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911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docx

《货币银行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docx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1.货币名目论

货币是人们思考,协商,或国家政权的结果和产物

(1)货币只是一种计量商品价值的符号

(2)货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

圣人先贤制币论—圣人制造的,为解决交换困难

国家货币论—货币是国家制造的,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等都是国家控制的

众人协商论—货币是众人协商的结果(商品,贸易的发展,物物交换难以达到,人们必须在身边带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这种商品能与其他任何货物交换)

◆2.马克思的货币自发论

◆货币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商品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特点:

(1)不是人们协商的产物,货币是商品

(2)货币是固定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他认为,货币根源在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结晶

◆货币的定义:

日常生活的定义

货币就是钱,也就是政府发行的纸币和硬币,经济学中被称为通货

◆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西方经济学的货币定义(现代货币)

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理论划分:

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M4=M3+其他资产

中国主要看M1、M3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里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不是实际货币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2.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不必是足值的货币本体

货币需求:

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因素,价格(P),待流通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M=PQ/V

3.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时,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

原因: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财富,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可以随时购买商品

目的:

贮藏财富,为购买和支付做准备,为投资积累资本,为预防不测之需

发展:

个人贮藏—请人代管—存入银行

储藏货币的机会成本取决投资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

4.支付手段

当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税费,支付租金和工资,即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的便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特点:

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互作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Eg:

信用证券(本票,汇票,支票,信用卡)

积极作用:

支付抵消,促进资金集中有效的使用等

消极作用: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出现债务危机等

5.世界货币(美元,欧元,日圆)

被采用为世界货币:

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中经济地位高,货币相对比较坚挺,有保障等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区别:

1、同时性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在买卖中,商品与货币在市场同时出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同时)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商品卖出与取得货币在时空上是分离的,价值是单方面转移的,有时先交货后付款,有时要预先付款再提货(不同时)

2、使用领域

流通手段只服务于流通领域(窄)

支付手段除了流通领域内,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范围宽)

3、债务关系

流通手段是在没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

支付手段是由于买卖的时空分离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生的(有)

4、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时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也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债权债务关系交织成一条支付链,当其中一环节不按期支付时,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增加了经济危机的风险。

◆货币的发展——按货币形态分类

(一)实物货币

人类最古老的货币Eg:

盐,毛皮,奴隶等

(二)金属货币

价值稳定,标准化,可分割,储藏,不变质Eg:

金,银,铜

我国是最早流通金属货币的国家

(三)纸币

以纸张为币材制成的,表明一定面额的货币.

携带方便,避免磨损,节省金银

分类:

兑现纸币不兑现纸币

世界各国流通的纸币都是不兑现纸币

(四)存款货币(存款,汇票,支票,本票)

(五)电子货币(储蓄卡、信用卡)

◆区分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

兑现纸币—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银行或者政府兑换铸币或金银条块的纸币

(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同)

不兑现纸币—不能兑换成铸币或金银条块的纸币

(它仅有货币价值而无币材价值)

◆货币的作用

1.货币与经济周期

每次经济衰退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降的,这表明货币的变化可能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经济衰退

2.货币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增长率也高

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增长率也低

货币的增长率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原动力

3.货币与利率

货币增长率提高时,利率也随之提高

4.货币政策与影响

各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维持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章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概念:

货币制度又称“货币本位制度”、“币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规定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的材料就是规定用何种商品充当一国本位币的币材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我国是“元”)

所谓基本通货,是指一个国家的计价标准单位。

金银是历史上基本的货币材料

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

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选用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制度

(二)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和货币单位价值量

货币单位名称:

圆(元),镑,克郎

货币单位的确定即为价格标准,这包括货币单位名称与货币单位价值量的确定

(三)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一国的通货通常分为本位币(纸币)和辅币(硬币)

特点:

1、本位币自由铸造,辅币限制铸造;本位币是足值得铸币,辅币多为不足值的硬币

2、在货币收复上,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四)准备制度

准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

目的:

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中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本位币和辅币

主币,又称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它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单位。

主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即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如何巨大,收款人不得拒收),主币在一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它的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镍及其合金等贱金属铸造,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

