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6023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docx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

韶关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篇

本文目录韶关导游词广东韶关丹霞山导游词韶关南雄梅关古道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去游览韶关曲江的南华禅寺。

南华寺建于公元5xx年。

现在的面积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西来初地,发现韶关曹溪神似佛祖觉悟,并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于是,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当时的梁武帝建寺。

梁武帝批准了并取名宝林寺唐中宗时期曾改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唐玄宗时改名为建兴寺,到宋太祖赵匡时改名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

现在的寺名,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六祖成道故事】

  说道南华寺,就会想起一个人,大家知道是谁吗。

对那就是慧能,在这里我为大家讲一下慧能成道的故事,慧能俗姓卢,广东云浮市新兴县人,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为人做针线活维生。

由于家里太穷,慧能从没读过书,十多岁开始上山打柴,帮补家用。

到二十四岁那年,慧能担柴到富贵人家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觉得自己遇佛法有缘,于是,他决定要出家。

慧能就去找了念金刚经的和尚,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慧能是佛教天才,于是就跟慧能说,你去湖北黄梅东山寺,找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

慧能听了这位和尚的话去了湖北的黄梅东山寺。

  【禅宗地位】

  现在,车已到了南华寺,我们下车开始游南华寺吧

  【寺院七进】

  各位,我们现在进入南华寺。

南华寺共七进,即曹溪门、宝林门、天王宝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

  (曹溪门,宝林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曹溪门,曹溪门高12.5米、宽22.4米,上有曹溪及南华禅寺两木匾额,两侧塑天龙八部之第二部神将,俗称哼哈二将,是守护佛法的天神。

各位请跟我来,过五香亭、放生池,我们来到宝林门。

门上挂着1938年国民党主席林森题写的宝林道场匾额,门联是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道出了南华寺的历史与地位。

  各位随我来,我们来到天王宝殿,天王宝殿正中这位是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弥勒的造型为浙江布袋和尚,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布袋和尚临终前说:

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使人认定布袋即弥勒。

殿两侧是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拿着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拿着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拿着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拿着蛇的西方广目天王。

现在我们来到殿后,这位是镇压邪魔的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进入大雄宝殿,大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举行宗教仪式的主要场所。

殿正中供奉三宝佛,中间这位是释迦牟尼、左边这位是阿弥陀佛、右边这位是消灾延寿药师佛。

释迦胁侍为81岁迦叶、18岁阿难尊者,是佛祖不立文、教外别传的禅宗初祖、二祖。

禅宗在印度传28代之后,传到达摩。

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少林寺面壁九年后,传中国的禅宗祖位,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故迦叶、阿难亦为禅宗的祖师爷。

殿四壁上塑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来自社会各阶层,其中最精妙的是南壁西窗下的济公知觉罗汉,左看为哭,右看为笑,中观则啼笑皆非。

东壁塑文殊骑狮,象征菩萨智慧如旋风,西壁塑普贤骑象,手持莲花、莲花之上有佛经,显示菩萨为佛教理论家。

殿后侧为观音独占鳌头,观音左右为龙女和善财童子,观音之上方,塑金身王子相的是观音原身。

  出大雄宝殿,可看到一直径2.09米、高1.7米的千人锅,修铸于元代;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八月初三南华诞等时候,熬粥施舍用的慈善设施,是中国最大的千人锅。

  (藏经阁)

  向上走,即到了藏经阁。

藏经阁为典型明代建筑风格,藏有许多国家一级文物,一般不对游客开放。

藏经阁两侧,均植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树。

菩提树是佛教无上圣树,佛祖原为印度净饭国王子,为当时印度九个阶层中的上层贵族,曾六年苦修,未有结果,到恒河洗了一个六年未洗的澡,吃了恒河边牧羊女的羊奶;当时,他只剩下皮包骨,彻悟了苦行不能解脱,于是在菩提树下打坐49天,终于觉悟,创立佛教。

  (灵照塔)

  现在来到灵照塔,原供奉六祖真身;真身升座祖殿后,现供奉毗卢遮那佛。

灵照塔是南华寺现存最早、最古、最高的建筑,为楼阁式八角五层砖塔,高三十米。

塔初建于唐先天年间,有1200多年历史。

  (祖殿)

