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3.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3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2018届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生命艺术。
书法以笔势、筋骨、血肉、神采等创造出充满生命情趣的动态之美,从而成为一种古典的生命的艺术。
林语堂说:
“书法不仅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而且代表了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则。
”这种“万物有灵”的原则就是生命的原则,书法的艺术本质是东方的生命艺术。
当代书法家叶秀山说:
书法“是一种活动的线条的舞路,那么,很自然地就会以草书作为它的范本”。
。
中国书法由甲骨文、金文到篆隶体,至汉代出现了草书,由章草到狂草,发展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
书法由此从实用与艺术兼备发展为纯粹的艺术。
只是到了草书阶段,线才具有更多的自由的灵动性,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生命张力。
可以说,草书集中地体现了书法之生命艺术的本质特征,成为鲜活而灵动的笔之舞蹈。
唐人张旭以善草书著称,在当时即被尊为“草圣”。
但纵观中国书法史,并未有“隶圣”“楷圣”之类的说法。
这很可以说明草书的艺术含量与特殊地位。
张旭草书与唐代盛行的剑舞有深刻的艺术渊源。
剑舞的龙腾虎跃的生命动态之美,对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发作用。
张旭的草书成就,还是激情澎湃的生命感悟的写照。
李颀的《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形象地描绘了张旭在素壁前笔走如流星般狂写草书的状态,他的草书创作完全成为充满生命力的舞蹈。
因此,以张旭为代表的草书,以草书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可以说是笔的生命之舞。
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生命力,主要源于天地自然。
中国哲学对天地自然的理解就是《周易》所说的,“生生”,即认为从天地万物到人类社会,其生成、存在与发展就是一种生命运动的过程,是生机洋溢的世界。
而促使生命运动的根源则是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感、消长、变化。
书法作为线的艺术,是通过笔黑之迟速、浓淡、白黑、精细之对比,表现一种阴阳对立与和合的生命之力。
东汉蔡邕说:
“夫书肇于自然。
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藏头护尾,力在其中。
故曰: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书法源于自然,阴阳相生则是“自然”的根本法则,书法的“形势”根源于阴阳之气的相生。
笔势的“藏头”与“护尾”,通过藏与收、逆与顺的对立与中和,从而显露出根源于阴阳相生之道的生命力量与艺术光彩。
书法“来不可止”“去不可遏”之势是由“笔软”展现出来的。
战国以后,以毛笔书写逐渐代替以刀刻写的写字方式,毛笔的软性赋子了书法家发挥无限的创造力的空间,更能展现书法的线性特征,创造出富有无限生命力的笔之舞蹈。
因此,毛笔是使书法成为笔之之生命之舞的重要工具。
(2017年第5期《文学评论》,曾繁仁《笔的生命之舞:
书法美学概论·书法的生命艺术之本质》,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林语堂认为书法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代表了万物有灵魂。
B.叶秀山以为草书自然而然地就会使书法成为一种活动的线条的舞蹈范本。
C.《赠张旭》中“如流星”的比喻,赞美了张旭的草书就是充满生命力的舞蹈。
D.“生生”指万物至人类社会的生成、存在与发展是一种生命运动的过程,生机洋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了引证法,林语堂之语的第二句,与上文所说“充满生命情趣的动态之美”形成了内容的呼应。
B.第二段运用张旭事例来论证草书集中地体现了书法之生命艺术的本质特征,成为鲜活而灵动的笔之舞蹈。
C.第三段结合说理和引用论证主要论述了毛笔书写逐渐代替以刀刻写,创造出富有无限生命力的笔之舞蹈。
D.对于书法美学,文章先阐述其艺术的本质,接着分析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字体,最后梳理其艺术生命力的源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体、草书,从章草到狂草,最终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
B.如果没有剑舞的龙腾虎跃的生命动态之美,就无法激发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
C.阴阳相生可谓“自然”的根本法则,并且,书法的“形势”源于阴阳之气的相生。
D.毛笔之所以是使书法成为笔之生命之舞的重要工具,是因为毛笔有软性的特点。
【答案】1.D2.C3.B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偷换概念,“代表了刀物有灵魂”分析错误,“灵魂”与原文中“万物有灵的原则”“生命的原则”概念内涵不相同。
B项,任意颠倒而改变了文意,“草书……会使书法成为……范本”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书法?
