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第二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丹东市第二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东市第二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东市第二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作用于髓袢升支粗短皮质部和髓质部的是()。
A、螺内酯
B、呋塞米
C、氢氯噻嗪
D、氨苯蝶啶
【答案】B
【解析】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特异性抑制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同向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
故选B。
2、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病原携带状态
B、显性感染
C、受感染的动物
D、潜伏性感染
【答案】D
【解析】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3、不是下肢动脉主干的是()。
A、胫后动脉
B、股深动脉
C、腘动脉
D、胫前动脉
【答案】B
【解析】下肢动脉主干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
4、血琼脂平板属于()。
A、营养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答案】A
【解析】血琼脂平板属于营养培养基。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病理性血红蛋白减少的原因是()。
A、红细胞丢失过多
B、各种原因的缺氧
C、造血功能障碍
D、造血原料不足
【答案】B
【解析】由于造血原料供应不足(如缺铁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红细胞破坏、丢失过多等原因引起,简称为病理性贫血。
故选B。
6、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下哪项是错误的()。
A、在肠系膜下静脉中寄生产卵
B、受染的家畜是终宿主
C、人是终宿主
D、有二个中间宿主
【答案】D
【解析】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最终宿主是人或受染的家畜。
成虫在肠系膜下静脉中产卵。
7、某工地10余名工人,餐后2h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憋气,伴有口唇黏膜及指甲发绀(紫黑色),最重要的治疗是()。
A、维生素C
B、高压氧
C、吸氧
D、亚甲蓝
【答案】D
【解析】集体餐后2h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憋气,伴有口唇黏膜及指甲发绀(紫黑色)拟诊为食物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甲蓝对化学物亚硝酸盐等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效。
8、关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的是()。
A、经克隆扩增和分化
B、无免疫记忆
C、作用时间长
D、病原菌感染机体96小时后发生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掌握。
选其他四项者混淆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的不同,上述选项均为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9、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B、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
C、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D、能通过血清被动转移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掌握情况。
常见错误是选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认为Ⅳ型超敏反应是以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则是比较重要的炎性细胞。
Ⅳ型超敏反应是T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细胞因子,促使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即单个核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清除抗原的同时引起炎症。
10、十二指肠分为哪四部?
()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答案】ABCD
【解析】十二指肠,是人体介于胃与空肠之间的一个器官,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
十二指肠的形状呈“C”形,包统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故选ABCD。
11、下列哪组均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A、原发性脑桥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后期
B、抗组胺类、阿片类、氯丙嗪
C、有机磷毒物、阿片类、氯丙嗪
D、有机磷毒物、阿片类、苯丙胺类
【答案】C
【解析】有机磷毒物、阿片类、氯丙嗪均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12、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
A、下丘脑
B、蓝斑
C、杏仁体
D、室旁核
【答案】B
【解析】脑干蓝斑及其相关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
上行主要与大脑边缘系统有密切的往返联系,成为应激时情绪/认知/行为变化的结构基础。
下行则主要至脊髓侧角,行使调节交感-肾上腺素质系统的功能。
故选B。
13、急性期的诊断指标()。
A、HBsAg(+),HBeAg(+)
B、抗-HBs(+),抗-HBe(+),抗-HBc(+)
C、HBsAg(+),抗-HBc(+)
D、抗-HBe(+)
【答案】C
【解析】HBsAg(+)见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抗-HBc(+)见于新近有过HBV感染。
1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答案】D
【解析】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也可成为低渗性脱水。
因为在这种脱水中水、钠都有丢失,因此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血清钠浓度降低,且失钠大于失水。
故选D。
15、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
A、蛔虫病
B、流行性感冒
C、霍乱
D、血吸虫病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血吸虫病”属于应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的丙类传染病,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丙类传染病有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复习有关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的种类。
要点通过复习法定传染病的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
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可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出正确判断。
16、Ⅲ型超敏反应又称()。
A、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B、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D、迟发型超敏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四型:
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即过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17、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A、激素作用
B、血糖浓度
C、血氨基酸浓度
D、神经调节
【答案】B
【解析】血中葡萄糖水平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
18、成熟的Th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A、CD3-CD8+CD4B、CD3+CD8-CD4C、CD3-CD8-CD4D、CD3+CD8-CD4+
【答案】D
【解析】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CD4阳性T细胞按功能分类的一种。
