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647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docx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一.针灸意外——神经系统损伤

   脊神经损伤

  原因  针刺引起的脊髓神经损伤,大多数由于穴位注射不当造成,少数则是毫针所致。

主要原因为下列几种。

  

   1、穴位原因   凡是阿是穴位深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经过,均有可能发生损伤,已出现过此类故事的穴位有:

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内关、神门、列缺等。

  

   2、药物原因   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已引起过损伤的药物为:

安乃近、异丙嗪、合霉素、酒精、复方奎宁、氯丙嗪、醋酸可的松、青霉素、酒精普鲁卡因、酒精葡萄糖及10%阿米妥钠等。

  

   造成损伤的原因,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1)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大,如复方奎宁等,本身对皮肤、肌肉的局部刺激性很大,对神经的刺激性就更大。

另如酒精(乙醇)能使蛋白质凝固,可直接导致神经组织损伤。

  

   

(2)酸碱度过高,如安乃近之pH值为5.4~5.9,氯丙嗪(冬眠灵)的pH值为4.3~4.5,与人体血液pH值(7.35)比较,差距较大。

酸碱度过高,也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3)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

对人体来说,凡是用高于或低于0.3克分子量的药物浓度注射时,均有刺激性。

这与人体组织液的等渗点不同有关。

如维生素B1,等渗浓度约1ml含100mg,如用1ml含量为50mg的,则低于等渗点,刺激性增大。

  

   3、操作原因   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分布的穴位上,毫针运针手法过重,刺激时间过长,或者穴位注射为了获取较好的得气感,反覆提插探寻,注射针头较粗,在小儿患者中,更易发生。

  临床表现   针刺误中外周神经,当即出现了一种向末梢放射之触电感,一旦造成损伤,在该神经分布区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麻木、发热、疼痛、触觉及温痛觉减退等。

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其具体表现为:

桡神经损伤(如曲池穴穴注不当)可出现垂腕;正中神经损伤(如内关穴穴注不当)可影响拇指外展、屈曲和对掌;尺神经损伤(如神门穴针刺不当)可出现小鱼际明显萎缩,小指和无名指运动障碍;坐骨神经损伤,可造成行走时膝关节强直过伸;胫神经损伤(如足三里穴等针刺不当)出现足与足趾不能屈曲,足内收受限,跟腱反射与跖反射消失,行走时以足跟着地,不能以足尖站立。

如伤及腓总神经,主要症状为垂足,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行走时足不能举起,呈跨阈步态。

   预防方法  

   1、选择合适的穴位注射药物   为了减轻药物理化性刺激,在穴区深部和周围有神经干或分支处作注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前面提到的那些药物。

选用浓度适中及刺激性较小的、酸碱度接近中性范围的药物。

如必须选择上述药物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或使药液浓度与组织液渗透压相接近。

一般而言,药液浓度过高时,用注射用水稀释;浓度过低时适当用生理盐水增加浓度(但要注意配伍禁忌)。

此外尚应注意药物的溶剂,如为醇溶液,就不宜作穴位注射用。

   2、注意操作和针感情况   选用毫针或注射针头要细,毫针以28号以上为宜;注射针头,浅表用4号,深部用5号齿科针头。

   病人如出现穴区疼痛,发热及上通下达之触电感时,切忌乱捣乱插,而应将针上提,待此类现象消失后,再行手法或注入药物。

值得指出的是,必须分清刺中神经干或分支与激发出循经感传现象之间的区别;循经感传是一种特殊的酸、胀、麻、热的感觉,按一定路线(多循古典经线),缓慢地行进(速度在20cm/min左右),和沿神经线路迅速传导的、以刺痛麻热为特征的神经传导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淆。

  

