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精简版2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563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精简版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复习精简版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复习精简版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复习精简版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复习精简版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精简版23.docx

《复习精简版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精简版23.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精简版23.docx

复习精简版23

第2-3分册中国古代史

1.唐太宗对大臣说: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这一说法是下列贞观时期哪一政策措施的基本思想?

(D)

A.以隋为训,疏缓刑罚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C.平息边患,宾服四夷D.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唐朝时期,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其地理中心是下图中的(C)

A.①B.②C.③D.④

3.由于政权的局部统一与争雄,促进了东南沿海与西南地区的开发,缩小了我国南北间的差异,为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这一历史时期是(D)

A.殷商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

4.宋太祖曾说: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他所说的“内患”主要指(B)

A.宦官专权B.武将跋扈C.农民起义D.外戚干政

5.司马迁在描述他写《史记》的经历时说: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

”材料表明司马迁非常重视(A)

A.实地调查B.文献查阅C.神话传说D.考古发掘

6.苏轼诗曰:

“籴(买的意思)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反映了北宋(D)

A.诗词创作达到全盛B.科举制度逐渐完善C.民族关系日益融洽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7.在下列四幅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是(C)

8.元朝时“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下列属于“腹里”的是(D)

A.台湾B.西藏C.泉州D.大都

9.明朝有一种机构,各时期名称不同,都具有“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职能。

该机构是(B)

A.内阁B.“厂卫”C.刑部D.都省

11.清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描述了军机处是(C)

A.专为应对西北战事的军事机构B.处理日常朝政事务的行政机构

C.完全秉承皇帝旨意的附庸机构D.制约中央集权专制的监督机构

12.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

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

这可以说明清政府(C)

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

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13.古代“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秦皇之“政”的核心是(A)

A.中央集权B.郡县制度C.乡里组织D.焚书坑儒

14.史学家钱穆指出:

“我们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

例如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

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

自东汉到三国魏晋时代却又为一大变。

”其中“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指的是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B)

A.从战争走向和平B.从封建走向帝国C.从专制走向民主D.从民主走向专制

15.县令裴仁犯轻罪,唐太宗欲处死刑,大臣以“法令者……非陛下独有”规劝,使其放弃了这个打算。

该事例反映了(D)

A.贞观时代已进入法治社会B.大臣的执法权力超过皇帝

C.唐太宗实行疏缓刑罚政策D.李世民善于纳谏虚心改过

16.“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这段话意在宣扬(B)

A.科举制度B.文官制度C.行省制度D.内阁制度

17.公元2-13世纪,导致中国北方人口持续南迁的最基本原因是(A)

A.北方战乱频繁B.江南经济发达C.长江水源充沛D.北方人多地少

18.右图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影印件)。

它最大的史学价值在于(A)

A.可作为研究活字印刷术传播的一手史料

B.从字形上来看该文字属于独创性的文字

C.足以证明西夏曾经是活字印刷术发源地

D.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无法得到准确信息

19.“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这说明作者认为(B)

A.宰相制度在古代中国有六百年的历史

B.废除宰相导致明清统治更加专制黑暗

C.明以前“王室”是统于“政府”之下

D.有了宰相就必然会有太平盛世的出现

21.西洋“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传入中国,士人赞叹“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这种情况至少应在(D)

A.汉通丝绸之路之后B.唐朝设市舶司之后C.马可波罗来华之后D.明末西学东渐之后

22.下图是新石器时代后期大汶口文化大墓、小墓和乱葬坑遗址。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当时已经(B)

A.达到了经济繁荣

B.出现了贫富分化

C.建立了国家政权

D.进入了阶级社会

 

23.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C)

A.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

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24.下图为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作为一种证据,它可以直接说明当时的(C)

A.青铜冶炼和农业生产

B.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

C.青铜冶炼和礼典祭祀

D.礼典祭祀和天文历法

25.“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观点属于(C)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兵家思想

26.《史记》载: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这一现象发生在(C)

A.汉高祖执政时期B.汉文帝执政时期C.汉武帝执政时期D.光武帝执政时期

27.从北宋起,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

《三国演义》里,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

这说明了(B)

A.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B.正统观念影响十分深远

C.刘备才能远远胜过曹操D.《三国演义》等同于信史

28.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这些材料说明(A)

A.黍和稷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B.《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C.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

32.观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

这些诏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要取得门下省的同意。

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以批驳,甚至将其封还。

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须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

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

——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

(1)钱穆认为: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独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6分)

同意。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三省各有职掌,分工明细,职责明确,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设立政事堂后,更使中书与门下,相权与皇权彼此牵制,防止了宰相专权,同时,如果严格执行,皇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或:

不同意(不全部同意)。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三省各有职掌,分工明细,职责明确,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设立政事堂后,更使中书与门下两省彼此牵制,“宰相不能独裁”是真。

