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
《北京市顺义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顺义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顺义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答案】A
2、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A、准备阶段
B、前言语阶段
C、发生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答案】A
3、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答案】D
4、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答案】C
5、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6、日记、周记、作文等是下列哪种方法的具体形式()。
A、观察法
B、自陈法
C、作业法
D、心理测验
【答案】B
7、()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计划
【答案】B
8、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
A、体力
B、智力
C、创造力
D、个性
【答案】B
9、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
【答案】B
10、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
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要以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
D、要以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答案】C
11、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12、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评价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答案】B
13、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得以表述的,这个规程颁布于()。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答案】B
14、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答案】A
15、关于我国学前班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B、学前班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应与小学相同
C、学前班的教育应以游戏活动为主
D、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答案】B
16、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
A、情绪追忆和情境表演
B、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和情绪追忆
D、认知提示和情感换位
【答案】B
17、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扩大家庭
D、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答案】A
18、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B
19、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B
20、学习某材料,10遍正好记住,那么一共学习()遍效果最好。
A、8
B、10
C、12
D、15
【答案】D
2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答案】C
2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B
23、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答案】A
24、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哪些工作?
()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答案】C
25、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是()。
A、感知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答案】B
2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答案】B
27、“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C
28、()年在教育的基本法律上确定了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属于学校教育制度。
A、1990年
B、1995年
C、1992年
D、1994年
【答案】B
29、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答案】D
30、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孟子•尽心上》是什么时期的著作?
()
A、汉代
B、战国
C、魏晋南北朝
D、唐朝
【答案】B
31、()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A、思维
B、感觉
C、想像
D、知觉
【答案】A
32、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这是()。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答案】D
33、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34、最初起源于丹麦的社区教育,属于()性质。
A、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
C、学校教育
D、移民教育
【答案】A
35、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答案】D
3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37、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生活实践
B、自己总结
C、向成人学习
D、通过阅读
【答案】C
38、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30
B、140
C、150
D、160
【答案】B
39、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A
40、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叫做()。
A、思维方式
B、认知风格
C、思维风格
D、性格特征
【答案】B
4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答案】D
42、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
【答案】A
4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内进展最快。
A、31天
B、6天
C、1天
D、20分钟
【答案】D
44、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
A、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
B、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C、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D、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答案】D
4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46、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答案】B
47、“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
B、福禄贝尔
C、杜威
D、蒙台梭利
【答案】B
48、儿童在()才能在动作开始前完全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
A、新生儿期
B、幼JL-9-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
【答案】D
49、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答案】A
50、()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
【答案】B
51、()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
【答案】A
52、根据课程任务分类,课程可以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答案】D
53、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
事实、技能和()。
A、知识
B、能力
C、态度
D、素质
【答案】C
54、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答案】D
55、()年在教育的基本法律上确定了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属于学校教育制度。
A、1990年
B、1995年
C、1992年
D、1994年
【答案】B
56、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答案】B
5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答案】C
58、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答案】D
59、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提出了()。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多层智力理论
C、情感智力理论
D、认知发展理论
【答案】C
60、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C
61、行为主义者()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
B、华生
C、柯勒
D、马斯洛
【答案】B
62、关于个体发展的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B、个体发展从一般到特殊
C、个体发展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
D、个体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
【答案】B
63、()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答案】C
64、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答案】C
65、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答案】B
66、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教师的态度
B、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C、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D、学生的认知特点
【答案】B
67、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的关系是()。
A、一个概念的不同称谓
B、遗传因素包含了先天因素
C、先天因素包含了遗传因素
D、两者无关
【答案】C
68、“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答案】B
69、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D
70、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答案】A
71、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答案】C
72、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73、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答案】D
7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答案】B
7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答案】B
7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幼儿明辨是非的教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说理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B
77、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某一阶段,言语成了智力活动的对象,该阶段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
C、操作定向
D、原型定向
【答案】B
78、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A
79、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培养中熟练操作具有()种主要特征。
A、1
B、3
C、5
D、7
【答案】C
80、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A、国子监
B、学部
C、教育部
D、大学院
【答案】B
81、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
B、强化
C、诱因
D、需要
【答案】B
82、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答案】D
83、下列强化中,哪种强化所花时间少,但是行为减退快?
()。
A、连续强化
B、间歇强化
C、变化比例强化
D、变化间隔强化
【答案】A
84、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答案】B
85、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