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7742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docx

常州窗帘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

常州窗帘项目

项目单位:

xx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21.00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5、其他相关资料。

(二)技术原则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不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着眼未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优化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结合厂址和装置特点,总图布置力求做到布置紧凑,流程顺畅,操作方便,尽量减少用地。

3、在工艺路线及公用工程的技术方案选择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确保技术成熟可靠,做到先进、可靠、合理、经济。

4、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根据市场预测和当地情况制定产品方向,做到产品方案合理。

6、依据环保法规,做到清洁生产,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企业卫生、消防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具体到窗帘、布艺细分行业,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布艺、窗帘需求不断加大,其在材质、工艺、用途等方面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但是由于入门门槛低,消费者对窗帘了解也比较局限,行业企业“鱼目混珠”,产品质量、产品品牌局面混乱,行业竞争激烈。

我国窗帘、布艺企业多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加工,大型且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并不多,规模、资金和技术实力都有局限性;另外,由于国内缺乏真正权威的机构监管整个窗帘、布艺行业,致使行业内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厂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一方面利用各种噱头鼓吹各类并不成熟的材质、工艺,夸大窗帘产品的功能,甚至进行技术剽窃,另一方面又在产品材料中“做手脚”,包括在制造过程中加入各种由工业废料提炼而成的染料、助剂、整理剂以增加材质的特殊性能或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硬挺度等,使得产品有害气体如甲醛超标,或材料以次充好,使得产品质量堪忧,变形、缩水、掉色、刺激性气味等问题不断,而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又使得消费者维权困难。

以上种种质量低劣、品牌缺失、监管缺位的问题,加之以滞后的营销理念和经营方式导致不少窗帘、布艺企业靠市场需求自然增长而发展,一旦出现变化或强有力的竞争就陷入停顿,抗风险能力薄弱,为长期发展带来隐患。

然而近年来,伴随窗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亦有不少企业转变发展思路,谋求做大做强。

典型的包括:

树立品牌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以高质量、好口碑增加产品议价能力,避免陷入价格战从而获得较高利润;丰富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尤其是参与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受众面和销售收入,节省了大量门店成本;丰富产品功能,尤其是融入“物联网”、“智能家居”概念,并在产品工艺和材质上做诸多科技化的改动,以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赢得当下年轻人的市场需求。

整体来看,窗帘、布艺行业还处于升级转型中,竞争较为激烈,威胁与机遇并存,未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000.00㎡(折合约21.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9905.57㎡。

其中:

生产工程13810.72㎡,仓储工程2156.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963.80㎡,公共工程1975.05㎡。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千套窗帘的生产能力。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

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原辅材料及设备

(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半成品铁管、铝型材、布料、托架、装饰头、配件、PP塑料粒、PE塑料粒、PE收缩膜、PVC塑盒、包装袋、纸箱、机油。

(二)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包括:

注塑机、破碎机、钻孔机、攻牙机、包装机、铁管分裁机、铝型材分裁机、开料机、测试架、螺杆式空压机、活塞式空压机、冷却塔。

八、环境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则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

九、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444.67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6682.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3%;建设期利息168.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流动资金1594.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88%。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6682.2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

工程费用5775.4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66.01万元,预备费140.85万元。

十、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9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4597.42万元,纳税总额2146.19万元,净利润3446.8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2.61%,财务净现值6382.8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14000.00

约21.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19905.57

1.2

基底面积

770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04.45

2

总投资

万元

8444.67

2.1

建设投资

万元

6682.2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5775.41

2.1.2

其他费用

万元

766.01

2.1.3

预备费

万元

140.85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68.25

2.3

流动资金

万元

1594.15

3

资金筹措

万元

8444.67

3.1

自筹资金

万元

5010.85

3.2

银行贷款

万元

3433.82

4

营业收入

万元

193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4597.4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4595.73

""

7

净利润

万元

3446.80

""

8

所得税

万元

1148.93

""

