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492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第3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地球自转的特征。

2013年天津文综卷第9题,2010年江苏地理卷第3题,2009年上海地理卷第3~4题等。

2.晨昏线的判读。

2013年浙江文综卷第11题,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1题,2010年福建卷第11~12题。

3.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2013年广东文综卷第6题,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29题,2012年天津文综卷第6题,2012年广东文综卷第6题,2012年海南地理卷第19~20题,2011年重庆文综卷第11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速度等基本特征;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对比等分析数据推断不同地点的纬度,进而判断不同地点的运动特征等。

2.大多以局部光照图为载体,综合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时间计算、季节推定等,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往往较大。

有时会无图考图,难度更大。

3.结合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考查时间和日期的计算;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考查地转偏向力等。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自西向东(如图A)。

(1)北极上空俯视: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南极上空俯视: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

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均为15°/时。

(2)线速度:

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巧记】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④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⑤在地球表面上,同纬度的地点相比,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地势越低,线速度越小。

角速度都相同。

1.昼夜交替(如上图)

(1)昼夜半球

(2)昼夜界线:

AB线为晨线。

(3)交替周期:

1个太阳日。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

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

②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

①自然界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②人为界线:

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提示】 纬度越高,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越大。

 时间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

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

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①一定时: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右图为例: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如NB。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②二定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③三定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④四定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

=15∶00,F点地方时为24∶00-

=21∶00。

2.区时的计算

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①定时区、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

①定时区:

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

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1.图示法求时间

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

如下图所示: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

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提示: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温馨提示:

如有时间请以2009年山东卷第4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与运动中的时间问题

读图,完成

(1)~

(2)题。

(1)若右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日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20  D.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D.9月23日15∶20

(2)若上图为地球侧视图,图示部分为东半球,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3月21日6时从M地起飞,航行14个小时到达N地,到达时N地的区时是(  )

A.3月20日20时B.3月22日20时

C.3月22日8时D.3月20日8时

解析:

(1)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说明两侧经线与晨昏线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者9月23日,北京日影逐渐变长,说明日期为秋分日;N点为20°W,时间为6时,据此可以推算出北京时间为15∶20。

(2)因图示地区全部为东半球,即M点为20°W,位于西1区,N点为160°E属于东11区,两地相差12小时,再加上飞行时间为14小时,故到达时,N地区时为3月21日6时+12+14=3月22日8时。

答案:

(1)D 

(2)C

2.时差应用

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

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解析:

选C。

春秋分前后,全球20∶30均已经进入黑夜。

 日期的变更和计算(高频点)

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两条日期变更线

两条日期变更线

两侧日期差异

特性

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

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

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

零时所在的经线

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

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

联系

①全球早一天的范围是从零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②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合,即180°经线与零时经线重合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如何区分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

1.自转法:

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如上图中OB),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如上图中的OA)。

2.时间法:

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

3.光照图法:

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如何根据180°经线的地方时推断新旧一天的比例?

提示:

用180°经线的地方时,除以24小时,所得的比例就是新一天所占的比例。

如180°经线为0时,全球为同一日期;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全球新旧一天各占一半。

180°经线地方时为8时,全球新的一天占三分之一。

[温馨提示:

该探究点为命题预测3的第

(1)题做铺垫,建议重点讲解]

3.日期的判断和时间的计算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3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据图回答

(1)~

(2)题。

(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B.大于1/2

C.小于1/2D.全球同在一天

(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4年1月6日16时

B.2014年1月5日8时

C.2014年1月5日16时

D.2014年1月6日8时

解析:

(1)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2)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

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3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3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4年1月5日16时。

答案:

(1)A 

(2)C

晨昏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显示整个晨昏线。

如下列五幅图:

 

[信息获取]

1.从五幅图中分析晨昏线具有以下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7)明确角度关系α=β=90°-θ

2.从两个侧视图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图2中最左侧线为昏线,它与经线圈重合地方时为18时。

(2)图2中最右侧线为晨线,晨线与经线圈重合,地方时为6时。

(3)图3中MN线为晨线,它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夏至日。

3.从极地投影图(图4)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根据图中极点“S”可知该图为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2)根据自转方向可知

为晨线;A点地方时为6时。

(3)根据自转方向可知

为昏线,C点地方时为18时。

(4)图中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出极昼为冬至日。

4.从矩形图(图5)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AB为晨线,G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

(2)AC为昏线,H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判读方法►————————————————————

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则为晨线

2.晨昏线的应用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

上图中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北半球)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月22日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

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

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

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

(5)确定昼夜长短

①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③昼长=(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典题例证►————————————————————

 (2013·高考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

(1)~

(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N,135°E    D.15°S,135°W

C.23°26′N,0°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获取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1)问,要想知道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哪一点,就必须根据图中相关信息确定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问,关键是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中获取此时P点所处的日期。

2.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1)从题干中“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可获取“向东航行”的信息。

(2)从“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可获取“EF为晨线”的信息。

3.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B 

(2)A

1.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解析:

选C。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选C。

   

读图,回答2~3题

2.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3.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A.5时      D.6时

C.17时D.23时

解析:

第2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第3题,③地位于赤道,日出为6时,③地经度为135°W,为西九区,它与东八区相差17个时区,相差17个小时,东八区在西九区东边;要加上17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3时。

答案:

2.C 3.D

4.

