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9091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docx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讲义冯宋彻

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概述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P31。

第一节高等教育事业概述

1、高等教育概念的基本点。

P5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具有学术性。

2、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

P5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相比,最本质的特点是其学术教育的特点。

3、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

4、高等教育的道德性。

P14

高等学校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组织

5、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一,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上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生产、物质劳动。

第二,教师职业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公共经济现象。

其劳动成果是一种公共产品,在社会效益上属于公益性事业的范畴。

第三,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性质上,不仅是精神的、公共的,而且是个性化的。

第四,教师职业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伦理性或道德性。

6、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定位。

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定位:

从职业性质看:

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高校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

将高校教师定位为一名专业人员。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高等教育的首要特点是学术性,这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并时刻进行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成长。

(2)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上看,其发展目标必然是“专业”职业。

(3)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专业化的进程,而其成长目标必然就是“专业人士”。

7、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

P31

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考核要点】职业道德的概念P3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P37-40;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43-47;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重点复习内容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P37-40

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

2)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属性。

P4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属性:

1、先进性

2、示范性

3、教育性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特殊性、先进性、示范性、教育性、继承性和时代性、奉献性

4、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功能:

对教育对象,教师职业道德有教育功能;

对教师集团,教师职业道德有调节功能;

对教师自身,教师职业道德有修养功能;

对社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有促进功能。

5、教师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内含着教师发展的现代性、终身性、开放性、生态性、生活性、创造性和生成性*(不断超越自我)

6、教师道德人格的职业境界。

视教师工作为职业,为谋生的手段;对工作尽职尽责;获得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安全感。

职业境界是刚刚上岗的新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最低境界

7、教师道德人格的事业境界。

视教师工作为事业、发展的手段;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获得教师职业的满足感、成功感

8、教师道德人格的志业境界

视教师工作为志业,为人生的目的而非手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获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幸福感

-------------------------------------------------------------------------------------

优美应该是作为教师道德人格的最高境界。

教师道德人格的特点是:

人格与师格的统一;较高的格位水平。

一般来说,可以将教师的道德人格分为表美道美两个纬度。

表美是教师道德人格的外在表现,即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道美:

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是教师人格的精神方面,即教师的精神美。

教师主体实现道美与表美的统一,即风格美。

会有这样的状态出现:

崇高:

道美成分高于表美。

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道美,也同时感受到形象表达上的“拙”与“讷”;优美:

灵巧的风格,庖丁解牛式的风格,所谓“文质彬彬”;喜剧:

表美胜于道美时,教师人格的现象上就体现出一种对于道德生活的“夸张”,即喜剧。

这三种状态中,最值得欣赏和阅读的就是优美状态。

因此,优美确实应该是作为教师道德人格的最高境界。

第三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考核要点】师德的公益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

重点复习内容

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

●公益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

●人道主义原则

●主体性原则

●教师职业的仁慈和教师职业的良心

2、师德公益性原则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师德的公益性原则的内涵:

指高校教师在履行自己岗位职责的过程中,要以公共利益为旨趣,不得以私利为目的。

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有造福于人类的胸怀志向,

●有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情操和品质,

●有服务于社会和民众的责任感、义务感,

●有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大局意识,

●有与教师群体同舟共济的写作精神,

●有全心全意关爱和服务于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依据:

1、“公益性”是高校组织的特殊属性

高校组织的“公益性”,不仅是外在的法律规定,而且是高校组织的内在品质,是高校教育性、学术性、服务性的内在要求。

2、“公益性”是高校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的利益,具有公益性。

⏹教师劳动的手段具有公共性

公益性是教师职业劳动本质的固有属性,是师德原则确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3、“公益性”是高校教育产品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

⏹首先,作为高校教育活动对象的产品---学生的价值追求,具有公益性。

⏹其次,作为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对象的科研成果也具有公益性的客观要求。

⏹第三,教师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对象,也负载着服从和服务于公益的属性。

3、师德公正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师德公正性原则的内涵: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公正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公正观,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教学目的的制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育教学评价的进行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自觉贯彻教育公正的原则,自觉培养自己的公正品质,以自己的公正品质,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公正品质,以达到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师德公正性原则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教师公正: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主要内容包括:

反身性公正、同侪性公正和对象性公正。

对象性公正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的公正原则中的对象性公正要求恰恰与“师道尊严”这句古训不相符,在新时代的今天,应该摒弃。

●师德公正性原则的依据:

1、教师的教育公正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教师的教育公正是学校组织核心价值观对教师职业劳动的客观要求

3、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教师为新确立的重要资源

4、教师的教育公正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

4、教育公正的平等性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公正性的原则,要求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这被称为教育公正的平等性原则

5、教育公正的差异性原则。

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坚持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原则,即主张教师要设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个性和智力独特发展的教育。