9

增值税

万元

890.41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06.85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2146.1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7069.79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5966.44

产值

14

回收期

4.92

15

内部收益率

32.61%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6382.83

所得税后

十一、主要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

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个制造业增速减缓。

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各种外部压力十分突出,其中由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以及环境、资源约束日益突出所带来的挑战尤为严重。

未来,家用纺织制品行业将按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要求,通过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发展智能健康消费品、发展民族特色消费品(增品种);开展国际对标、加强质量精准化管理、推进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保障优质原料供应(提品质);提高品牌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推进品牌国际化(创品牌)等举措,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的新商业模式、“物联网、大数据”等的新技术手段延伸产业边界、增强产业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

二、行业进入壁垒

1、产业政策性限制

我国现行的家用纺织品产业政策重点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家用纺织品的开发生产,限制低档产品的重复建设。

而新建生产中高档产品的企业,必须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设备,前期投入大,生产组织复杂,对生产技术人员、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行业外企业进入有相当的难度。

2、产品质量和信誉限制

由于家用纺织品的差异化较小,因此质量、档次和信誉成为决定家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在该行业内竞争的重要因素,树立良好的质量、较高的档次和市场信誉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优势。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行业发展基础较好,需求量大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行业和重要的民生行业,也是相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在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发展多年来,上下游产业配套设施完善,行业发展基础较好。

且家用纺织品为生活必需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量大。

(2)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

家纺面料作为家用纺织品设计、生产的基础,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为生产出更多品种、更多功能的家纺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行业内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

(3)线上消费市场不断成熟

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增长48.7%,网络购物交易额大致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线上消费市场不断成熟,消费者习惯已得到很好的培养。

未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家纺产品线上销售将会大幅提高,家纺企业迎来了进一步延伸发展的蓝海机遇。

2、不利因素

(1)行业内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

行业内仍然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家族企业。

它们的特点是规模小、资金不足、管理理念有所欠缺。

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独特技术和竞争优势,同时窗帘、布艺类还存在着大量网上销售店铺,存在恶意报价、质量参差不齐和技术剽窃,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原本国际竞争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基本不复存在。

近年来,相关企业往东南亚转移趋势明显。

(3)环保形势严峻

国家对上游涉及印染、染整工序的企业污染物减排的标准要求不断提升,执法力度不断加严,与相关企业的现实适应能力形成矛盾。

部分地方环保部门为完成减排任务,并不逐一考核企业具体情况,而是采取禁止印染项目备案的简单处理方法,相关企业难以进行技术、装备更新升级。

而上游印染、纺织面料是家用纺织制品制造产业链上的基础环节,其升级发展长期受限将逐渐形成产业链瓶颈,制约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章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设计原则

本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指定的有关建筑、消防、规划、环保等各项规定,在满足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

在不额外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从型体到色彩质地力求简洁、鲜明、大方,突出现代化工业建筑的个性。

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使建筑物富有艺术感,突出时代特点。

(二)设计规范、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二、建设方案

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地。

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

屋面防水、保温尽可能采用质量较高、性能可靠的新型建筑材料。

本项目中主要生产车间及仓库均为钢结构,次建筑为砖混结构。

考虑当地地震带的分布,工程设计中将加强建筑物抗震结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9905.57㎡,其中:

生产工程13810.72㎡,仓储工程2156.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963.80㎡,公共工程1975.05㎡。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工程类别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投资金额

备注

1

生产工程

4543.00

13810.72

1862.72

1.1

1#生产车间

1362.90

4143.22

558.82

1.2

2#生产车间

1135.75

3452.68

465.68

1.3

3#生产车间

1090.32

3314.57

447.05

1.4

4#生产车间

954.03

2900.25

391.17

2

仓储工程

1540.00

2156.00

244.26

2.1

1#仓库

462.00

646.80

73.28

2.2

2#仓库

385.00

539.00

61.06

2.3

3#仓库

369.60

517.44

58.62

2.4

4#仓库

323.40

452.76

51.29

3

办公生活配套

433.51

1963.80

282.00

3.1

行政办公楼

281.78

1276.47

183.30

3.2

宿舍及食堂

151.73

687.33

98.70

4

公共工程

1155.00

1975.05

184.84

辅助用房等

5

绿化工程

2167.20

35.62

绿化率15.48%

6

其他工程

4132.80

14.94

7

合计

14000.00

19905.57

2624.38

第四章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常州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12′,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安徽宣城交界,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区位条件优越。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

