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实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9842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鸿门宴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鸿门宴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鸿门宴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鸿门宴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鸿门宴实录.docx

《鸿门宴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实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鸿门宴实录.docx

鸿门宴实录

《鸿门宴》课堂教学实录

  万福成

  第一课时

  关于背景介绍(略)

  师:

本节课是一堂听读课。

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注意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

(教师放录音,约十五分钟)

  师:

下面我们开始读。

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

朗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读准字音,比如古今异读、通假异读、破音异读等;二是要读清句读;三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重点朗读前四段,特别是第三、四两段,最好能熟读成诵。

(教师巡视几圈后,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师:

(询问几位同学读的情况)好。

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请两位同学起来朗读一下第三、四两段。

注意朗读的时候能体现出作品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也请在座的同学评论一下这两位同学朗读的水平。

  生甲:

(略)

  生乙:

(略)

  生丙:

评论(略)

  师:

总结(略)

  师:

本文篇幅较长,但语言用的基本上是古白话,因此较为浅显,课堂上我们就不串讲了。

课下请同学们认真梳理字、词、句,找出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双音词以及成语,用特殊标志标出来。

同时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二、三,下节课检查。

  第二课时

  师:

这节课主要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是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第二是分析一下项羽这个形象。

好,先找5位同学说说作业。

(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生甲:

通假字有:

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倍通背、蚤通早、郤通隙、奉通捧。

  生乙:

异义词有:

山东、非常、河北、河南;双音词有婚姻、出入、竖子、吾属。

  生丙:

活用词有:

军、王、善、活、兄、近、籍、从、目、翼、止、邢、道、间。

(活用情况解说略)

  生丁:

成语有:

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

  生戊:

“思考和练习”二、三(略)。

  师:

作总结(略)。

  师: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生:

复述(略)。

  师:

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略)。

  师:

这篇文章虽然是史传文,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反映项羽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语句,并用准确精练的词语在旁边评点。

(教师巡视指导)

  师:

(视学生完成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项羽这个形象。

哪一位同学先说?

  生甲:

项羽是一个年轻气盛、轻敌自大、寡谋轻信的人物。

  师:

很好,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甲:

比如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就勃然大怒,一心想消灭刘邦。

等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又洋洋得意(“料你刘邦也不敢”),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

  生乙:

项羽还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面。

  师:

请解释一下。

  生乙:

这集中表现在宴会上,范增多次示“玉块”,他都置之不理,觉得刘邦已谢罪,不必再追究了;还有他听说刘邦逃走,也仍然泰然处之。

  生丙:

项羽还有妄自尊大的一面。

宴会上的座次就表现出了这一点。

  生丁:

……

  生戊:

……

  师:

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从不同角度评论了项羽的思想性格特征,这说明同学们朗读课文起了作用,分析人物动了脑筋。

关于另一个人物刘邦,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第三课时

  师:

(上课前发下作文纸)上一节课我们集中分析了项羽的性格特征,对这个人物的定位和把握已经有了眉目。

这一节课我们就写一篇人物评论,副标题是:

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板书)。

也就是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要求不少于600字,35~40分钟。

最后拿出一点时间,找两位同学起来读一读,再简单讲评。

(写作时间略)

  师:

(学生读作文略)刚才,两位同学的评论都比较准确,思路开阔,并且持之有据,分析能自圆其说,还是很不错的。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评论,我们可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可以评论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还可以评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等等。

角度很多,但都必须做到叙议结合、评析结合(板书这8个字并简单解释)。

通过这次作文练习,同学们可以有个大体认识了,今后在写文学评论的时候,就不会再感到陌生了。

  师:

课后作业是背诵下面三首诗,领会三首诗的作者对项羽的不同态度和感情。

也可以跳出课文,站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上,写一篇人物评论,题目是“另眼看项羽”,写在周记本上。

  题乌江

  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附:

  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

  山东师大附中高一

(1)班许上

  项羽,是司马迁成功刻画的一个“失败英雄”的形象。

虽然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英勇让人自叹弗如,垓下之围时自刎乌江的悲壮令人荡气回肠,但是他在鸿门宴上刚愎自用性格的表露无遗,却暗示了他最终的失败。

  鸿门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在那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项羽的轻敌自大、优柔寡断,更是被描绘得穷形尽相、入木三分。

