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371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docx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总结推荐文档

皮肤性病总结

1.原发性皮损(primarylesions):

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病变。

①斑疹(macule):

局限新皮肤颜色改变,不高起或凹陷皮面

②斑块(plaque):

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直径>1cm

③丘疹(papule):

局限性实质性隆起,直径<1cm

④风团(wheal):

暂时性、局限性皮肤水肿型隆起,持续时间<24h

⑤水疱(vedicle)/大疱(bulla):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型,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1cm;大疱>1cm

⑥脓疱(pustule):

含有脓液的疱疹;血疱为含有血液的疱疹

⑦结节(nodule):

实质性隆起,侵犯深度与直径大于丘疹

⑧囊肿(cyst):

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性损害,触之有弹性

2.继发性皮损(secondarylesions):

由原发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搔抓等引起。

①糜烂(erosion):

局限性表皮或粘膜上皮缺损形成红色湿润创面,表皮的缺损,预后不留瘢痕

②溃疡(ulcer):

局限性皮肤或粘膜上皮缺损达到真皮或真皮以下,通常预后留疤

③鳞屑(scale):

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④浸渍(maceration):

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使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

⑤裂隙(fissure):

皲裂,线条状的皮肤裂隙,深达真皮

⑥瘢痕(scar):

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经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瘢痕的表面光滑而无皮嵴、皮沟,无毛发等附属器

⑦萎缩(atrophy):

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

⑧痂(crust):

创面上多种成分混合干燥物

⑨抓痕(excoriation):

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真皮浅层的缺损,呈线状或断续的线状

⑩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苔藓化,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表面粗糙,硬如皮革,边缘清楚

3.外用药治疗原则【简答】

①正确选择药物:

根据不同的病因、自觉症状、病理变化选择治疗药物

真菌性皮肤病

抗真菌剂

化脓性皮肤病

抗细菌药物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抗过敏药物及抗炎症药物

瘙痒性皮肤病

止痒剂

角化不全

角质促成剂

角化过度

角质松解剂

渗出性皮肤病

收敛剂

②正确选择剂型:

根据病期及皮损特点选择剂型

急性期

红斑、丘疹、散在小水疱

洗剂、粉剂

丘疹融合、浸润斑块

油剂、乳剂

水肿、密集水疱、大疱、糜烂

溶液冷湿敷

亚急性

散在暗红丘疹

洗剂、粉剂

浸润斑块、少量渗出

油剂、糊剂

浸润斑块、干燥、脱屑

乳剂

大片厚结痂

软膏(加冷湿敷)

慢性期

肥厚皮革化、苔藓样变

硬膏、乳剂、酊剂

角化皲裂、浸润脱屑

软膏、硬膏、乳剂

溃疡疮面

软膏或冷湿敷

单纯瘙痒无皮疹

乳剂、酊剂、洗剂

③注意事项:

a指导患者正确、按时用药b药的浓度要适当,低→高

c选择药物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的敏感性d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

4.皮肤的组成①表皮(epidermis)a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占表皮的80%

b黑素细胞(melanocyte):

位于基底层,产生黑色素

c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

抗原呈递细胞

d默克细胞(Merkelcell):

可能感觉功能

e连接部分:

角质形成细胞间及与真皮间靠桥粒(desmosome)、半桥粒及基底膜带相互连接

内→外基底细胞层(basallayer):

1层

棘细胞层(pricklelayer):

4-8层

颗粒细胞层/透明层(granularlayer/diaphanotheca):

掌跖部位,2-4层

角质层(corneouslayer):

5-20层,无细胞核

②真皮(dermis)

③皮下组织(subdermis)

④皮肤附属器(skinappendages):

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和甲组成

⑤皮肤内其它组织结构:

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病毒性皮肤病——————

5.传染性软疣

诊断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顶端有凹陷的脐窝,可挤出乳酪样物质

治疗皮损无感染:

用消毒的小镊子将疣体夹破,将内容物挑出,然后外涂2.5%碘酊

皮损已感染:

可先外用新霉素软膏,待炎症消退后再用上述方法

6.带状疱疹(Herpeszoster)【简答】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病机理↙VZV经呼吸道到血液↘

水痘隐性感染

↘↙

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潜伏

↓机体抵抗力下降

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被激发活化

↙↘

受累神经节发炎或坏死病毒沿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皮肤上出现水疱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

局部皮肤感觉过敏和神经痛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区

典型皮损:

集簇性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

神经痛:

儿童患者往往轻微或无痛,而老年患者则常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有的患者皮损愈后也遗留顽固性神经

痛,持续数月或更久

Ramsey-Hunt综合征:

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累及膝状神经节)

治疗全身治疗①抗病毒药物:

皮损局限→阿昔洛韦0.25次/日;

皮损广泛严重→阿昔洛韦0.52-3次/日×7天(输液速度要慢!