以“草书”作为它的范本。
C项,错在“赞美了张旭的草书”。
从“挥笔”可以看出,该比喻是在写张旭写作时的动作。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C项,阐述的论证观点错误,全段主要论述了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生命力的来源是天地自然的观点。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B项,纂改作者观点,“无法激发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分析错误,原文观点是“剑舞的龙腾虎跃的生命动态之美,对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发作用”,这一观点假设的前提相反,则不一定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2018届河北唐山市高三四月份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可谓源远流长。
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纲纪之整肃、吏治之维护、政治污弊之涤荡多有赖于此,是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得以实现的保障。
古代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如何实现的呢?
其一,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其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
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
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
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
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
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正如《通典•职官六》中所称:
“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
”唐太宗曾盛赞著名谏臣魏征:
“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
其二,复合性的体系设计,御史与谏官相互配合,中央与地方一体,监察制度覆盖所有的权力领域。
御史职掌监劾臣僚,是上对下的监察;谏官职掌匡正君主违失、封驳失当政令,是下对上的监察。
御史与谏官上下相对、相辅相成,既可以构成监察的合力,又把君臣之权全部纳于监察体系之中。
中国古代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一体的监察体系,历代都极为重视监察御史,对京官的监察与对地方官的监察都由独立而统一的机构来行使,各个地域的权力都在统一的监控之下。
其三,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
他们在监察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
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
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
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
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值得我们当今监察立法、构建监察体系借鉴。
(摘编自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做到权威且有效的?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于西周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经秦汉的发展,到隋唐逐渐完备,一直延续到晚晴。
B.御史和谏官同为监察官员,他们相互配合,使大臣和君主都处于监察体系的监督之下。
C.御史和谏官大多由服务君主的近臣充当,他们有侍从君主左右的特权,直接对君主负责。
D.御史在行使纠察弹劾权力时,随时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直接觐见君主,当面向皇帝奏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如何实现权威和有效,第二个方面侧重“有效”。
B.第二段列举“贞观之治”的例子意在论证:
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容易出现盛世。
C.第二段引述唐太宗盛赞魏征的话,意在说明监察本于天道,监察官对国君、百姓、国家负责。
D.文章分别从“奏事可直达君主”“风闻奏事”两个角度来阐述监察官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察制度对治理朝政至关重要,一旦有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就会出现良好的法律秩序。
B.从某种意义上说,监察官员和史官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要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
C.唐朝之所以能开创太平盛世,这与他们尊重法律,重视法治,重视监察,有一定的关系。
D.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对百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规范了皇帝的权力。
【答案】1.B2.A3.A
【解析】
1.试题分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A“建立于西周”错,应是建立于秦汉。
C“他们有侍从君主左右的特权”错。
不一定,原文是“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
D“随时可以”错。
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三、【2018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扬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
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
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
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
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
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
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
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
冯延巳《鹊踏枝》: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
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
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
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
唐代刘昚虚《阙题》: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答案】1.C2.B3.B
【解析】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关系。
B项,“时间先后顺序”“发展的历史轨迹”不正确,从全文来看,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小同意象类型来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
点睛:
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
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
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
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清晰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B项,逻辑关系错误。
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文中有“‘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据此可知,是因为“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所以才不能把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当作“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四、【2018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哲学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呢?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就曾经分析过哲学产生的原因,在《形而上学》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哲学产生的前提问题,说明了为什么我们会有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别的学科都是与某种实际用途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哲学产生的情况却不同,它完全超越了实际用途。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惊异,另一个则是闲暇。
惊异,就是当我们面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时,往往会对世间的万千气象产生一种惊奇之感。
惊异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非常好的素质,动物很少会有惊异感,动物只有恐惧、警觉之类的感受,它们不会在没有受到胁的情况下,自觉地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种惊异感。
只有人才会在面对不解现象时产生惊异,才会在面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时提出各种问题。
这种由于惊异而产生的问题意识构成了哲学思维的开端,正是由于惊异,才产生了最初的哲学思维。
。
②但是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光有惊异是不够的,人还必须有闲暇,才能使哲学产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闲暇,每天要为五斗米而忙碌,那么他肯定不可能去思考哲学问题。
正因为如此,哲学在希腊是一门“爱智”之学,是一门纯粹思辨的学问,或者说是一门形上的学问,具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越特点。
人们对于哲学通常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态度将其看作一门属于精神贵族的学问。
③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标准来看,今天,当我们要求哲学必须与谋生、求职、经商、升官等活动联系起来时,当我们以为学习哲学可以在这些实际方面有所用处时,我们已经不配谈论哲学了。
亚里土多德一定会认为,我们对待皙学的这种实用主义态度恰恰表明我们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奴隶的位置上。
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哲学产生的原因时,曾经明确地表示,别的学问都是为了要掌握一技之长,以用于生活中的某个实际目的,只有哲学是超越实用目的的。
所以,如果你问亚里士多德,学哲学有什么用处?
