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329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_精品文档.doc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

摘要

虚拟化运营是现代企业生产组织的一种运作模式,它把计算机“虚拟世界”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能够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企业的运营模式模型,并从模型描述框架、集成建模支持环境和建模实现步骤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构架及关键技术。

最后通过东软集团这个事例,具体分析了虚拟企业的运营模型。

关键词: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

一.绪论

任何企业组织与管理模式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木性变化,使得以实体组织为特征的传统企业模式出现了许多明显的缺陷,如:

企业应变力差;企业组织的核心能力呈现模糊性和多元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实体组织遇到的困境,人们设想了许多办法,如多样化经营、矩阵结构、柔性生产及管理信息系统,试图使实体组织在新经济时代中恢复活力,然而这些方法都是在组织的模式内部进行的优化,都无法从根木上解决传统经营模式的困境。

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纵观整个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史,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外乎经历了三个阶段:

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新出现的虚拟经营模式,这三种经营模式的出现与企业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应的。

其中虚拟经营模式是对此前两种传统模式的全ICI变革。

二.虚拟企业运营模式概述

本章简单介绍虚拟企业的概念以及其优点。

2.1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21世纪是以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企业越来越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因此以“双赢”为目的企业合作已成为现代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最好模式,虚拟企业是企业多种合作模式中的一种。

2.1.1虚拟企业的概念

虚拟企业[1][2]又称动态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成的一种有时限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组织,能以最小的投资、最快的反应速度把握市场机会。

它是产业合作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经营形式,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设计、经营、财务等完整的功能,但企业体内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它优化了各种生产要素如,人、组织、制造资源、信息和资金,随市场机遇的产生/消亡而产生/消亡,如下图1—1所示:

2.1.2虚拟企业的特点

与传统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有如下特点:

(1)功能专长化

虚拟企业只保留自己突出的核心能力,自己所从事的只是自己最擅长的事,而把其它的活动外包给别的具有这方面优势的企业去做或者与别的企业合作。

它不像传统实体企业那样讲究“小而全”、“大而全”。

例如,全球著名的耐克公司在其运动鞋的生产中,它只生产最关键而且它又最擅长的产品部分——耐克鞋的气垫系统,其余部分全部由外部供应商提供。

(2)准市场性

社会组织生产有两种基本制度即市场和企业,企业是纯粹依靠行政手段来维系组织的运行,市场是纯粹依靠经济手段来维系组织的运行。

但是在这两种基本制度之间还存在一系列的过渡状态,亦即还存在准市场。

虚拟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准市场性质的组织形式,它对自己的核心业务使用行政手段,而对非核心业务使用较强的市场手段外包或弱市场性质的联合手段。

(3)虚拟性

这里的虚拟性是指虚拟企业往往功能与部门分离。

企业虽然表面上有设计、生产、营销等功能,但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全部部门.企业只掌握其核心功能及只拥有相应的部门,而把其它部门虚拟化,让外部力量来完成企业所需执行的任务。

例如,可口可乐、耐克等。

(4)动态性

虚拟企业与其它外部组织的联合或外包活动是一种暂时性的活动,当任务完成时,这种关系就即时结束,而且虚拟企业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与不同的外部组织联合或把业务外包给他们。

以上所说的只是虚拟企业与外部组织的动态关系,其实虚拟企业内部组织也有很大的动态性,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可能会因情况而变,企业内部机构的功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把劳动密集性的生产部门虚拟化。

三.虚拟化企业运营模式的企业模型

虚拟化运营融合了先进生产技术及其它多种先进管理思想,打破了企业内部的孤立界限,将“集成”的概念拓展为企业之间。

它的动态组织及其集成问题在全球化生产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迅速建立优化的虚拟化运营模式的企业模型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在组织结构和生产管理上的高度复杂性对企业模型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通过建模技术对虚拟化运营模式的特征化和形式化的描述,在理解、设计、仿真和优化模型的基础上,为虚拟化运营的成功实施提供前提保证。

经过深入探讨了虚拟化运营模式的哲理后,我们可以对虚拟化运营中最具代表性的虚拟企业建立其企业模型构架如下图3-1所示,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理解、实施虚拟化企业运行模式[3]。

图3-1虚拟化运行模式企业模型研究构架

3.1企业模型描述框架

虚拟企业模型描述框架如图3-1的左边所示。

该框架是基于视图维、生命周期维和层次维的三维体系结构[4][5],反映了虚拟企业最主要的特征,是虚拟化运营企业模型建立的核心基础。

3.1.1生命周期维

生命周期维提供对系统生命周期的建模支持,由需求定义、设计说明、实施描述、运行维护和联盟分解五个建模层次组成,如图3-2所示:

图3-2企业模型描述框架的生命周期

需求定义层在不考虑具体实现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目标对模型的各个视图分别加以定义,用形式化的描述语言来描述企业应用。

包括机遇寻求与评估,差距分析与目标确定,在这一层将确定虚拟企业的目标、远景、价值、战略等;

设计说明层兼顾需求定义和实现工具的可实现能力,设计二者的沟通方式与形式。

包括确定自身需要的具备的能力,包括各种功能、资源、技术、信息等,同时对伙伴企业进行历史搜索和能力评价。

实施描述层具体完成由需求定义及设计方案到实际组成虚拟企业的转变。

包括伙伴企业能力建模,以及基于能力模型的伙伴选择与评估,确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建立虚拟企业的多视图模型等。