所有T细胞均表达CD3。
19、成熟的Th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A、CD3-CD8+CD4B、CD3+CD8-CD4C、CD3-CD8-CD4D、CD3+CD8-CD4+
【答案】D
【解析】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CD4阳性T细胞按功能分类的一种。
所有T细胞均表达CD3。
20、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其两侧的肋切迹与第()与肋骨角相连。
A、1
B、2
C、3D、4
【答案】B
【解析】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故选B。
21、一中年男性患者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手术后,主管医生为了使患者尽快恢复,给患者使用了一种比较贵的新型抗生素。
但并没有同患者商量。
患者恢复很快,几天后就可出院。
出院时,患者发现自己需付上千元的药费,认为医生没有告诉自己而擅自做主,自己不应该负担这笔钱。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损害了患者的哪个权利()。
A、知情同意权
B、疾病的认知权
C、平等的医疗权
D、要求保护隐私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本题的叙述,医生损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未经患者同意就给患者用了比较贵的新型抗生素。
知情同意的含义是要求医务人ѱ㱘行⋑行⋑쳀ኴ聐쳀ኴ쥐ѱ
22、《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是()。
A、救人,至少不伤害
B、爱人与爱艺术平行
C、恪守职业道德
D、尊重病人
【答案】A
【解析】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包括是从医人员入学的第一课重要内容精髓是救人,至少不伤害。
故选A。
23、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双肺有大量湿啰音
C、呼吸频率增快
D、呼吸困难与发绀
【答案】D
【解析】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异常,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24、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病原携带状态
B、显性感染
C、受感染的动物
D、潜伏性感染
【答案】D
【解析】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25、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的区域是()。
A、视盘
B、视盘周边部
C、视网膜周边部
D、中央凹
【答案】D
【解析】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区,其数量在中央凹外10°-20°处最多,越往视网膜周边区则越少;视锥细胞高度集中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且此处仅有视锥细胞分布,向视网膜周边区即明显减少。
故选D。
26、为诱导免疫耐受,投与免疫抑制剂的最好时间是()。
A、二次免疫应答中
B、几乎与抗原同时投与
C、接种抗原前一周
D、注射抗原后一周
【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
建立免疫耐受。
常见错误:
选接种抗原前一周。
接种抗原前一周,机体尚未接触抗原,没有免疫应答,当然不会产生“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基因的转录,所以应同抗原一起投与。
27、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20℃可保存10天
B、可被紫外线灭活
C、100℃5分钟灭活
D、煮沸10分钟灭活
【答案】D
【解析】考察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HBV抵抗力较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100℃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
28、引起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的原因不包括()。
A、气道壁炎性细胞浸润
B、气道黏膜水肿
C、气道平滑肌痉挛
D、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泡破坏
【答案】D
【解析】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缩窄、气流受限,而不引起肺泡破坏。
29、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结果应为()。
A、红晕直径≥20mm
B、硬结直径≥12mm
C、红晕直径≥15mm
D、硬结直径≥20mm
【答案】D
【解析】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30、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调节反应是()。
A、血管的自身调节
B、交感神经兴奋
C、迷走神经兴奋
D、血中血管升压素增多
【答案】B
【解析】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这三种调节中,神经调节作用最快。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神经调节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故选B。
31、吗啡不具有以下哪一作用()。
A、体内CO2潴留
B、镇痛
C、镇咳
D、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答案】D
【解析】吗啡属于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镇痛、镇咳作用。
作用于平滑肌,可使减慢胃蠕动、使胃排空延迟。
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加重哮喘。
故选D。
32、下列措施属于一级预防的是()。
A、预防接种
B、锻炼身体
C、勤洗手
D、保持通风
【答案】ABCD
【解析】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
第一级预防应该是消灭或消除疾病(或伤害)的根本措施。
故选ABCD。
33、男,38岁,低热月余咳痰带血三天,两年前患过胸膜炎,X线胸片左肺尖密度不均阴影;
ESR30mm/h,WBC
8.0×109/L。
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A、肺CT
B、PPD试验
C、痰细菌培养
D、痰检抗酸杆菌
【答案】D
【解析】患者为青年,慢性起病,痰中带血,胸片示左肺尖密度不均阴影,应考虑肺结核,ESP升高示结核活动,需查痰找结核杆菌以明确诊断。
34、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结果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结果是++--。
35、能使血糖下降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答案】C
【解析】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尤其是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合成糖原并贮存,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从而使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血糖降低。
故选C。
36、吗啡与哌替啶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吗啡的镇咳作用较哌替啶强
B、哌替啶的成瘾性较吗啡小
C、两药对胃肠道平滑肌张力的影响基本相以
D、分娩止痛可用哌替啶,而不能用吗啡
【答案】AC
【解析】哌替啶与吗啡相比,镇痛、镇静作用持续时间、强度均弱于吗啡。
但哌替啶无镇咳作用。
A选项说法错误。
哌替啶对胃肠平滑肌、胆道、泌尿道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均较吗啡弱。
故选AC。
37、女性,34岁,既往健康,查体时发现肝在右季肋下2cm,质硬、光滑、无压痛,脾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ALB40g/L,ALT40U/L,肝脏病理检查有假小叶形成。
诊断为()。
A、代偿期肝硬化
B、慢性肝炎
C、多囊肝
D、失代偿期肝硬化
【答案】A
【解析】病理诊断是肝炎、肝硬化诊断的最准确依据,是金标准。
该患者无腹水形成,白蛋白正常,可能处在代偿期。
3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细菌及毒素
B、进食量的多少
C、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D、人体的抵抗力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人体的抵抗力”、“进食量的多少”,这两项因素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情轻重有关系;②选答“未及时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病原选择有效抗生素。
