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7521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docx

经济课件《现代金融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金融概论》

教学大纲

(财经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适用,64课时)

编写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财经类高等职业学院金融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是研究现代金融基础原理的一门经济类课程,以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活动为主线,阐述当今经济金融的有关基础理论和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全部内容。

它的任务是:

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重点讲述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金融学发展的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为培养学生金融分析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金融基础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对金融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活动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为系统的掌握。

通过教学,使得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研究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进行基本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金融操作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

1.全面掌握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全面认识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律性;

3.我国货币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

4.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历史发展过程;

5、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研究现状;

能力目标是: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进行基本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金融操作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思想教育目标是: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4.初步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基础,所以,所以,本课程一般应设置在第2个学期。

2、教学中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大纲的重点问题,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3、由于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有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代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等很多具有纵向联系的课程专门对某个章节、某个部门进行学习,所以,在授课时,应注意侧重点的把握和知识点的串联,从本课程的角度去阐述金融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尽量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性的同时,使得学生能逐步深入学习有关金融学方面的其他知识。

4、本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在教学指导、安排下,自己收集一些有关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方面的资料,以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5、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开展教学活动,理论讲解力求通俗易懂,注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6、本大纲是按每学期基本教学周(18周)设计的,由于在不同的学期中教学周会有所不同,总课时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课时数适当作微调。

7、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

学生总评成绩中,包括30%的平时成绩,与70%的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与实训成绩两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平时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包括是否讲话、课堂发言、课堂讨论等情况),而实训成绩则主要参考实训作业的完成情况,期末成绩主要以卷面成绩为准。

学时分配建议表

本课程为学期课,包括讲授和实训两部分。

章次

内容

理论课时数

实训课时数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7

2

第二章

信用

6

0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4

0

第四章

中央银行

3

0

第五章

商业银行

5

0

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

3

0

第七章

金融市场

6

2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4

0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

0

第十章

货币政策

8

0

第十一章

金融监管

3

0

第十二章

外汇与汇率

3

0

第十三章

国际金融活动

3

2

总计

58

6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货币产生和发展、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货币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货币的五大职能及相互关系,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掌握货币制度的形成、类型及发展,掌握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基础知识。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的起源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

(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

(三)Marx的货币起源学说

三、货币形态的发展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纸币

(四)存款货币

(五)电子货币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一)西方学说

(二)马克思的学说

二、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货币的定义与层次

一、货币的实证定义

(一)侠义的货币

(二)广义的货币

二、货币层次

(一)基本模式

(二)我国货币层次划分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四、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的确定

第四节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一、货币制度概述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货币制度类型

(一)银本位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度

(三)金本位制度

(四)纸币流通制度

三、我国货币制度演变

复习思考题:

1.论述货币的起源及形态的发展。

2.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论述货币职能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有何联系与区别?

5.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6.论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类型。

7.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8.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有何联系与区别?

9.简述纸币与银行券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参考书目:

1.F·S·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殷孟波:

《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松奇:

《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朱新蓉:

《金融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黄达:

《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岳高社:

《货币金融学基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章信用

教学目标和要求

信用活动是现代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也是金融概论的基本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信用的含义、本质及发展,信用的具体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具体内容。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用的概念及本质,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重点掌握信用的各种形式及内涵,掌握信用工具的概念、特征及其内容。

第一节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一)信用的理解

(二)信用的基本特征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

(二)信用的发展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一)信用主体

(二)信用载体

(三)时间间隔

(四)利率

四、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

(一)直接信用

(二)间接信用

五、信用与金融

第二节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一)理解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三)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四)我国的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一)理解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三)银行信用发展的新趋势

(四)我国的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一)理解

(二)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国家信用的作用

(四)国家信用的规模

(五)我国的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一)理解

(二)消费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消费信用的作用

(四)我国的消费信用

五、国际信用

(一)理解

(二)国际信用的形式

六、民间信用

(一)理解

(二)特点

七、其他信用形式

第三节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性

(一)概念

(二)特征

二、信用工具的分类

(一)以信用关系存续时间为标准划分:

分为短期、中期、不定期

(二)以融资的性质为标准划分:

直接信用工具、间接信用工具

(三)以流动性为标准划分:

完全流动性信用工具和有限流动性信用工具

(四)以融资范围为标准划分:

国内信用工具和国际信用工具

三、信用工具的类型

(一)短期信用工具

(二)长期信用工具

(三)衍生信用工具

复习思考题:

1.论述信用的基本内涵及产生和发展过程。

2.为什么说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何联系与区别?

