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480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x

钢筋作业指导书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六安制梁场Q/GXQL-LAFA01-2013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上海局管段)Ⅰ标工程制梁场

 

张拉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批人: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宁西铁路增建二线Ⅰ标工程制梁场

二0一三年七月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六安制梁场后张法简支T梁钢筋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钢筋存放区条基施工、10t门吊安装就位、钢筋加工棚搭设、加工钢筋设备进场安装、钢筋运输工具到位、钢筋原材取样试验。

3.技术要求

3.1原材料进场均需按新验标程序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批次及方法详见《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每批不大于6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

3.2钢筋调直质量要求:

3.2.1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中心线对直线的偏差不得超过其全长的1/100。

3.2.2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伤痕所损伤的钢筋截面积不得大于总截面的5%。

3.3钢筋下料:

不带钩的长钢筋下料长度误差为±10mm;弯钩及弯折钢筋下料长度误差为钢筋直径。

3.4钢筋焊接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项目及方法

标准

1

熔接接头的抗拉及冷弯抽样试验

合格

2

接头偏心(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偏移)

≤0.1d且≯3mm

3

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弯折(交错夹角)

≤4°

4

焊缝高度

≤0.05d且>0mm

5

焊缝宽度

≤0.1d且>0mm

6

焊缝长度

≤-0.50d

7

咬肉深度

≤0.05d且

≯0.5mm

8

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

≤2个且≯6mm²

3.5钢筋加工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2

弯起钢筋的位置

20

3

箍筋内边距离尺寸差

±3

3.6钢筋绑扎验收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腹板蹬筋间距

≤1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腹板蹬筋的垂直度

≤1%

3

箍筋间距

≤15

4

分布钢筋间距

±20

5

桥面主筋间距

±15

6

其它钢筋位置

±10

7

保护层厚度

+5,0

8

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9

底部钢筋间距

≤8

 

4.工艺流程图:

 

端模清理

安装锚垫板

支座板报验

 

侧模除锈打磨、涂刷隔离剂

牛腿报验

牛腿板加工

底腹板钢筋报验筋报验

上桥面对拉杆

安装锚垫板,泄水管、T钢

报验

5施工要求

5.1准备工作

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确定需要绑扎的梁型、梁号,根据需要绑扎的梁体钢筋,进行钢筋的加工制作,梁体所用的材料必须是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禁止使用。

5.2钢筋施工总体方案

T梁桥身钢筋在台座上直接绑扎,绑扎好后经监理工程师报检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并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桥面筋绑扎。

5.2.1原材料检验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5.2.2钢筋下料及连接

5.2.2.1调直

盘条钢筋和由于运输过程中发生弯折现象的直条钢筋,使用前均应调直,其调直方法如下:

(1)盘条钢筋采用调直机调直。

钢筋调直质量要求:

1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中心线对直线的偏差不得超过其全长的1/100。

2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伤痕所损伤的钢筋截面积不得大于总截面的5%。

5.2.3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前的准备工作有:

外观检查、除锈调直、下料长度的确定、钢筋切断。

钢筋下料前首先要检查外观质量,不得使用有裂纹、氧化皮、油污的钢筋。

不带钩的长钢筋下料长度误差为±10mm;弯钩及弯折钢筋下料长度误差为钢筋直径(d为钢筋直径)。

钢筋由物资部定点购买,必须具有出场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入项目部后,由试验室进行机械性能复验,各项指标必须符合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如有异常情况,应向工程技术部及项目总工报告,不得擅自使用。

钢筋在工地存放,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钢筋生锈影响其性能,一旦出现锈蚀情况,必须在使用之前进行清理,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施工使用的要求。

一般采取用钢丝刷或砂盘进行除锈处理。

直径小于10mm的盘条钢筋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

直径大于10mm的钢筋一般是直条状,由于运输或搬运、堆放造成钢筋角部折曲,可将钢筋弯折处放在弯曲机卡盘上调直,直至钢筋在工作台上可以滚动,即可认为调直合格。

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死弯,用1m直尺靠量,弯曲矢高应小于4mm。

下料前,首先应该认真识图,确定钢筋种类、直径、尺寸及根数,复核钢筋配料单是否正确。

钢筋配料是钢筋加工前的必要步骤,其依据是通桥(2005)2201T梁施工图,将各个编号的钢筋,分别计算出钢筋切断时的直线长度及钢筋根数。

配料中关键是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计算下料长度应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等。

根据钢筋原材料长度,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在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由于钢筋加工棚里的切断机与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刻好尺寸线,这样操作方便又能保证下料长度的准确。

钢筋切断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手工断,第二种是机械切断。

对于圆盘钢筋,由于线段较长,人工搬运困难,先用剪线钳切断,以利搬运,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批钢筋采用机械切断。

机械切断采用GQ-40型钢筋切断机,其每次可切断钢筋的根数,必须根据钢筋直径来确定,不宜过多而造成切头不平整。

在使用钢筋切断机时,首先要检查切断机刀口安装是否准确、牢固,润滑油是否充足,并且要空车运转正常后,再进行操作,钢筋切断要在调直后进行,断料时注意将钢筋握紧,并在活动刀片向后退时,将钢筋送进刀口,长度在30cm以下的钢筋不能再切断,可用长钢筋切断20cm以下的短钢筋头,禁止切断其他型钢或超过刀片硬度的钢筋。

