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638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docx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

Ξ

综合国力的数学建模

 

王树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

 

本文考虑社会文明与社会丑恶现象的制约机制,成立一个综合国力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从数学上讨论相应的二次微分系统的Hopf分叉、中心与细核心的判定、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等问题,并对数学结论予以合理解释,把社会相平面划分成社会进展区域、社会动荡区域和社会崩溃区域,研讨社会走向,肯定纳入社会发展区域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模型,二次微分系统,Hopf分叉,极限环,综合国力.

分类号(中图)O29;(1991MR)92H10.

 

一、数学建模

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综合而成的社会文明或曰综合国力,其已有水平及其走向决定该国的强弱兴衰,定量地研究各国的综合国力,能够为本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做为现今重大科研课题,美国、日本、中国和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组织科学家进行研究1.

1981年,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Rr克莱因教授给出综合国力公式

Pp=(C+E+M)×(S+W),(Α)

其中Pp是综合国力,C是大体实体,E是经济实力,M是军事实力,S是战略用意,W是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Ξ本文1995年11月13日收到.1996年8月21日收到修改稿.

1987年,日本综合研究所出版《日本综合国力》一书,其国力方程为

P=(C+E+M)×(G+D),(Β)

其中G为国内政治能力,D为外交能力.

(Α)(Β)只对已有国力进行气宇,未考虑时刻因素引发的进展与转变,无预报功能.我国著名军事未来学家黄硕风教授,1988年在《美苏争霸战略问题》一文中引入国力转变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其国力主方程为Logistic方程

dyt

dt=Θyt1-

 

yt,(Χ)

M

其中yt是国力函数1,黄还给出国力要素中一系列子方程.

咱们基于社会进展的动力学思想,在本文中成立综合国力的二次微分系统来探讨综合国力的长消规律.

称X(t)为硬国力函数,X(t)是某国物质文明(资源、经济、军事、科技等)水平的一个综

合指标.X(t)越大,物质文明越繁荣.X=X0是正常数,表示X(t)的警戒线.

称y(t)为软国力函数,y(t)是某国精神文明问题(内政外交决策的失误与正确,官员的腐败与廉洁,国民教育的失败与成功,社会治安情形的严峻与良好等)的一个综合指标.

y(t)>0对应社会丑恶现象(决策失误、教育失败、官贪民盗等),这时软国力对社会进展有

阻滞作用;y(t)<0时,软国力优越(决策英明、国民素质高等),对社会进展有增进作用.

记x(t)=X(t)-X0,则-X0≤x(t)≤M=const..

在必然的简化层次上,咱们成立了下面的数学模型:

dx=ΑxM-xdtM

 

-Βy,

(1)

dy=-Χy+∆(m-x)x,

(2)

dt

其中Α,Β,Χ,∆,m,M皆为正的常数,m

[T-1](T是时刻量纲),∆的量纲是[T-1S-1,m与M的量纲是[S.

(1)

(2)的建模思想如下:

物质文明的进展速度dxdt

与现有文明水准x(t)及进展潜力的份额M-x

M

成正比,于是

有ΑxM-x

M

这一项,Α称为增加系数.

-Βy表示社会丑恶现象对物质文明进展的阻滞,Β称为丑恶系数.

-Χy表示人民与政府对丑恶现象的抵制与治理力度,它与现存丑恶现象的多寡成正比,Χ称为统治系数.

∆(m-x)x表示物质文明不足(x(t)m),如《史记》管仲列传所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丑恶现象随x(t)之增加而减少.

令u(t)=x(t),v(t)=y(t),Βt=Σ,则

(1)

(2)变成

MM

du

dΣ=

Α

Βu(1-u)-v,(3)

dv

dΣ=-

又令

Χ

Βv+

∆M

Β

m-uu.(4)

M

a=Α,b=Χ,c=∆M,Λ=m,

仍把Σ写成t,得

ΒΒΒM

du=au(1-u)-v,(5)

dt

dv=-bv+c(Λ-u)u.(6)

dt

(1)

(2)与(5)(6)的相图拓扑同胚.

二、数学分析

咱们来讨论方程组(5)(6)轨线的性质,以下总假设(Α+Χ)

4Β∆

 

定理1若a≤b,则方程组(5)(6)无闭轨.

证明取Dulac函数B(u,v)=eku+lv,则

D=5{au(1-u)-v]eku+lv}+5{-bv+c(Λ-u)u]eku+lv}

5u5v

=eku+lv{(a-b)+ka+clΛ-2a]u-(k+bl)v-(ka+cl)u2},

ka+clΛ-2a=k+bl=0,

2

得(注意由(Α+Χ)

4Β∆

ab)

k=-2ab,l=2a,

cΛ-ab

于是

cΛ-ab

D=eku+lv[a-b-(ka+cl)u2,

ak+cl=2a(c-ab)>0,

cΛ-ab

所以当a≤b时,D≤0,等号仅在a=b且u=0时发生,由Dulac准则,方程组(5)(6)无闭轨.定理1证毕.

