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6105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结构习题集.docx

数据结构习题集

1绪论

一、选择题:

1、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for(i=0;i

c[i]=i;

A.O

(1)B.O(n)C.O(log2n)D.O(nlog2n)

2、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这种方法称为()

A.索引存储方法B.顺序存储方法

C.链式存储方法D.散列存储方法

解析: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映像)称为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

它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并由此得到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方法:

它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

链式存储方法:

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

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来实现。

索引存储方法:

除建立存储结点信息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

散列存储方法:

就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数据结构中,逻辑上(逻辑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表示时所有结点之间的存储单元地址可连续可不连续。

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相对位置、所含结点个数都无关。

3、以下哪一个术语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

A.顺序表B.链表

C.散列表D.队列

4、算法在发生非法操作时可以做出处理的特性称为()。

A.正确性B.易读性C.健壮性D.高效性

5、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的()。

A.关联方式B.存储方式C.结构D.数据项

6、研究数据结构就是研究()。

A.数据的逻辑结构

B.数据的存储结构

C.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D.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数据的运算

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8、以下有关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括整数、实数、字符、声音、图像等

B.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取决于数据的存储方式

C.数据存储结构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语言

D.数据的运算是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的

9、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数据结构B.数据元素

C.数据项D.文件

10、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for(i=0;i

for(j=0;j

a[i][j]=i*j;

A.O(m2)B.O(n2)C.O(m×n)D.O(m+n)

1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正确性和简明性B.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C.可读性和可维护性D.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

二、填空题:

1、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   )和()。

2、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       )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3、()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无关。

4、程序段“for(i=1;i<=n;i++){k++;for(j=1;j<=n;j++)x=x+k;}”的时间复杂度为()。

5、数据的存储结构(物理结构)可以用()、()、()及散列存储等四种存储方法表示。

三、判断题:

1、顺序存储方式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和删除运算效率高。

()

2、顺序存储结构属于静态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属于动态存储结构。

( )

3、线性表的链接存储,表中元素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一定相同。

()

4、数据的机内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相邻。

()

6、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

7、基于某种逻辑结构之上的运算,其实现是惟一的。

()

参考答案(绪论)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D

D

C

A

D

C

B

A

C

D

二、填空题

1、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

2、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       )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3、(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无关。

4、程序段“for(i=1;i<=n;i++){k++;for(j=1;j<=n;j++)x=x+k;}”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5、数据的存储结构(物理结构)可以用(顺序)、(链式)、(索引)及散列存储等四种存储方法表示。

三、判断题

1、顺序存储方式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和删除运算效率高。

(×)

2、顺序存储结构属于静态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属于动态存储结构。

(×)

3、线性表的链接存储,表中元素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一定相同。

(√)

4、数据的机内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相邻。

(×)6、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

7、基于某种逻辑结构之上的运算,其实现是惟一的。

(×)

2线性表

一、选择题:

1、在表长为n的顺序表上做插入运算,平均要移动的结点数为()。

A.nB.n/2C.n/3D.n/4

2、在一个单链表中,若P所指结点不是最后结点,在P之后插入S所指结点,则执行()

A.S->next=P->next;P->next=S

B.P->next=S->next;S->next=P;

C.P->next=P;P->next=S;

D.P->next=S;S->next=P;

3、在已知头指针的单链表中,要在其尾部插入一新结点,其算法所需的时间复杂度为()

A.O

(1)B.O(log2n)C.O(n)D.O(n2)

解析:

单就插入运算而言,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

(1),但要将指针定位到链表末尾,指针移动的时间复杂度为O(n);

4、对于只在表的首、尾两端进行插入操作的线性表,宜采用的存储结构为()

A.顺序表B.用头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

C.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D.单链表

解析:

尾指针是指向终端结点的指针,用它来表示单循环链表可以使得查找链表的开始结点和终端结点都很方便,设一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其尾指针为rear,则开始结点和终端结点的位置分别是rear->next->next和rear,查找时间都是O

(1)。

若用头指针来表示该链表,则查找终端结点的时间为O(n)。

5、线性表是()

A.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B.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

C.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D.一个无限序列,不能为空

6、在n个结点的双链表的某个结点前插入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是()

A.O(n)B.O

(1)C.O(log2n)D.O(n2)

7、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结点的地址()

A.必须是连续的B.必须是不连续的

C.连续与否均可D.必须有相等的间隔

8、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

A.使单链表至少有一结点B.标志表中首结点位置

C.方便运算的实现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实现

9、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head=NULL;B.head->next=NULL;

C.head->next=head;D.head!