钢筋切断完成后,应对机身上的铁末、铁屑进行清扫处理,不得用手直接抹除或用嘴吹,而采用毛刷清扫。

在切断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切断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不大于钢筋的直径。

5.2.4钢筋连接

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闪光对焊要求按照规范的规定执行。

要求接头熔接良好,完全焊透,且不得有钢筋烤伤及裂纹等现象。

焊接后应按规定经过接头冷弯和抗拉强度试验。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

同一级别、规格、同一焊接参数的钢筋接头,每2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200个亦按一验收批计。

每一验收批次取6个试样接头(三个拉伸试件、三个弯曲试件)。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焊接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项目及方法

标准

1

焊接接头的抗拉及冷弯抽样试验

合格

2

接头偏心(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偏移)

≤0.1d且≯2mm

3

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弯折(交错夹角)

≤4°

4

外观无裂口及过火开花等

良好

5

钢筋在焊接机夹口无烤伤

良好

钢筋连接的注意事项:

(1)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应有材质证明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焊条必须采用J50系列)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规定。

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2)对施焊人员进行培训,持合格证上岗,在施焊前进行试焊,符合要求后可正式焊接,在正式焊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对操作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及焊接时应注意的事项。

(3)正式焊接时,应注意焊接时的天气情况。

有风天施焊应采取防风措施,雨天不宜施焊,必要时应做好防雨及在钢筋干燥的条件下焊接,不准带水作业;电焊条要采取防潮措施,必要时要进行烘干,雨天焊接时,电焊工要有确保安全的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冬季施焊,气温低于0℃时,不得施焊。

(4)焊接的接头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5)应特别注意预埋件及构造物连接处(即接头)的焊接质量,必要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6)在一根钢筋上应少设焊接接头,同一截面上焊接接头率必须小于50%。

5.2.5钢筋弯制

5.2.5.1图纸所标尺寸为钢筋中心线间距尺寸。

钢筋端部有标准弯钩者,其标注尺寸为自弯钩外皮顶切线与钢筋轴线交点的尺寸。

5.2.5.2钢筋弯制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脆断、过硬、回弹或对焊处开裂等现象应及时查出原因正确处理。

5.2.5.3箍筋的末端向内弯曲,以避免伸入保护层。

5.2.5.4钢筋加工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2

弯起钢筋的位置

20

3

箍盘内边距离尺寸差

±3

5.2.5.5预应力管道定位网片采用电焊加工,其尺寸误差±2mm,其中水平筋的尺寸是对最下一根钢筋中心而言,竖向钢筋的尺寸是对网片中心而言。

网眼尺寸误差≤3mm,定位网胎卡具在制作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填写验收记录。

5.3钢筋绑扎

5.3.1梁体底腹板筋绑扎

将梁体钢筋按照设计图位置在台座直接绑扎,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牢固。

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曲,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需绑扎牢固。

箍筋的接头(弯钩接头处)在梁中应沿纵向线方向交叉布置。

绑扎钢筋用的铁丝要向内弯曲,不得伸向保护层内,并且绑扎时连续的两个部位的丝扣应相反,细石混凝土垫块的数量不得少于4个/m2

5.3.2梁体定位网筋绑扎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加工定位网片。

抽拔管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跨中4m范围≤4mm、其余≤5mm。

5.3.3预应力管道成型

预应力钢束通过的混凝土管道,采用成孔橡胶管成形。

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才可以穿橡胶管,穿管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穿管采用前面一人牵引,穿过相应的网眼,后面用人推进的方法。

穿管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管壁破裂。

穿管前如发现有微小裂纹应及时修补,在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5.3.4桥面板钢筋绑扎

在侧模安装完成之后进行桥面板钢筋的绑扎。

绑扎方法同底腹板筋。

5.3.6各种预埋件、预埋孔洞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各种预埋件定位需结合设计图纸准确定位,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发生偏位、上浮等现象。

预埋件有牛腿板、泄水孔、不等边角钢、T钢、锚垫板、预埋支座板、接地端子。

5.3.7桥面钢筋垫块散布:

每一湾起筋和隔墙处必须加垫块,垫块数量为4个/m2。

5.5.钢筋绑扎验收标准

钢筋绑扎验收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

1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8

3

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

15

4

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

15

5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

+5、0

6

其它钢筋偏移量

20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钢筋加工、钢筋绑扎、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钢筋制作及绑扎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班长

4人

钢筋加工人员

20人

钢筋绑扎人员

25人

7.材料要求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设备名称

数量

钢筋调直切断机

2台

钢筋切断机

3台

钢筋弯曲机

8台

钢筋对焊机

1台

电焊机

3台

注:

根据生产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钢筋施工控制要点主要为三个方面:

①进场钢筋检验

②钢筋加工

③桥身、桥面钢筋绑扎,抽拔橡胶管

9.2质量检验

9.2.1钢筋进场质量检验按《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规定的方法及频次进行全面检查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9.2.2钢筋加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

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的方法检验。

9.2.3钢筋连接与安装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

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和《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的方法检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紧非工作人员入内。

10.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0.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安排,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0.1.4钢筋加工区内按原材料区、下料区、对焊区、加工区、半成品堆放区划分明确,检验状态清晰。

10.1.5钢筋对焊、电焊操作人员必须佩带防护用品。

10.1.6钢筋加工棚内各配电箱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

10.2环保要求

10.2.1钢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统一清理至垃圾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2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