   处理方法  应在损伤后24小时内即采取措施。

穴位注射引起者,可采用湿热敷或直流电离子透入法,以促进药物吸收。

根据症状,可采取按摩、理疗、针灸、中草药治疗。

同时,应配合维生素类药物,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等。

宜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脊髓损伤  

   原因  

   脊髓受到椎骨、韧带等组织保护,之所以造成针刺损伤,与下列原因有关。

   1、穴位原因   多因取用督脉上的穴位引起。

其中,以大椎、陶道等穴最为常见,损伤后症状亦较严重。

大椎深部相当胸Ⅰ、Ⅱ节段水平,陶道深部为胸Ⅱ、Ⅲ节段水平,正处于颈膨大部。

  

   2、操作原因  

   

(1)毫针刺之过深,伤及脊髓实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则可加重此种损伤。

  

   

(2)穴位注射,注射针头深入椎管,刺伤脊髓,或推药速度过快过猛,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浓,刺激性太强,亦可使脊髓损伤。

我们于1971年治一例14岁的脑病后遗症(愚钝)患儿,以卤碱注射液2ml,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1ml,混合注射入大椎穴。

采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达针体之4/5,迅速推入药物。

拔针后,患儿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失禁,但神志清楚。

后采用大椎穴局部热敷,卧床休息约十三小时,始逐渐恢复。

  

   (3)电针刺激,电流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通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损伤脊髓。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脊髓,因程度不一而症情有别,常见的类型为:

脊髓震荡和脊髓刺伤。

   1、脊髓震荡   是一种轻微的脊髓损伤,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脊髓功能暂时的或一过性的传导障碍。

,病理组织上无器质性变化。

表现为部分,或极少出现全部脊髓的暂时性的传导障碍,包括节段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弛缓性瘫痪、四肢瘫或截肢瘫),有的尚伴有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反射消失。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变化。

  

   脊髓震荡,多数由于穴位注射过快,过猛,剂量过所致;电针刺激,也易于造成。

   2、脊髓刺伤   在针刺损伤脊髓中,也属常见的一种。

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脊髓组织因刺伤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重者可进而软化、坏死。

症状为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损伤节段以下的肌张力降低,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并可引起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功紊乱等)。

   脊髓刺伤,多因刺伤过深,伤及脊髓灸质所致。

   预防方法

   1、掌握针刺深度与方向   大椎等穴针刺时,应严格注意针法。

大椎穴取穴,病人宜正坐,头向前略倾,先直刺0.5寸,然后略向上刺1~2寸。

进针层次为:

刺入皮肤→皮下组织→项部诸肌肉→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及淋巴管)→坚韧的硬脊膜。

一般不能穿透硬脊膜。

如穿过硬脊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常有空落感,应迅速将针外提,以免损伤软脊膜和脊髓。

   2、注意操作手法   毫针刺,不要为了盲目寻求“触电感”而深刺猛刺。

这可能与某些针灸书刊不适当的强调有关。

穴位注射的药量不宜太大,药液刺激性要弱,必要时加以稀释,推药速度应缓慢。

督脉针刺时,尽量避免通电,如确因治疗需要,电流量要适中,不可突然变化,并宜控制通电时间。

对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要特别谨慎,留针过程应密切注意(一般不留针),以防不测。

   处理方法

   在脊髓休克期,应尽早准确判断是脊髓震荡还是脊髓损伤,以便妥善处理。

   1、脊髓震荡   无须特殊治疗方法。

令病人静卧平板床,严禁任意翻动。

在此期间,注意护理,细心观察临床症状和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以便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

如为穴位注射所致,可在局部湿热敷。

以促进药物消散吸收。

 

   单纯脊髓震荡,只要处理妥当,经过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其功能障碍可完全恢复。

   2、脊髓刺伤   其一般处理和上述相似。

治疗上采用脱水疗法(尿素、甘露醇)以消除脊髓水肿、激素治疗(糖类激素为主)以及采用高压氧和低温疗法等。

如出现尿潴留,可留置导尿管。

病人瘫痪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肺及泌尿系统感染,给以必要的抗感染治疗;精心护理,按时替病人翻身擦背等,以防止褥疮,并要加强营养。

