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814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docx

福建省福州闽清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6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数: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

“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填词须有词牌,据清人所编《词谱》统计,传世词牌有826调,算上变体就有2306种之多。

词的句式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王国维曾论道:

“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

它除可供文人案头欣赏外,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

词演唱时的听众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市井中人,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

当然,除字句易于听懂而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耳听与目怡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

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恰如词在宋以后的遭遇那样。

永《鹤冲天》词写男女惜别之情:

“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

”李清照《永遇乐》词写无奈之情: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悲于乐。

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

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

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悲的抒发中,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其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念奴娇》)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永遇乐》)的抒怀,皆可为证。

(有删改)

1.下列不能表现宋词市井文化品格的一项是

A.通过歌伎之口来娱悦听众。

B.既宜于雅乐,也宜于俗乐。

C.情趣能与市井听众产生共鸣。

D.语言通俗,字句易于听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吟诗,为了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往往一本正经;而填词时对音律和内容较少顾忌,比较自由。

B.“诗之境阔”指诗反映社会生活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词之言长”指词能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C.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双重品格的基础。

D.词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有其豪放的一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被称作“诗余”,是因为近体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

B.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充满了活力,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C.宋代以后,词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也就意味着元明清时代大多数词作的市井文化品格被削弱。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句非常直白,毫无费解之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19分)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

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

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

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

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异它甥。

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

“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

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

”武帝深纳之。

毅闻之,谓长公主曰:

“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

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

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及周武帝崩,后追思如丧所生。

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曰:

“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毅与长公主遽掩口曰:

“汝勿妄言,灭吾族矣!

”后事元贞太后,以孝闻。

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

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能辨也。

炀帝时,高祖为扶风太守,有骏马数匹。

常言于高祖曰:

“上好鹰爱马,公之所知。

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高祖未决,竟以此获谴。

未几,后崩于涿郡,时年四十五。

高祖追思后言,方为自安之计,数求鹰犬以进之,俄而擢拜将军,因流涕谓诸子曰:

“我早从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帝有天下,诏即所墓园为寿安陵。

谥曰“穆”,后祔葬献陵。

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太穆顺圣皇后。

(选自《旧唐书·后妃列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B.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C.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D.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崩是倒塌、崩裂之意;用于抽象和比喻意义,表示崩溃、溃烂;古代也称帝王之死。

B.姒娣是众妾互称之词,年长者为娣,年幼者为姒,也指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

C.床是供人睡卧的家具,也是一种简易的坐具 又名“交床”、“胡床”、“绳床”、“滕床”,也指安置器物的架子和井上围栏。

D.受禅是指王朝换代、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氏深受武帝的喜爱,其年幼时曾建议武帝对皇后要多加抚慰,以百姓为念,争取得到突厥的帮助。

B.高祖在求婚的时候,射两箭各射中了孔雀的一只眼睛,窦毅非常高兴,于是将窦氏嫁给了高祖。

C.高祖并未听从窦氏的劝说将自己的骏马献给文帝,结果因为这件事遭到贬谪。

后来寻找好的鹰犬献给皇上,被提拔为将军。

D.高祖拥有天下后,下诏在窦氏埋葬的陵园修建寿安陵,封窦氏谥号为“穆”,后来与高祖合葬在献陵。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

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能辨也。

(5分)

(2)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11分)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

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范停:

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

悴,副职。

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

②承明:

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

③视草:

为皇帝起草制诏。

8.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5分)9.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手可摘星的夸张手法写出山峰之高,同时把行人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劝学》)

(3).作者阐述教师的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人体模特儿玛利亚

席慕容

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早上都是人体写生的课,画室里经常有两三个模特儿摆姿势给我们画。

他们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流动性却不太大,就是说:

间或有一两个人做不长久,但是大多数的模特儿都有了好几年的经验,也都很敬业。

每天准时来,准时走,休息的时候尽管也会和我们谈天说笑,但是,只要一到上课时间,一走上他的位置,一脱下罩袍,一摆好姿势,他就不再说话也不再动作,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安静沉稳得如一具雕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那个叫做玛利亚的模特儿的原因了。