辅币一般是有限清偿货币,即每次交付的辅币数量有一定限制,超过限额,收方可以拒收。

不少国家规定辅币和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清偿的能力,我国采取了这种做法(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货币制度的演变

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它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

特点(主要内容):

1.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料,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银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所含的白银价值一致

3.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

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

缺陷:

1.体积大,价值小,不适用于大宗买卖,

2.价值贬值

◆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

主要内容:

1、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币材,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金币和银币都是足值货币

3、金币和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入输出(不包括破行本位制)

◆按金银的不同关系划分,复本位制可分为:

1、平行本位制

金银两种货币均按照其所包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市场来自发形成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一种商品同时拥有金价和银价.

缺点:

金币与银币比价随金币市场的价格变化频繁波动,导致商品价格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市场容易混乱

2、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

即金银两种货币按照国家法定比例流通的货币制度

构架以法定的形式确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

◆“劣币驱逐良币”现像:

当金币与银币的法定比价同市场比价不一致时,金属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就会被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金属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跛行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虽然金币与银币在法律上拥有同样的地位,但是银币被禁止自由铸造。

金币和银币以固定的比例兑换.

是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

◆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

金币本位制将黄金铸币作为法定本位币,而银币则退居辅币地位,它的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能力受到限制。

◆特点:

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保证了金币的名义价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保持一致

2.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从而保证了银行券稳定地按面值流通

3.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使得货币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

Eg,物价上涨—购买商品的数量下降—币值下降—黄金价格上涨—金币转化成黄金出售—金币量下降—物价下降—币值与黄金价格平行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出口少于进口—金币流向国外—减少了国内金币数量—国内物价水平下降——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使国际收支逆差得到调整

(二)金块本位制

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金块为准备金的银行券

任何人都可以将所持有的银行券兑换成等量的黄金.

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

(三)金汇兑本位制

定义:

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当一个国家实行这种货币制度时,需要将黄金存放在另一个国家,本国货币与之实行固定比例率,该国自己的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有当此国货币兑换成黄金存放国的货币时,才能兑换成黄金

这是一种殖民地性质的货币制度

局限: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实际上使本国经济依附于经济实力雄厚国家的货币上,从而处于附庸和被动地位。

无论是金块本位制还是金汇兑本位制,都没有金币的流通,失去了金币制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不兑现本位制和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

以纸币为本位币,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纸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特点:

(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他们都体现某种信用关系

(2)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

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

(货币投放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不足—通货紧缩—物价下降)

 

足值货币:

具有内在价值的实物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早期形态。

作为非货币用途与作为货币用途。

贵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这由它的天然属性所决定的。

足值货币可以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

非足值货币即信用货币,是一种完全借助信用基础而流通起来的货币(现在流行的货币、银行存款、电子货币)

 

◆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内地的货币制度实行人民币制度,人民币是纯粹信用货币

1948年12月1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

单位是元,元是本位币,辅币是角,分;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不与金属挂钩,不能兑换黄金

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纸币和硬币).

国家规定了人民币限额出入国境的制度,严禁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流通

3、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在国家手里

4、人民币的发行保证

5、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就是商品或者货币的所有者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把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度给需求者,并按照借贷双方签定的契约,到期还本付息的行为.

◆信用的特征

1.信用是以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的特征

区别于财政分配,民间救济,世界救济

2.信用关系区别于商品买卖关系

商品买卖—卖者放弃商品所有权,买者放弃货币所有权,这个过程是等价交换

信用关系—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只是使用权发生转移

贷者贷出货币或商品,没有取得任何等价物,只是在一定时间内让出货币的使用权,获得在一定时期后对本金和利息的索取权

3.信用的运行以契约为基础,以履行为核心

◆最早的信用是高利贷信用

◆信用的形式:

 

债权人债务人

经济内容/用途

形态

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工商企业

生产销售

商品

银行信用

金融中介企、居民

(银行等)政府等

生产销售

消费

货币

国家信用

银、企各级

居、机构政府

弥补财政赤字;

筹集长期资金

(公开操作工具)

