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390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docx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

《赤壁赋》优秀公开课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板书“面对不幸”。

师: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

当不幸降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生议论。

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

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

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

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

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

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

一时想不起来。

师:

好,看来你是有不幸的,但是不幸给你的记忆远没有快乐给你的记忆深刻清晰,是吧?

坐下。

你说说看——

生2:

不幸其实就是万幸。

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

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

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

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

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

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

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

他读错了几个字。

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

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

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

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

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

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

就是觉得不整齐。

感情上还可以。

师:

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

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

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

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

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

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

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

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

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

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

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

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

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

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

大家继续说。

生9:

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

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

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

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

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

“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

不够凝练。

生: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

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

游赤壁。

师(笑):

也太凝练了吧?

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师: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

生:

“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

“大苏泛赤壁”)

师:

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

泛舟赤壁图。

生12:

月夜江水图。

生13:

秋江风月图。

师:

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

秋江风月图。

师:

那我们就用这个。

(板书:

“秋江风月图”。

)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

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生:

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师:

在后面的赏析中,我们还穿越形象的屏蔽,品味这三者内在的意义。

下面说说感情。

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感情,那就是——

生:

快乐、悲伤。

(师板书:

乐、悲)

师:

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

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

(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

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

(板书:

两个“转”)

师:

“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

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

为什么要“调剂”?

生14:

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

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

好。

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

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

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

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

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

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

很好。

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

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

“何羡”“共适”)

师:

很好,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赋的内容,但是,这只是粗线条的描画,要鉴赏它,还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它。

离下课还有两分钟,请大家自己再投入地读一遍课文。

开始——

  

 

第二课时

师:

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

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

谁来说说?

生3:

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

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

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

(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师:

两位同学的朗读都有长处,而我想我们还是少说长处,因为不足才是我们需要弥补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

他们评价得比较到位。

老师也想接受两位同学的指点,来试一试——

(教师朗诵)

师:

也请大家来批评。

(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

(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

(掌声)

师:

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

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

你来说——

生5:

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

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

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

(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

不错。

你来——

生6:

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

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

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

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

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

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

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师:

你发现的很好。

两种人称都可以记事、描写,但是在直接抒发感情上是有差别的。

你能说说作者在抒情的时候用了什么人称吗?

生8:

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

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

(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

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

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

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

好,这观点我同意。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

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

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

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师:

刚才生5说江面上月光在跳动,有同学可能有不同意见。

大家想想,是随粼粼水波跳动好,还是月光像银子一样镀在江面上好?

生10:

跳动好,有动感。

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

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

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师:

这一段里,我特别喜欢两个句子,一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生11:

“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

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

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

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

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

大家说到我心里了。

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

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

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

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

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

“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

“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

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

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

“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

对“横”分析得有道理。

假如把“接”换为“通”呢?

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

这个我不去解释了。

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

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

现在能不能背下来?

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师:

第一节,作者是以道家思维看风景,抒内心。

下面看第二节,可以分几层,为什么?

生17:

两层。

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

第二层写萧声。

师:

大家同意吧?

(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

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

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师:

好,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分析。

这里不管这么分析,就是这么两层。

我们先看看苏轼为什么由《明月》诗唱到了类似楚辞的民歌,并且还把这几句写了出来?

生20:

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

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

“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

毕竟他是被贬的。

师:

是啊,身在楚地,也是身在异地,苏轼的歌唱既有触景生情的因素,更有袒露内心的成分。

作为一道来的客人,恩,这个“客”是翻译成“客人”好还是“朋友”好?

生22。

肯定是朋友。

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

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

不是。

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

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

何以见得?

生22:

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

“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师:

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是知己,应该是朋友的另一个“我”。

我经常看到班级里总有几个人有吃的一起分,有超市一起去,有厕所一起上,这能算是“朋友”吗?

(生笑)

师:

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

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

作业,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

下课。

 

第三课时

师:

现在进行朗读测评。

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

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

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

放下。

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

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

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

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

最终评分:

三点五分。

(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

)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

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

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

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

有不同看法吗?

生3:

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

还有其他想法吗?

(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

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

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

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

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

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

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

同意。

师:

“同意”也得说说理由。

你说——

生4:

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

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

“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

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

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

(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

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

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

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

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

你说说——

生6:

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

不一样。

师:

那就是换韵了。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

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

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

说的好。

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

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

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

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

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

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

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

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

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

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

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

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

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

好。

几位说的都很好。

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

(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

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

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

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

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

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

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

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

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

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

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

“长终”,什么意思。

生13:

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

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

“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

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

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

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

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

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

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

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

悲风。

师:

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

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

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

两层。

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

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

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

你错了。

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

好,别吵。

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

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

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

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

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

这是“共适论”。

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

世界观。

师:

我想称为宇宙观。

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

“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

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

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

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