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4968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docx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C级)

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

2.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B级)

多民族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充满快乐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当堂检测】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学习反思】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标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会议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大家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制度。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年7月1日,中两国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1999年月日,中两国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合作探究】(C级)

1、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香港是怎样逐步被英国占领的?

香港是何时回归的?

从香港的失去到回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结合教材63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材料,谈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像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课堂小结】(B级)

【当堂检测】

 

1.“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

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1997.7.1  B.澳门;1997.7.1  

C.香港;1999.12.20  D.澳门;1999.12.20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哪一地区提出的?

A.香港B.澳门C.台湾D.西藏

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

其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②遵义会议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②遵义会议③香港回归

D.①开天辟地②长征开始③“十五大”召开

4.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不容包括()

A.“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学习反思】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标要求】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状况。

【学习目标】

1、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

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

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20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C级)

1、找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2.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并用史实说明其重大意义。

3、找出什么是“汪辜会谈”,会谈有什么意义。

4、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课堂小结】

简述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当堂检测】

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三不政策”

2.邓小平说:

“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这一观点表明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B.“九二共识”后

C.“汪辜会谈”后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4.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B.两岸“三通”C.台湾分裂势力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学习反思】

 

第十四课钢铁长城

【课标要求】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为例,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了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制造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国产化、空军现代化、导弹部队建立、导弹部队的装备。

2、运用教材图片、收集资料、说明人民空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装备。

3、感受国防力量的壮大,,增强国防观念,增强为国防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舰队。

(2)、找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建设分别取得哪些成就?

(3)、人民空军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空军刚诞生后,在战争中取得辉煌成就。

(4)、人民空军在早期、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哪些发展?

(5)、1966年,我国组建部队。

(6)、我国导弹部队不断壮大,陆续装备了、、、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任务。

,我国组建导弹部队。

【合作探究】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2.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3、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思考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简述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当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B.东海舰队C.南海舰队D.华东军区海军

2.关于中国空军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军刚诞生,即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B.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即走上国产化的道路

C.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空军已拥有飞机三千架

3.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开始组建导弹部队是在

A.1949年B.1956年C.1957年D.1966年

4.我国导弹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B.核攻击C.核威胁D.核追击

【学习反思】

 

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标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学习目标】1、知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苏对华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3、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

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习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故事、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平等互惠、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合作探究】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2.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遇到了什么困难?

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4、新中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地位有何不同?

为什么?

【课堂小结】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2.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科教兴国战略

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

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万隆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平等互惠

【学习反思】

第十六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学习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故事、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的席位。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年1月1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简称APEC。

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

年,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举行。

【合作探究】

1、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

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

3、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4、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APEC”这一国际组织指的是

A.联合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3.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B.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尼克松访华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学习反思】

第十七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课标要求】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目标】1、掌握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杰出科学家的事迹;2、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和意义;3、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学习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故事、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两弹一星”

1.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2.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二、籼型杂交水稻

1.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

他因此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合作探究】

1、原子弹杀伤力极强,中国为什么还要研制并拥有它?

对此,你如何看待?

2.本课提到的邓稼先、袁隆平等杰出科学家,他们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谈谈你如何看待。

【课堂小结】

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本课科技成果

【当堂检测】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年。

A、1964年B、1966年C、1970年D、1978年

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A、邓稼先B、焦裕禄C、袁隆平D、汪道涵

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州一号B、东方红一号C、风云一号D、长征一号

4、200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贡献是()

A、较早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C、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D、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2.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

A.1964年B.1970年C.1999年D.2000年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右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焦裕禄

5、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本课科技成果

【学习反思】

第十七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

【课标要求】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863计划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2、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紧迫性;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故事、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合作探究】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找几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3、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

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4、863计划当时得到哪位领导人批示?

涉及我国哪8大领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课堂小结】

863计划:

形成、领域、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

发展概况、正负面影响

【当堂检测】

1、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

A、科教兴国计划B、863计划C、星球大战计划D、尤里卡计划

2、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3、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正目的是:

(1)想出人头地

(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

(1)

(2)B、

(1)(3)C、

(2)(4)D、(3)(4)

4、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少年占:

()

A、60%以上B、70%以上C、80%以上D、90%以上

【学习反思】

第十九、二十课教育文艺和体育

【课标要求】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掌握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就;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归纳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文学艺术、体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学习重点】党后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及成就;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峰,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学习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事例、合作探究、总结成就

【自主学习】

1.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________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________制

度,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合作探究】

1、简答: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什么时间?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为什么建国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3、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建国以后的教育成就:

建国以后的文艺成就:

建国以后的体育成就:

【当堂检测】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A、863计划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D、科技兴国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4)制定了《863计划》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B、90年代C、70年代D、2001年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

A、1949年B、1956年C、1978年D、1986年

6、下列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是:

()

A、《红岩》B、《青春之歌》C、《暴风骤雨》D、《平凡的世界》

7、下列作品中获矛盾文学奖的有

(1)《班主任》

(2)《李自成》

(3)《许茂和他的女儿》(4)《冬天里的春天》()

A、

(1)

(2)(3)B、

(1)

(2)(4)C、

(1)(3)(4)D、

(2)(3)(4)

8、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

()

A、容国团B、许海峰C、邓亚萍D、李宁

【学习反思】

第二十一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课标要求】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不同及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3、通过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学习,认识到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学习难点】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