然而设立政事堂后,从表面看是限制皇权,但由于宰相人数增多,决策不易形成共识,由此反而抬高了皇权的决断地位。

材料二:

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2)审视材料二中表述三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史实指出其还需完善之处。

(2分)

表示政令下达程序的图示还需完善,因为门下省具有反驳中书省起草的诏令的权力,所以在示意图中,门下省与中书省之间还应添画一逆向箭头。

37.阅读下列古人关于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观点,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百姓)。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灭四维(礼义廉耻)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

——班固《汉书·贾谊传》

材料三:

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四: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1)按材料顺序,简要概括以上观点。

(4分。

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照抄原文不得分)

材料一:

秦朝没有实行先王的治国之道,钳制思想愚弄百姓;材料二:

秦朝没有实行儒家的礼治,没有对百姓加强礼仪廉耻的教育;材料三:

原六国的民众不满秦朝的统治;材料四:

秦朝的刑法过于严苛,施行暴政。

(每点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共4分)

(2)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和以上材料,以“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为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史心得。

(16分)

本题评分按以下5个等级:

第一等级:

所陈述的观点与所给材料没有内在联系,或者单纯抄写材料,没有提出观点。

(0分)

第二等级:

能比较完整地归纳秦朝灭亡的原因,但没有阐明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1-6分)

第三等级:

能比较完整地归纳秦朝灭亡的原因,并且能阐明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7-10分)

第四等级:

能精炼准确地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并且能清晰地阐明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得出较为完整的认识。

(11-14分)

第五等级:

在第四等级的基础上,还能认识到现有的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观点也会有所改变。

(15-16分)

38.观察商代青铜四羊方尊(尊:

酒器)的图片,回答问题(7分)

(1)就研究商代历史而言,这件青铜器是否属于直接材料?

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2分)

是。

它是商代遗物,直接反映了商代文化(或:

对研究商代青铜制作工艺、酒文化

而言,它是直接史料;对于研究商代政治、社会等级而言是间接史料)。

(本题须将“判

断”与“说明”连起来给分,不分拆。

2分)

(2)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成“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指历史著作、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这类史料的原作者都有意想以自己的文字影响时人和后人的视听;后者指政府的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

按照这一标准,图中的青铜器属于哪一类史料?

简要说明判断理由(2分)

无意史料。

(1分)该青铜器属历史文物。

(1分)

(3)从这件青铜器中,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3分)

表层信息:

如器物形态、纹饰,制作工艺等;(答对一点得1分,最多不超过2分)

深层信息:

商代人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等。

(答对一点即可,1分)

39.材料一:

图1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画卷(局部)

图2清代画家绘制的《盛世滋生图》(局部)

 

(1)材料一对研究康乾盛世有无史料价值?

为什么?

有。

因为可以反映康乾时代的各种信息(或没有史料价值,或史料价值不高。

因为

绘画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本题须将“判断”与“说明”连起来给分,不分拆。

2分)

材料二:

盛世应该具备的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等。

就此而言……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

——洪波《盛世的沉沦——戴逸谈康雍乾盛世》

材料三:

马嘎尔尼认为: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

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转引自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康乾盛世的评价角度有何不同?

(不得照抄原文)(2分)

材料二是将康乾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与之前中国的盛世作比

较得出的结论;材料三是立足于康乾盛世末期,从与当时西方世界对比的角度作出的评

价。

(2分)(如答材料二从肯定角度、材料三从否定角度看待康乾盛世,可得1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看法。

(18分)

要求:

①自拟标题;②能联系中外史实、史论结合的说明和论证。

第二分册自测训练题

01、—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我国(B)

①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02、“居住区内有中心广场,周围分布着一百多座房子,分为五群。

每个建筑群以一座大房子为主体,还包括十几座或二十几座中小型房屋,门均朝向中心广场。

”根据上述对姜寨遗址的介绍可以初步断定,该遗址的特点是(C)

A.处于旧石器时代B.建筑技术高明C.呈现聚族定居D.文明程度较高

03、“(旧石器时代的人)为了追寻猎物、寻找野果地或渔猎场地,他们不得不经常过着流动的生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所述“过着流动的生活”发生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C)

A.自然条件的改善B.原始畜牧业的萌芽C.原始农业的产生D.磨制石器的出现

04、徐旭生指出:

“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历史传说是我们了解上古史的唯一途径B.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文献的价值等同

C.历史传说在古人的意识里就是历史文化D.历史传说中蕴含了大量的重要历史信息

05、近50余年来,我国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普遍存在着大量精制玉器,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然而这不能说明(C)

A.贫富差距日益显现B.私有制得到发展C.国家机器已经产生D.原始平等被打破

06、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

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B)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07、《三字经》载: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中的“子”是指(C)

