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马基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164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马基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东师马基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东师马基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东师马基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东师马基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师马基题库.docx

《东师马基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马基题库.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师马基题库.docx

东师马基题库

问题1

“拿事实来说话”这一名言体现的哲理是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2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问题3

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印记的观点是

B.承认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问题4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问题5

在阶级社会中,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B.客观性

问题6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评价是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问题7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问题8

生产力的含义是指

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问题9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问题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问题1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问题12

政体是指

A.政权的组织形式

问题13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问题14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是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问题15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的控制中心(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国家政权

问题16

社会形态是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问题17

人的本质是

D.社会关系的总和

问题18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托马斯?

莫尔

B.沙尔?

傅立叶

C.罗伯特?

欧文

D.昂利?

圣西门

问题19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A.主观性

问题20

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B.辩证唯物主义

问题21

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的马克思一生有两个发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A.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问题22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问题23

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B.主观能动性

问题24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

D.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问题25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最终根源都存在于

A.物质世界之中

问题26

人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

B.时间、空间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

问题27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这是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问题28

从古至今人类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

B.唯物论和唯心论

问题29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问题30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问题31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B.状态和形式

问题32

最初的最基本的辩证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问题3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问题34

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

问题35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问题36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问题37

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C.相对主义诡辩论

问题38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问题39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问题40

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问题41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C.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D.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问题42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A.真理是求真的过程,价值是求善和美的过程

B.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问题43

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A.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问题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B.随着电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对整个世界深刻巨大的变化

C.电脑应用生产和生活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D.电脑部分代替和节省了人的脑力,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的脑力

问题44

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有客观内容的

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问题45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问题46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问题47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问题48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劳动价值论

问题49

下列思想体系中,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有

A.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B.道德

C.宗教

问题50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它的主要内容有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问题1

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问题2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C.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问题3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问题4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B.《共产党宣言》

问题5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劳动价值论

问题6

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B.辩证唯物主义

问题7

从古至今人类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

B.唯物论和唯心论

问题8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C.事物的相对静止

问题9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C.主观反映

问题10

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B.主观能动性

问题11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问题12

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是

C.时间

问题13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

C.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特殊物质”

问题14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是

A.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活动

问题15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问题16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问题1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问题1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统一

问题19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B.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问题2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B.状态和形式

问题21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问题22

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

D.普遍现象

问题23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是

A.原因和结果

问题24

否定之否定规律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问题25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哲学论断体现了

C.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问题26

不可知论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问题27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问题28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伟大意义在于

A.回击了唯心主义的攻击,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B.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层面上,揭示了物质对意识的第一性和根源性

C.坚持物质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E.指出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29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体现和巩圄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问题30

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问题31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根据主要是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问题32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问题33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问题34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问题3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问题36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问题37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是

D.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辩证的本性

问题38

下列那些现象属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所引发的全球问题

A.环境污染

问题39

社会形态是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问题40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体现了

D.社会有机体思想

问题4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问题42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根据是

B.矛盾论的观点

问题43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问题44

“有用就是真理”的看法是

A.主观真理观

问题45

在阶级社会中,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B.客观性

问题46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问题47

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这主要说明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问题48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问题49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问题50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性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C.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D.理性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

问题1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托马斯?

莫尔

B.沙尔?

傅立叶

C.罗伯特?

欧文

D.昂利?

圣西门

问题2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是

A.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活动

问题3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

D.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问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问题5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C.主观反映

问题6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问题7

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本质是实践活动具有

D.客观现实性

问题8

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是

C.时间

问题9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问题10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C.物质范畴

问题1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问题12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万物莫不有对”

问题1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问题14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B.《共产党宣言》

问题15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问题16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题17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C.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问题18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问题19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是指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问题20

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问题21

政体是指

A.政权的组织形式

问题22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

C.先进的意识和落后的意识

问题23

社会形态是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问题24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问题25

上层建筑是指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问题2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问题27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问题28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问题29

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有客观内容的

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问题30

动物的心理包括

B.感觉、表象、识记和某种情感

D.初步的形象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

问题31

科学实验是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恕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问题32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问题33

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C.相对主义诡辩论

问题34

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

D.普遍现象

问题35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题36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问题37

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B.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

问题38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问题39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问题40

具有直接同一性联系的是

C.事物的质和事物

问题41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和”所含的哲理是

B.事物矛盾的同一性

问题4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问题43

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这主要说明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问题4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问题45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问题46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问题47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问题48

承认绝对真理就是

D.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

问题49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问题50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问题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问题2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客体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的过程是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问题3

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问题4

得0分,满分1分

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B.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C.经济关系

问题5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问题6

得0.25分,满分0.25分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体现了()

D.社会有机体思想

问题7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

C.先进的意识和落后的意识

问题8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的控制中心(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国家政权

问题9

社会形态是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问题10

人的本质是()

D.社会关系的总和

问题11

政体是指()

A.政权的组织形式

问题12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问题1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问题14

下列那些现象属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所引发的全球问题()

A.环境污染

问题15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托马斯?

莫尔

B.沙尔?

傅立叶

C.罗伯特?

欧文

D.昂利?

圣西门

问题16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B.《共产党宣言》

问题17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问题1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问题19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问题20

得1分,满分1分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问题2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问题22

承认绝对真理就是()

D.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

问题23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问题24

得0分,满分0.25分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问题25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问题26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问题27

“有用就是真理”的看法是()

A.主观真理观

问题28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哲学论断体现了确答案:

C.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问题29

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B.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

问题30

最初的最基本的辩证思维方法是正确答案:

A.归纳与演绎

问题31

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C.主要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