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3369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适用全国

专题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考点一 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

1.(2013·全国新课标)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验证了孟德尔遗传规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的X光衍射实验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

答案 C

2.(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解析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答案 D

本考点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涉及各经典实验的实验过程,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论,归纳各实验的关键语句,对照实验类型及各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解题关键。

1.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注:

用32P标记1个噬菌体侵染31P大肠杆菌,释放的m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32P,有m个含31P,有0个DNA双链均含32P)

2.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烟草花叶病毒(TMV)对烟草的感染与重建实验

(1)实验1

(2)实验2

3.四个经典实验的关键语句

(1)格里菲思采用了活体转化法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实验采用直接分离法证明只有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转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起转化(遗传物质)作用。

(3)赫尔希和蔡斯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4)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不具感染性而其RNA却具感染性,由此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1)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4C)(  )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2·福建,2D改编)(  )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2B)(  )

(4)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12A)(  )

答案 

(1)√ 

(2)× (3)√ (4)×

提示 

(2)该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培养病毒必须使用“活体”培养基。

遗传物质探索经典实验及结论

1.(2016·广东中山调研)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小鼠体内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引起了R型细菌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分离、提纯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最先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是烟草的遗传物质

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技术(即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也使用了细菌体外培养技术(用细菌的培养基培养细菌),但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即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烟草的遗传物质是RNA,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答案 A

2.(2016·湖南十校联考)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某同学据图分析总结出六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 ③图1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④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如果培养2代以上,甲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 ⑥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噬菌体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解析 分析图1可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已被32P或35S标记,故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①正确;用含有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乙中,有两个含有放射性,②错误;图1中用含有32P或35S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

证明了噬菌体增殖时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错误;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可说明在噬菌体增殖过程中,起遗传效应的物质是DNA,因被35S标记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中,故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正确;若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甲处的DNA分子无放射性,⑤错误;若培养2代以上,乙处部分噬菌体的核酸含放射性,⑥错误。

答案 B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分析的“两看”法

2.经典实验的4个易错点

(1)S型活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型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2)凡含DNA的生物,不论其有无RNA,遗传物质均为DNA。

(其中细胞生物含两类核酸、8种核苷酸、5种含N碱基、而DNA病毒则含1种核酸、4种核苷酸、4种含N碱基)

(3)RNA起遗传作用仅适用于RNA病毒。

(4)只有针对“所有生物”时方可描述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二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2016·海南卷,13)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

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

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解析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Y物质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应抑制该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答案 C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D

3.(2016·全国课标卷Ⅰ,29)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TP水解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的是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即β位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即γ位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

要将32P标记到DNA上,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γ位上。

(2)dATP脱去β位和γ位的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即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用dATP为原料合成DNA时,要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上,则32P应在α位。

(3)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故噬菌体双链DNA的复制过程中,被32P标记的两条单链始终被保留,并分别存在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另外,新合成DNA过程中,原料无32P标记,所以n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且只有2个含有32P标记。

答案 

(1)γ 

(2)α (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本考点多结合新信息、新情境或相关图解考查各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2016课标Ⅰ,29侧重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2015新课标Ⅰ,5考查病毒的增殖、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近年本考点有加重考查的趋势!

1.析图“闪记”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1)DNA分子复制

(2)转录

(3)翻译

2.各类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

①以DNA为遗传物质

→RNA→蛋白质

②以RNA为遗传物质(所有过程均发生于寄主细胞中)

→蛋白质(RNA病毒)

RNA→

→RNA→蛋白质(逆转录病毒)

3.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一般规律与特殊现象

(1)复制和转录:

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凡DNA存在部位均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

(2)转录的产物:

除了mRNA外,还有tRNA和rRNA,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3)翻译:

并非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也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

(4)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并非都是一对一:

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而有些性状则是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

(5)性状并非完全取决于基因:

生物的性状根本上由基因决定,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如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前者为卵形后者为羽状)。

(1)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2016·四川,6B)(  )

(2)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2015·江苏,4D)(  )

(3)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015·海南卷,11A)(  )

(4)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2013·海南,4A)(  )

答案 

(1)√ 

(2)× (3)√ (4)√

提示 

(2)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未破译密码子。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相关计算

1.(2014·山东卷)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若DNA分子双链中(A+T)/(C+G)的比值均为m,则每条链中(A+T)/(C+G)比值为m,由此可判断C正确、D错误;DNA分子中(A+C)/(T+G)=1,而每条链中的(A+C)/(T+G)不能确定,两条链中(A+C)/(T+G)的比值互为倒数,故A、B错误。

答案 C

2.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

C.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D.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解析 酶①是解旋酶,酶②是DNA聚合酶,前者作用于氢键,后者作用于磷酸二酯键;该过程需要a、b链分别作模板,c、d链分别是以a、b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会发生DNA复制;DNA分子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答案 A

