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docx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
(一)
给相机配个镜头,相信很多人都会上网查查型号,比比参数。
而绝大多数的镜头商都提供了号称明锐度”
的MTF”传递函数坐标图。
对于MTF”传递函数很多人一头雾水,还有许多人一知半解。
网上搜索MTF,发现提问的人不少,回答的人
也很多。
但,大都是同样的内容转帖来转帖去,没说清楚,许多术语没有解释,有些概念更是错误的。
本帖尽可能通俗的,形象化的做些解读。
MTF”函数,称为明锐度”或对比度”。
是光学系统设计性能指标最终结果的一个综合反映。
明锐度是没有单位的量,用百分比或0-1之间的数值表示。
要想完全懂得MTF”函数,要先说说光学镜头的一个指标:
斑点”。
斑点
被拍摄空间上的一个无穷小的点,通过光学镜头成像在感光面上形成的扩散的像点'称为斑点”。
理想的像
点应该是无穷小的,由于光学镜片以及整个光学系统存在的色散(或称为色差),虽经设计者千方百计校正,仍不能保证可见光范围内的各波长都能聚焦在一个点上,一些光线偏离了成像点而扩散分布在像点的周围,从而形成了斑点”。
斑点的颜色
物方无穷小的点,一般定义为全色光(光谱为人眼可见光范围),波长大约400至700纳米。
光线经过镜
头后各波长即被分解,产生色散而形成斑点,这些斑点就像是一个个及其微小的五彩晕轮。
由于像点是人为定义的无穷小的点,其密度亦是无穷大的,因此众多斑点相互交错叠加,肉眼看上去仍为全色图像。
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
反差强烈,位于成像的边缘的图像,就可能岀现彩色镶边,一般情况紫边为多。
图一右边的斑点图可见,上下色散的颜色为蓝、红,而蓝红混合色视觉上就是紫色。
斑点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斑点越大图像的质量就越差。
这很好理解,因为部分偏离了成像点的光线叠加到了这个点的周边的图像上,
干扰了周边图像的质量。
同样,周边的图像色差光线也叠加在这个像点上。
所有的色差光线相互叠加相互干扰,导致清晰度下降,成像模糊。
色散”的光线越靠近斑点中心,能量越大,反之能量越小。
毕竟是以聚焦为目的,当然绝大部分光线要朝着斑点中心聚拢。
斑点中大的能量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小的能量影响图像的明锐度。
斑点的大小
显然,斑点越小,镜头的成像质量越高。
作为一个镜头,斑点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一定的尺寸。
那么,斑点究竟要小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接受呢?
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理想的斑点应该要小于一个像素的尺寸。
这里就以数码相机为例加以说明。
假设一个36X24(mm)全画幅的感光平面,像素矩阵为5616X3744,(约
2100万像素)。
计算一下就知道,像素尺寸为0.00641毫米及6.41µm(微米)。
那么斑点直径最好不要大于6.41µm,实际上这是很难的。
对于低能量的色散光线形成的斑点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尺寸。
所以我们只能希望高能量光线所形成的斑点不要大于像素尺寸。
斑点”的实际例子
图一是一项光学产品的斑点图,由ZMAX软件设计。
(便于网络排版,图面排列做了整理。
)
图中,斑点自左至右由成像面的中心到边缘。
图中可见成像中心的斑点为圆形,高能量斑点直径1.344µm,低能量斑点直径2.69µm。
而最
边上的斑点就不那么圆,面积也比中心斑点大。
图一左边方框中的数字为光的波长,字体颜色就是这个波长的颜色。
图中可见,斑点的中心到外围色散颜色是不同的。