这被称为教育公正的差异性原则。

6、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第一,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要把学生当作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一样具有同等人格尊严的人,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把学习、成长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二,教师在职业生涯实践中,在师德修养过程中,具有主体的地位、价值、意义和作用。

第三,提示教师在注重提升自身主体地位、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同行、同事以及学校的领导也是主体,注重与教师群体、学校的领导以及校园生活中所有的人,建立起科学、合理、和谐、融洽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尊重自己的人格、权力、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力、地位和作用,以构建和谐教师文化,和谐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人的天地、人的家园。

第四,教师要把教育实践看作是师生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生成和实现的过程。

●师德主体性原则的依据:

1、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2、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

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的需要

7、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

●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

教育人道主义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过程中调节各种道德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方法论的基础,是人道主义道德精神中所蕴含的那些恒常性的理想与普遍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

1、遵守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2、奉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坚守大学理念的精神的必要基础

3、践履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合格与否的最基本尺度

4、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四章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

【考核要点】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和美德境界。

重点复习内容

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就是指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全面育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过程。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探索规律

一、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

(1)依法执教的道德意义

首先,是教师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要求。

其次,是保障教书育人迈向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业务水平的需要。

(2)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

首先,廉洁是教书育人的人格前提

其次,廉洁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

2、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1)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

第一,高校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

第二,高校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第三,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2)廉政从教的基本要求

第一,高校教师要深明大义,不取非法之义利。

第二,高校教师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第三,高校教师要公正从教,以廉明维护教育公正。

依法治教、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

模范地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不取非法之义利;洁身自好;公正从教。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意义

(1)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前提

(2)是教师教书育人应该具有的职业情感

(3)是激励教师献身教书育人事业的不竭动力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

(1)要关心学生,观察了解学生

(2)要尊重学生,鼓励信任学生

(3)要严格要求,疏导管理学生

(4)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学生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

(1)是教师职业示范性的应有之义

(2)是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3)是教育教学规律性的外在表现

四、严谨治学、探索规律

1、严谨治学、探索规律的道德意义

(1)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

首先,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高校教师育人工作的需要。

严谨教学:

一是指教师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二是指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把教育和教学当做一门科学来对待,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2)探索规律的道德意义:

首先,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要前提。

其次,是教师教书育人所必需的实践过程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1)坚定政治思想的引领者

(2)高尚道德情操的示范者

(3)良好作风的垂范者

3、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要求。

要树立良好的学风

要刻苦钻研业务,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

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教学改革

4、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

教师德性: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是一种习惯与欲求正当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得的个人品质。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

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条件

前提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

必要条件:

良好的教育环境

内在动力:

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

2、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要求

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逻辑理性转向培养学生的伦理理性

要求教师从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转向对学生生命的创生

要求教师要实现从主客对立的师生关系转向相互提升的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从片面发展转向完整发展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境界:

求生之有我境界:

最低层次的,以自我的功利为目的。

执迷之忘我境界:

以圣洁的道德为核心,虽高尚,但存在自我压抑否定,具有不可持续性。

超越之升华境界:

完整的、更高层次的,也包含教师自身的生命发展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美德境界

执迷之忘我境界

超越之升华境界

第五章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及作用;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涵,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价值。

1、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

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从事学术型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

一、追求真理、学术至上

1、献身学术

2、持之以恒

二、严谨求实,学术诚信

1、严谨治学

2、实事求是

3、诚信第一

三、勇于探索,学术创新

1、敢于创新

2、勇于探索

3、注重继承

4、理性怀疑

四、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1、相互协作

2、公平竞争

协作是为了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则是为了个体或局部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

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相互协作,是一种目标明确的合作,它能使协作更有效率,更富有成果。

2、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和作用

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和作用

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作为高校教师,不能仅仅成为已有知识的“传声筒”,不能仅仅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要进行学术研究,进行知识创新,做一个“学术人”。

学术人的角色本为决定了高校教师应将学术研究作为基本工作,高校教师的这一职责既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所赋予的,亦是当今社会发展所要求的。

高校教师“学术人”的功能: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有三大社会职能:

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其中,教书育人是基本职能,学术研究是重要职能,社会服务则是从学术研究这一职能中衍生出来的第三职能。

而三者之间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展开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为教学提供知识支持,研究中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知识深度和广度、创新能力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成才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又能促进社会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动力和基础。

一言以蔽之,学术研究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教师“学术人”的作用:

大学的任务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进行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学活动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甚至本身就是大学教育活动意义之所在。

只有在共同的研究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达到既发展科学,又培养科学人才的目的。

高校教师“学术人”角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

学术研究、教师生涯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术研究。

3、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价值P133

1、德性升华了人格的境界

2、德性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

怎么看待论文署名的“搭便车”现象:

(1)学术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

学术研究、教师生涯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术研究

(2)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是:

追求真理,学术至上;严谨求实,学术诚信;勇于探索、学术创新;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第六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类型;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

1、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类型。

P146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对“服务”一词的双重限定,即社会的、高校教师的服务。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随高校社会职能的演化而产生的,是指高校教师为了满足社会的某些期待和需要,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依托,借助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智能潜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提供的服务。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的类型: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因其依据及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依据服务领域的不同可分为:

智力支持、信息咨询、技术转让、自主转化

依据公益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交换服务、义务服务、自主转化

依据提供服务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物质型服务和精神型服务

依据服务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可分为:

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

2、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P151

一、利益交换中的道德规范

1、诚实守信

规则诚信和美德诚信为一体。

规则诚信:

指对社会服务承诺及机制的维护。

美德诚信:

指高校教师在践行社会服务承诺机制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对自身的期许,满足社会的需求。

2、义利兼顾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2)合法取得经济收入

合法取得经济收入的基本原则:

坚持适度原则

坚持正当性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

踏实勤奋、吃苦耐劳,防止投机取巧

二、义务履行中的道德规范

1、遵纪守法

(1)在为政府提供政策服务中药尊重和遵守行政法

(2)在为市场主体提供科技服务时要遵守经济法

(3)在从事其他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

2、承担责任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责任主要体现

要对自己的行为负道德的责任

要对自己社会服务行为的后果负道德上的责任

可能承担的责任:

直接责任

间接责任

三、奉献取向中的道德规范

1、造福人类

2、追求公益

3、维护正义

四、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

1、以服务校内为主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并不是其校内的本职工作,不能与校内的教学科研发生冲突,不能因为社会服务影响校内正常的本职工作。

2、正确处理利益冲突

高校教师处理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

以服务校内为主、正确处理利益冲突。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德性价值。

P163

社会服务丰富了教师的德性世界

社会服务完善了教师的道德人格

社会服务提高了教师的人生价值

4、高校教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的关系。

P162

高校教师应以服务校内为主。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并不是其校内的本职工作,不能与校内的教学科研发生冲突,不能因为社会服务影响校内正常的本职工作。

高校教师一定要分清主次,正确处理本职与兼职的关系,坚持以服务校内为主的原则,在从事社会服务时,不应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第七章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内涵、类型;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内涵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充满着教育性的活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

其中,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高校教师,是在高等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直接与各教育群体接触的独立个体。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掌握基本的交往道德规范,又需要了解这一阶段各相关群体的特点,采取适当的调整,做出合乎情理的道德选择,实现教育中人际交往的顺畅,为教育意义的产生提供可能。

具体而言,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具有教育规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职业目的

2、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职业幸福

3、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推进职业发展

1、高校教师主要涉及的人际交往类型。

P172

1、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是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基本和主要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性。

2、教师间的交往以及教师与领导间的交往:

是学校内部的交往,目标是:

共同努力推动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发展

3、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

是学校之外的交往,是教学改革和发展之必需

2、高校教师与学生交往的道德规范。

P176

1、尊重信任学生

2、理解接纳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

4、公正对待学生

3、高校教师与教师交往的道德规范P183

1、融于集体,荣在集体

2、尊重互敬,平等互谅

3、取长补短,竞争共进

4、高校教师与领导交往的道德规范P185

1、服从支持领导

2、理解支持领导

3、配合协助领导

第八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考核要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高校教师职业美德工夫“觉解”的阶段。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P198

1、是高校加强师德整体建设的需要

2、是高校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

3、高校教师服务对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美德修养的工夫。

P209

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旨在获得高尚师德、达致崇高师德境界。

借鉴冯友兰先生的工夫说,高校教师若期盼早日达致较高职业道德修养境界并长期处于此种境界,应在致知中获得某种觉解,以“敬”守之,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中以此觉解行动。

并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视为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觉解程度不断深入的过程。

3、高校教师职业美德工夫的“觉解”阶段。

P210

高校教师美德工夫“觉解”的四阶段

1、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

2、陶冶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

(1)热爱学生

(2)钟爱本职工作

3、磨炼坚韧的职业道德意志

(1)勇敢

(2)自制力(3)果断性(4)坚持性

4、强化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

(1)责任感

(2)规范性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慎独。

P205

慎独:

是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修养的至高境界

慎独的意思是最隐蔽、显微的事情,最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和灵魂,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小心谨慎,不做不道德的事情。

对于教师而言,慎独意味着教师不受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始终能够自觉的秉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行事,从点滴小事情中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爱、自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致知与践履、内省与慎独两者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第九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

【考核要点】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高校教师师德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角色的嬗变;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

1、高等教育市场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P220

1、功利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功利化指各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代理人轻视高等教育“育人、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本质、功能和目的,去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