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890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铜仁市滨江旅游大道建设工程一标段

铜仁市滨江旅游大道建设工程一标段

施工总结报告

1、工程概况

铜仁市滨江旅游大道建设工程一标段为铜仁市2008年度贵州省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铜仁市城区连接龙田、大兴方向的重要交通要道、是东城区的重要交通走廊。

路线起于东外环的东门关处,与东外环平交、桩号为K0+000,沿途经过湘黔中学、黔东中学、铁路桥纸厂、灯塔水厂,往大兴方向前行。

本项目段止于纸厂铁路桥,长全2km,其中滨江大道段长1.6km,路基宽度30m,行车道24m,双向六道;两侧人行道宽3m;城市快速段长400m,道路宽40m,行车道宽27m,两侧人行道宽各6.5m,路面结构形式为沥青混凝土结构,沿线盖板涵1座,1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5座,沿线布置雨、污管道、检查井等排水系统,人行道两侧设置边坡绿化带及行道树、路灯亮化工程,沿线共设置公交站台4座。

该工程项目工范围内属于北亚暖温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37.3~39℃,最低气温达-3℃,冰冻出现在1月,无冻土现象。

年平均无霜期达300天,历年平均降雨量974~1190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8.4%。

地下水以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受季节影响明显。

全线采用城市道路Ⅰ级公路的技术标准、半封闭施工,该工程项目划分为线3个合同段,第一标段由贵州省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单位中标承建。

建安投資建安投资4166万元,2009年3月16日开工,合同工期621日历天,实际竣工时间为2010年9月1日,实际工期为535天。

由我公司承建的铜仁市滨江旅游大道建设工程一标段工程行车道路面结构层采用20cm回填大碴层、2×20cm厚6%水泥稳定碎石(掺加0.02%TG-Ⅱ土质固化剂)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BJG80×80玻璃纤维格栅、8cm厚ABT-25沥青热拌沥青碎石、乳化粘层沥青、4cm厚的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组成。

人行道滨江大道段采用10cm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8cm厚的水泥稳定层碎石为基层;城市主干道人行道采用14cm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10cm厚的C15素混凝土为基层,M5#水泥砂浆厚2cm,面层为30×60×3cm厚的青石板组成,道牙为青石道牙,尺寸40×35×12cm。

总计完成工程量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路基挖土方

M3

43468

2

路基挖石方

M3

391219.4

3

路基石方控制爆破

M3

180631.9

4

路基石方爆破

M3

210587.5

5

路基回填

M3

196065

6

路基换填

M3

25542

7

M7.5#浆砌片石边沟

M3

239.57

8

MU10#标砖砌截水沟

M

1335

9

浆砌片石挡土墙

M3

23486.4

10

C20#片石砼

M3

877.87

11

C25#钢筋砼挡土墙

M3

851.26

12

青石人行道牙

M

4000

13

钢筋

T

89.9

12

D800mm钢筋砼雨水管

M

1799

13

D600mm钢筋砼污水管

M

2131

14

D400mm钢筋砼雨水管

M

1309

15

D1000mm钢筋砼雨水管

M

168

16

D500mm钢筋砼污水管

M

1760

17

联合式双蓖雨水口

80

18

雨水检查井

100

19

污水检查井

56

20

联合式单蓖雨水口

40

21

路基回填

M3

136362.7

22

砖砌截水沟

M3

982.375

23

C20#片石砼挡墙

M3

877.87

24

C25#钢筋砼挡墙

M3

851.26

25

路灯支座

142

26

路灯管线

M

4000

27

7.5#浆砌片石挡墙

M3

23486.44

28

限高架

2

29

改沟

m

451

30

共用管沟

m

360

31

电缆沟

m

1650

32

12cm厚沥青砼路面

M2

55854.99

33

40cm厚水泥稳定层路基

M2

55854.99

34

青石板

M2

12244

35

盲道板

M2

2460

36

青石道牙

m

4000

二、机构组成

我单位中标后,我公司集中精良设备、人员组建了项目经理部。

经理部组织机构健全,并制订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保证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2人,项目总工1人、技术员5人、质检试验2人、机材料员1人、财务科1人、综合办1人、安全保卫科4人,专业测量3人,施工员4名,机械调度1人,现场指挥1人,各部门分工合作,积极为生产一线服务,起到了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职能作用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我部在施工中投入CAT320B挖掘机12台,晋工50压路机2台,50装载机2台,250推土机一台,稳定土拌合机两台,特平地机一台,摊铺机1台,YZl8吨振压路机两台,YZl4压路机一台,C25压路机一台,透层油洒布车一台、8吨洒水车二台,5吨洒水车一台,自卸汽车60台,空压机15台,钻爆设备5套,水泵16台,砂浆拌和机10台,预制模板300m2,常州大地全站仪、南方525全站仪各一套,水准仪4套,塔尺4把,50m钢尺5把。