   脊髓刺伤,约在伤后3~6周左右,脊髓的水肿等逐渐消失,功能多可恢复。

对于伤后脊髓症状逐渐加重,感觉及运动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升者,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迷走神经损伤  

   原因

   1、穴位原因   从临床积累的经验教训看,最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应的是扶突和人迎穴。

另外也有报道翳风穴亦可因针刺不当损伤迷走神经。

人迎穴深层为颈动脉窦,最深层系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等。

扶突的解剖投影相当于颈丛神经,深丛属运动神经并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形成网状的复杂吻合,迷走神经干亦于相当部位下行。

翳风穴深部亦有迷走神经分布。

   2、操作原因   多因过度深刺所致,如翳风穴,一般不容易刺中迷走神经,只有超过2寸以上深度时才有刺中可能。

另如人迎穴,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即称:

“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

除此之外,提插捻转的手法过重,或通电量过大,频率过快等,都有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征。

   临床表现  

   迷走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下降,心跳减慢,乃至停搏;冠状动脉收缩,心脏供血不足,血压下降,乃至休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乃至窒息,胃肠蠕动增加导致病人出现心中不适,恶心欲吐,尚有面色苍白,出汗、晕厥等症状。

   预防方法  

   首先应了解病人是否有颈动脉窦反射过敏。

有人主张作预防性检查,其方法为:

令病人仰卧,放松颈部皮肤,将头转向检查对侧,用拇指或食指在人迎穴上向脊柱侧施压,先按压一侧再换另一侧,如出现心跳间歇、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或面色苍白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按压。

如出现此种现象人迎或扶突穴则不能针刺。

但此种试验不可随便使用,双侧同时按压更属严禁,因为常可导致心脏停搏、脑栓塞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一般须立即拔针。

如在针刺麻醉时,可退针至浅层并减少刺激频率,降低电流强度,令病人平卧。

据症肌肉注射阿托品,适当静脉注射50%葡萄糖。

如发生晕厥仅伴血压下降而无心律不齐者,可用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因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

当毫针刺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

   1、穴位原因

   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穴位:

哑门、风府、翳明、风池、安眠等。

   哑门穴,有人统计,在200例蛛网膜出血病例中,约有19例是针刺该穴所致。

   安眠等位于枕下的穴位,均在枢椎棘突上缘水平,深部为寰枕和寰枢关节,该处有椎动脉通过,血管丰富,且关节未被韧带封闭,构成较大的间隙。

故针刺此类穴位易发生意外。

   2、操作原因

   据X线摄片测定,后颈部皮肤至椎管后缘距离约为5~5.5cm。

当颈部伸直(头向前倾10°~20°角)垂直进针,其方向也随之上斜10°~20°,正指向寰枢关节间隙。

故如针风府、风池、安眠等穴以此方向不适当深刺,或针翳明穴内斜20°~45°进针过深时,都可能刺入椎管,误伤血管,引起出血。

如再施以幅度较大的提插时,损伤则更重。

   临床表现

   1、症状   在针刺后颈部穴位时,患者突然感到一种“电击样”的全身触电感。

随即出现头昏、头痛,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

轻者,神清或呈短暂的神志模糊;重者则可陷入昏迷。

   2、体征   颈项强直,可有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常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血红细胞存在。

颅内压常偏高,可超出200毫米水柱。

   因针刺所致,尚有以下临床特点:

   

(1)从针刺到头痛,呕吐之最高峰,往往有一逐渐加重的过程。

   

(2)意识障碍开始多不明显,逐步严重,可能和出血逐渐增多有关。

但亦有在不长时间内陷入昏迷的。

   (3)头痛以枕部痛为主,并可伴颈部疼痛,且常为其最早的症状之一。

这在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

   (4)脑膜刺激征可发生或不发生,常无脑实质或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预防方法

   1、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

   风府等穴的深度和方向可参见小脑及延髓损伤部份。

翳明、安眠等穴,以不超过5cm为宜,体瘦者与儿童酌减。

其角度以垂直稍偏内上较安全,避免直接刺入椎管内,更不可向枕大孔深刺。

   2、注意手法操作

   针刺得气后,采用轻柔的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严禁重提猛插。

深刺过程中,如病人主诉有全身触电感或眼前闪亮感时,应立即拔针,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其他体征、症状出现。