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首先,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并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

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击破沛公军”,充分体现了其纠纠武夫的直率性格。

可是当他听到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并且告诉刘邦“此曹无伤言”,以至后来樊哙闯帐,礼遇有嘉。

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其沽名钓誉、寡谋轻信,在虚伪的“仁义”幌子下轻易妥协的软弱性格。

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视若无睹。

到樊哙闯帐,怒目而视,他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生彘肩,赐坐。

这又充分展现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其次,出色的细节描写。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现了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点。

古人言:

骄兵必败。

果然,鸿门宴上刘邦的一席谎言,竟使得他洋洋得意,失去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

  此外,鲜明的对比描写。

一方面表现在项羽在杀不杀刘邦这件事前后不一的态度上,反映了他的有勇无谋和优柔寡断;另一方面是项羽与刘邦的对比,反映了项羽的盲目自尊和夜郎自大的心理;再次是项羽与范增的对比,如结尾对刘邦所送礼物的不同表现:

项羽安然收下,范增摔在地上,并用剑剁碎。

范增的坚决果断,反衬了项羽的优柔寡断、自命不凡;范增老谋深算,更体现出项羽的幼稚轻率、不善权谋。

  司马迁用传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波澜起伏的鸿门宴,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

  编辑短评:

本课教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的朗读、欣赏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整个教学显得非常“实”。

35-40分钟写600字,要求是否偏高?

(刘真福)能不看资料,说一说你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认识?

生1: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史记》的不朽!

师:

很好!

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你对司马迁的由衷的敬仰之情,只有发自内心的认识才是最有价值的认识。

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把你的认识写在书上,然后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同学思考,在书上写下自己的认识。

约一分钟后,自由结合分组,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交流。

师: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认识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2: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司马迁用如椽的史笔纪录下我中华民族三千年间的风云变化,沧桑巨变。

伟哉!

一个大写的人;奇哉!

一部不朽的史册。

生3:

一个卑微的史官,一个残废的男人,然而,他却有着宏大的理想,有着惊人的毅力,有着非凡的勇气,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审视历史,鞭挞残暴与黑暗,歌颂正义与美好,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是一个高贵的灵魂,他就是司马迁。

生4:

解剖三千年历史,刀刀见血,字字含泪,小人虽胜永耻,英雄虽败犹荣;昂起高贵的头颅,宁折不弯,傲然卓立,汉武化为尘埃,子长名垂史册!

……

师:

同学们的发言激情洋溢,老师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的民族而不崇敬英雄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民族。

”沈从文先生也曾说过:

“我们要崇拜英雄,不然就是个卑鄙小人。

有对这种崇拜加以嘲笑的,也是卑鄙之徒。

”对英雄的热爱,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老师很高兴能从大家的身上看到这种美德!

下面,我们来看课题,《鸿门宴》,宴就是请客吃饭,谁埋单?

生:

项羽。

师:

项羽请谁?

生:

沛公刘邦。

师:

项羽为何要请刘邦吃饭?

生:

想在酒宴上杀了刘邦。

师:

真是这样吗?

生:

……

生5:

酒宴上项羽并没有想杀刘邦的意思。

师:

项羽不想杀刘邦吗?

生5:

想过。

师:

什么时候?

生5:

曹无伤来告密后。

师:

如何告密的?

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5: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师:

“王”应该怎么读?

什么意思?

生5:

读第四声,称王的意思。

师:

项羽听了有何反应?

生5:

项羽“大怒”,要带兵教训刘邦。

师:

项羽为何“大怒”?

生5:

刘邦不但在关中称王,并且把珍宝都占为己有。

师:

当年楚怀王命令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刘邦先进咸阳,理应称王呀?

再说,那些珍宝是战利品,也理应归刘邦呀?

生5:

项羽认为他才有资格成王。

师:

为什么?

生5:

是他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师:

胜利果实被别人抢了,项羽自然要生气。

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6:

项羽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刘邦抢了他的风头,他觉得没有面子,所以他很恼怒。

生7:

项羽是将门之后,而刘邦只是小小亭长,因此他瞧不起刘邦,他认为刘邦根本没有资格和他争抢王位。

师:

几位同学的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来听听专家对项羽“大怒”的理解,刘邦和项羽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看见秦始皇巡游会稽,也曾颇为自负地说过:

“彼可取而代也!