她不但常常迟到,常常借故早退,并且,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我们满意。

因为她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常常要求她摆出站立的姿势。

在开始的五分到十分钟里面,她还算合作,还能努力地保持直立的姿势,努力地睁大她那很黑很深的眼睛,但是,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了,眼睛也时开时闭,有时候还会自说自话起来。

在那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低声埋怨,我也会一阵一阵地觉得烦躁。

平常的我可以开玩笑,可以容忍一切的散漫和疏忽;但是,站在画布前的我,尤其是那个二十二三岁时的我,那个年轻气盛有着无限野心,并且对自己非常严厉的我,是绝对不能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那天,上课的时候,爱玛带了几个橘子来,教授不在,画室里自然就比较活泼了一点。

爱玛剥橘子给我们吃,画室里充满了一种橘子皮的香气。

这个时候,玛利亚忽然说话了,就在画室的中央,在木制的高高的写生台上,她对爱玛说:

“请你给我一点橘子皮吃好吗?

大家都有点吃惊,很少有正在工作中的模特儿会开口说话,并且开口要东西吃的,而且要的是橘子的皮!

爱玛有点不好意思,赶快递给她几瓣橘子,但是,玛利亚不要,她只要橘子皮,她说:

“我喜欢吃橘子皮,可以提神。

全班都哄笑了起来,助教也在旁边微笑,真的啊!

这个老爱打瞌睡的玛利亚实在是需要提提神的啊!

而我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了!

整个早上,对画室里的嘈杂,对玛利亚的不合作,对正在画的那张画的毫不进展,对这所有一切的不满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

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本来可以用功的早上是完全浪费,完全白过了。

到了晚上,在宿舍里,在灯下,我又把那张画再拿出来端详,想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可以努力或者补救的办法。

画布上的玛利亚面对着我。

其实,如果不是这样瘦削和无神的话,她的轮廓应该可以算是很美丽的。

隔壁房间的阿丽丝跑过来找我聊天,她是一间公立医院的护士,比我大上五六岁,快要结婚了,常常拿些壁纸或者窗帘的样本要我来帮她挑选,给她的新家提意见。

那天晚上,她一看那张画就叫了起来:

“我的天!

你把她画得真像!

我很奇怪地问道:

“怎么,你认识玛利亚吗?

“怎么不认识,在中学里,她高我几级,长得漂亮,一毕业就结婚了。

可是,生了四个孩子以后,有一天,她丈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隔了很久才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寄了封没有回信地址的信来,说对不起她,劝她把四个孩子送到育幼院,你看!

有这样荒唐的事!

”阿丽丝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是啊!

她的未婚夫每天下班以后都会来找她,两个人甜甜蜜蜜地说上好多话,她怎么能够忍受玛利亚这样荒唐的婚姻呢!

“去年,我在街上碰到她,她如果不叫我,我还真不敢认她哩!

她说,她拼命也要保住这四个孩子,绝不让他们遭到分离的命运。

她已经学会了开电车,所以,你别小看她,她白天去你们学校做模特儿,晚上可就是夜班电车的女司机哩!

一个非常瘦削的女人穿着暗色的制服,在驾驶台后面强撑着她的常常黑黑的眼睛,从薄幕一直到午夜,开着一列古老又笨重的电车,在布鲁塞尔狭窄的街道上反复地行走着。

然后,在第二天的早上,再匆匆地赶到艺术学院明亮的画室里,在一群骄傲的,残忍的,要求很严格的年轻人前面,脱下她所有的衣服,脱下她所有的曾经有过的理想和美梦。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四个幼小的孩子,在失去了父亲之后,不再失去母亲,失去他们的家,他们那唯一的卑微的依凭。

从那天以后,我一直不太敢正视玛利亚,在她的面前,我一直不太敢抬起头来。

(选自《小说精粹》,有删改)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为模特,玛利亚不但常常迟到,常常借故早退,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学生满意;但作为母亲,她很称职,拼命保住了她的四个孩子。