如果枕部疼痛,更须作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处理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针灸事故,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一般应住院观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

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多搬动。

应用中、西药物止血,控制脑水肿。

头痛、烦燥、呕吐者,给予止痛、镇静和止吐药物。

如果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脉率和呼吸变慢,甚至于昏迷,而上述保守法无效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小脑及延髓损伤

   损伤原因

   1、穴位原因

   最易导致小脑及延髓损伤的穴位为:

风府、哑门、风池。

   风府,古人曾提出“此穴入针,人即晕倒”(《扁鹊心书·中卷》),其深部为小脑、延脑池和延髓。

哑门深部为延髓和脊髓的连续部分,风池深部为延髓椎动脉入颅腔与之相邻处。

针刺不当,极易伤及。

   2、操作原因

   

(1)针刺过深:

哑门、风府穴,刺得太浅难以得气,刺得太深,易发生危险。

经尸检和活体测量证明,此二穴,凡针刺深度在1寸同身寸之内,一般不会损及中枢;可能发生危险的深度是1.5寸同身寸,危险深度约相于2同身寸。

   

(2)方向错误:

如直刺(针尖稍指向上方刺入)风府穴,可从枕骨大孔边缘进入颅腔;哑门,向后正中线(脊柱)直刺,亦可从第一、二颈椎之间,刺入椎管。

采用此种针刺方向,均可能伤及延髓或小脑。

如向对侧外眼角方向进针风府穴。

亦可能进入枕骨大孔,损伤脑组织。

   (3)手法过重:

在上述穴位大幅度提插捻转,会造成或加重损伤。

   临床表现

   小脑损伤:

于留针期间,或去针后不久,出现后枕部剧烈疼痛,重度眩晕,构音困难,呕吐,步态不稳,颈项强直,共济失调,并可进入昏迷状态。

   延髓损伤:

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表现为头痛呼吸浅快、不规律,血压降低,脉搏频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或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并可进入深昏迷状态,常因呼吸,心跳先后停止而死亡。

腰椎穿刺时压力多不高,脑脊液可为血性。

   预防方法

   1、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方向

   对风府、风池、哑门三穴的研究证明,风府穴,以针尖指向口最安全(男可达45.43mm,女为44.46mm),其次为指向鼻尖(男可刺至42.22mm,女可刺至40.90mm);哑门穴,以刺向耳垂最安全(男可刺至44.92mm和42.42mm,女分别为43.33mm和40.99mm);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25~50mm,向鼻尖或左右透刺50~75mm,均无进颅的危险。

(上述深度均指成年人的平均深度)

   同时,还应注意到个体差异,如风府和哑门穴,男性和女性在直刺的深度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男性可较女性刺得略深一些。

   2、细心体会手感

   上述的深度是仅供参考的平均深度,在具体针刺过程中,尚应仔细体会手感。

深刺风府和哑门穴,大致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是项韧带,紧接着是一空落感。

第二个阻力感在硬脑脊膜,至此,不宜再深。

否则,穿过硬膜即是进入枕大孔,可损伤中枢组织。

风池穴,在安全深度内,只要方向标准,多无明显阻力感,如出现阻力,略加退出,稍变换方向刺入。

   3、谨慎操作

   运针手法不宜过重,特别不要大幅度的重提重插;对治疗不合作的病人(如小儿患者或精神病患者),更须注意操作和观察。

   处理方法

   小脑或延髓因针刺损伤后,应马上转科抢救。

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准确,一些病例还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救治处理包括:

   1、人工冬眠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的缺氧耐受能力;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脑组织的氧分供应;

