名著《天鹅湖》,是根据德国民间故事构思的,成曲于1876年。

不幸的是由于编导不具备音乐体现能力,

1877年《天鹅湖》的初演失败了。

此后,经验丰富的编导大师彼季帕和助手伊万诺夫对《天鹅湖》的总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重新构思创作,在1894年为纪念作曲家逝世一周年活动中,首先上演了伊万诺夫编排的第一幕第二场(即“湖畔”一场)。

美妙的天鹅形象第一次登上芭蕾舞台,凝聚着柴可夫斯基心血的音乐幻化为无比动人的图景出现了。

次年,全剧问世又获得轰动性的成功。

《天鹅湖》遂以芭

蕾的同义词,屹立在艺术群山之巅,存留在亿万人们的记忆中。

《四小

天鹅舞曲》是这部舞剧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表达了小天鹅们的欢乐心情。

乐曲采用了三部曲式,4/4拍子,中庸的快板。

开始由大管吹奏八分音符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

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

然后,第一小提琴接奏主旋律,这里,强调切分节奏的几个音,表示小天鹅走步还不稳,更显得活泼可爱。

四小节之后,长笛在高音区助奏,经过反复,再现开现时的旋律。

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它再次采用不平稳的切分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音和弦上结束。

柴科夫斯基的这首《四小天鹅舞曲》写得精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

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的音乐会上,有时,还以重奏和独奏形式演出。

教学设计:

1、看: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

2、讲:

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

(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点。

3、赏:

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姿态美。

4、议:

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舞蹈的感受。

5、辨:

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曲中出现的顺

序。

(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一下前面1—4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

6、创:

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

等),并可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

7、奏:

可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片段,在欣赏

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8、比:

可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天鹅》或其

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具体案例如下:

、导入新课:

从屏幕“天鹅妈妈带着四只小天鹅”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完事聆听:

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

三、师生共同利用在图书馆和网上收信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