斑点的尺寸在成像画面的中心位置是最小的,越靠近边缘斑点越大,因此成像越靠近边缘清晰度越差、明锐度也越差。
斑点对明锐度的影响
测试成像质量的方法一般是:
物方以不同密度的纯黑纯白相间的等宽线对”投射到成像面上,测试成像面
所成图像的对比度还原情况。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二】
成像面上以毫米为基本单位,每一毫米长度单位所能呈现的线对密度,这个线对密度称之为空间频率”
单位为lp/mm。
参看图二,这是一组空间频率成像前后的对比。
1.左图人工绘制,作为被拍摄的测试图。
由波形图可见:
a、c为垂直线条,两色没有过度区间。
2.右图成像效果:
由于斑点的客观存在,图像纯黑、纯白相互过度需要一个区间,这个区间大小与斑点的半径相等。
a区间就是斑点的半径,b区间同样是一个斑点的半径。
在线对的黑白交界处(过渡区间),纯白斑点光线的部分能量散射到黑色区域的边缘,导致这个纯白斑点亮度降低,而纯黑区域获得能量,其亮度上升。
从而导致了对比度不能充分还原,明锐度下降。
可见斑点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图像的明锐度和清晰度。
3.明锐度:
右图与左图黑色部分都是纯黑,但视觉上右图有些灰,明显不如左图黑。
人为的在右图画上纯白、纯黑两条线贯穿其中。
在黑色区域,看不见黑线,白色区域看不见白线,以此证明右图仍为纯白纯黑。
但是整幅图面视觉感受已经不及左图,实际明锐度已经下降。
波形图中的区域b,在波形顶端为水平直线,高度在刻度1上,而谷底d区域,亦是一条水平线,高度在
刻度0上,证明这时仍然还有很好的明锐度。
以上是空间频率较低的成像示意图情况。
图三:
提高空间频率后的成像情况。
镜头上一个测试点的斑点大小不会因空间频率提高而改变,因此波形图的上升沿、下降沿的斜率亦不会改
变,但它们的距离却越靠越近,以至于上升沿与下降沿相交,顶点在刻度1以下,谷底在刻度0以上。
黑
色区域可见纯黑线,白色区域可见纯白线,可见明锐度已经严重下降。
图四:
空间频率继续提高
1,而谷底远高于刻度0,波形振幅变得很
频率不断的提高,成像效果变得灰蒙,波形图的顶端远低于刻度小,明锐度大幅下降。
如果继续提高空间频率到一定程度后,黑白线条将不能区分,成像画面变成一块灰色,明锐度等于0.
以上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拍摄人像,飘逸在头外的发丝黑度总是偏低的道理。
图二物体牢间的黑白线对成像前后岀较
图三
图三物体空间的黑白线对频率高于"圏一”三倍的成像情况
图四
Illllll
觐黒比较线丄一一"
纯白比较线lijlill
I嗨休空间的黑白等宽钱对
图四物体空间的黑白线对頻率髙丁"图宀六倍的成像情况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三】
现在回过头来说说,斑点与MTF传递函数的关系
MTF传递函数坐标图只有三个量值
1.明锐度:
反映成像黑白反差的比值,值域0-1(或0-100%),—般以纵坐标表示。
表明物体空间在成像
面上的还原能力。
2.空间频率:
单位是:
lp/mm(线对/毫米),代表着成像面上每一个毫米含有的线对。
3.距离:
成像面上测试点与中心成像点(光学中心)的距离(或称半径),单位为mm。
一般以横坐标为
标尺,坐标原点为成像画面中心。
参看图五:
图中的曲线为某一空间频率在不同中心距离上的明锐度。
曲线可见随着测试点离开成像中心(离开横坐标原点),明锐度曲线开始下移。
这表明成像画面中心的斑点是最小的,越靠边缘,斑点越大。
坐标图中空间频率曲线共有两组,一组为10lp/mm,另一组为30lp/mm,图中可见10lp/mm的曲线所在
的位置高于30lp/mm,可见空间频率越低,明锐度越好。
MTF
距离画両中心的距辰(NirrQ
空间频辜
大光圈
F8
径向值
锻向值
径向值
飆向值
J
rz
—
30lp/mrr»
1
^Jg30O»f/2.8SAL3O0F28G)-境头画聞團|
价格;24万
图五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四】