定理2方程组(5)(6)有两个有限奇点(0,0)和(u0,v0)=ab-cΛau0(1-u0);

ab-c

(u0,v0)在第一象限,是鞍点;(0,0)当a

证明令

au(1-u)-v=0,

-bv+c(Λ-u)u=0,

得有限奇点(0,0)与(u0,v0)=ab-cΛau0(1-u0).由于m>

ab-c

(Α+Χ)2

4Β∆

于是ab-cΛ

<0,ab-c<0,ab-cΛ>0,又Λ<1,故u0<1,au0(1-u0)>0,即(u0,v0)在第一象限

ab-c

内.

令Ν=u-u0,Γ=v-v0,则(5)(6)变成

dΝ=a(1-2u0)Ν-Γ-aΝ2,(7)

dt

dΓ=c(Λ-2u0)Ν-bΓ-cΝ2.(8)

dt

(7)(8)的线性近似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Κ2+b-a(1-2u0)]Κ+c(Λ-2u0)-ab(1-2u0)=0,(9)

其中常数项

 

c(Λ-2u0)-ab(1-2u0)=ab-cΛ<0,

故特征根是异号实数,(u0,v0)是鞍点.

对于(0,0)点,特征方程为Κ2+(b-a)Κ-ab+cΛ=0,特征根为

Κ1,2=1[a-b±(a-b)2+4(ab-cΛ),

2

由于m>(Α+Χ)

故(a-b)2+4(ab-cΛ)<0,即Κ与Κ是实部为1(a-b)<0的共

4Β∆

122

轭复数,所以当a

定理3对于方程组(5)(6),当a=b时,(0,0)是稳固的一阶细焦点;当a>b时(0,0)

是不稳固粗焦点;当0

>a(cΛ-ab)时无极限环.

c-ab

证明用x记u,y记v,(5)(6)变成

dx=ax(1-x)-y,

dt

 

令x=x,z=bx-y,则

 

再令z=(ab-cΛ)Z,则

dy=-by+c(Λ-x)x.

dt

 

dx=(a-b)x-ax2+z,

dt

dz=(ab-cΛ)x+(c-ab)x2.

dt

dZ=x1+c-abx,(c-ab>0,ab-cΛ<0)

dtab-cΛ

dx=(a-b)x-ax2+(ab-cΛ)Z.

dt

x1+c-abx

dZcΛ-ab=

ab-cΛ

(10)

dxa-b

cΛ-ab

x-a

cΛ-ab

x2-cΛ-abZ

令Γ=cΛ-abZ,则

 

dΓ=x1+c-abx,

dtab-cΛ

 

令Γ←-Γ,x←-x,则

dx=a-b

dtcΛ-ab

 

dx=a-b

dtcΛ-ab

x-a

cΛ-ab

 

x+a

cΛ-ab

 

x2-Γ.

 

x2-Γ,(11)

dΓ=x1+c-abx.(12)

dt

(1)

(2)与(11)(12)的相图拓扑同胚.

cΛ-ab

 

(11)(12)改写成

 

∃=a-b

cΛ-ab

 

L=a

cΛ-ab

 

A=c-ab.

cΛ-ab

dx=∃x-Γ+Lx2,(13)

dt

dΓ=x(1+Ax).(14)

dt

(13)(14)的线性近似系统的特征方程为Κ2-∃Κ+1=0,由于m>(Α+Χ)

4∆Β

b时,0<∃<2,特征根是实部∃>0的共轭复数,故(0,0)是不稳固粗焦点.

当a=b时,∃=0,(13)(14)是

2

所以当a>

dx=-y+a20x2+a11xy+a02y2,

dt

dy=x+b20x2+b11xy+b02y2

dt

的特例,在(13)(14)中,a20=L,b20=A,a02=b02=a11=b11=0,求得第一核心量15

W1=(a20+a02)(a11+2b02)-(b20+b02)(b11+2a20)=-2AL<0,

由2定理12.2可得(0,0)是稳固的一阶细焦点.

由Hopf分叉理论,0

又(11)(12)是叶彦谦意义下第¦类二次微分系统

dx=-y+∃x+Lx2+mxy+ny2,

dt

dy=x(1+Ax)(A≠0)

dt

m=n=0的情形.由13定理2.2知,当∃≤0或∃≥LA

 

时,(13)(14)进而(5)(6)无极

限环,而当∃∈0,LA

时,(5)(6)最多有一个极限环,且若存在,必为原点外围的单重稳定

环.所以当0

L,即a-b>a(cΛ-ab)时,(5)(6)无极限环.定理3证毕.