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某地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观察花朵转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在赤道以北,花朵浮在水面呈顺时针转动

B.该地在赤道以南,花朵浮在水面呈逆时针转动

C.该地在赤道上,花朵做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运动

D.该地在赤道以北,花朵浮在水面呈逆时针转动

解析:

选D。

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

   读极地上空俯视图,完成5~6题。

5.甲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D.西北方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点大于乙点

B.自转角速度甲点小于乙点

C.甲、乙两点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甲点的白昼时间大于乙点

解析:

第5题,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南极上空俯视图。

根据图中甲、乙两点的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

第6题,甲、乙两点自转角速度相同;乙点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甲点;甲、乙两点地方时相差6小时;12月22日甲点的白昼时间大于乙点。

答案:

5.B 6.D

7.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及日期。

(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并判断图中的晨昏线________。

(3)把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侧或西侧)。

(4)计算E点与C点的地方时及乙点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5)此时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范围(  )

A.等于1/2B.等于3/4

C.小于1/2D.大于3/4

解析:

(1)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12月22日。

(2)根据图中45°E线可知直射点的经度为90°W,根据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可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根据自转方向可知AB为晨线,BC为昏线。

(3)根据A、D、E三点纬度高低可知三点自转线速度为A>D>E,从D点射向乙点的炮弹将向东侧偏。

(4)从图中可知E点地方时为12时,C点为18时。

据乙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日出时间(3时)日落时间(21时)。

(5)由图中可知90°E为0时所在经线,故此时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范围的3/4。

答案:

(1)南半球。

12月22日。

 

(2)(23°26′S,90°W)

AB弧为晨线,BC弧为昏线 (3)A>D>E 东侧

(4)E:

12时。

C:

18时。

乙:

3时日出,21时日落。

(5)B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不同地点的自转线速度都相同

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

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

D.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自西向东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

解析:

选D。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半年白昼半年黑夜;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故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冲刷的厉害。

   ☆(2014·海口调研)读图,完成2~3题。

2.假设地球为正球体,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

A.K点在Q点的正西方

B.MQK弧长小于MPK弧长

C.弧MPK是MK之间的最短航线之一

D.b点在M点的东北方

3.当a、b两点同时见到日出的这一天,则(  )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京时间6时看到日出

C.全球昼夜长短相同

D.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解析:

第2题,由图可知,K、Q均在赤道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且K、Q之间为劣弧,故K点在Q点的正东方向,A项错误;若地球为正球体,则MQK弧长等于MPK弧长,B项错误;b点在M点的西北方向,D项错误。

故选C项。

第3题,a、b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当两点同时见到日出时,说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全球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在1月初,A项错误;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而春、秋分日北京天安门看到日出的时间应为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6分钟,B项错误;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昼夜等长,D项错误。

故选C项。

答案:

2.C 3.C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4~5题。

4.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3月21日15时20分   B.9月23日8时

C.9月23日3时20分D.6月22日7时

5.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

A.20°W→160°EB.0°→180°

C.70°E→180°D.110°W→180°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70°E的地方时为零时,因此北京时间为3时20分。

第5题,日期的分界线为日界线和零时所在的经线,即180°经线和70°E经线,故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应为:

70°E向东至180°。

答案:

4.C 5.C

   (2014·连云港模拟)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6~7题。

6.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7.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

解析:

第6题,拨动地球仪会使地球仪表面受到的电灯照射情况(光照)发生变化,因而能演示昼夜的更替;在同一时刻地球仪表面灯光照射情况的不同,能反映出地方时的差异。

第7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随着地球仪自西向东的转动,P地会进入白昼,因而P地位于晨线上。

答案:

6.C 7.A

   (2014·西安质检)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为晨昏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小圆圈所在的经线。

读图回答8~9题。

8.E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9∶00B.12∶00

C.18∶00D.21∶00

9.F地位于E地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解析:

第8题,E地位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表示赤道上正值日出或日落,而赤道始终昼夜等长,故其日出和日落的时刻应分别是当地地方时的6时和18时,因而C项正确。

第9题,F地位于北半球,E地位于赤道,故F地在E地的北方;又因赤道上晨线与昏线间的弧度等于180°,故EF之间所跨的经度范围大于180°,根据劣弧定向的原则可知F地应位于E地的东方,故A项正确。

答案:

8.C 9.A

   (2014·北京东城区模拟)读图(图中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10~11题。

10.关于①点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东半球B.自转角速度最大

C.自转线速度为零D.太阳高度为0°

1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6时B.次日8时

C.20时D.12时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看到①点位于赤道,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①点同时也在昏线上,所以此时太阳高度为0°。

第11题,根据图中经线分布和180度经线的位置可知,每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度,地方时相差2小时,①点位于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上,地方时为18时,经度为西经90度,由此可求得北京时间。

答案:

10.D 11.B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6分)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__。

(4分)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4分)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4分)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转向______(东或西)方飞行,向正南发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