径向与切向
径向:
在直径方向上的分辨率与明锐度。
圆上的任意一点都可过直径,测试的线对图案只要与直径垂直即可。
切向(纵向)
切线方向上的的分辨率。
黑白线对”的测试图案切向垂直于径向。
A”部分放置
径向、切向的测试示意图如图六。
一般习惯,测试图均定位在水平或垂线方向附近。
图六中的
于45度位置,作为镜头测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作为数码相机测试,结果可能会差些。
这是因为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的像素是横竖矩阵排列的,测试线对”与像素矩阵构成45度倾斜,明锐度自然要差些。
图五的MTF坐标图可见,同一空间频率的径向、切向曲线随着远离画面中心,两曲线逐渐分离,距离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远离中心的斑点已经不是圆形,因此径向与切向的分辨率、明锐度不同。
图七是几种斑点形状的例子。
图中可见成像中心的斑点总是圆形的,而距离中心越远,斑点形状越怪异。
斑点形状越瘦长,径向与切向曲线就分离的越远,径向与切向的明锐度差别就越大。
实际上,MTF传递函数是很难精确测试的。
一般都是在光学镜头设计过程中,由设计软件自动生成。
后期只作分辨率测试。
(其它测试,如:
几何失真,场曲等不在本讨论范围。
)
六分辨率/明锐度测试示意图
图七
*
零
镜头HS点图
镣头3放大显示迪斑点图
图七几种形态各异的斑点图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五】
纠正一个概念
网络上到处流传的一种观点:
明锐度高的镜头,图像硬,分辨率低。
反之,分辨率高的镜头明锐度就低,这
是错误的观点,这种说法不符客观逻辑。
上面的斑点”介绍已经说明了问题。
高分辨率的镜头,斑点小,
能量高度集中,明锐度一定优于分辨率低的镜头,图像一定硬”于分辨率低的镜头。
因此传说中的高分辨
率,低明锐度的镜头是不存在的。
这种错误估计来源有三:
一是某些文章由外文翻译而来,理解有误,翻译岀现偏差。
二是空间频率越低明锐度越好,被人理解为了成像分辨率越低的镜头明锐度越好。
三是与电脑图像软件的后期处理概念混淆。
(电脑图像处理中的对比度拉升增强,可以导致黑白过度区间斜率变陡,黑白分明,视觉清晰度提高。
但黑白过度区间的宽度依然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实际分辨率并没有提高,而高亮与黑暗区域的细节将会丢失。
)
以上的错误就在于把一个镜头的在髙”空间频率与低”空间频率下的明锐度表现分为了两个镜头来说事。
图二就是空间频率低,但明锐度很高的成像结果。
而图四则是空间频率提高后,明锐度大幅下降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
这是同一个镜头的明锐度。
不要说成是某个镜头明锐度很高,但分辨率低。
而另外一个镜头分辨率很高,明锐度很低。
一般情况,好的的镜头,高分辨率与低分辨率的明锐度都要优于差的镜头。
以上大家应该明白了MTF函数
实际上任何一款镜头,光圈值、焦距长短(变焦镜)、物距大小,都影响着成像质量。
而镜头的最佳成像质量都有一组特定的参数值,这些参数值至今没有发现有哪个镜头制造商向外公布。
光圈对明锐度的影响
理论上光圈越小清晰度越好,明锐度越高。
但光圈小到一定程度后清晰度提高了,明锐度反而下降了。
这是因为光圈小到一定程度后,小孔成像效应就岀现了,小孔像不会与设计光路成像重合在一起,小孔像直接影响了光学设计成像的质量。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六】
自己动手测试相机的分辨率
自己测试一般只测试分辨率(清晰度),明锐度在业余条件下是无法测试的,但可以定性判断,凭自己的
主观感觉与其它镜头比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业余测试的是相机的分辨率”,而非镜头的分辨率”,相机”指的是机身加镜头。