他一定会告诉你,哲学是一门“没有用”的学问,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学习哲学、掌握智慧,这本身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④可见,在古希腊哲学中,至少是在主流哲学家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也就是说,学习哲学,只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从中体验到一种快乐,把握到一种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从这种观点出发,关于学哲学有什么用的问题,当然就成为一个假问题。
因为哲学、智慧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目的,目的本身还会有什么用呢?
但是从另一种意义土来说,哲学又是无用之大用。
当个人真正进入到哲学思维的境界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彻骨的豁达和愉悦;当他面对哲学家们所谈论的智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就是哲学之大用了。
它让人体验到一种精神的快乐,如果有人要进一步追问:
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又有什么用?
那么我只能反问他:
听一曲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用?
它能让你填饱肚子吗?
能给你带来荣华富贵吗?
如果人们所理解的用处仅仅只是指物质方面或者肉体方面的用处,那么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回答:
学习哲学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如果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精神追求的生灵,那么哲学所带来的智慧本身就足以使精神怡然自得了。
在这种情况下,再追问哲学有什么用,岂不是贬低它了了吗?
所以,在西方,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哲学家们就已经表达了一种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那就是学以致知的态度——学习哲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致用。
(摘编自赵林《从哲学产生的原因看哲学的用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很少会有惊异感,它们会有恐惧、警觉之类的感受,但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种惊异感。
B.在面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时,只有人才会在不解、惊异之后提出各种问题。
这种由于惊异而产生的问题构成了哲学思维的开端,正是由于惊异,才产生了最初的哲学思维。
C.《形而上学》认为人闲暇才使哲学产生,这表明人们对于哲学通常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态度,将其看作一门属于精神贵族的学问。
D.哲学是一门“没有用”的学问,因此它本身就是目的,学习哲学、掌握智慧,这本身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惊异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非常好的素质,进而指出惊异是哲学产生的一个条件。
B.第二段运用假设论证,论述了闲暇对于哲学产生的重要作用。
C.第三段运用事实论据,结合现实生活,论述了我们对待哲学不应持实用主义的态度。
D.第四段进行总结,明确了学习哲学的目的,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你追求哲学能让你填饱肚子、能给你带来荣华富贵这些物质方面或者肉体方面的用处,可以说学习哲学没有任何用处。
B.当一个人进入到哲学思维的境界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彻骨的豁达和愉悦,这就是哲学被认为无用之大用的理由。
C.有些人面对哲学家们所谈论的智慧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这种感觉跟有些人听一曲贝多芬的音乐会体验到一种精神的快乐是相似的。
D.对于哲学不要再追问它的用处了,西方哲学家早就认为哲学是学以致知,学习哲学只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致用。
【答案】1.A2.C3.B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B项,“问题”应为“问题意识”,偷换概念。
C项,“表明”错,前后无关系,推断错误。
D项,“因此”有误,因果倒置,原文为“因为”。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C项,“运用事实论据,合现实生活”有误,此处是假设论证,没有事实论据。
五、【2018届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符号“卍”或者“卐”,不论左旋还是右旋,在西藏通称为“雍仲”。
雍仲符号,可以说是青藏高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和最为常见图案之一。
雍仲符号并不仅为西藏的高原文明所独有,在地球上的许多古老文明都曾经流行过这个符号,至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雍仲字符,不仅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图案之一,也是青铜时代乃至文明时代仍然经久不衰的吉祥图案。
雍仲符号在人类活动早期史时几乎同时出现于世界上的不同区域,关于它所象征的内涵与意义,尤其是关于该符号的起源猜测,同样多元。
迄今为止,关于雍仲符号的起源,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可归于三大类:
第一类认为雍仲源于天体或自然崇拜;第二类主张雍仲与生殖崇拜有关;第三类更倾向于认为雍仲字符起源于某种动物图腾或动物崇拜。
仅第一类天体或自然现象的解释,又可细分为如下几种观点:
一、雍仲符号纹样可能从太阳图案演变而来,认为图像象征或源于“太阳崇拜”或“日神崇拜”,例如中国目前所知最早出现雍仲符号的湖南彭头山文化,其符号与日月崇拜相关。
二、认为雍仲符号象征着风雨或雷电等自然现象,例如在美洲印第安文化中,雍仲符号便是象征着风神与雨神的图像。
三、主张雍仲符号隐寓或暗合了宇宙中银河系原型,这是目前最新的一种观点。
我们的“银河系”很像是一条银色的河流,不过,那只是它的侧面,它的正面其实是一个漩涡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