  现在我们来到祖殿,祖殿内安放着慧能、明代憨山、丹田大师真身。

真身,亦称金刚不坏之身,肉身菩萨,得道高僧缸葬三年而不坏,即可升座,反复油上福州漆(古代最上等的油漆),披上袈裟,供受朝拜。

各位团友,参观完祖殿后,请随我参观九龙泉,即卓锡泉。

  【九龙泉水松】

  现在我们来到九龙泉,泉四周因历代有圣旨保护,永禁樵苏,故林木茂盛、古树参天,其中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松,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

现生存有树龄五百年以上,高40多米的水松九株。

南华寺用古语讲是风水好,用现代话讲就是环境好,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好南华寺,因世界只有一个南华寺。

【广东韶关丹霞山导游词】韶关导游词

(2)|返回目录  各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们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

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

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

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

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

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

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

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

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

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

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

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一进入丹霞山风景区,迎面是丹霞门楼,门楼金壁辉煌,牌坊上刻有全国人大副主席习仲勋所题的丹霞山三个大。

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

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

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

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

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

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

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

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从幽洞通天向前约10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山崖自上而下劈开一条窄缝,长200米,高40多米,宽才1米左右,最窄处仅0.7米,成为从幽洞通天到锦石岩的一条奇险小径。

从这走过只觉两侧绝壁耸立,势欲倾到,仰视苍穹,唯存长天一线,长在两边崖缝的灌木枝叶竟然参差交错,不时有岩鹰,疾若流星,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

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

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

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

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

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

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

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

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

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 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

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

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看过锦石岩之后,沿原路往回走,过半山亭右转,迎面蓝天只剩一线,两旁峭壁笔立,在峭壁之间修有一关门,其险无比,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然而当你回身远眺时,如带的锦江在参错排列的诸峰之间蜿蜒,又是一番情趣。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

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

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

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

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遭受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仅存遗迹。

1980年,本焕禅师到寺住持,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原省长叶选平在别传寺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老人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

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而对云海,前后相联,左右对称。

整个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辉煌而又不失庄严。

别传寺于1984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光,全国佛教协会赵仆初会长于1986年春来访时,赋七律《丹霞山赠本焕和尚》云:

群峰罗列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

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

每当别传寺的僧人早晚功课及佛事之时,钟鼓齐鸣,磬鱼同响,梵吹这音弥漫半山。

此般景象无论古今丹霞十二胜景中,均列此一景,古称杰阁晨钟,今言别传梵吹。

  杰 阁 晨 钟[清]范秉秀逼天高阁绝嚣尘,乍听疏钟耳一新。

鲸吼龙吟真似幻,山鸣谷应幻犹真。

五更梦里虚无境,六十年人汗漫身。

长老峰前敲月落,教人独起立清晨。

  出别寺便可看到不远处有一大树,枝叶婆娑。

走近细看,可辨清树干一里一外,是两棵不同科目的树相互依存着。

它们枝叶交错不分彼此,但又各现姿容,好象久别重逢的情人,互想拥抱着站立在幽静的山谷间。

古人有诗云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可见前人以鸳鸯名此树,不无道理。

那这不同科目的树是怎么连在一起?

你又知道答案吗?

双池碧荷,原称双沼碧荷,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

位于中层风景区右侧,这里有3米高的巨石崛起,形似平台,平台上凿有两个石池,一大一小,犹如两面明镜,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双镜池。

古时池中曾有一种名贵的荷花,锦边莲,其花白瓣红点,中含浅碧,是稀有名贵的品种。

  丹霞山的石峡仅此一处,是登山顶所必经之路。

这里石裂为二,形如合掌,中间露出一峡道,高达数丈。

峡内幽暗时有如昏暮,仰视只见天光一线,从峡顶斜射而入。

其景观之奇特,完全是天造地设。

从石峡中攀登而出便是二关门,它皆以方石筑成,狭隘仅可通人,这里下临石峡,上望霞关,古人所言一卒当关,万夫莫敌,可为二门关写照。

  由丹霞山的中层到上层,本无道可通,后人在二关门后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石阶,并在旁边安上铁索链,才成为通道。

