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4701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与汉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史记与汉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史记与汉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史记与汉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史记与汉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记与汉书.docx

《史记与汉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与汉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记与汉书.docx

史记与汉书

A.《史记》和《汉书》比较《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凡属数千年的历史。

《汉书》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

 

  《史记》、《汉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纪传体史书,被后人并称为“史”、“汉”,自古以来对二者异同的研究就非常多,所以笔者在此不一一阐述。

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对比:

 

  一、写作动机: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

他重视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也积极地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

作为一名卓越的历史学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并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神圣的使命。

然而他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封禅大典,因而“发愤而卒”。

他死前将遗志嘱托儿子司马迁说: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行,是命也夫!

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1](《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说: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由此可见司马迁是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可看出秉先父之意。

 

  而另一方面,班彪为《史记》著作《后传》未成,便已去世。

班固对父亲的《后传》“所续前史未详”、“所撰未尽一家”的缺憾,深感不安,便决心以西汉为断限,著作《汉书》。

可见司马迁与班固撰史的动机皆有继承父业之意。

 

  此外,《太史公自序》云:

“汉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

……主上明圣而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2]可见史马迁撰《史记》,亦有颂扬大汉盛德之意。

 

  而班固先世婕妤是汉武帝的妃子,班氏世代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因此班固著《汉书》也有意从儒家思想和道统着眼,宣扬汉朝威德。

《汉书叙传》说:

“唯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

”就明显有为汉朝歌功颂德的心意。

 

  因此,司马迁与班固撰述的动机都有为大汉王朝歌功颂德,润色鸿业之意。

 

  然而,和班固著史动机不同的是司马迁著《史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把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对个人身世浮沉的变化的感慨,对历史上先贤伟人的崇敬而抒发心中的不平而作。

受李陵之祸的牵连,司马迁惨遭宫刑,整个人的形体精神受到很大的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

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司马迁热情歌颂那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他认为自己也属于发愤著书的类型,是在经历磨难之后通过著书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平,是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心灵创伤,使司马迁比其他史官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才能创作出彪炳千秋的恢宏巨著!

 

  二、二者体例的比较(见图1) 

  

(一)本纪/纪(见图2) 

(二)世家 

史记:

司马贞《史记索引》:

“世家者,记诸侯之本纪也。

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

”《史记》中入选世家者,不在年代之久远或封地之大小、名分之有无,只在乎有功或有德于天下:

如陈胜、孔子,都是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之人。

 

汉书:

没有世家,受大一统思想和统一政权之影响,毋须用此体例区分正统和其他政权。

 

(三)列传(见图3) (四)表(见图4) (五)书/志(见图5) 

  从二书体例比较我们不难发现:

体例的差别根本在于二人背后治史理念的差异:

 

《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目的是为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重通变思想、重历史现实、重社会各阶层、重表现历史发展之脉络、用通史(重人的精神)。

 

《汉书》:

重刘氏正统,用断代史、重上层社会、重正统、重体例之严谨(儒家道统)。

 

三、思想比较 

  《汉书.司马迁传》说《史记》: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班固指责司马迁的异端思想,正是因为他自己恪守儒家正统观念,而与司马迁思想的主要分歧所在。

 

  第一,《汉书》的儒家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厚。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

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

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

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

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到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已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并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

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强调经济所起的决定作用,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吻合。

而班固则是所谓的“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

 

四、文章风格的差异:

 

  

(一)二者的为文取材不同,《史记》是雅俗并收,而《汉书》则偏重于尔雅之文。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后序》中曰:

“夫太史公纪事”,“或旁收异闻以成其说”,“或得之于名山坏宅”,或取之于旧俗风谣。

比如,《淮南衡山列传》引民歌: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佞幸列传》引谚语: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又比如,《游侠列传》记郭解之貌:

“其貌不及中人。

”乃根据目睹所书。

这些正如刘知几所云:

“以刍荛鄙说,刊为竹帛正言。

”(《史通.采撰》) 

  而《汉书》的取材,据郑樵《通志.总序》曰:

“自高祖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尽窃迁书。

”清代赵翼亦认为,《汉书》“武帝以前传记,多用《史记》文。

”(《廿二史札记.过秦论三处引用》)此外,《汉书》中多载各种经术文章和辞赋。

比如《韦立成传》载宗庙议礼文,《杨雄传》载《反离骚》等等,多取诸现成文献。

 

  这样,很明显使人感到,《史记》之文,更多带有生活气息,带有独创性;而《汉书》则更倾向于文献的保存。

 

 

(二)二者感情色彩不同。

《史记》和《汉书》都严格遵守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表现出历史学家的文章道德。

但《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

比如《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在钜鹿之战时,破釜沉舟,气吞山河,在鸿门宴上,磊落洒脱;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凄怆悲壮。

把一个项羽写得活龙活现,叱咤风云,呼啸而过,浑身是血肉,是精神!

而《汉书》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

 

  这主要是由于二人性情、遭遇以及著史环境不同所致。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辱,在忍辱负重著史中正义感极其强烈;班固境遇较司马迁安顺,是奉诏官撰,朝廷赏赐甚厚,所以文章文雅醇谨。

 

  (三)叙事笔法方面。

《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

《史记》之行文,往往挥洒自若,笔墨酣畅,简洁处简洁,豪放处豪放。

比如《五帝本纪赞》,文简意多;《伯夷列传》,纵横变化;《屈原列传》婉雅凄怆;而《滑稽列传》则有调笑嬉戏,凡此等等,俱因文而异,变幻出之。

而《汉书》之行文,虽无《史记》富有变幻的特点,但以整严工练见长。

比如《苏武传》中记苏武在单于的胁迫面前,坚韧不屈,“引佩刀自刺”,以下“凿地为坎”一节及后面“幽武,置大窖中”一段,极其细腻地刻画出他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

 

  《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四)《史记》与《汉书》二者文字的大不相同。

《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行文多用散体,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饬、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崇尚藻饰,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我们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体会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而《汉书》喜用古字古词,倾向排偶骈俪。

后汉范晔说“迁文直”,“固文瞻”(《后汉书.班固传》)正反映了这种差别。

 

  总而言之,《史记》与《汉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各有千秋。

然而纵观二者的风格,《史记》因其语言平易质朴,浅显易懂,文史兼宜,其间好用对白,根据人物口吻直书,所以传神逼真,不避鄙俗,书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如见其人真实面貌,读起来就像在读一部引入入胜的小说,精彩处令人拍案叫绝。

而《汉书》艰深华赡,读起来趣味少了很多,虽然它也有写非常出彩的人物传记《李广苏建传》,但通篇来看,这样的文章还是比较少,《汉书》有精细的笔法,以谨严取胜。

 

五、二者产生的影响 

(一)在史学上的影响:

 

  1、二者的体例成为了以后中国数千年史学的固定模板。

从《史记》到《汉书》,人物列传式的历史记载方式成为了历代著史的固定范式。

《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

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

而且《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

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

 

  2、“正统思想”、“君权神授”思想逐步走向强化。

在《史记》、《汉书》中都有对汉高祖“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这纯粹是为了强调开国者天生异象的无稽之谈,从中反映了皇权神授的合理化。

这种描写到了后代的史学中大多类似,强调开国君王的出身不凡,即使是乞丐出身也幻化成神灵转世。

 

(二)在文学上的影响:

 

  1、《史记》成为了后代传记文学的典范,后代文人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史记》中的故事成了后代小说、戏曲的重要取材对象。

元曲选中有:

《楚昭王》、《赵氏孤儿》、《伍员吹箫》、《气英布》、《谇范叔》、《冻苏秦》、《赚蒯通》、《马陵道》等,现存132种元杂剧中就有16种取材自史记。

京剧中也有《霸王别姬》、《文君当炉》、《博浪椎》、《浣纱计》、《完璧归赵》等名剧取材于《史记》。

 

六、小结 

  综上所述,《史记》《汉书》这两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如果细加比较,司马迁思想解放,观点新颖,批判性强;班固则谨守传统,奉行儒教,歌颂皇权。

由于出身的阶级限制及其写作动机的差别不同,封建道德说教的观念在《汉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因此《汉书》在叙述史事上比较缺乏同情人民的饱满感情,在描绘人物时,也不像《史记》那样栩栩如生。