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发展消费信用的意义和方向。

5.请用列表形式来比较各种信用形式。

6.简述信用工具的基本内涵和一般特征。

7.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你认为银行信用会逐步取代其它信用吗?

为什么?

本章参考书目:

1.F·S·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殷孟波:

《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松奇:

《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朱新蓉:

《金融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黄达:

《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岳高社:

《货币金融学基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利率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概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杠杆。

本章主要讨论利息概念与本质、利率种类、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以及我国的利率改革等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利率的含义与本质,掌握利率的种类和决定利率的基础,掌握利率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及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进程。

第一节利息

一、利息的本质

(一)利息的含义

(二)利息的本质

(三)利息的作用

二、利息的计算

(一)利息率的含义

(二)利息的一般计算方法

1.单利计算法

2.复利计算法

3.终值与现值

第二节利率体系与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的概念

二、利率的种类

(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二)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四)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五)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六)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三、利率体系

(一)利率体系的概念

(二)利率体系的构成

(三)利率体系的作用机制

四、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第三节利率的经济功能

一、利率的经济功能

(一)传递经济信息,优化资源配置

(二)节约资金使用,加速资金的周转

(三)影响储蓄,引导消费

(四)调节投资需求,影响投资规模

(五)调节货币流通,调节宏观经济

二、利率功能发挥所具备的条件

(一)完善的利率体系,合理的利率水平

(二)商品生产者是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三)完善的、发达的金融市场

(四)有效的利率管理体制

(五)间接的经济调控体制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利息的本质及作用。

2.简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3.论述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4.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如何有效合理地运用利率杠杆来调节经济?

5.请你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我国利率体制的改革。

本章参考书目:

1.F·S·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殷孟波:

《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松奇:

《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朱新蓉:

《金融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黄达:

《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岳高社:

《货币金融学基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章中央银行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因而也具有许多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特征。

本章主要介绍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及业务活动,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等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理解并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组织形式以及其主要的业务活动,掌握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

(二)中央银行的创建

二、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844--1913)

(二)推行阶段(1913—二战结束)

(三)强化阶段——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现在

三、新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演变

(二)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

(二)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按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划分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二)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性划分

1.政策调节职能

2.金融管理职能

3.金融服务职能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1.“一个强化”

2.“一个转换”

3.“两个增加”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

(一)中央银行应处于超然地位

(二)不以盈利为目标

(三)中央银行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应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五)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公开化

(六)中央银行对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资本业务

(二)货币发行业务

(三)存款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贷款业务

(二)再贴现业务

(三)证券买卖业务

(四)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

(一)票据交换所与票据交换

(二)结清交换差额

(三)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五、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活动特性

六、资产负债变动与货币供给量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央行金融监管的原因

二、央行金融监管的目标

三、央行金融监管的原则

四、央行金融监管体制模式比较

五、央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内容

(一)市场准入的监管

(二)业务营运的监管

(三)市场退出的监管

(四)存款保险制度

六、央行金融监管的方式

(一)灵活性的监管方式(英、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二)规范化的监管方式(美、日、欧洲大陆各国)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论述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为什么要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4.为什么中央银行要实施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有哪些?