运行维护层中,前三个阶段己构成了完整的虚拟企业的描述与创建任务,称为企业模型的建造期,该阶段只是对建造期产生的的可执行模型投入实际运用,在此期间,虚拟企业的动态性要求企业模型必须根据企业目标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包括进行基于模型的虚拟企业仿真和优化,实现虚拟企业成员能力最佳配置,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虚拟企业的优势。

联盟分解层中,虚拟企业的临时性决定了企业模型的分解阶段,当企业目标完成或市场机遇消失后,该阶段实现虚拟企业的自动瓦解。

3.1.2视图维

视图维由过程、功能、信息、资源、组织五个视角从不同角度描述企业结构,是观察和控制虚拟企业的不同窗口。

(1)过程视图

过程视图用于刻画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生产和管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及组织情况,是虚拟企业实现生产目标的过程描述,如图3-3所示:

图3-3虚拟化运营企业模型的过程视图

(2)功能视图

功能视图描述企业所有功能和子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全局关系与隶属关系,利用IDEF图来描述其主要的五种功能活动,如下图3-4所示:

图3-4虚拟化运营企业模型的功能视图

(3)信息视图

信息视图描述虚拟企业运作过程中使用的事务信息的结构,主要包括企业各种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实体,从信息组成的不同角度分为六大类,如下图3-5所示:

图3-5虚拟化运营企业模型的信息视图

(4)资源视图

资源视图描述了支持虚拟企业生产活动的软硬件资源,包括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物能等,如下图3-6所示,该视图反映了虚拟企业中来自各个合作实体企业的制造资源的集成。

图3-6虚拟化企业运营模型的资源视图

(5)组织视图

组织是为企业实现过程服务的,组织结构的合理是实现虚拟企业敏捷、快速、柔性、优化的保证。

组织视图考虑虚拟企业组织方面的问题,如企业中对于功能、信息等的职责的分配,以及对于特殊情况和决策的管理职责的分配等等。

同时,描述组织之间的对应和结构关系。

如下图2-7所示,虚拟企业的组织视图分三个层次:

盟主级的组织、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以及成员企业的组织。

图3-7虚拟化企业运营模型的组织视图

3.1.3层次维

层次维反映了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事务过程通过一定的组合(逻辑和时间关系)来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虚拟化运营同样如此,与现实中存在的实体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虚拟企业的事务过程全集是由来自不同实体企业的事务过程子集组合而成,它是一种分布式的体系结构。

因此,虚拟企业的组建是一种基于事务过程(BusinessProcess,BP)层、实体企业(EntityEnterprise,EE)层和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VE)层的三层递阶结构,如下图3-8所示:

(1)事务过程层

事务过程是由一系列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活动按照行为规则组织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工作流程),是实体企业加入虚拟企业的基本活动单元。

其内部包含了活动、信息、组织、资源要素以及描述其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集。

(2)实体企业层

实体企业是现实中存在的企业个体。

它作为虚拟企业的参与成员,向虚拟企业提供实现某种经营功能(如:

设计、后勤、制造、销售)的相对独立的事务过程子集。

(3)虚拟企业层

虚拟企业层由多个实体企业按照协议(规定责任和授权)进行交互和合作完成共同的企业目标。

3.2集成建模支持环境

集成建模支持环境[6]由从属于多个成员的企业的多个功能实体组成,由于成员企业承担的子项目要与企业运作的其它项目共享企业的各种资源,各成员企业为了满足项目合作的需要,应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即集成建模支持环境。

它对合作过程中信息交互的范围和规则进行系统描述,并对信息系统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他们的协同运作需要用于信息、知识交换的协作支撑层的支持,还需要提供一定的协调控制的机制,用于具体实现各成员企业面向经营过程的协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图3-9所示的集成建模支持环境总体框架,包括协作设计层、协作管理层和协作支撑层。

根据这个总体框架,把虚拟企业的支持环境归结为在控制流协调下的信息流、物料流和知识流在虚拟企业多个成员企业的流通。

图3-9集成建模支持环境总体框架

(1)协作设计层

采用一定的方法提取分项目模型中有关信息交互的内容,对企业项目合作过程中交互信息的范围、内部结构、各种信息的组织关系、共享信息的使用规则等进行系统详尽的规则描述。

(2)协作管理层

按照协作信息模型和项目进行状态发布交互信息,采用并处理成员企业发布的信息,并对伙伴企业的协作做出控制,如检验和响应。

(3)协作支撑层

协作支撑层主要包括分布式数据库、Internet应用工具及协作环境人机界面工具等组件。

它由建立在网络化建模平台上的多个功能模块组成。

这些功能模块包括:

建模、仿真优化、辅助、决策模型集成、模型库和通信。

其中建模是核心模块,它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人机建模界面。

仿真优化和辅助决策为构建敏捷化的企业模型提供了决策支持。

模型集成模块实现了事务过程构件间的集成,是来自各实体企业的局部模型到虚拟企业全局模型转变的支持工具,数据库进行模型的存储、删除和修改等其它管理功能。

通信模块为实体企业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商提供接口,采用一定的措施,保证控制流、信息流、物料流和知识流在成员企业的流通。

如下图3-10所示。

协作支撑层建立在通信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