Ac-ab

 

三、社会意义

在(Α+Χ)

4Β∆

 

图1图2

 

在图1—3中曲边梯形

DO′CGHD是社会进展区域,“麻点区”是社会动荡区域,其余为社会崩溃区域.

1.a≤b时,统治系数大于增长系数,原点在社会动荡区域;在社

会动荡区域,随着时刻的推移,社会状态螺旋式动荡,丑恶现象趋于无,但物质文明水平亦趋于贫困线(x

=0),见图1.

2.a>b,0

区域内,物质文明的多寡,精神文明

的优劣,螺旋式振荡着趋于一个稳

定的极限环,顽固地进行拟周期或图3

周期动荡,见图2.

3.a-b>a(cΛ-ab),增加系数明显高于统治系数,则社会相平面只划分成社会进展

c-ab

区域和社会崩溃区域,而原点处于社会崩溃区域.在原点附近,社会丑恶现象并非严重,甚

至社会风气良好(y(t)<0),但社会仍然趋于崩溃!

在原点附近,即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不发达,这种国家,不可只追求进展经济与军事而对社会的治理相对割弱.即增加系

数明显高于统治系数,对这种国家的前途十分有害,见图3.

4.若是社会状态处于社会进展区域,则在有限时刻内,物质文明趋于上界M,社会丑恶现象收敛,进展成道德高贵的理想社会(y(t)<0).

5.若是社会状态处于社会崩溃区域,既使当初社会物质文明繁荣乃至在上界M附近,

随着时刻的推移,在有限时刻内,物质文明趋于崩溃线x=-X0(X=0).

6.若社会状态不在社会进展区域,则应进行社会变革,加大改革与治理的力度,能够考虑以下三种对策:

1)暂时停滞经济、军事等事业的进展,尽全力把社会丑恶现象打下去,即暂时使x(t)保

持不变,而使y(t)减小,使取得某时刻t1,(x(t1),y(t1))落在社会进展区域内,如图1“1号箭头”所示.

2)若社会丑恶现象的严峻程度尚在DI线以下,则只需维持其再也不加重,而全力发展经济等物质文明,使社会状态纳入社会进展区域,见图1“2号箭头”.

3)对策1)与2)的联合实施,见图1的“3号箭头”.

四、参数估计

不同的国家对应不同的参数组{Α,Β,Χ,∆,m,M},为了具体地定量研究某国的综合国力

(x(t),y(t)),必需第一把该国的参数组肯定出来.

设x1(t)=经济实力,x2(t)=军事实力,,则

n

x(t)=∑Αixi(t),

i=1

其中权Αi可用层次分析方式由比分矩阵的主特征向量给出11.

对历史上xi(t)的实况统计,可由问卷调查或专家评议等办法用百分制评分.

k

对y(t)也可类似地处置,y(t)=∑Βiyi(t).

i=1

把各个历史值(x(t),y(t))代入

(1)

(2),可求得参数组{Α,Β,Χ,∆,m,M}的估量值.

参数组的肯定进程比较复杂,再也不详述.

 

衷心感激叶其孝教授、黄硕风教授及编辑和审稿同志,他们给予本文写作很多鼓励、指导和修改意见.

(本文作者通信地址:

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邮码230026)

参考文献

1黄硕风,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叶彦谦,极限环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3张芷芬等,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科学出版社,1985.

4Ray.S.Cline,WorldPowerAssesment,WestviewPress,Inc.,1975.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

6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7伊滕宪一,国家与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8日本经济企划厅,日本的综合国力,1987.

9黄硕风,综合国力与国情研究,中国国情国力杂志,1(1992),13219.

10黄硕风,综合国力动态方程,科学,43∶4(1991),2832288.

11王树禾,数学模型基础,中国科大出版社,1995.

12蔡燧林,二次系统研究近况,数学进展,18∶1(1989),5221.

13蔡燧林,张平光,二次系统极限环的唯一性,高校应用数学学报,6∶3(1991),4502461.

14梁肇军,多项式微分系统全局分析导引,华中师大出版社,武汉,1989.

15李承治,关于平面二次系统的两个问题,中国科学,1981,9272938.

 

MATHEMATICALMODELINGFORTHESYNTHETICALNATIONALPOWER

WangShuhe

(Dept.ofMath.,USTC,Hefei230026)

 

Abstract

 

Inthispaper,anonlinearmathematicalmodelfordescribingthesyntheticalnationalpowerisestablished.TheHopfbifurcation,decisionofcenterandfocus,existenceandu2niquenessoflimitcycleofthismodelarethoroughlystudied.

Bydividingthesocialphaseplaneintosocialdevelopregion,socialturbulenceregion,andsocialcollapseregion,socialexplanationsaregiven.

KeyWordsMathematicalModel,PolynomialDifferentialSystemofDegree2,Hopf

Bifurcation,LimitCycle,SyntheticalNationalPower.

SubjectClassification(CL)O29;(1991MR)92H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