尽管如此,《汉书》在综述汉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上,较之《史记》提供了更完整更丰富的直接史料。

在文章风格上,也能在司马迁雄浑质朴、天马行空的境界外,另辟散文中细密周严、典雅华丽的一派,加上辞赋家的美学色彩和字句结构,对后代骈文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汉书》来源于《史记》,但也从此开始转轨,更明确、更自觉地形成了中国封建“正史”的传统。

综观全书,《汉书》的缺点毕竟是小疵,瑕不掩瑜,堪称为与《史记》比肩的体大思精之作。

 

  读《史记》,面对的是一侠客,作者年轻时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山水灵秀、天遥地阔是一辈子的财富,落笔之时神采飞扬。

而到《报任安书》时,侠客已经老了,一生的遭遇积郁胸中,从文字中迸发出来。

如同杜甫的诗,文字跌宕起伏,摇曳生姿、沉郁悲痛,千载之下犹有泪痕。

文字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取胜的不是文采,而是思想,许多人的婉约词,比李清照还要婉约,许多人的牢骚,比屈原还要激烈,然而不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只有婉约而没有思想,从而使文字苍白、干瘪,没法千古流传。

 

  读《汉书》,面对的是一君子,是个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学问通达的君子。

班固家族累世簪缨,其父班彪是史学家,弟弟班超威震西域几十年,妹妹班昭号称曹大家。

他自己更是九岁能诵诗书,十三岁就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

优越的环境中,培养出了高贵的气质,然后是优雅的文字。

无论是汉初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激昂,还是征服匈奴的豪壮,都可以透出安然之气。

B

.《古诗十九首》开文人五言诗歌之先,其诗歌主题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诗歌创作进入自觉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其创作手法实现了抒情达意与写景状物的和谐。

其美学风格达到了委婉含蓄和沉着痛快的统一;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整体风貌树立了文人诗歌的艺术典范。

C.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

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田园诗:

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

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

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

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

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

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

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

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2.咏怀诗和咏史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

诗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

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

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3.其它:

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

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

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

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

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

如《形影神》等。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

朱熹说:

“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又说: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

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

“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朱子语类》)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

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

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

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

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苏轼认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貌似“枯淡”,而中实膏美(《东坡题跋·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

退之豪放奇险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

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

”惠洪《冷斋夜话》:

“东坡尝曰:

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

”)秦观亦云“陶潜之诗长于冲淡”(《韩愈论》:

“昔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

”)杨时《龟山先生语录》:

“陶渊明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

”曾纮曰:

“余尝评陶公诗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

”(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引)葛立方《韵语阳秋》:

“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

”吴澄《送袁用和赴彭泽教谕诗序》:

“其为诗也冲澹,华而不炫,如絅里之锦,读者莫知其藏绚丽之美也。

”(《吴文正集》卷二十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

“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

“元亮得步兵之澹。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阮、陶二公,抗迹尘寰,神致冲淡,妙寄笔墨之外。

陶渊明诗文风格多端,题材丰富,但只有田园诗才能前逾古贤、后难继武,因此,谈论陶渊明作品,就应该立足于田园诗,其它题材的作品,如咏史、读书、行旅、赠答等,虽能丰富陶诗的内涵,却并不能代表陶诗的卓越品质。

陶渊明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抒情方式平淡自然,其“素淡”的风味,乃剥落繁华所致,发源于真,归乎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非有意为之所能及。

之所以会形成此种风貌,应当和他深切膺服老庄美学思想有密切的关联。

老子从其道论出发,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推崇“淡乎其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的美学境界,所以会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第十二章)认为浮华绚丽的事物往往使人心智迷乱,被蒙蔽而看不到大道之美。

所以老子提倡“朴”: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老子》第二十八章)庄子承续老子的哲学思考,也崇尚自然质朴的审美趣味。

比如写道: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庄子·刻意》)庄子推崇自然朴素之美,反对一切人为的束缚、刻意的雕琢、虚伪的华饰。

未经雕饰的原木是朴,没有染色的白帛为素。

朴素是事物的天然本色、原始状态。

庄子以朴素为美,正是取它的这种含义、“朴素”即未经雕琢饰染的自然之美。

《天运》说:

“夫鹊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天鹅自来白,不是因为日日洗澡,乌鸦天生黑,也不是天天日晒的结果,两者都是出于本然,这就是朴,这才是美。

因此庄子反对“饰羽而画”(《列御寇》),在天然美丽的羽毛上再涂以华彩,只会破坏朴素的美。

“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

”(《刻意》)素是不受外界熏陶濡染,保持天然本色,犹如没有染色的白帛。

其实“朴”的观念在《老子》《庄子》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文艺观等诸多方面,在此单纯从美学观上加以考察。

“朴”的美学要求就是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因此老、庄都对矫情做作的语言进行了批评。

《老子》第八十一章有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王弼注曰:

“实在质也”,“本在朴也”。

可知老子重视的是质实的内容而不是华美的形式。

张松如说老子指明的是:

“信实之言多尚朴直,故不美;甘美之言多尚华饰,故不信。

”(《老子校读》)质朴的语言往往可传达简洁而准确的内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一章),越简单的形式往往有越丰富的内容,所以老子提倡“朴”,与他尚真、尚自然的思想相一致。

庄子也认为: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庄子·齐物论》)华丽繁缛的语言只会遮蔽言说的真面目,无足取法。

基于这种重内容而轻形式的思想,《庄子》一书进而形成了“忘言”的观点: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外物》)言只是达意的一种工具,故“得意”才是目的,而不必在为达到目的而借助的工具上大作文章。

语言都可以完全忘却,摒弃不用,因而对语言进行藻饰、雕琢更是毫无必要。

综上所述,老、庄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文艺观念:

至高的美就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不烦绳削。

语言所要表达的是大道之美,是真意,因此语言也要有真实朴素的风格,如果可以领悟到大道的意味的话,甚至言说也成为累赘。

陶渊明无疑认可接受了老庄所阐发的美学趣味,所以古今论陶均不离“素淡”,安盘言陶诗“冲澹深粹,出于自然”(《颐山诗话》);徐骏说它“淡泊渊永,复出流俗,盖其情性然也。

”(《诗文轨范》)宋叶梦得《玉涧杂书》写道:

“陶渊明真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也,此其所以不可及。

”他是把自己内心所体验到的事象或感受,倾其所有,尽性发露,而无意于玩弄语言文字的技巧,这就使得他所描述和表达的事物,获得了如同生活本身那样的色泽和味道。

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等。

所有这些描述都带有着生活、自然的原生形态,没有任何艺术雕琢的痕迹,本色本香,却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独特的阅读体验。

又如: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春林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和郭主簿》其一)诗人描写的是平常的田园景物和村居生活,前四句生动地描写了田园夏日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畅适的心境。

中间十二句写平静的田园生活,读书、弹琴、饮酒、劳作,与幼子玩耍,这些平常的小事却给诗人带来了极大乐趣,它使诗人从仕与隐的困惑和焦虑中彻底摆脱出来,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陶渊明所追求的解脱不是功名富贵,而是在日常的、看来是凡庸的农村田园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理想、节操,获得心灵的自由、平静和安乐。

所以,陶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不只是写实,其中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襟怀气度,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奥秘所在。

诗的最后两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风俗淳美的古代社会,使诗的内涵大大增加,整首诗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的不凡意境,百读不厌。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宗白华说:

“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

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在艺术创造过程中,陶渊明或许并不排斥审美的加工,而只是加工得舟过水无痕,雁过空无迹。

葛洪《冷斋夜话》这样解释陶渊明诗作平淡朴素的风格: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则说:

“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

再次需要强调的是,陶诗在平淡自然绝不是人们常说的单调乏味的平淡,只是寡淡无趣,面目可憎,其妙处高处在于寄至味于平淡,有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平却平得有趣,淡却淡得有味。

例如《移居诗》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敝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首诗只是描述了移居南村及其与邻里交往的寻常情景,但其中汩汩流淌着至深至浓的人情。

正因为陶诗意味淡而实厚,因此历代诗论家认为,读懂陶诗需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一定的人生况味和生活阅历。

黄庭坚《跋渊明诗卷》说:

“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

及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