 

1.归纳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注:

每个DNA中含氢键数为A—T对×2和G—C对×3之和。

2.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

A=T,G=C;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3.捕捉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

(1)DNA复制:

用15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代DNA:

所求DNA比例是“含15N的”还是“只含15N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3)相关计算:

已知某亲代DNA中含某碱基m个。

①“复制n次”消耗的该碱基数:

m·(2n-1)。

②“第n次复制”消耗的该碱基数:

m·2n-1。

基因的表达

【典例】 如图为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所示过程只能发生于真核生物细胞中,①处有RNA聚合酶参与

B.②处有核糖体参与,翻译结束后形成的多条肽链完全相同

C.①②两处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都能合成生物大分子

D.①②两处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慧眼识图]

答案 D

【对点小练】

1.(2016·江苏卷,22改编)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解析 改变后的密码子仍然对应精氨酸,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没有改变,A错误;由于密码子改变,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B正确;由于密码子改变后C(G)比例下降,DNA热稳定性降低,C正确;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为UCU,D正确。

答案 A

2.(2016·南宁质检)如图表示人体基因Y的表达过程,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B.②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RNA酶的催化作用

C.③过程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

D.④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ATP参与

解析 图中①为转录,发生于分裂间期或不分裂的细胞中,需RNA聚合酶参与,不需解旋酶,A错误;②是RNA加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需RNA酶催化,B错误;③为翻译,由于最终合成的是促甲状腺激素,故该过程在垂体细胞中进行,C错误。

答案 D

基因表达常考必记的几个关键点

(1)原核生物:

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其特点是转录尚未结束,其mRNA分子即已结合许多核糖体,如图所示:

(2)真核生物:

先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后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核内转录出的mRNA分子需经由“核孔”进入细胞质,之后方可结合核糖体。

(3)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中心法则

1.(2015·重庆卷,5)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解析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则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正确;表现型通过蛋白质表现,故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碱基序列互补,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

答案 D

2.如图甲、乙、丙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4、6、7过程

B.1、4、6、8、10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C.1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病毒体内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

解析 甲图表示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乙图表示RNA的复制和翻译过程,丙图表示RNA的逆转录、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

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RNA的复制及逆转录过程。

1、4、6、8过程的产物为RNA,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但10过程表示DNA的复制,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1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

答案 B

 

1.“三步法”判断中心法则各过程

“一看”模板

“二看”原料

“三看”产物

生理过程

DNA

脱氧核苷酸

DNA

DNA复制

核糖核苷酸

RNA

转录

RNA

脱氧核苷酸

DNA

逆转录

核糖核苷酸

RNA

RNA复制

氨基酸

蛋白质(或多肽)

翻译

2.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1)并非一对一:

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而有些性状则是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

(2)性状并非完全取决于基因:

生物的性状根本上由基因决定,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如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前者为卵形后者为羽状)。

 

研析DNA分子半保留复制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解答本类题目关键在于清楚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并明确复制后新DNA分子位置、子代DNA分开时间与去向,即复制后的子代DNA位于两姐妹染色单体上,由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可采用画图法帮助理解。

具体分析如下(以有丝分裂为例):

1.(2016·北京石景山区模拟)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双链,将细胞转入不含3H但含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培养。

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均带有3H标记

解析 亲代DNA双链被标记,在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当其进行第一次复制时,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均带有3H标记,即3H—1H、3H—1H,但其第二次复制完成时,姐妹染色单体上DNA状况应为3H—1H、1H—1H,故D选项不正确。

答案 D

2.(2016·河南三市调研)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被32P标记的精子数可能有几个(  )

A.2或4个B.2、4或6个

C.4、6或8个D.4个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

一个精原细胞中2个DNA分子都用32P标记,并在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这两子细胞含有的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两个子细胞再在31P的环境中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每个细胞中的两个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四个DNA分子,这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只含31P,减数分裂结束后,这四个DNA分子平均分配给四个精子,每个精子只含一个DNA分子,因此每个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其中有两个精子既含32P,也含31P,还有两个精子只含31P,即含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50%,有4个。

故选:

D。

答案 D

3.取小鼠睾丸中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所有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与未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相等

解析 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则其细胞内DNA双链应为3H-1H,然后置于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时,还需复制一次,此次复制产生的两单体上的DNA分子为3H-1H和1H-1H,则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次级精母细胞若处于减Ⅱ后期,并非每条染色体均被标记;由于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因此,含被标记的染色体的精细胞占全部精细胞的比例不能确定,但所有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有一半染色体是被标记的。

答案 D

4.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只进行一次分裂。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

B.若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都含32P

解析 解题时需弄清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有关过程:

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一次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而细胞只分裂一次。

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其内含的10条染色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所有染色体中都含32P,A错误;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20条染色体都含32P,B错误;若进行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