这里是一处裸露的红岩峭壁,两旁空旷,无所依傍,百丈丹崖直下涧底。

站在丹梯之上,尽管能纵目如簇的翠峰、似练的锦江,却令人目眩心悸,不敢在此久滞连。

在丹梯的右下方石壁上镌刻着宜若登天四个大,形象地道出了此处的险景。

丹梯铁索的上端是霞关,旧称海山门,为登山踏的唯一隘口。

它采用丹霞山的红色砂岩砌就,高2.5米,宽3米,关门狭窄仅0.8米。

这一路上穿石峡,过二关,攀丹梯铁索,一处险于一处,最后出得霞关,就到达上层风景区了。

  在上层风景区最南端,有丹霞山的观日亭.它在长老峰之顶,观日亭分上下两层。

有人说过,在丹霞山观日出绝不下于在黄山莲花峰观日出。

也有人盛赞:

游尽日出风景地,独有丹霞日出美。

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在东方天际,云层涌动之处,一片淡橙色的霞光隐隐泛起。

蓦然,一条秀眉般微弯狭长的光带出现,接着是无限的红波由天外铺来,这时太阳慢慢升高着,如一颗滚贺的火球,忽浮忽沉,历经两三次起落后才继续往上升腾。

  有的朋友曾慨叹,几次上丹霞山都看不到日出,这是因晴雨不常,要靠碰得巧。

即使有日出,壮观与否也要取决于季节及天气。

一般来说,夏末和秋冬季节较为适宜,最好是前一天下午下了点小雨,接着天晴,第二天薄雾缭绕,那可是观赏壮观日出的难得机会了。

  螺顶浮屠位于海螺峰的峰顶。

浮屠是梵语佛陀的译音,有人用它来称佛教供奉佛骨、佛像或收藏佛经、保存僧人遗体的建筑物,一般称为塔,这座丹霞山上的则是舍利塔。

螺顶浮屠建于清康熙六年,为正方形红岩板石结构,由祭坪、基座、塔身三部分组成。

祭坪用石板铺就,四面设有供台,四周雕石为栏杆;塔身四层,高8.37米,四角立石柱。

这座塔的建筑颇具规模,是别传寺鼎盛时期的佐证。

  在海螺峰龙王岩前,有一丹霞古十二景之一的乳泉春溜。

乳泉又称石乳泉,泉水自岩下汩汩而出,清冽甘甜,滑如石乳。

清代顺治年间,仁化有一读书人,叫刘松涛,在此攻读诗书,见甘泉清爽,即凿井两口。

李永茂买下此山后,他的侄子李经宇隐居于此,依岩建造楼阁,取名龙王阁,并筑亭护井,点缀松篁,使这里的风景别具神韵,成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

可惜年长日久,昔日亭阁已全倾圯,仅剩二井盈盈,清泉依旧。

如逢春日,泉流汹涌,泻下深涧,潺缓有声,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叹天地之灵气。

位于海螺峰与宝珠峰中间背山谷有一条4米长的巨石,该石势如长虹,又平整如桥面,是由海螺峰去宝珠峰的唯一通道。

桥的两侧,一边下临深壑,一边连着山崖。

连山崖的一边,篁竹繁生,清幽奇秀。

此处又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尽管角度不同但与长老峰观日出仍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虹桥继续往东行,有一片松林,如海如云。

山风徐来,林海松涛哗然作乐,时儿像海潮骤来,万马奔腾;时儿又象轻歌曼舞。

在这里聆听大自然的天簌,会使你烦念顿消,超尘脱俗而心境愉悦。

舵石朝曦位于宝珠峰的北端,是本山的最高点。

丹霞山本体山峰的形状宛如一艘巨轮,泊于锦江之畔。

宝珠峰在船尾,峰顶东南端崛起一块红石,就象船舵一般,因此得名舵石。

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这里金光璀灿,朝霞似锦,一草一木,一石一岩都反射出金红色的光彩,十分壮丽。

  锦江的名美丽,然而它的景色更加美丽。

锦江水源于江西崇义县仙人岭,蜿蜒百里经仁化县城而来,绕丹霞山向南流入浈江。

一路奔流于山岭之间,两岸的山峰在绿水中印下了身影。

丹山碧水,相互映照,景色非常迷人。

到丹霞山旅游,如果仅公仅登山游玩,而没有游览锦江,那么你的流程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将是万分遗憾。