”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

项羽要带兵消灭刘邦,他手下的将士支持吗?

生8:

支持他,范增指出刘邦“其志不在小”,劝项羽“急击勿失!

师:

“其志不在小”指什么?

生8:

“贪于财物,好美姬”。

师:

也就是喜欢金银珠宝,喜欢漂亮美眉。

(生笑)刘邦不喜欢这些,他喜欢什么?

生8:

他志在天下。

师:

从哪看出来的?

生8:

范增说刘邦头上的云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是天子的征兆。

师:

哦,看相就能看出是真龙天子,你相信范增的话吗?

生8:

只是一个借口。

师:

“急击勿失”是什么意思?

生8:

[size=10.5pt]赶紧攻打刘邦,不要错过了大好时机。

[size=10.5pt]

[size=10.5pt]师:

大好时机指什么?

[size=10.5pt]

[size=10.5pt]生[size=10.5pt]8[size=10.5pt]: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size=10.5pt]

师:

实力如此悬殊,看来刘邦难逃此劫。

项羽的部下都支持消灭刘邦吗?

生9:

项伯不支持。

师:

何以见得?

生9:

他去刘邦军中通风报信。

师:

是因为他对项羽消灭刘邦的决定不满吗?

生9:

不是。

师:

那是为什么?

生9:

他想通知张良跟他一起离开。

师:

课文中哪句话讲到了这个意思?

生9:

“欲呼张良与具去”。

师:

“去”和今天的意思一样吗?

生9:

不一样,这里是“离开”。

师:

项伯为什么要通知张良呢?

生9:

张良曾救过他。

师:

课文中哪句话提到了?

生9: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师:

“活”是什么意思?

能解释一下它的用法吗?

生9:

救活,使……活命,使动用法。

师:

项伯此去并不是反对项羽消灭刘邦,而是为了报答张良当年的救命之恩。

从刘邦军中回来后,项伯对消灭刘邦的态度发生变化了吗?

生9:

变了。

师:

怎么变得?

你读一下项伯的话。

生9: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师:

“因”是什么意思?

生9:

趁着。

师:

趁着什么?

做什么?

生9:

趁着刘邦来谢罪,好好招待他。

师:

凭什么?

欠他的,还是少他的?

(生笑)

生9:

刘邦立了大功,进攻他是不仁义的。

师:

不能诛杀有功之臣,为什么去刘邦军中之前项伯不这么说呢?

生9:

因为他得了刘邦的好处。

师:

什么好处?

生9:

刘邦给他举杯祝寿,并结为儿女亲家。

师:

是刘邦的傻儿子娶了项伯的俊闺女吗?

(生笑)

生9:

应该是项伯的傻儿子娶了刘邦的俊闺女。

师:

项伯得到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为人家说话。

项羽接纳了项伯的建议吗?

生:

接纳了。

师:

真奇怪,项羽正在火头上,一心要灭了刘邦。

项伯的话如何就能使项羽改变了主意呢?

生10:

因为项伯讲的有道理。

师:

有道理就一定能使一个正在怒头上的人改变主意吗?

同学们再来看项伯的话,“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你和某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竞赛,你们得了冠军,可是一向要强的你没有考过那位同学。

这时,有人来劝你说,你的智商本来就不如别人,要不是他考了第一,你怎么能戴上冠军的奖牌呢?

他应该多谢谢人家呢!

这样的劝说你会接受吗?

生11:

在这句话前面,项伯还有话。

师:

在哪?

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11:

“于是项伯

师:

“具”什么意思?

生11:

同“俱”,详细,详尽。

师:

详细地说,为何省略了?

生11:

前面说过了,没必要重复。

师:

在哪里?

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11: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师:

“秋毫”和“近”是什么意思?

生11:

“秋毫”就是秋天里鸟兽刚刚长出的细毛,这里比喻细小的东西。

“近”是接触、沾染的意思。

师:

刘邦既然不敢占有任何财物,在等待项羽的到来,为什么还要派兵将把守关口呢?

生11:

为了防止强盗的出没。

师:

这里的“非常”和今天的意思一样吗?

生:

不一样,这里的非常是指意外的变故。

师:

“所以”什么意思?

生11:

……的原因。

师:

“倍德”什么意思?