B.因为玛利亚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故意要求她长时间摆出站立的姿势,以考验她的身体是否胜任模特这一艰辛的工作。

C.“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意在表现玛利亚的不敬业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D.小说中写阿丽丝的未婚夫每天下班以后都会来找她,两个人甜甜蜜蜜地说上好多话,目的在于提示小说的主旨——莫要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否则就可能造成悲剧人生。

E.小说后文揭开了玛利亚的双重身份——白天做模特儿,晚上是夜班电车司机,其实,前文已有暗示,如眼睛“很黑很深”“时开时闭”;只要站的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索要橘子皮吃来提神。

(2)请简要概括玛利亚的形象。

(6分)

(3)小说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

(4)有人认为后三段完全可以删掉,你同意吗?

请谈谈你的认识。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的大名和成就,连年轻人也算在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差不多都念过他的散文名作:

《背影》和《荷塘月色》。

我念他的《背影》,还是在中学阶段,印象是:

文富于感情,这表示人纯厚,只是感伤气似乎重一些。

一九二五年他到清华大学以后,学与文都由今而古,写了不少值得反复诵读的书。

一九三七年以后,半壁江山沦陷,他随着清华大学到昆明,以及一九四六年回到北京以后,在立身处世方面,许多行事都表现了正派读书人的明是非、重气节。

不幸的是天不与以寿,回北京刚刚两年,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去世,仅仅活了五十岁。

我没有听过朱先生讲课,可是同他有一段因缘,因而对他的印象很深。

这说起来难免很琐碎,反正是“琐话”,所以还是决定说一说。

我的印象,总的说,朱先生的特点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

有些历史人物不是这样,如霍去病,看名字,应该长寿,却不到三十岁就死了;王安石,看名字,应该稳重,可是常常失之躁急。

朱先生名自清,一生自我检束,确是能够始终维持一个“清”字。

他字佩弦,意思是本性偏于缓,应该用人力的“急”补救,以求中和。

但他终归是秉性难移,多情而宽厚,“厚”总是近于缓而远于急的。

他早年写新诗,晚年写旧诗,古人说:

“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由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又是水乳交融。

文章的风格也是这样,清秀而细致,总是真挚而富于情思。

甚至可以扯得更远一些,他是北京大学一九二0年毕业生,查历年毕业生名单,他却不是学文学的,而是学哲学的。

这表面看起来像是不协调,其实不然,他的诗文多寓有沉思,也多值得读者沉思,这正是由哲学方面来的。

泛泛的谈了不少,应该转到个人的因缘了。

是一九四七年,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名《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许多饱学的前辈求援,其中之一就是朱先生。

久做报刊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在稿源方面有个大矛盾,不合用的总是不求而得,合用的常是求之不得。

想消灭求之不得,像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好办法,于是只好碰碰试试,用北京的俗语说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希望万一会掉下一两个。

我也是怀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心情这样做的,万没有想到,朱先生真就写了一篇内容很切实的文章,并很快寄来,这就是刊在第七期的《禅家的语言》。

当时为了表示感激,我曾在“编辑室杂记”里写:

“朱自清教授在百忙中赐予一篇有大重量的文章,我们谨为本刊庆幸。

禅是言语道断的事,朱先生却以言语之道道之,所以有意思,也所以更值得重视。

”这一期出版在一九四八年一月,更万没有想到,仅仅九个月之后,朱先生就作古了。

大概是这一年的五月前后,有一天下午,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我在家不在家,说他家的一位亲戚要来看我。