游锦江可在山脚的码头乘坐游船,在游船上的船工会沿途给你介绍江上和江边的美妙景色。

  碧海龙吟为丹霞新十二景之一。

1984年在右侧的山谷靠锦江处修筑了一个人工湖泊,名为碧湖,湖面宽137亩,库容量达58万立方。

这个人工湖泊形如一弯新月,湖水浩淼,波光粼粼,在碧若玉盘的湖面上倒映着丹霞山的秀美身姿。

若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汨汨泉声,自然可以令人生发出万般遐思。

在溢翠宾馆后面的锦江河上,有一条铁索桥,是通往南岸锦园度假村的行人索桥,名为九索桥,又称鹊桥。

该桥建于1986年,桥长80米,宽2米多。

由五条钢索平行并列为桥身,上面铺木桥作桥面,两侧各有两条钢索作为扶手。

整个桥身就靠这九根钢索连结在两头的桥墩上。

游人走在桥上,整条桥就会左右摇摆,但又绝对安本,可谓有惊无险。

站在桥下仰视鹊桥,有如凌空飞彩练;站在桥上俯瞰锦江,则见碧水映长虹。

这里既是沟通锦江两岸的交通要道,又是一景观,被称作九索长虹。

  从小码头登上游艇,看两岸青山徐徐后移,听锦水滩声悄送情歌。

船行100多米,左前方一山迎面而来,此山形状恰似一只大乌龟,龟头、龟甲、龟尾,清晰可见,形神兼备。

龟头所向,正是丹霞山别传寺的山门。

待船至龟尾时,回头再看,则只见龟头徐徐缩进了龟甲之内,形象之逼真,动作之酷似,令人叹为观止。

  游船再往前行,两岸石岩千姿百态,水中礁屿或藏或露,打鼓洞、卧牛石、六指擒魔等等奇石,不但造型逼真,而且都有一段离奇的传说。

江水澄清碧透,在浅水处,能见游鱼悠悠摆尾,彩色的锦石耀眼生辉;水深处则江水浓如翡翠,将两岸青山摄入江中。

在如诗如画的江岸长廊中,过沙滩,泛平湖,几经曲折,游船终于来到一抹平沙的车头村。

这里是游船的终点站,离出发点已有十几里了。

舍舟登岸,沿着沙滩可以寻觅玲珑的锦石,可以在岸边小摊购买丹霞还魂草。

流波撷胜的流程定会使你获得千山依序入画屏的美好感受。

  在乘船游锦江而下四里处,左岸小山峰上有一座观景亭。

离船登岸,顺石阶上亭阁,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云雾缭绕其间,使人如置身于仙山琼阁之中,这里便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仙山琼阁。

向后仰看,只见丹霞山主峰犹如一艘巨轮乘风破浪,又似一只高大的骆驼正在跋山涉水。

向前眺望,姐妹峰婷婷玉立,脉脉含情,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拇指峰犹如大地伸出拇指,赞美秀丽的丹霞景色;茶壶峰亦十分逼真,有壶盖、壶嘴,唯独没有茶壶把手。

传说古时候姐妹二人,热情好客,争着给远方的宾客斟茶一不小心扯脱了壶把,香茶溅下锦江,香溢30里。

在茶壶峰前后的燕岩、平顶寨又如一张茶几和一只茶杯,与茶壶峰相映成趣。

最远处有一峰直立,形如观音菩萨,观音前面更有两座小石峰,宛如金童玉女,形成了童子拜观音的绝妙之景。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开心。

【韶关南雄梅关古道导游词】韶关导游词(3)|返回目录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今天我们去参观距离南雄市区20多公里的梅关和梅岭古驿道。

秦汉以降,岭南与中原北方交通日渐频繁,以西江、北江和东江为骨架的水上交通线以北、西两个方向,越过五岭之间低矮分水岭或直接由河谷进入岭南各地,辐辏于番禺,形成树枝状交通网络。

而岭南古朝最主要水陆交通线梅岭古道,下浈水循北江南下番禺。

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指出:

广州者,海舶登岸处也。

唐时广州之波斯、阿拉伯商人,北上扬州者,必取道大庾岭,再沿赣江而下,顺长江而扬州也。

两宋时每天往返梅关伕力不下千人。

岭下重镇珠玑巷,为客货水陆转运主要口岸,两旁茶坊客栈、各种店铺,鳞次栉比。

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取道珠玑巷逾岭北上,他看到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贾抵达这里,越山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