A.黄帝B.禹C.启D.孔子

08、“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文中的“大道”是指(A)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09、据文献记载,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镇压反抗者,这说明(C)

A.夏朝经常遭受外敌入侵B.夏朝的社会治安不好

C.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D.夏朝时期反抗者众多

12、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下列哪一项发现可以证明这一点(D)

A.发现石制农具B.发现饲养家畜C.发现墓葬遗址D.发现宫殿建筑

14、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A)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商朝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D.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5、真实记载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第一手材料的是(C)

A.《史记》B.历史传说C.甲骨文D.专家解释

18、关于牧野之战的时间,专家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

其中公元前1027年是(B)

A.公元前11世纪初B.公元前11世纪末C.公元前10世纪初D.公元前10世纪末

19、“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

食土之貌,谁非君臣?

故《诗》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段话反映古代一项重要制度是(C)

A.世袭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井田制度

20、《荀子·儒效篇》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

A.同姓亲族B.功臣将士C.殷人后裔D.周公后代

22、“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这表明周朝的礼制(B)

A.仅仅是为王室服务B.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C.是一些硬性的规定D.主要内容是祭祀礼仪

25、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B)

A.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B.生产力发展,导致井田制崩溃

C.“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D.学术逐渐下移,出现了私学讲学

2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他的治世名言,他的改革使秦在西部崛起,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这里的“他”是指(C)

A.秦孝公B.秦始皇C.商鞅D.李冰

28、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的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

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B)

A.皇帝集权、追功逐利的时代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时代

C.思想上获得空前统一的时代D.国家强盛、边疆安定的时代

29、秦朝能够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最主要原因是(A)

A.国家的统一  B.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C.法治的实施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0、《史记•秦始皇本纪》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为此,秦始皇实施了下列哪一措施?

(B)A.焚书坑儒B.郡县制度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35、“汉承秦制”说明了汉初延续和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然而,秦短命而亡,汉却因经休养生息逐步恢复经济,这是因为(D)

A.中央官制不同B.地方行政制度不同C.皇帝权力不同D.政令施行方式不同

40、《贾谊·治安策》载: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由这一主张演变而成的西汉政策是(C)

A.“清净无为”B.独尊儒术C.“推恩令”D.“托古改制”

41、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B)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42、《汉书·元帝纪》载:

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

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可见,这个“制度”的本质是(D)

A.推行仁政B.无为而治C.严刑峻法D.儒表法里

43、“他少怀大志,乘绿林、赤眉起义之机,顺应时势,进入义军,逐步掌握领导权,积极网罗人才,纵横天下,权柄中央,治理社稷,成为一代圣明君主。

”他是(A)

A.刘秀B.刘备C.刘彻D.刘恒

44、“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琦赂lu宝货,巨室不不能容;牛羊马豕shi,山谷不能受。

”文中的“豪人”指当时的(B)

A.封爵将领B.豪强地主C.僧侣贵族D.外戚权贵

45、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D)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6、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D)

A.吴蜀建立了巩固的攻守联盟B.自然条件有利于三国割据

C.司马氏夺权,影响魏国统一进程D.三国经济同步发展,形成势力均衡

48、下列对三国时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

A.是一局部统一,几个政权并存的时代B.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C.是个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代D.与东汉末年相比,是历史的倒退

49、公元3-6世纪末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基本政治格局是(A)

A.南北对峙B.民族融合C.战争频繁D.五胡乱华

50、北魏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

他推行全面汉化的目的是(C)

A.学习汉文化准备统一全国B.文化上全面超越南方汉人政权

C.巩固其在中原的政治统治D.彻底改变鲜卑社会的落后状况

5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C)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52、有人说: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①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②隋炀帝的励精图治③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④隋朝开创了我国中央集权体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3、“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里,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三个世纪主要指(B)

A.6—8世纪B.7—9世纪C.8—10世纪D.7—10世纪

5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B)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5、孟郊有诗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生动地反映了他人生际遇的重大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关键是(B)

A.经商发了大财B.科举中了进士C.从军做了将领D.荐举做了高官

56、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D)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57、唐太宗说: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基于这样的认识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C)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仁义为本,制定唐律

C.休养生息,轻徭薄赋D.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58、唐朝时的汉与吐蕃两族的友谊和团结有许多的历史见证。

下列反映汉与吐蕃关系的事物中,能作为这种历史见证第一手史料的是(B)

A.藏剧《文成公主》B.西藏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

C.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D.《资治通鉴.》中的记载

59、下列对武周历史的评价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A.政启开元,治宏贞观B.为政苛滥,户口流移

C.有智有谋,千古一帝D.无字坟碑,前无古人

6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生活在(C)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时期    D.唐僖宗时期

61、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蔬、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莱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B)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62、“它是连接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的东端终点,……从亚洲各地来的人,……充塞着它的街道,增添了它的国际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