生11:

忘恩负义。

“倍”同背,背叛。

师:

刘邦说的是真心话吗?

生11:

不是,是因为打不过项羽,不得已说的软话。

师:

刘邦这番话说给谁听的?

生11:

说给项羽听的。

师:

有根据吗?

生11: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刘邦请项伯把这番话详详细细的带给项羽听。

师:

我们再来思考刚才的问题,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呢?

生12:

刘邦的这番软话满足了项羽的自高自大的虚荣心,就像刚才老师所举的那个例子,如果有同学说:

“某某同学说了,他这次考得好只是一个意外,他最清楚自己的成绩远不如你。

”你还会生气吗?

再者,项羽这次兴兵伐罪,本来就出师无名,现在正好找一个台阶下。

师:

项羽本来要杀刘邦,秣兵厉马,杀气腾腾,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可是听了刘邦托项伯传来的软话,听了项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批评,竟然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紧张的临战气氛便开始缓和。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刘邦是一个人来赴宴的吗?

生:

不是。

师:

带了多少人?

生:

百余骑。

师:

“骑”什么意思?

生13:

一人一马为一“骑”。

师:

为什么带百余名骑兵?

生13:

如果遇到危险,可以保护刘邦突围。

师:

谈得拢,就吃;谈不拢,就跑。

(生笑)一起读课文“至鸿门……”

生:

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师:

“谢”什么意思?

生14:

道歉。

师:

为何要道歉?

生14: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师:

解释一下?

生14:

自己没有料到能先入关破秦,抢了项将军的风头。

师:

“郤”什么意思?

生15:

同“隙”,隔阂,嫌怨。

师:

刘邦说“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是什么意思?

生15:

我们本来是亲密的战友,现在您生我的气,都是小人在挑拨我们的关系。

师:

“小人”是谁?

生15:

曹无伤。

师:

曹无伤向项羽告密,事前告诉过刘邦吗?

生15:

怎么可能呢?

师:

刘邦怎么知道的?

生15:

项伯告的密。

师:

项羽怀疑过吗?

生15:

没有。

师:

项羽怎么说?

生15: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师:

这不是把曹无伤给出卖了吗?

生15:

是。

师:

项羽为什么这样做?

生15:

他缺乏斗争的谋略。

师:

真的是个原因吗?

项羽真的想不到要保护内应吗?

生15:

(思考)……

师:

谁来帮他回答?

生16:

项羽瞧不起曹无伤这样的小人。

师:

老师同意你的观点,曹无伤并不是项羽派去刘邦军中卧底的奸细,而是看见项羽大军压境,刘邦危在旦夕,为了保住自家性命,不惜出卖主子,邀功请赏的小人,项羽自然瞧不起他。

故事发展到此,刘邦、项羽的矛盾似乎都消除了,而且项羽还请刘邦喝起了酒。

两大军事集团真的没有矛盾了吗?

生17:

有矛盾,项羽虽然被刘邦的软话、恭维话给迷惑了,大将军范增却很清醒,他一心要杀了刘邦。

师: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生17: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师:

“目”什么意思?

生17:

本义是眼睛,这里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师:

也就是使眼色,范增又是使眼色,又是举起玉玦,他要告诉项羽什么?

生17:

这是他们事前约好的,是在请求项羽下令杀了刘邦。

师:

项羽答应了吗?

生17:

没有。

师:

课文怎么说?

生17:

项王默然不应。

师:

是项羽和老师一样是近视眼,没看见吗?

(生笑)

生17:

不是。

师:

你怎么知道不是近视眼?

生17:

“应”是反应的意思,如果没看到,就谈不上反应了。

师:

项羽为什么没有反应?

是当初就不想杀刘邦吗?

生17:

不是,当初他想要杀刘邦,现在不想杀了。

师:

为什么改变主意了?

生17:

人家刘邦都主动道歉了,抬手不打笑脸人,再说是在自己的大营里,杀了刘邦会让天下人瞧不起。

师:

分析的有道理。

项羽现在不想杀刘邦了,范增也改变主意了吗?

生17:

没有,他还要杀刘邦。

师:

他怎么做的?

生17:

他让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

师:

有一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件事。

生17: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师:

项庄刺杀成功了吗?

生17:

没有?

师:

怎么回事?

生17: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师:

“翼”什么意思?