因为
可能你的镜头非常好,但是相机像素太低,或电子电路能力太差。
反过来机身像素很高,但镜头很差。
所以自己测试的是一个系统,而非单一的镜头或机身。
找一堵白色墙壁,在墙壁上作出拍摄范围的边界。
如:
全画幅36>24(mm)的,可在墙上设定一个宽度为
3.6米的测试范围,这样的成像比为100:
1(宽度设定为1.8米,成像比例即为50:
1),其中心与相机的中心一致,光轴与墙面垂直(成像面与墙面平行)。
前后移动相机至取景器左右边界正好与3.6米边界吻合
这样墙壁上每100mm就是感光面上的1mm。
打印几张测试用的黑白线对图案,线的宽度=100/(X&)单位:
mm
X------为空间频率,(如:
制作50lp/mm的空间频率,那么打印一组1mm线宽的线对图案,其它分辨率类推。
一组只要三到五个线对就可以了,将几组不同的空间频率图案集中一起打印(如图八),多打印几张。
而后贴于墙上各个不同的测试位置(如图九)。
需要说明的是:
业余条件下打印具有较高精度的细线条是有难度的,比例越大,线条就越宽,制作相对容
易。
但需要较大的墙面,相机的距离也较远,可能场地不好找,特别是长焦镜需要较远的距离。
测试过程还是比较简单,但是墙面光线要尽可能均匀。
亮度以中心为基准,周边误差不要超过±0%。
可用
不同的光圈、焦距拍摄对比。
取景器对齐左右界限后调焦至清晰,左右边界若有变化,相机再次前后移动
直至符合。
而后拍一幅测试相片,在电脑屏幕上观看。
极限分辨率以肉眼能分辨岀线对”的横竖方向即认
为通过,不需黑白分明的看到条状图案。
但干涉图案不能认为通过。
(干涉图案,线条可能变宽,线数变少,粗细不匀。
)
ISO12233测试
ISO12233测试图功能比较齐全,空间频率无级变化,但是不能灵活应用,在同一个测试位置不能包罗各种空间频率。
若需定点精确测量,需剪切合适的分辨率局部图,贴于指定的地方。
测试的结果并非每单位毫米的分辨率,而是整幅面的线对值。
ISO12233的测试条件与方法可按该标准进行,当然业余条件下自己随意。
图十一是索尼A55单电套头的业余条件测试结果。
实际测试还可以看看左右、上下对称位置的分辨率明锐度是否相同,光圈、距离的变化对测试结果的改变
我们在网上看到镜头供应商提供的空间频率只到30lp,估计是因为空间频率若太高,MTF函数曲线会很难
看,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太多。
IIIII皋IIIII亘lllllmllllmlll言
60708090100
1111=11111^11111^
30105()
100:
1
图八分辨率测试图
图九
II-*
取景边界
11=«1
零中字母为说明测试结果对应梦标号
图九分辨率测试布.局图
[器材]:
索尼数码相机索尼A55
[参数]光圈:
F/8.0焦距:
26毫米感光度:
100图十
Li
图十TS012^3测试图
图十一
II=111=
a
fiCl70KQ]HI=UNsMg
1050
|I=IH=
1030j
IfitlJ
M7tlanno【00
llll=IUIISim
10&Q
11=川三
IO2G
掌:
l
b
c
libIII)B
6070KO90IQQ
1111=IIIHBmis
■10so
邮二油■■■・■■■muzbi■«=«■■■
iin^・■■呈
■■■
施TO渦100
【umm・■■■■•■
阿
TOHO90iufl*
1111=11111^11111^
ww
1111=
eRHshb
10*50
II=111=
II
=111=
IV20.
inffi.)
Q30
IMII
d
■舸为克像中心冋戲”缶■•倉别为左右边矗成憊匡删・宙eg)可见中松分耕率CO"程向*申冋〔凱向;均可分辨,90虫尚有感號’但仞向要比崔向畫些.
*公两图可无-S:
lp£fe不能井耨”aOlp比中心2固〉豊墨埜,怛左右嗣称度还是不鲁抽“枱摄摂件]焦亜24mm光圏FE
左图,瘵尼提供的MT卩传遽函数坐标图
即学可見,随口.萍甲觀钟庫远远优于止毗焦距如
£1血m伕鉅上.点离药雷中芯让工处,K光営(垛強;状禹明轨虞豈劉下降*比團
〔登些[明諛廈反面战升.至g旗后戈开堆怏遽卞陽的九可见,嫌色瞬我麻是!
