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666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docx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

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

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

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

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

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和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

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A课程目标: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B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的崛起;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

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陕西人民起义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

探究社会改革的原因

分组讨论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冯太后和孝文帝

拓跋宏登基;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问题探究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C重点与难点

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难点:

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科导言给同学们展示了北魏武士的风姿,北魏:

南北朝时期曾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鲜卑族所建立。

从这幅陶俑上,我们可以想象北魏士兵在战场杀敌时的情景,正是靠这些士兵,北魏才能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

这一点北魏最高统治者也深知,他们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讲授新课】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

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据研究,“拓跋”的含义,乃是北人谓鲜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

魏晋之际游牧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2)崛起

①背景:

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拔珪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2、统一黄河流域

(1)统一:

439年

【合作探究】1:

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3)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4)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5)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2)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东魏北齐

北朝:

北魏

南北朝西魏北周隋朝

南朝:

宋齐梁陈

认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分裂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过渡: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不仅为其全面推行改革提供稳定和广泛的空间,而且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加速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的关键。

同时,统一对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促进,更使他们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方面,成为汉化改革的重大前提。

正是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北魏统治阶级一开始就注重汉化改革,并不断推进!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拓拔珪的汉化改革(奠基)

1、依据:

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

(1)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2)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3)仿汉制设官制;

(4)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5)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拓拔圭”和“崔浩”图:

认识拓拔部的封建化进程开始于拓拔珪时,其封建化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结合,吸收汉族统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3)意义

(1)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2)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注意:

此时北魏国家机构虽带有一定奴隶制的特点,但决定其社会性质的因素基本是封建制的,只不过尚未成熟。

过渡:

假如没有北魏统治阶级汉之前化改革的奠基,孝文帝也许照样会改革,但改革措施、成果、影响又会如何?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通过假设,我们更易认识到北魏统治阶级之前改革的重大奠基作用,也更能体会到需要不断推进的真正意义!

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制度欠缺的表现:

①宗主督护制:

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世家大族将家族、部曲武装起来,修筑坞堡,缮制甲兵,割据一方。

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相率投奔他们。

他们乘机侵占田地,封锢山林,隐瞒人口。

一家豪强地主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乃至上万家佃客或部曲。

这些佃客或部曲是豪强地主的“苞荫户”,豪强地主则被称为苞荫户的宗主。

北魏政权攻占中原后,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于苞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

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是地主的私家人口,所受剥削和奴役极重。

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则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②赋税制度混乱:

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役,农民负担沉重

当时北魏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九品征收。

实际上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财产而避税,还与地方官吏勾结,共同搜刮农民(地方官吏“纵富督贫,逼强侵弱”),农民本身贫穷则交税甚多,负担沉重。

(2)制度欠缺的影响:

①对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极为不利;(政府财政危机)

②加重广大人民的负担,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更大的危机)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合作探究】2:

阅读“学思之窗”:

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严重威胁了北魏统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3、人民起义,社会动荡——威胁统治

(1)445年陕西人民起义(汉族、羌族)

(2)百年间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

认识:

严重的政治危机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缓和社会矛盾

过渡:

在当时内忧(阶矛、民矛激化,政、经危机)外患(北方柔然进攻)、统治不稳(人民起义,社会动荡)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巩固统治是统治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还是发动战争以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甚或缓和民族矛盾,不管怎样的道路,需要统治者来抉择!

统治者因素在改革道路的抉择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1、孝文帝即位:

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权力保证)

2、冯太后(汉族)临朝听政

(1)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

(2)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人才培养)

(3)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奠基作用)

3、孝文帝精通汉文化,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1)在冯太后培养下,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阅读P35“资料回放”:

了解孝文帝深厚的汉文化底蕴

(2)勤于政事,关心民生

(3)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主观条件)

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小结:

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栽培,就没有孝文帝后来强有力的改革;离开孝文帝自身的努力与深邃的认识,改革也不可能成效卓著!

冯太后与孝文帝,构成了改革的有效推动力!

【本课小结】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改革有那些有利条件?

(1)必然性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②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欠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③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④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北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总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问题,改革迫在眉睫。

(2)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②拓拔珪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③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④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E布置作业:

《导与练》演练广场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前秦与北魏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统一了黄河流域,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但是北魏政权在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中,推行汉化改革,注重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治。

由此得出结论:

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地区后,总是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

落后民族只有主动适应先进民族的文化才能巩固统治。

F板书设计:

G教学反思: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课程目标: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B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卓有成效的新制

俸禄制、均田制

三长制、租调制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

问题探究

材料分析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计迁洛阳

490年孝文帝亲政,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的原因

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情景教学

对比分析

移风易俗

易服装、讲汉话

改汉姓、通婚姻

改籍贯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问题探究

教师点拨

综合分析

C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新新制和移风易俗

本课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何在?