生17:

本义是鸟的翅膀,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蔽”,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师:

“蔽”什么意思?

生17:

保护。

师:

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

生17:

他得了人家的好处。

师:

这一段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鸿门宴上几个人的座位的尊卑顺序是怎样的?

你从座位中能看出什么?

生17: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师:

讲得很准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7:

课前我查过资料。

师:

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除了要学会思考,还要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

从座位的顺序,你能看出什么?

生17:

项羽君臣很傲慢。

师:

项羽傲慢可以理解,范增作为臣子却坐在刘邦的上首就有点不合礼仪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17:

想羞辱刘邦君臣,激怒他们,好找借口杀了刘邦。

师:

刘邦对位次提出抗议了吗?

生17:

没有吧?

书上没有写。

师:

结合前面的文字,推测一下。

提示一下,刘邦当时是南路军统帅,项羽是北路军统帅。

生17:

刘邦作为地位相同的一军统帅,能委曲求全到项羽军中登门谢罪,自然不会在意这细小的礼节。

即使心里在意,他也不会提出来,自找麻烦。

师:

鸿门宴上杀机重重,杀气腾腾,刘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毙吗?

生18:

张良让樊哙进帐救刘邦。

师:

项羽的士兵让他进去吗?

生18:

当然不让。

师:

课文怎么说?

生18: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师:

“内”什么意思?

生18:

同“纳”,接纳,让他进来。

师:

樊哙进去了吗?

生18:

进去了。

师:

怎么进去的。

生18: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师:

用一个字概括一下樊哙是如何进帐的?

生18:

闯。

师:

“闯”可以看出什么?

生18:

樊哙救主心切。

师:

还能看出什么?

生18:

他很神勇。

师:

樊哙进帐后的神态是怎样的?

读一下。

生18: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师:

这句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樊哙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18:

很是愤怒?

师:

他为什么愤怒?

生18:

刘邦“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项羽“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师:

刘邦“劳苦功高”指什么?

生18: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师:

这句话本来是谁说的。

生18:

刘邦。

师:

项羽听过吗?

生18:

项伯曾转述过。

师:

樊哙为什么还要说?

真的是在指责、抱怨项羽吗?

生18:

不是,表面上是指责、抱怨,实际是在恭维项羽。

樊哙的意思是说,您才是真正的霸主,我们都对您是诚惶诚恐,恭恭敬敬,您怎么能不体恤我们呢?

师:

项羽有辩解吗?

生18:

没有。

师:

课文怎么说?

生18: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师:

项羽为何不辩解?

生18:

一方面樊哙的话又一次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他要杀刘邦的理由的确拿不到桌面上来。

师:

樊哙闯帐是无礼之举,项羽为何借此假装大怒,杀了刘邦君臣呢?

生18:

他在刘邦进营道歉的时候就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项羽是英雄,即使要杀刘邦,也是在战场上,他不屑于这种下三流的手段。

师:

项羽不杀刘邦,换句话说,刘邦基本上是安全的。

刘邦也这样认为吗?

生19:

刘邦不这样认为,他希望早一些离开这危险的地方。

师:

刘邦是怎么做的?

生19:

他借口上厕所,跑了出来。

师:

刘邦担心项羽怪罪吗?

生19:

担心。

师:

课文上怎么说的,你读一下。

生19:

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师:

“为之奈何”什么意思?

生19:

这可怎么办呢?

师:

樊哙和张良怎么说?

读一下。

生19: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师:

解释一下。

生19:

樊哙说:

“做大事情就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也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现在人家就像刀和砧板,我们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何必告辞呢?

师:

张良怎么说?

生19: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师:

这是什么句式?

生19:

宾语前置。

师:

解释一下。

生19:

张良问道:

“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些什么(礼物)?

师:

刘邦带了吗?

生19:

带了。

师:

带了为什么没有送呢?

生19:

没有机会送,范增一直在置刘邦于死地,气氛很紧张,不适合送礼物。

师:

现在为何要送呢?

生19:

他不辞而别,是失礼的行为,刘邦希望通过进献礼物来讨好项羽,让他别生气。

师:

既要不辞而别,又要进献礼物,这两件事有矛盾呀?

刘邦怎么解决的?

生19:

他让张良帮他敬献礼物,自己带樊哙等四人先走。

师:

是走吗?

课文怎么说?

生19: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