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内涵.docx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内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面占优势的压力。
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在前进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风险。
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清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对我国发展来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紧研究并认真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性问题,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团结带领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结束语中明确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准确理解和努力实现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党的奋斗目标,把当前的工作任务同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更加努力地为创造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86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建党之初,我们党就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根本无从谈起。
只有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清障碍。
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以党的无数优秀儿女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完成。
同时,又把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能否胜利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最终能否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把国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
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把一个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生机勃勃、奋发前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复兴中华民族的壮丽实践,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86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党完全能够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我们满怀豪情地审视现在,也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迎接未来。
我们要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开拓进取,为祖国统一、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现在,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前进步伐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并把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也表明我们党对反腐倡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七大以前的重要文献中,我们一般都是把反腐败工作方面的要求放在党的作风建设中来论述。
在纪律检查机关的文件中,一般都是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或者“反腐倡廉工作”来表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并且把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起来,成为党的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我们党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要求。
把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努力把腐败现象遏制在最低程度。
首先,要抓拒腐防变的思想教育。
加强拒腐防变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
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
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谋取私利。
同时,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以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
其次,要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来,相继制定了一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
据中央纪委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共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3000多项,其中中央纪委监察部200多项。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重大法规制度,比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
还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了要制定实施的118项制度。
要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
第三,要抓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的监控是防止腐败的关键。
一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努力形成不同性质的权力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二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监察机构的统一管理。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三是要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各项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四,要抓体制和制度的改革。
改革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
要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经营体制等的改革。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
针对工程建设、土地管理、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做好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管理改革工作,等等。
只有搞好体制和制度改革,才能对腐败问题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五,要抓坚决惩治腐败的工作。
坚决查办案件,既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
惩治腐败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要坚决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坚决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案件。
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既要依法惩处受贿行为,也要加大依法惩处行贿行为的力度。
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深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第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离开发展,实现民富国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坚持党的先进性都无从谈起。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尺。
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
适应新形势对服务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要组织广大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党员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
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广的“党员承诺制”,不少地方探索实行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等做法,有力地调动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这些做法,并使之制度化,为党员服务群众提供科学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第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责,要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第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促进和谐的作用。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往往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
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运用沟通协调、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让群众全面了解国情、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理顺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
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分析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妥善地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进一步提高扩大民主的质量、保证干部工作民主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推荐,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是指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配备领导班子和提拔干部的需要,按照规定的范围和要求,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参加的推荐领导干部人选的方法和活动;民主测评,是《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程序和重要方法。
通过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让干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自己拥护和信任的领导干部人选,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出评价,这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重要方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严格执行和正确运用民主推荐的程序和民主测评的方法,对于拓宽选人视野,克服在少数人中选人、靠少数人选人的局限性;对于准确识别干部,减少用人失察失误;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于加强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监督,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都起着重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但是,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是:
由于受参加人员范围、对被推荐者了解程度的制约,推荐票和测评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失真”的情况;由于受各种利益关系和不正之风的影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有时出现“利益票”“人情票”的问题;有的地方不对得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根据考察情况、德才条件、发展潜力、政绩大小、班子结构需要综合考虑,而是简单地“以票取人”;一些地方在民主推荐的过程中出现了拉票现象,以至出现了“谁拉的票多谁能上,谁不拉票谁吃亏”的情况;有些地方的干部害怕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中丢票,工作中不敢坚持原则,缩手缩脚,当老好人,等等。
这些问题,既有制度程序执行中变形走样的问题,也有制度程序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和干部工作民主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办法,保证各项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一方面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程序、改进方法。
比如,针对参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人员的范围问题,可以探索根据代表性、知情度和相关性,区分选任制、委任制等不同情况,合理界定范围。
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有序参与的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中来,注重在普通党员群众中更广泛地听取民意。
针对拉票问题,在加强教育引导、严明纪律的同时,采取深化改革和扩大民主的办法,探索设立“公开述职”、个人自荐等让干部展示才华、表达愿望的合法平台,变暗处的无规则的拉票为公开的有规则的竞争。
针对干部因害怕丢票而不敢大胆负责的问题,应对《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的要求具体化,对得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干部考察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对干部的德才条件、政绩大小、发展潜力作出正确的评价。
总之,要通过健全完善制度和正确执行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