要点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是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
39、引起I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
A、气管异物
B、阻塞性肺气肿
C、膈肌麻痹
D、ARDS
【答案】D
【解析】I型呼吸衰竭为缺氧而无CO2潴留。
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ARDS。
40、某厂喷漆工,工龄8年,近半年来出现头晕、乏力、牙龈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WBC
3.5×10的9次方/L,血小板55×10的9次方/L,该工人最可能患()。
A、慢性铅中毒
B、急性苯中毒
C、慢性苯中毒
D、慢性汞中毒
【答案】C
【解析】该工人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血液系统损害(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苯中毒主要与装修工作有关。
早期为急性苯中毒,累计神经系统。
慢性、长期、晚期苯中毒主要累及血液系统,造成白血病。
故选C。
41、哪种肝炎病毒所致的急性肝炎最易转为慢性()。
A、丙肝病毒
B、戊肝病毒
C、丁肝病毒
D、甲肝病毒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乙肝病毒”,在儿童时期,“乙肝病毒”感染易转为慢性携带,成年感染则大部分痊愈,丙肝病毒感染无论在儿童或成年均易转为慢性。
要点戊型肝炎无慢性感染病例,大部分情况下,血液中戊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较其他型肝炎病毒lgG抗体更易消失。
在上述5种肝炎病毒中,只有HBV为DNA病毒。
临床上由乙肝引起的重型肝炎患者最多。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异质性最大。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易转为慢性。
42、膝关节()。
A、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B、由股骨下端和胫、腓骨上端构成
C、只能完成屈伸运动
D、关节囊宽大松弛
【答案】A
【解析】膝关节的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共同构成。
关节囊广阔而松弛,囊外前方为髌韧带,两侧分别为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囊内有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的运动:
主要是绕垂直轴作屈伸运动,在屈膝状态下,还可绕垂直轴作轻微的选内旋外运动。
43、甲状旁腺激素对肾发挥的作用是通过()。
A、cAMP-PKA信息传递途径
B、JAK-STAT信息传递途径
C、cGMP-PKA信息传递途径
D、cAMP-PKC信息传递途径
【答案】A
【解析】甲状旁腺激素可通过cAMP-PKA信息传递途径增加cAMP而促进近端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近端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44、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的是()。
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B、包含了应激是物、是有害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C、应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答案】A
【解析】BCD选项叙述正确。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并无清晰的界限,要确定它们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具体位置并非易事。
故选A。
45、输尿管()。
A、腹膜内位器官
B、有3处生理狭窄
C、细长的膜性管道
D、尿道内口起于膀胱颈
【答案】B
【解析】输尿管是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位于腹膜外位,全程有3处狭窄;尿道内口起于膀胱底。
46、胃底部毗邻()。
A、肝脏
B、横结肠
C、膈
D、脾
【答案】CD
【解析】胃分为4部,包括贲门部、胃底、胃体、胃底。
胃前壁的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方,未被肋弓、肝和膈所掩盖,是胃的触诊部位。
胃底部紧邻膈和脾。
故选CD。
47、HSV-2主要潜伏于()。
A、肾
B、局部淋巴结
C、三叉神经节
D、骶神经节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是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
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者是将HSV-1与HSV-2的潜伏部位混淆了。
HSV最有意义的特征是病毒可以潜伏存在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内,而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
48、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抗原的种类
B、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C、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D、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B
【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49、绝大多数能治愈的肾炎是()。
A、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D
【解析】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大多数可以治愈。
尤其是儿童患者,约95%可以治愈。
50、急性血吸虫病血常规检查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D、血小板显著增多
【答案】C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急性血吸虫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中性粒细胞增高更明显,更常见。
要点急性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最为突出,一般占20%~40%.有的高达9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K+内流
【答案】B
【解析】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所致;复极化则是由大量钾通道开放引起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
52、新斯的明禁用于()。
A、青光眼
B、重症肌无力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支气管哮喘
【答案】D
【解析】新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免遭水解而大量堆积,表现出
M、N样作用。
M样作用为: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心率减慢;N样作用为:
兴奋骨骼肌。
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肠梗阻、尿路梗阻患者禁用。
故选D。
53、下列关于SARS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病后2周左右病变高峰期易发生呼吸道继发性感染
B、严重者明显呼吸窘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
C、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D、体温正常后5天左右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答案】D
【解析】SARS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及主要症状,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发病3~7天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性感染。
病程2~3周后,发热渐退,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要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54、呕吐物多且有粪臭味者多见于()。
A、十二指肠溃疡
B、上消化道出血
C、小肠梗阻
D、胃潴留
【答案】C
【解析】呕吐物有粪臭味提示小肠低位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结肠梗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