=NULL;

10、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A.O

(1)B.O(n)C.O(n2)D.O(log2n)

11、下列有关线性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表中的元素之间是线性关系

B.线性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C.线性表中任何一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

D.线性表中任何一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12、在单链表中,存储每个结点需有两个域,一个是数据域,另一个是指针域,它指向该结点的()

A.直接前趋B.直接后继C.开始结点D.终端结点

13、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nB.2n-1C.2nD.n-1

14、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随机访问    B.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C.插入删除时不需移动元素D.所需的空间与线性表成正比

15、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直接前趋,若在p,q之间插入s结点,则执行的操作是()。

A.s->next=p->next;p->next=s;B.q->next=s;s->next=p;

C.p->next=s->next;s->next=p; D.p->next=s;s->next=q;

16、链表具有的特点是()。

A.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B.插入、删除需要移动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D.存储空间是静态分配的

17、一个顺序表一旦说明,其中可用空间大小()

A.已固定B.可以改变C.不能固定D.动态变化

18、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和找第i个元素的前趋元素,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B.单链表C.双向链表D.单循环链表

19、两个指针P和Q,分别指向单链表的两个元素,P所指元素是Q所指元素的前驱的条件是()。

A.P->next==QB.Q->next==P

C.P==QD.P->next==Q->next

20、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B.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21、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22、在n个结点的顺序表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

(1)的操作是()。

A.访问第i个结点(1≤i≤n)和求第i个结点的直接前趋(2≤i≤n)

B.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1≤i≤n)

C.删除第i个结点(1≤i≤n)

D.将n个结点从小到大排序

23、在一个单链表中,若删除p指向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的操作为()。

A.q=p->next;p->next=p->next->next;free(q);

B.p=p->next;q=p->next;p=q->next;free(q);

C.q=p->next->next;p=p->next;free(q);

D.p=p->next->next;q=p->next;free(q);

二、填空题:

1、在双链表中要删除已知结点*p,其时间复杂度为(     )。

2、在仅有尾指针R指示的单循环链表R中,在表尾插入一个结点S的语句序列是(                )。

3、在带头结点的双链表L中,指针P所指结点是开始结点的条件是(     )。

4、在具有n个结点的双链表中做插入、删除运算,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

5、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向后移动(       )个元素。

6、在双循环链表中,若要在指针p所指结点之前插入指针s所指的结点,则需执行下列语句:

s->prior=p->prior;p->prior->next=s;()和p->prior=s;。

7、已知指针p指向双向链表中的一个结点(非首结点、非尾结点),则将结点s插入在p结点的直接后继位置的语句是()s->prior=p;s->next->prior=s;p->next=s;

8、已知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L,指针p指向L链表中的一个结点(非首结点、非尾结点),则删除结点p的直接后继结点的语句是();删除首结点的语句是()。

三、判断题

1、在有序的顺序表和有序的链表上,均可以使用折半查找法来提高查找速度。

()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随机存取。

()

3、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

四、程序设计题

数据结构的数据类型定义如下:

顺序存储:

typedefstruct

{int*base;intlength;intlistsize;}sqlist;

链式存储:

typedefstructLinkList

{intdata;structLinkList*next;}Node,*LinkList;

1、已知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中的结点是按整数值递增排序的,写一算法将值为x的结点插入到表head中,使head仍然有序。

2、用尾插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3、用头插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4、对给定的单链表L,编写一个删除L中值为x的结点的直接前趋结点算法。

5、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将(a1,a2,…ai,…an)逆置为(an,…,ai,…a2,a1);

6、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将(a1,a2,…ai,…an)逆置为(an,…,ai,…a2,a1);

7、使用顺序存储结构分别实现A=A∪B和A=A∩B运算;

参考答案(线性表)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

A

B

C

A

B

C

C

B

B

A

B

B

A

B

C

B

A

A

A

B

A

A

二、填空题

1、在双链表中要删除已知结点*p,其时间复杂度为(O

(1))。

2、在仅有尾指针R指示的单循环链表R中,在表尾插入一个结点S的语句序列是(P=R;while(P->next!

=NULL)P=P->next;P->next=S;S->next=NULL;)。

3、在带头结点的双链表L中,指针P所指结点是开始结点的条件是(P==L)。

4、在具有n个结点的双链表中做插入、删除运算,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

(1))。

5、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向后移动(n-i+1)个元素。

6、在双循环链表中,若要在指针p所指结点之前插入指针s所指的结点,则需执行下列语句:

s->prior=p->prior;p->prior->next=s;(s->next=p;)和p->prior=s;。

7、已知指针p指向双向链表中的一个结点(非首结点、非尾结点),则将结点s插入在p结点的直接后继位置的语句是(p->next=s;)s->prior=p;s->next->prior=s;p->next=s;

8、已知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L,指针p指向L链表中的一个结点(非首结点、非尾结点),则删除结点p的直接后继结点的语句是(q=p->next;p->next=q->next;free(q););删除首结点的语句是(q=L->next;L=L->next;free(q);)。

三、判断题

1、在有序的顺序表和有序的链表上,均可以使用折半查找法来提高查找速度。

(×)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随机存取。

(√)

3、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

四、程序设计题

1、已知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中的结点是按整数值递增排序的,写一算法将值为x的结点插入到表head中,使head仍然有序。

P=head->next;

While(p->next!