5.简述中央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目标。

6.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7.论述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参考书目:

1.F·S·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殷孟波:

《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松奇:

《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朱新蓉:

《金融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黄达:

《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岳高社:

《货币金融学基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章商业银行

教学目标和要求

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含义、产生、职能、组织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货币创造等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和当今主要的组织形式,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活动。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一)货币兑换业和货币经营业

(二)早期商业银行业(信用中介、信用创造出现)

(三)近代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现代商业银行业(金融服务职能)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

(一)传统的英国模式

(二)综合式的德国模式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一)单元银行制度

(二)总分行制度

(三)集团银行制度

(四)连锁银行制度

(五)代理行制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资本金

(二)各项存款

(三)借款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一)现金资产

(二)贷款

(三)投资业务

三、中间业务

(一)内涵

(二)相关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三)中间业务的分类(九大类)

(四)结算类业务

(五)代理类业务

(六)信用卡业务

(七)信托和租赁业务

(八)信息咨询业务

四、表外业务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二)流动性原则

(三)盈利性原则

(四)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及盈利性原则之间的关系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复习思考题:

1.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简述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并简要评价各种组织制度的优缺点。

3.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

4.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5.试比较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异同点。

6.结合实际,谈谈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如何中间业务?

7.论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8.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困难及突破口。

本章参考书目:

1.F·S·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殷孟波:

《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松奇:

《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朱新蓉:

《金融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黄达:

《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岳高社:

《货币金融学基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第六章其他金融机构

教学目标和要求

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以外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或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这一类机构与银行一样,也是以货币为其经营对象,从事融资活动并取得盈利。

本章主要介绍其他金融机构的定义、特点、运行规律等知识,使学生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个全面、系统地把握。

第一节信托机构

一、信托及其概念

(一)信托概念

(二)信托投资公司

(三)信托特点

二、信托种类

(一)按照信托的内容划分,信托有贸易信托和金融信托之分。

(二)按照信托关系建立的方式划分,信托可分为任意信托和法定信托。

(三)按照委托人或受托人的性质不同划分,信托分为法人信托和个人信托。

(四)按照受益对象的不同划分,信托可分为私益信托和公益信托。

(五)按信托资产的不同划分,信托可分为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和其他财产信托。

(六)按信托目的的不同划分,信托分为担保信托、管理信托和处理信托。

三、中国的信托业

第二节保险机构

一、概述

(一)保险概念

(二)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三)保险公司

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一)国有(营)保险公司

(二)股份制保险公司

(三)合作保险公司

(四)自保险公司

(五)个人保险公司

三、保险公司的种类

(一)人寿保险公司

(二)财产保险公司

四、保险中介机构

(一)保险代理公司

(二)保险经纪公司

(三)保险评估公司

五、中国的保险机构

第三节证券机构

一、概述

(一)证券公司的概念

(二)证券公司的起源和发展

(三)证券公司的功能

二、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

(一)为公司股票、债券的发行提供咨询和担保,并代理发行或包销。

(二)向公司融资,包括直接投资公司股票、债券和向公司提供长期信贷。

(三)直接参与公司的创建与改组活动,为公司的设立、合并、收购、调整提供投资及财务方面的咨询。

(四)从事证券的自营买卖。

(五)充当政府投资顾问

三、中国的证券机构

(一)证券公司

(二)证券交易所

(三)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四)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第四节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金融概述

(一)概念

(二)特征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和功能

(一)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出资创立、参股、保证或扶植

(二)不以营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三)具有特定而有限的业务领域和对象

(四)遵循特殊的融资原则

(五)依据某种特定的法律法规

三、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五节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租赁公司

(一)概述

(二)我国的租赁业

二、基金组织

(一)概述

(二)中国的基金业

三、金融公司

(一)概述

(二)中国的财务公司

四、信用合作社

(一)概述

(二)中国的信用合作社

五、其他组织或机构

(一)邮政储蓄机构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三)典当行

复习思考题:

1.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些基本类型?

2.简述信托机构的分类。

3.简述保险中介机构的类型。

4.简述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5.列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作用。

本章参考书目:

1.F·S·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殷孟波:

《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松奇:

《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朱新蓉:

《金融概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黄达:

《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周建松:

《现代货币银行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岳高社:

《货币金融学基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七章金融市场

教学目标和要求

金融市场是现代货币信用制度的产物,以其独特的交易方式和运行机制,沟通资金供需双方,实现资金融通。

现代经济社会不仅要有健全的货币信用制度,而且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