由此推断改革应该主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必要性:

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人民起义,社会动荡,直接威胁北魏的统治。

解决的问题:

完善制度;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政府的收入;稳定兵役和徭役的来源;缓和民族矛盾。

【讲授新课】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

(1)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

(2)重点与目的:

建立新制,取代旧制,以缓和社会矛盾。

2、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484年

①原因: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改革之前,北魏官吏无俸禄制,任意搜刮百姓,导致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从而激化了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并且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内容:

a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

b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死)。

③影响:

吏治有所好转,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2)推行均田制:

485年颁布均田令——土地制度

①原因:

a前提:

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同时,农业萧条,也影响政府赋税的征收和统治的稳定

b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②内容:

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

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

③性质: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作用:

a恢复经济:

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巩固政权:

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

c民族融合:

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

d历史影响:

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

【合作探究】1:

列举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之不同。

(1)背景:

商:

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

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2)内容:

商:

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

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实质:

商:

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

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小结:

北魏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历史影响深远。

它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实质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过渡: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

(3)设立三长制:

李冲建议——基层行政体制

①目的: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②内容:

五家设邻长一五邻设里长一五里设党长。

③职能:

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④影响:

a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b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4)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

①内容:

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含义:

租是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食;调是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绢帛

③作用:

a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

b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3、小结(注意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

(1)措施之间的关系:

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俸禄制为新制推定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

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

1、原因:

A孝文帝自身的原因。

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

B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政治:

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

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

北方柔然的威胁;

(4)地理位置:

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C洛阳的优势。

(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汉文化积淀深厚;

(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3)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4)迁都洛阳有利于实现统一南北的愿望,更有利于巩固改革的成果,并推动改革向跟深层次进展。

还有利于民族融和。

摆脱母权阴影说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14岁继位,冯太后临朝称制,孝文帝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继位时仅5岁,冯太后再次执掌朝政,冯太后聪明贤达,富有才干,孝文帝对其非常尊敬崇拜,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在平城为其营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并在太后陵东侧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小的陵墓,表示要永远高山仰止般的陪伴太后、忠于太后。

他真的愿意葬入陪陵吗?

真的愿意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要笼罩在母权的阴影中吗?

特别是平城是鲜卑贵族的老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母权政治势力,这对孝文帝掌握权力构成极大威胁。

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硅、还有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都是在这种内乱中被杀的。

孝文帝为摆脱母权的阴影,把皇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它选择了“走为上”,于是便有了太和十八年的迁都。

2、目的:

(1)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2)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过程:

(1)时间:

495年;地点:

洛阳

(2)策略:

以南伐为名

(3)作用: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

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认识

(1)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合作探究】2: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

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

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理由:

民族隔阂严重,文化冲突剧烈;偏居塞上,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是汉族政权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可以取得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等等。

成立

三、移风易俗

1、特点

(1)孝文帝亲自主持

(2)重点与目的:

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措施

(1)易服装:

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P38“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

服饰的变化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强,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

(2)讲汉话: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

(3)改汉姓:

①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拓拔——元;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

“拓拔”为何改姓“元”:

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拔,鲜卑人认为其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姓拓拔,土是黄色,是万物之元,故改为元姓。

②定门第等级:

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确定门第高下,按门第高下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阅读P39“历史纵横”:

了解士族门阀政治,认识鲜卑族参照门阀政治的利弊。

(4)通婚姻:

通过政治联姻把两族的利益和命运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

迁居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合作探究】3:

列举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中在风俗习惯方面的改革措施,并谈谈你对改革社会风俗的认识?

措施:

(1)商鞅: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男女别居);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发展小家庭生产;

(2)孝文帝:

(略)

认识:

(1)改革社会风俗习惯有利于革除陋习,推动社会进步;

(2)配合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3)在社会风俗的变革中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有益部分的保留,避免绝对化

3、作用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2)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3)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本课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

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后期:

孝文帝主持,重点是移风易俗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E布置作业:

《导与练》演练广场

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

孝文帝改革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见“本课小结”。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民大多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汉文化积淀深厚;

(2)迁都洛阳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成果,有利于推进深层次改革;(3)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F板书设计:

G教学反思:

第3课:

促进民族融合

(一)课标及解读

课标: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解读: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

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

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

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后期:

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讲授新课】

一、题解:

民族融合

1、概念: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文化、思想和制度,原来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民族特征趋向统一,形成自然同化。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