=NULL&&p->datanext;//指针定位

p->next=x;

x->next=p->next;

2、用尾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请参考教材“数据结构-清华大学严尉敏著评p29-p30”;

3、用头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请参考教材“数据结构-清华大学严尉敏著评p29-p30”;

4、对给定的单链表L,编写一个删除L中值为x的结点的直接前趋结点算法。

//算法思路:

先判断L中是否存在值为x的结点,若不存在,返回错误(-1);若存在,用一指针p定位到值为x的第一结点,用另一个指针q定位到值为x的第一结点的前驱结点,然后实施删除操作;重点语句为:

p=L->next;//p指向第一个结点

whili(p->data!

=x&&p->next!

=NULL)p=p->next;

if(p==NULL)ruturnerror;//不存在

else

{

p=L->next;

while(p->next->next->data!

=x)p=p->next;

q=p->next;

p->next=p->next->next;

free(q);

}

5、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将(a1,a2,…ai,…an)逆置为(an,…,ai,…a2,a1);

重点语句:

for(i=0;i

{

sqlist.base[i]←→sqlist.base[sqlist.length-i];//第i个元素和第length-i元素交换存储

}

6、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即将(a1,a2,…ai,…an)逆置为(an,…,ai,…a2,a1);

参考答案:

Node*fun(Node*h)//h指向单链表的第一个结点

{

Node*p,*q,*r;

P=h;

If(p==NULL)

ReturnNULL;

q=p→next;//q指针指向第二个结点

p→next=NULL;

while(q)

{

r=q→next;//第一次循环时,r指向第三个结点

q→next=p;//第二个结点的NEXT指向第一个结点

p=q;//p总是指向逆置后的第一个结点

q=r;//q总是指向剩余单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为将其作为逆置单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作准备

}

returnp;

}

两外,解决本体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将结点数据域拷贝到一个一维数组中,然后反过来填充单链表结点的数据域。

7、使用顺序存储结构分别实现A=A∪B和A=A∩B运算;

请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严尉敏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P20例2-1;

3栈和队列

一、选择题:

1、循环队列是空队列的条件是()

A.Q.rear==Q.frontB.(Q.rear+1)%maxsize==Q.front

C.Q.rear==0D.Q.front==0

2、链栈与顺序栈相比,比较明显的优点是()

A.通常不会出现栈满的情况B.通常不会出现栈空的情况

C.插入操作更加方便D.删除操作更加方便

[分析]不管是链栈还是顺序栈,其插入、删除操作都是在栈顶进行的,都比较方便,所以不可能选C),D)。

对链栈来讲,当栈中没有元素而又要执行出栈操作时,就会出现栈空现象,故B)也是不正确的。

只要内存足够大,链栈上就不会出现栈满现象。

而对顺序栈来讲,由于其大小是事先确定好的,因此可能会出现栈满现象。

所以A)是正确的。

3、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则第i个输出元素是()

A.n-iB.n–i+1C.iD.不确定

4、栈与一般线性表的区别主要在()

A.元素个数B.元素类型

C.逻辑结构D.插入、删除元素的位置

5、一个链栈的栈顶指针是top,则执行出栈操作时(栈非空),用x保存被删除结点,则执行()

A.x=top;top=top→next;

B.x=top→data;

C.top=top→next;x=top→data;

D.x=top→data;top=top→next;

[分析]栈顶元素出栈后,应该从栈底位置即第一个结点开始重新定位,执行语句是:

q=base;while(q→next!

=top)q=q→next;free(top);top=q;

6、对于一个栈,给定输入序列为1,2,3,则下列不可能为输出序列的是()

A.1,2,3B.3,2,1C.3,1,2D.2,1,3

[分析]每个元素进栈后立即出栈,结果是答案A;三个元素全部进栈后再出栈,得到答案B;1和2进栈后出栈,然后3入栈后出栈,得到答案D;而C答案不可能的原因是:

3出栈后,说明1、2还在栈中,1出栈后2还在栈中,说明2的入栈次序在1之前。

7、在链接队列执行入队操作( )

A.需判别队是否空B.需判别队是否满

C.限制在链表头p进行D.限制在链表尾p进行

8、以下不属于栈的基本运算是()。

A.删除栈顶元素B.删除栈底元素

C.判断栈是否为空D.将栈置为空栈

9、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a,b,c,d,e,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e,d,c,b,a B.d,e,c,b,a

C.d,c,e,a,b  D.a,b,c,d,e

10、设计一个判别表达式中左、右括号是否配对出现的算法,采用()数据结构最佳。

A.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B.栈

C.队列    D.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11、循环队列的特点之一是不会产生()。

A.上溢出B.下溢出C.队满D.假溢出

12、设数组Data[n]作为循环队列Q的存储空间,front为队头指针,rear为队尾指针,则执行入队操作的语句为()。

A.rear=(rear+1)%(n+1)B.front=(front+1)%n

C.rear=(rear+1)%nD.front=(front+1)%(n+1)

13、栈是限定在()处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A.端点B.栈底C.栈顶D.中间

14、容量是10的循环队列的队头位置q→front为2,队列中的数据元素个数为5,则队的第一个数据元素的位置是()

A.2B.7C.1D.0

[分析](front-rear+10)%10=5,并且front和rear的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