货币

消费信用

工商企业消费者

金融机构个人

耐用消费品

住宅/其他支出

商品/

货币

(工商企业的直接信用;国际信用)

◆商业信用(直接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信用的基础,其他信用都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

商品的赊销、赊购和分期付款

◆商业信用的优点及局限性

商业作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延期付款保函)。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

 2)商业信用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票据的接受性存在限制,只有通过贴现,转换为货币,才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4)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5)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

6)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银行信用(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的特点:

1、债权是:

银行自身,债务人是工商企业,公众

2、银行信用贷出的是货币资金、借贷资金,不受使用时间和投放方向上的限制(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部分准备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的存在,商业银行系统能以创造派生存款的方式扩张信用

◆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国家信用(直接信用)

又称公共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

(一)国家公债,这是一种长期债券,一般用于国家大型重点项目的筹资

(二)国库券,一种中短期债券,有1年一下或1—5年期不同限期

(三)专项债券,用于制定项目的筹资

一国国债规模的大小,主要通过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占金融资产的比重来衡量

国家信用的具体表现: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带动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

4.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通过发行国债从社会上募集货币用于投资建设)

消费信用

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商业企业利用赊销和分期付款等方式推销耐用消费品或房屋等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的方式:

(助学)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

信用卡

国际信用

1、出口信贷

2、国际租赁

3、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4、政府贷款

◆5、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主要包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以及一些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到款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分类:

一、从发行者的性质划分

1、直接信用工具:

借贷双方直接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

2、间接信用工具:

借贷双方通过信用中介进行融资

(商业票据、股票、公司债券、抵押契约)

二、从偿还限期划分

1、长期信用工具:

公债券、股票

2、短期信用工具:

国库券、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

公债券和国库券的联系

共同点:

都是国家债券

区分:

国库券是一年期以内包括一年期的国家发行的债券,利率相对公债低,但比同期定期存款的利息高,流通性好

公债是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债券,利率较高,同时风险性大和变现能力较差

◆信用工具的类型:

(一)短期信用工具

(二)长期信用工具

1、本票1、债权

2、汇票(商业票据)2、股票

3、支票

4、国库券

5、信用证

本票——期票,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未到期的本票可以转让、向银行贴现

(银行本票、商业本票)

汇票——命令式信用凭证,是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第三者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须注明三方当事人、须经过承兑,有可转让性和偿付性

未到期的本票可以转让、向银行贴现(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支票——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或持票人

(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记名支票、不记名支票;即期支票、远期支票;保付支票;旅行支票)

◆债券与股票P59

股票与债券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

筹措中长期资金的主要信用工具

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

都是一种虚拟资本

区别:

两者的性质不同。

两者本金返还不同。

两者收益水平不同。

两者所承担风险不同。

◆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信用可以保证社会化大生产、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2、信用可以调剂资金余缺、分配闲置资源

3、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4、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利息与利率

◆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利息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利率的种类:

P69具体

按照制定人可以划分为: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

按照是否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按照利率水平是否调整:

固定利率、浮定利率

按照借款人不同:

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

按照时间长短分类:

短期和长期

基准利率——又叫中心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

◆利息计算:

P71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魏克塞尔和马歇尔):

利率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决定

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数量,而货币需求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平均利润率是利率水平的基本决定因素

◆决定利率的因素(六选三,解释)

1.平均利润率

2.资金供求状况

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资金供大于求---利率下降

3.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的背景下—物价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货币需求量上升(国家为了避免物价升值带来的货币贬值,利率将上升)

4.银行费用:

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其他活动的成本

5.国家经济政策

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

6.国际利率水平

 

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贴现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

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

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的区别

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最简单的讲:

抵押贷款是指以不转移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财产的占有现状,仅以此作为担保物的贷款形式;而质押贷款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借款银行占有,并以此作为贷款担保的贷款形式。

举例说明:

  你有一辆汽车,你向银行贷款,

  1、在车管所办理抵押登记,车还由你自己开着,此为抵押;

  2、你将车交给银行,由银行保管,此为质押。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及再贷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投资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存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