运送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由同一条道路输往内地。

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

这种不断交流的结果,使山两侧的两座城市真正成为工业中心,而且秩序整然,使大批的人连同无穷无尽的行装,在短时间内得到输送。

利氏所指两座城市,在南者即南雄州城,是一个商业城市,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欧洲、印度、马六甲、摩洛哥与其他地方的货物,这里可说应有尽有。

它和中国各地大半皆有往来,许多货物经此而输往他省,因此船只往来不绝。

直到同治年间茂名籍举人杨廷桂《南还日记》仍载:

古道行旅如蚁,挤拥如观剧。

  

【梅岭得名】

  现在已到达梅岭。

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

梅岭横亘粤赣之间,岭有一隘口,一直以来是南北迁徙的通道。

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源自战国末,因梅鋗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而得名。

  

【梅关概况】

  梅岭巅建梅关,砖石构筑,座南朝北,东西横卧,紧连山崖。

关楼上方现镶嵌明万历年间南雄知府蒋杰题的石刻匾额,北书南粤雄关,南书岭南第一关。

关楼北面有闸门,闸门后设置关门,关门已毁,关门之南尚存门后两个拴孔。

关楼北面有一关前石碑,高2.4米,宽1.4米,刻梅岭两个大,是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重立。

关楼南门有一副对联:

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凭吊古驿道】

  经过大唐开凿大庾岭路碑、来雁亭,游览梅岭古驿道。

驿道始通于秦汉,唐张九龄开凿扩展。

古道从梅关向南北两边伸延,北连江西大余,南达广东南雄,全长40公里,道宽二至四米,以青石及鹅卵石铺砌而成。

为古朝沟通南北,连结长江、珠江水系的交通孔道,历朝都有修补,并在路旁增植松、梅等树。

粤汉(现京广)铁路和雄余(现323国道)公路开通后,梅岭古驿道失去了南北交通孔道作用,现仅存关楼两侧约八公里道路,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到驿道两旁的梅花了吗?

梅岭,以梅著称,因岭上南北气候迥异,故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独特自然景观。

经过夫人庙、玉皇殿,可瞻仰到陈毅元帅《梅岭三章》诗碑廊: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关的历史贡献】

  游览挂角寺、放钵石、卓锡泉后,往右上就是两江亭;梅岭是长江、珠江水系分水岭,两江亭取名即蕴含此义。

由长江亭、珠江亭组成的两江亭,座落在梅关古道粤、赣两省交界海拔522.5米的山巅上,为两层建筑,底层为八角,楼层为四角,取意四面八方,亭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高9.5米。

再往上走我们到达了关楼---梅关。

让我们回顾一下梅关历史吧:

梅岭设关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开发岭南,公元前2xx年,在梅岭开山筑横浦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孔道。

秦军民等大批入粤,置南海郡,促进了岭南经济及文化的发展。

后来,横浦关毁于战火。

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

现关楼是宋嘉佑年间建,历朝修葺,保存至今的。

梅关是既险且美的极致,她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经济、政治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梅关的畅通,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备,对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统一,发挥积极作用,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朝替了(《共产党宣言》)。

清朝的广东官路:

北京经涿州、雄县、德州、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赣州、韶关、广州。

梅关下的赣江是唯一交通长江与五岭的南北走向的河道,广州至北京只有梅关两侧40公里的山路,其余是水路。

  

【杨贵妃食荔枝史实】

  中国古朝驿道与驿站等设施和机构组成的驿传系统,是建立高度集权的大一统专制王朝、健全政治管理体制、强化装备、及时断决军机、完善统治机能、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条件。

《唐国史补》记载:

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

南海所生,尤胜蜀者。

故每岁飞驰以进,就是经由梅岭驿道,进贡高力士故乡茂名的荔枝;而西京古道贡龙眼、荔枝的使命黯然终结。

  

【张九龄开驿道】

  唐开元四年,张九龄因直言得罪当朝,告病返回故里韶关。

途经梅岭,见古道年久失修,人苦峻极,不堪行走,十分艰险难通。

这时已到了唐朝开元盛世后,岭南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南北商贸频繁,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的古道与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已很不适应了,张九龄遂给唐玄宗上一奏章,建议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

唐玄宗立即采纳,并诏命张九龄负责开凿扩展古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