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5196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1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兰荫中学

赵姗姗

【教学目标】

1、理解“弑、殆、谏、津、是、食、见”等在文中的意义及重点句式;

2、从隐士和孔子的言行中发现当时的社会状况,体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3、思考“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孔子的孤独,寂寞及追求理想的坚定;

2、思考“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现代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编制“学案”,因为《论语》首先是文言文,必须跨越文字的障碍才能更好的进入文章的阅读,所以学案包括字词音、形、义及句式等等,同时还有论语各类名家(包括钱穆老师、李零老师、杨伯峻老师等等)见解,以便扩展学生的眼界,请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案的基础题(音形义),并仔细阅读论语名家见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近几年,《论语》很火,孔子很热。

我们称孔子为圣人,赋予他至高无上的身份,我们在读《论语》,北大也在开《论语》课,北大的李零教授将自己的讲稿整理成书,其中有这么一段对孔子的评价:

(学生齐读)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问】:

看完这段评价,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句话?

(最后一句)

如今,“丧家狗”(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四处乱窜的人)一般被用作贬义,而李零对“丧2

家狗”的解释是:

任何怀抱理想,而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即使不是贬义,这样的评价与我们一贯认为的孔子是“圣人”的说法也截然不同。

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丧家狗?

圣人?

)我们该怎么来看待孔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解题

阅读论语,我们心存困惑。

因为文字很散(7则),很难把握。

如何把零散的章节有机联系起来,今天老师想通过标题进入文章的解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条阅读的出路。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标题:

知其不可而为之。

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

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实现仁政,实现礼治)行不通却偏偏要去做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由此我们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

1.为什么不可为(做)?

2.为什么要为(做)?

这两大问题是我们理解课文的关键。

能从课文中准确地把握以下信息,就能很好地解答这两大问题了。

三、解读课文

分组讨论(5分钟)

(1)在文章中找到并划出描写当时社会的语句,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1—3则)

(2)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

他人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如何?

(2—6则)

(3)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学生的相应看法和做法。

明确为何要“为”?

(2—4则)

注意:

抓住每个对话语段中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指明重点字词意思:

论语首先是文言文,只有跨越了文字障碍,才能更好地进入阅读。

(一)为什么不可为

1.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1)陈成子弑简公

提问:

什么叫做“弑”?

弑:

臣杀君、子杀父、卑杀尊、幼杀长。

这是犯上作乱,这是大逆不道。

说明社会秩序混乱。

3

这是个例吗?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史记》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弑君事件反映了周礼崩溃、乱臣贼子当道。

(2)今之从政者殆而

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

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像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

这是一个动乱的社会。

2.从文中的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是怎样的世道?

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

没有秩序可言,没有制度可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在这样的乱世中,孔子所希望的仁政,礼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尚武的时代,孔子的理想是注定落空的。

(时代不容)

3.既然已经注定了结果,很多人选择了“不为”,那些不为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孔子的“为”的?

(1)楚狂接舆

①请学生读楚狂的话,读出劝慰甚至嘲讽之意。

②“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这两句以凤来比喻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所以说“德衰”,劝慰孔子世不可为,政治危险,不要做无谓的浪费,还是退隐,不必四处奔走。

回头是岸。

(请学生读,读出劝慰甚至略带嘲讽的意味)

直到千年后,依然有人劝慰甚至嘲笑他: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会》

(2)长沮、桀溺

①是知津矣。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的)

②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对孔子的怀疑,见劝说孔子无望,转而劝说子路,策反孔子的学生)

(3)荷蓧丈人

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4)晨门、荷蒉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嘲讽,原意是要嘲弄一下孔子,却不经意间说出了孔子的伟大。

②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以涉水为喻,涉水当视其深浅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君子处事也要审时度势,道可行则行,不可则止。

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权达变,审时度势。

小结:

孔子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隐士”,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

他们不仅关注社会形势,而且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也曾有过济世情怀,却最终选择了隐逸生活,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

如果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话,那么隐士是“知其不可而不为”。

孔子的主张得不到社会普通人的认可,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连社会上的精英都不能理解,这未免让我们觉得有些悲凉。

事实上,在孔子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面对的不仅是时代不容,更多的是世人不解。

(二)为什么要为

1.孔子和他的弟子有怎样的反应?

请同学们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找出来。

(1)孔子下,欲与之言。

①如果你给孔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会说些什么?

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社会道义。

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而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

顾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

(责任感)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其心志(对理想的追求),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钱穆《论语新解》

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勇敢的担当精神,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

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独善其身”的态度更为崇高而悲壮。

(2)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5

①在听了子路的报告之后,孔子为什么会“怃然”?

对长沮、桀溺的不理解,内心感到悲凉。

②孔子怃然之后所说的一番话,我们该如何理解?

智足以辩清谈,而胆不足以问苍生。

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

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

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

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

--------康有为《论语注》

智者和仁者是人的不同阶段,是人的两种不同境界。

智者知道天下乱了,没有办法救就不救。

知道天下乱了,救不了还要救,这就是仁者的境界。

长沮、桀溺最多是智者,他们以为天下无道就该隐,而孔子才是真正的仁者,天下无道就应该出来改变、拯救。

这也是孔子仁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智者还没有达到仁者的境界,自然无法理解仁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接舆、长沮、桀溺不理解孔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止?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子路是如何来反驳丈人的行为的?

明白家庭的伦理不可废,不能不明白君臣的伦理更不可废;只知保持自身的清洁,却眼看着国家混乱而旁观不顾,反而是破坏了更大的伦理原则。

君子从政,是为了践行道义,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大道不能通行于现实的天下,孔子不是不知道,但是,孔子只是在践行道义。

仕非为富贵,人之于群,义当尽职(责任感),故仕也。

——钱穆《论语新解》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2、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正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仁厚的悲悯情怀”,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孔子身上发出了理性的光芒。

最后一则“吾已矣夫”意味着孔子放弃了吗?

请谈谈你的理解。

末节貌似绝望,实则坚韧,这句话是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时说的,并于当年离开了它所热爱的人间。

当回首自己的生命历程时(看地图(日本学者绘制):

颠沛流离,受尽折磨),孔子68岁,孤独地回到鲁国,宣告政治游说失败,孔子知道自己的一生努力付之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