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于1949年设市。

现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5区,代管溧阳市1个县级市,共有36个镇、25个街道。

总面积43.85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6.18万公顷、水域面积7.33万公顷;耕地面积14.82万公顷。

202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86.63万人,增长0.4%。

其中男性189.26万人,增长0.2%;女性197.37万人,增长0.6%。

户籍人口出生率7.6‰,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长率-0.3‰。

常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荟萃。

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有圩墩村新石器遗址、春秋淹城遗址、天宁寺、红梅阁、文笔塔、北宋藤花旧馆、苏东坡舣舟亭、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瞿秋白纪念馆、中华恐龙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区、动漫嬉戏谷主题公园、东方盐湖城、华夏宝盛园等等。

目前共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景区32家,其中5A级旅游区3家,4A级旅游区8家。

历史名人有吴公子季札,《昭明文选》作者萧统,抗倭英雄唐荆川,南田三绝恽格(号南田),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数学家华罗庚,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

主要特产有萝卜干、大麻糕、芝麻糖、溧阳风鹅、野山笋、溧阳水芹、南山板栗、长荡湖螃蟹、常州梳篦、砖刻屏、景泰蓝掐丝工艺画、乱针绣、中国彩绒画、留青竹刻、金坛刻纸。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达7805.3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总量是“十二五”期末的1.48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2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4万美元左右,是“十二五”期末的1.42倍,位居全国前10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16.6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3倍,位居全国前30位;工业一般纳税人销售达1.3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56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1:

46.3:

51.6;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产业链占比达到45%左右,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数全国地级市第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上市公司累计达到71家,国内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城市20强;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4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旅游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列全国地级市第三,常州科教城荣获中国最佳创新园区第一名,武进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高新区。

全市累计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29家,引进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22人、省“双创人才”182人、市“龙城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194个;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10人,位居全省第一;中国阿尔伯特大奖第一人花落常州。

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9件。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超额完成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任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6万元、3.2万元,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1.4倍、1.46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7。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突破50万人,扶持创业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较好解决,茅山老区帮扶、“阳光扶贫”深入推进,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稳定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十四五”时期,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中美战略博弈成为常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同时也应看到,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并呈现出智能化为主导、融合式“聚变”、多点突破等新态势,企业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模式面临颠覆性变革,产业布局导向由成本市场向安全可控转变、产业链供应链组织由离岸向近岸在岸转变,全球重要生产网络区域内部循环更加强化。

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前瞻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利用扎实产业基础抢抓产业链、价值链重构机遇,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在新的国际坐标系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提升工业化城镇化质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要求也更为紧迫。

尽管发展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同时,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与中心城市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

必须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变化,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取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我为主、自主谋划,率先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城市能级、实现更大发展。

我市将进入以创新转型加速攻坚、城乡区域深度融合、民生保障品质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美丽常州加快建设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接续奋斗,常州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企业集群、优秀的企业家和干部队伍、良好的营商环境、浓厚的发展氛围,有条件在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把握主动权、赢得新发展。

同时应清醒看到,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提质增效任重道远,新旧动能转换和替代速度相对较慢,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吸引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越发明显,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

必须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弘扬常州精神,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速迈上更高发展台阶。

三、创新驱动发展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高水平建成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明星城。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基本建成江苏交通中轴枢纽,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强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领先;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绿色发展国内领先,“强富美高”新常州的现代化图景成为现实。

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43%左右,培育壮大地标性产业集群,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