氐于嗨色.可见大兄圈的威懺谶■苹如FE
图^―素用DTia-S5mmf/3.5-5.6SAM(SA1J855)镜头A亦单电套头协格:
65Q
[器材]:
索尼数码相机索尼A55
[参数]光圈:
F/8.0焦距:
50毫米感光度:
100
MTF----镜头传递函数通俗解读【七】
依据MTF传递函数选镜头
以MTF传递函数选择镜头,其实很简单,注意一下几点就行。
1•曲线要高。
曲线越高,明锐度越接近1,图像的对比度还原能力就越强。
2.同一空间频率的径向、切向曲线要靠拢。
靠的越拢,表明斑点越圆,径向与切向的明锐度以及分辨率越一致。
3•曲线要平直,曲线越平直,越接近水平,表明成像质量从中心到边缘一致性越好;
4•对于变焦镜,一般而言,短焦端的明锐度均不如长焦端。
但有些镜头设计的重点在短焦上,这就有了非一般的情况。
5.对于半画幅的感光器件(24X18),其对角线为30,横坐标只要看到15mm(半径,下同)。
全画幅(36&4)的,其对角线为43.27mm。
横坐标则要看到21.63mm。
超过这个范围不论曲线多么差都没有影响,不论多好也都没有用。
实际上镜头可选择的范围是很小的,当焦段、卡口、购买价位确定后,就没剩几个镜头可供选择了。
图十二是几款镜头的传递函数,图中可见明锐度指标普遍比较低下,但价格不便宜。
而图五则是一款很优
秀的镜头,但却是长焦镜,而价格却高达4.4万。
由此可见镜头的性价比普遍都很低。
ItzKEE-immnf/z.3L沾U曲锻昵
价格:
6090與林巴斯ED5A200・f2.8-3.5价格:
7680
圏十二几就穩头前传礎眉数与份胳
回复引用
ZEMAX软件设计.T子午线”(径向)上的明
下图是一款国产光学仪器的传递函数,其指标是很优秀的。
由锐度,S弧矢线”(切向)上的明锐度•图一是它的斑点图。
拍摄的注意事项
大光圈要少用,大光圈的好处无非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线,更好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明锐度显然要差些。
一般而言F8-F16比较好。
小光圈要少用,小光圈将会产生小孔成像效应,导致明锐度下降,如果不是追求景深,不要使用小光圈。
作为变焦镜,特别是大变焦的,焦距两端极限位置要少用。
变焦镜要兼顾各个焦距点的成像质量,实际上不可能在整个焦程上都能顾及,一般极限位置都会差些。
题外话
上面说过36X24(mm)全画幅21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为6.41µm。
而一个半画幅的22.3X14.9mm,像素矩阵为5184X3456(约179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
它的像
素尺寸为4.3µm。
显然,感光像素的尺寸半画幅的比全画幅的要小很多,所以对镜头的成像精度要求要大于全画幅。
故此,半画幅的相机最好不要配接全画幅的镜头。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半画幅的传感器尺寸小,若使用全画幅的镜头。
则使用了成像较佳的中央区域部分,如果明锐度很好,也是可以取的。
现在数码相机的像素越做越大,有些人手中拥有较多的镜头,这些镜头是多年血本积攒下来的。
但是多年前相机并没有这么高的像素,镜头设计与制造也没有这么高的精度要求,想通过更换更大像素的机身而保留老镜头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最后要说的是,看完本帖可能选择镜头反而更加困难了,没有一款能够使人满意的,价格还不菲。
以上所述可能存在不同的的理解与看法,欢迎网友提出,共同交流。
S^RTLhlFREDLJEWZVINLYiZLFSPFPMILLIMFTh?
R
PDL-:
CdkOHATlUU工FI丨二J'、rU
N5JTR
EUR
LSD
sR
alq
HUF
N00
TITLE.
2011
片日<O0.6563MICRONS,
Hr\7F>flI?
\S[l卩诩4300十-*.刑
CQNFIGUFiRTLONtQ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