2.沥青混合料拌和:

项目自行安装沥青拌和站的拌和设备。

机型为德国林泰阁2000型间歇式拌和机,机上为圆筒滚动筛,额定产量为240T/h。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德国ABG一423型自动找平强振式摊铺机一台,陕西组装ABG一423型自动找平强振式摊铺机一台,徐州产VOGELE、LTLITOA型摊铺机一台。

前场:

路面工程师2名、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技术员3名、质检工程师1名、路面工24名、机械操作工(摊铺机手和压路机手)15名、汽车驾驶员20名。

同时,配备民工20名作辅助工。

前场:

路面工程师1名、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员3名、质检工程师1名、路面工12名、机械操作工(摊铺机手和压路机手)15名、汽车驾驶员20名。

同时,配备民工20名作辅助工。

后场:

机械工程师1名、电器工程师1名、操作技术员4名、设备检修工8名、装载机手6名、沥青加热工2名。

发电机操作手2名、质检工程师1名、试验人员3名。

同时,配备民工30名作辅助工。

四、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本段工程采用路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

摊铺选料

粉碎土或运料、

洒水预湿

摆放和摊铺水泥

拌和(干拌)

规定时间闷料

养生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碾压(初压)补料精平

运输、摊铺、整平

加水并湿拌

水泥稳定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级配碎石底基层)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各项指标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合格才能进行,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层。

如底基层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换填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②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

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③逐一断面检查级配碎石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④应对雨水检测井、水箅子及人行道牙边缘(压路机无法碾压地段)采用打夯机进行整形、夯实,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2)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在人行道牙内侧设指示桩,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

在中桩用水泥墩设置水泥稳定层的中桩设计高程,并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

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一般宽7~8m的稳定层,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

但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宜稍短些,可为150m。

由于本段工程行车道宽度为17米(不含停车加宽带)与人行道5m(停车带<5m),第一天施工时宜每段长度100m(或视施工班组的施工人数及熟练程度确定)。

(4)备料

在采备集料前,应先将料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和杂土清除干净。

采集集料时,应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不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集料采集一起。

在集料中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

对于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过筛。

(5)计算材料用量,确定施工配合比。

依《设计施工图》规定,车行道水泥含量为5%,人行道有水泥含水量为4%,施工中据每次拌和的用量确定水泥的用量。

2)集料运输与摊铺

拌和采用两台装载机对拌方法进行拌,每次用量的要求将碎石、砂、水泥干拌,拌和均匀(至少两遍),再加入水进行拌和,拌和均匀后利用装载机运输,现场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根据铺张厚度进行指挥堆放,安排工人进行摊铺整平,摊铺时视现混合料的松散程度进行铺筑,每层铺筑厚度相应高出控制点2~4cm,并控制好每层的横度、平整度及纵断高程。

3)拌和

(1)摊铺水泥

在人工摊铺的集料上,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然后按计算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用石灰或水泥在集料层上做安放每袋水泥的标记,同时划出摊铺水泥的边线。

水泥应当日用汽车直接送到摊铺路段,每袋水泥从汽车上直接卸在做标记的地点,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运水泥的车应有防雨设备。

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应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但也不过分集中。

(2)干拌

①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

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应略破坏(约1cm左右)下承层的表面,以利上下层粘结。

通常应拌和两遍以上。

在最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可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

直接铺在土基上的拌和层也应避免“素土”夹层。

②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铧犁或平地机相配合进行拌和。

先用平地机或多铧犁(4铧犁或5铧犁)将铺好水泥的集料翻拌两遍,使水泥分布到集料中,但不翻犁到底,以防止水泥落到底部。

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

第二遍相反,由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侧翻,接着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再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翻起。

随时检查调整翻拌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严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也应防止过多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