   3、应用脱水剂及激素类,以控制脑水肿;

   4、应用止痉剂以缓解肌力紧张;

   5、采用能量合剂,促进脑功能恢复等。

脑出血

  原因

   1、病理原因

   一般发生于脑动脉硬化,且血压较高而不稳定者,有中风病史的患者属多见。

   2、心理原因

   畏惧针刺,害怕疼痛;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特别是初次接受针刺者。

   3、操作原因

   刺激过强,或因手法不熟练,针刺疼痛等。

另外,在取穴上,常因选用某些针感较强烈的穴位。

而较多地针刺头颈部穴位,如风池、颔厌、悬颅等,亦可能诱发。

   临床表现

   多出现在针刺过程中,或针后不久。

表现为较典型的脑出血证候:

头痛头晕不适,出冷汗,频繁呕吐,重者呕吐物呈栗壳色,随即意识丧失而转入昏迷,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深沉而带有鼾音,脉搏缓慢有力,大小便失禁,偶见抽搐,血压升高等,同时出现口鼻歪斜,肢体偏瘫。

不及时抢救,能迅速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

   1、谨慎选择病人

   对血压过高而又不稳定的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特别是有中风史者,建议暂勿针刺,待血压平稳后,再施针灸疗法。

   2、注意操作

   选择穴位宜少而精,手法不可过重,避免进针疼痛。

对初次接受针灸或情绪易于波动,有恐惧心理者,针前尽量多作解释,少针,或缩短留针时间。

在针刺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

   处理方法

   在针刺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或瞬时意识模糊等前驱症状时,须立即去针。

根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措施,包括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限止液体和盐的摄入量,选用脱水剂和激素,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冰帽作局部降温,并适当应用止血药、凝血药及抗生素。

   其他神经系统损伤

   腹部绞痛

  病案举例  

   袁××,男,43岁。

患腹胀胃痛,消化不良六年。

予针刺治疗,取穴:

天枢、中脘、足三里,均采用强刺手法,针后四小时左右,诉腹部剧痛,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寒颤,敲颔叩齿,精神焦躁,哼叫不停,脉象微弱,全腹均有显著压痛。

  肌注维他康复后5分钟左右,全身发冷颤抖始止,但腹部疼痛仍剧。

注射吗啡,经3小时观察,症状未见好转,腹痛如旧,体温37.9℃。

注射青霉素和口服鲁米那。

腹部绞痛未止,经会诊,认为系刺破内脏,肠管及血管出血,有腹膜炎等急腹症可能。

但化验结果,血色素9g%,红细胞450~500万/mm3,白细胞7800/mm3,血压(收缩压)100~130mmHg。

进一步会诊,结论为因针刺过深,手法过强而导致的肠系膜神经和腹部神经高度痉挛。

予以阿托品2ml肌肉注射二十余分钟后,患者自觉腹部轻松,疼痛减轻,又投以莨菪酊等内服药,共三天,始恢复正常(26)。

   【按】针刺引起腹部绞痛,多与刺伤腹部脏器有关。

本例患者,则被认为是因针刺腹部穴位过深,手法过重,造成肠系膜神经及腹部其他内脏神经的功能紊乱,引起急性腹痛。

此类腹痛归属于功能性急性腹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腹痛十分罕见。

故在鉴别针刺意外时应特别慎重,只有在充分排除内脏器质性损伤的前提下,才可能考虑本症,以免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

  痛觉丧失

  病案举例

  吕××,男,32岁。

1976年4月18日初诊。

初诊印象为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

于右侧头穴带项部(位置不明)有一敏感压痛点(+++),左侧对应区无。

在该点毫针刺入6~7cm,深达椎骨壁。

患者突觉左腿出现针感,下传至脚部,针感为麻木、抖抽。

左侧头颞部一片汗出。

行针半小时后,头痛消失。

但自左侧第八肋间以下,直达足趾的全部肢体痛觉缺失,触觉存在,运动自如。

缺失区边界非常清晰,由前后正中线分界。

在该缺失区,虽用三棱针刺出血,也毫无痛感。

神经系统检查:

患者神清合作,多汗,颅神经(-)。

肌张力正常,反射亢进。

知觉:

上述部位痛觉消失,温觉减退,触觉对称存在,自体感觉存在。

  停止针刺后,知觉渐恢复,痛觉缺失区逐步缩小。

经一年零八月,至1978年2月8日复查,患侧痛觉始完全恢复至常态,与健侧相同,唯温觉仍低下(27)。

   【按】针刺引起痛觉消失,在循经感传研究中亦有人发现此现象。

其机理尚不明,推测可能与中枢痛觉感受器受抑制有关。

   二.针灸意外-内脏损伤

   膀胱损伤

  原因  

   1、穴位原因

   只有在膀胱充盈时,针刺才可能伤及。

因为空虚的膀胱全部位于小骨盆内,膀胱顶一般不超过耻骨内联合上缘,但在充满时,可不同程度上升,高出耻骨上缘以上,甚至与前腹壁最下部接触。

  在充盈时易导致损伤的穴位:

中枢、关元、曲骨、水道、归来等。

  由于小儿的膀胱平时即高出于骨盆上方,贴近腹前壁,故较成人更易于发生损伤。

   2、病理原因

   在尿潴留、膀胱有结核或肿瘤等病变时,针刺易发生误伤。

   临床表现

   1、轻症

   损伤轻微,仅刺伤粘膜或肌层,以局部出血、水肿为主。

表现为:

下腹部不适,膀胱区坠痛、腹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排尿因难及明显的血尿。

   2、重症

   多处刺伤或贯通性损伤,导致出血及尿液渗漏。

表现为:

下腹疼痛,并伴有直肠及会阴部下坠感,腹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排尿困难及明显的血尿。

   预防方法

  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应先令患者排净尿液。

  小儿患者,应特别注意操作,下腹部穴位不可针刺过深,不宜大幅度提捣。

一般不要多留针。

尿潴留病人,因膀胱内压较大,更要小心从事,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要求平刺透穴。

  处理方法

  轻症:

多可自行恢复,不需作特殊治疗,必要时,给以对症治疗。

   重症:

及时给以镇静、止痛、止血及输液等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肾脏损伤

  原因

  针刺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

   1、穴位原因

   肾在腹膜后,位于脊柱两侧,其上极相当于第11或第12胸椎,下极则在第2或第3腰椎的平面,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

呼吸时位置发生变动,但不超过一个椎体。

肾脏隐蔽于腹膜后,前有腹腔脏器覆盖,针刺一般不可能从腹部刺中它,多于背部取穴治疗时误伤。

   较易导致肾脏损伤的穴位为意舍、胃仓、肓门及志室。

  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有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等。

   2、操作原因

   最常见的是不适当的深刺。

针刺方向错误也是原因之一,上述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均位于肾体表投影附近,当朝外、或外上、外下深刺时,较易刺中肾脏。

其次,如操作轻柔,即使误中,也不致于造成较大损伤;但手法过重,或病人突然大幅度变更体位、剧咳等,则可加大裂口。

   3、药物原因

   穴位注射时,当注入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过强,而注射针头又触及肾实质时,可以损伤肾脏,甚至引起坏死。

   临床表现

  因损伤的程度不同,症状有轻重之别。

   1、轻症

   系肾实质轻微刺伤,局部小血管破裂。

症状多不显,仅有轻度的肾区疼痛和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

   但有的患者,损伤较重,当时可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常于2~3周后,突然呈现继发性出血,应予注意。

   2、重症

   肾实质部分破裂或受到多处刺伤。

腰部疼痛,且常扩散到肩部,有压痛,有时尚可扪及包块,腰肌强直。

出血较多而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伤及肾蒂,出血更明显,失血过多,导致休克。

肾破裂后,尿液可外渗,在肾周围形成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