②止痛药:

卡马西平0.13次/日;阿司匹林或消炎痛

③神经营养剂:

维生素B1、B2、B12等

④免疫调节剂:

如转移因子、胸腺肽、丙种球蛋白

局部治疗①外用药:

疱疹未破→炉甘石洗剂或无环鸟苷眼药水

疱疹已破→新霉素软膏或龙胆紫

②理疗:

中波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氦氖激光、频谱电疗、半导体激光

——————细菌性皮肤病——————

7.脓疱疮(impetigo)【简答】

主要致病菌:

金葡、乙链

分型

寻常性脓疱疮

(impetigovulgaris)

深脓疱疮/臁疮

(ecthyma)

大疱性脓疱疮

(impetigobullosa)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

皮肤综合症(SSSS)

病因

①链球菌

②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

金葡噬菌体Ⅱ组71型

皮疹

初为红斑或水疱,迅速发展为脓疱。

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

疱易破出现糜烂面,上有黄色脓液,干燥后结痂呈蜜黄色、盘状。

病变深达真皮,中心坏死,表面有黑色蛎壳样痂壳,脱落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

大疱、壁薄、疱液混浊并沉积在底部,可呈环状,周围无明显红晕

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水疱,尼氏征阳性。

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

手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样。

口角周围可见放射状裂纹,但无口腔粘膜损害。

自觉

瘙痒

疼痛

明显疼痛和触痛

好发

面部以口、鼻孔周围为主

营养不良的儿童和老人

可继发于昆虫叮咬,多见于下肢和臀部

新生儿,称新生儿

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

病程/预后

单个脓疱5-7天可吸收,痂脱落后不留疤痕。

重症可伴有发热及病灶附近淋巴结炎,病程延长。

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可诱发急性肾炎

2-4周或更长

典型过程:

炎性水疱或脓疱→向深部发展→中心坏死→表面黑色厚痂、边缘陡峭的溃疡

SSSS亦属大疱性脓疱疮

轻:

1-2周痊愈

重:

可合并败血症、肺炎危及生命

治疗局部治疗原则:

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糜烂:

雷夫奴尔—氧化锌油

脓液较多:

雷夫奴尔—氧化锌油+溶液湿敷

结痂:

雷夫奴尔—硼酸—氧化锌膏

抗菌素软膏:

莫匹罗星(百多邦)、红霉素

全身治疗抗菌素口服/注射:

红霉素、青霉素、头孢类

新生儿:

静点抗生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等支持疗法

——————真菌性皮肤病——————

8.头癣

分类

白癣

黑点癣

黄癣

脓癣

发病年龄

儿童

儿童、成人

儿童、成人

儿童

致病菌

小孢子菌属(动物源性)

毛癣菌属

许兰氏毛癣菌

小孢子菌属

临床特点

灰白色鳞屑斑,有卫星状损害,头发出头皮0.5mm断,有白发鞘

散在点状鳞屑斑,头发出头皮断,呈小黑点

碟形黄痂,毛发失光,有臭味

化脓性毛囊炎,形成溃疡,可继发细菌感染

愈后

青春期自愈,不留疤痕。

易发展为脓癣

部分青春期可愈

不留疤痕

青春期不愈

萎缩性疤痕

可遗留疤痕

真菌镜检

发外孢子

发内密集孢子

发内菌丝

发外孢子

伍氏灯

亮绿色荧光

无荧光

暗绿色荧光

服药4周

需联合抗菌素、激素

治疗

服药3周

服药3周

服药4周

——————寄生虫性皮肤病——————

9.疥疮(Scabies)

临床表现好发部位:

指缝、手腕、腹部、外阴等皮肤薄嫩处

典型皮损:

红色丘疹、丘疱疹、隧道、红色结节

自觉症状:

夜间剧烈瘙痒

实验室检查:

在隧道尽头处取材镜检可查到疥虫或虫卵

治疗原则:

外用治疗为主,家人也需同时治疗

成人→10%硫磺软膏儿童→5%硫磺软膏

具体用法:

颈部以下,每日外用一次,连续三天,其间不洗澡、更衣,第四日洗澡、更衣

——————皮炎湿疹——————

10.急性接触性皮炎(acutecontactdermatitis)

皮疹: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

单一形态,与致敏物接触物有关

部位:

接触部位,边界清楚

自觉症状:

灼痛、痒

病程:

去除致敏物、治疗1-2周痊愈,有自限性

11.湿疹(Eczema)

皮疹:

多形性

部位:

对称

自觉症状:

病程:

反复发作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及丹毒的鉴别

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丹毒

病因

复杂,常属内因

多属外因,明确接触史

溶血性链球菌

皮损特点

多形性,对称性,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

水肿性红斑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泛发

局限于接触部位

面、小腿

皮损境界

不清楚

清楚

不清楚

自觉症状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痛

疼痛

病程

常迁延复发

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不接触不复发

一周,可复发

斑贴试验

常阴性

多阳性

阴性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2.银屑病(psoriasis):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

其特征是表皮的增生和真皮的炎症,主要皮损为红斑,表面有银白色鳞屑,病程持久。

①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vulgaris)

一般部位皮疹特征:

红色丘疹→斑丘疹→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周有红晕

腊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Auspit’s征)

特殊部位皮疹特征:

头皮→鳞屑性红斑、其上头发呈束状

甲→顶针状或凹陷,增厚、失去光泽、色黄

面部→点滴状、脂溢性皮炎状、红斑狼疮

小腿→紫色浸润肥厚,伴苔藓化

掌跖→点状角化过度,上附白鳞屑

皮肤皱褶处及龟头处→红斑,表面有光亮的薄膜,无鳞屑

好发部位:

四肢伸侧、头皮、腰、骶、甲

自觉症状:

瘙痒、干燥感

病程(三期)进行期→可出现同形反应现象(Kobner征))33–50%

静止期

消退期

②脓疱型银屑病(psoriasispustulosa):

红斑上出现无菌性小脓疱、脓痂,分两型→泛发型、限局型(掌跖)

③关节病型银屑病(psoriasisarthropathica):

以小关节为主,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引起关节变形,X线:

软骨消失、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

④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psoriasis):

全身皮肤潮红肿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