接着来了,原来是朱先生。

这使我非常感激,用古人的话说,这是蓬户外有了长者车辙。

他说,霍家老先生是他的表叔,长辈,他应该来问安。

其时他显得清瘦,说是胃总是不好。

谈一会闲活,他辞去。

依旧礼,我应该回拜,可是想到他太忙,不好意思打搅,终于没有去。

又是万没有想到,这最初的一面竟成了最后一面。

死者不能复生,何况仅仅一面,但我常常想到他。

朱先生学问好,古今中外,几乎样样通。

而且缜密,所写都是自己确信的,深刻而稳妥。

文笔尤其好,清丽,绵密,细而不碎,柔而不弱。

他代表“五四”之后散文风格的一派,由现在看,说是广陵散也不为过。

可是我推重他,摆在首位的却不是学和文,而是他的行。

《论语》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这里无妨断章取义,说:

与他的行相比,文可以算作余事。

行的可贵,具体说是,律己严、待人厚都超过常格,这二者之中,尤其超过常格的待人厚,更是罕见。

这方面,可举的证据不少,我感到最亲切的当然是同自己的一段交往。

我人海浮沉,认识人不算少,其中一些,名声渐渐增大,地位渐渐增高,空闲渐渐减少,因而就“旧雨来,今雨不来”。

这是人之常情。

朱先生却相反,是照常情可以不来而来。

如果说学问文章是广陵散,这行的方面就更是广陵散了。

说来也巧,与朱先生告别,一晃过了二十年,一次在天津访一位老友,谈及他的小女儿结了婚,问男方是何如人,原来是朱先生的公子,学理科的。

而不久就看见他,个子比朱先生高一些,风神却也是谦恭而恳挚。

其时我老伴也在座,事后说她的印象是:

“一看就是个书呆子。

”我说:

“能够看到朱先生的流风余韵,我很高兴。

(选自《负暄琐话》,作者张中行,有删改)

(1)下列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了解、熟悉朱自清,是从求学阶段学习他的散文名作《背影》《荷塘月色》开始的,在作者看来,他的散文情感丰富,只不过失之于感伤气重了一些。

B.朱自清先生给本文作者的总体印象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例如人如其名,他一生自我约束,清廉温厚,堂堂正正做人,能够始终维持名字中一个“清”字。

C.文章名为“琐话”,选材琐碎但不多余。

比如文中霍去病、王安石是为了反衬朱自清先生的性格,而结尾处写朱公子,则直接映衬出朱先生谦恭而恳挚的性格。

D.朱自清先生的品行、学问和文采都很出众,但作者最推崇朱自清先生的还是其“行”,和他律己严、待人厚的“行”相比,他的“学”和“文”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E.本文作者虽然与朱自清先生只谋一面,交往不多,但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写了些零星的回忆,全面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性格,表达了对朱自清先生的敬仰之情。

(2)结合全文,概括朱自清先生行、学、文的主要特征。

(6分)

(3)请从作者与朱先生的交往中举例说明朱先生“待人厚超过常格”。

(6分)

(4)结合文中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谈谈你对“德”与“才”关系的理解。

(8分)

第Ⅱ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陈总工程师___________地钻研无线电接收技术,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②越南政府出资雇佣大量民船,出动军舰,___________地经营南海争议经济区。

③为了争得这个项目,30多家公司负责人各显神通,___________接近设计者。

A.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处心积虑B.殚精竭虑处心积虑费尽心机

C.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费尽心机D.费尽心机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新徽天地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于加快黄山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中心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个性、打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都有深远的影响。

B.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为主。

C.今年1月至10月,省属企业经济运行状况持续向好,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营业收入再创新高,企业效益大幅在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3%。

D.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15.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

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①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②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

③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

④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⑤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A.③②⑤①④B.③⑤①②④C.②④③⑤①D.②⑤①④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0个字。

(6分)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①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②,而不是表现形似。

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

因此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17.请对下面这幅漫画进行简要点评,不超过50个字。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有一则谚语说:

“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

”因为你的帽子在墙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必须想方设法翻过去。

这其实是一种“逼迫”;因为有了逼迫,你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请体会材料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④要书写清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4.B5.B6.C

4.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首先浏览所给的句子,寻找标志;然后由易到难,各个击破。

“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这句话中可以作为断句依据的有:

一是名词,“性”“诸姒娣”“后”;二抓谓语,“有疾”“素严”“畏”“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