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3220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docx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3篇完美版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一):

  尚金锁,男,55岁,中共党员,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尚金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诚信经营,创立企业名牌,赢得市场信任,使柏乡粮库实现连续20年盈利上台阶,人均创利、人均经营量、吨经营量费用开支3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由全省最小的一个基层粮站发展成为全国同级库中最大的粮库,先后荣获全国礼貌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粮食系统先进群众等称号。

  对国家讲诚信。

他带领员工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意识,用一流的工作状态管理中央储备粮,用最完好的设施储存中央储备粮,用最先进的技术保管中央储备粮,用最优质的粮食轮换中央储备粮,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

  对农民讲诚信。

他组织起近2000人的农村粮食经纪人诚信队伍,透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信息服务和业务培训,帮忙农民种好粮、管好粮、卖好粮,把诚信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柏乡周边几个县的农民,宁可舍近求远,也把粮食卖到柏乡粮库,图的就是尚金锁领导的柏乡粮库服务好,信誉好,不压级压价。

  对客户讲诚信。

不欺、不瞒、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注重产品质量,讲究货真价实;规规矩矩经商,堂堂正正做人,使柏乡粮库的贸易伙伴由几年前4个省市的十几家增加到25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

  对银行讲诚信。

柏乡粮库连续16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贷AAA企业,是全省唯一一家连续16年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首批黄金客户称号的县级粮库。

  尚金锁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担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他诚信经营的事迹。

2007年7月,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提出,把柏乡粮库作为全国中储粮系统的党校,并请尚金锁任校长。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二):

  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

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

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

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

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

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

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

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

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

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

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

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

女儿许长荣说。

许张氏说:

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

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

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

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

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

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

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

给政府添负担了,共产党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三):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

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

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

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

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

2015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

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

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

在2015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

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应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

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

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

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

在黄久生的推荐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

农民工党支部用心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

透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四):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韦正雄

  韦正雄,男,47岁,布依族,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韦正雄的家在平卜河边,附近的平卜小学宿舍较少,他主动把自家一楼腾出来让32名学生寄宿。

2006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很快淹没了房屋。

从睡梦中惊醒的韦正雄一家,赶紧抢救困在一楼的学生。

女儿海丰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两个婶子和弟妹们肯定也在水里,他们也很危险呀!

听到此话韦正雄顿时泪如泉涌。

但情势已十分危急!

他吩咐女儿:

快!

快到后墙处喊叔娘和弟妹们,我去救学生!

说完就冲到楼梯口处下了水,摸黑向楼下几个房间游去。

两个女生最先摸到门口出来了,有5个学生在水中挣扎着,由于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韦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电筒,往水里趟去,把这5个学生一个一个拉到楼梯口。

之后他又撬开一间被泥沙堵住门的房间,把6个男生拉出来。

  洪水还在暴涨,上气不接下气的韦老师不顾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间快被洪水淹没的女生寝室里,两次拉出来4个学生并把她们送上楼。

还有15个学生被围在洪水里。

幸好韦正雄家楼房墙缝都用水泥和石灰糊过,大水来势太猛,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在天花板下构成了约20公分的空间,学生们站在床架上能够勉强呼吸。

此时进去救人,会卷走空气,学生反而会被憋死,韦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励孩子们坚持住。

到13日凌晨1时许,洪水从二楼屋面消退,一楼大半截还浸在水中。

韦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长竹竿游下楼去,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只有一名学生不幸遇难。

  随后,筋疲力尽的韦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墙之隔的弟弟家。

然而,两个弟弟的家已经被洪水冲毁,两家7口人全部遇难。

如果韦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许能救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但是身边学生的急切呼救声容不得韦正雄有过多思考和犹豫,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了亲人选取了学生。

  2006年,韦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7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五):

  王一硕,男,27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0年,王一硕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应对每年6000元的学费,父母愁眉不展。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不使两个妹妹失学,他决定放下上学,去西安打工。

学校了解到状况后,迅速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带着万分的感激迈入大学校门,并顺利完成了学业。

当学校号召动员大学毕业生用心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他当即就下定了决心:

是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忙圆了我的大学梦,在国家西部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自己不能无动于衷。

在即将奔赴西部之际,王一硕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给他贷款的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学业的银行表示感谢,并告诉行长,母校不仅仅教给我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

  在西部期间,他充分发挥所学专长,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用心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自费为种植农户印发资料,帮忙三家制药企业透过了GSP认证,高票当选陕西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服务期满后,为了早日还清贷款,他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

凭借自身的知识和在西部做认证时积累的经验,王一硕顺利地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

他的诚实守信和工作潜力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许多企业邀请他帮忙做认证工作。

  随着收入不断增加,王一硕归还国家贷款的潜力也日渐增强。

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以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

2005年底,虽然离还贷期限还有10个多月,但他决定提前还贷。

学校为他举行了还贷仪式,当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26770元钱交还到发贷银行负责人手里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2006年,王一硕被团中央评为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当选教育部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六):

  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忙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

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

李成环明白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

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十分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用心参与。

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

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

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齐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好处的新婚蜜月。

2015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5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

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七):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李明素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07年7月17日

  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状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

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

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

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

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

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齐,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

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

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

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

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必须会来救我们的。

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透过。

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

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齐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

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

  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材料

  一、勤奋敬业,埋头苦干,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默默奉献

  xx同志自从2009年6月调到xx县信访局从事信访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为党分忧负重,为民解忧消愁。

多年来一向从事人民来访接待工作,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整天应对的是怨声重重的上访群众,是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来访者,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一天听到是叹声,骂声,怨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面前,没有嫌工作环境差,没有抱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在本局已有多名同志调动到其他相对好的单位的状况下,仍坚守岗位,无怨无悔,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调动工作。

每年接待来访群众一千多人次,多次得到领导的肯定。

  二、熟悉政策,坚持原则,参与接待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中,尤其是接待来访工作,更是有很强的原则性。

在来访人看来,接待人员的每一句话,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党和政府。

xx同志在接待处理群众来访中,做到打铁须先自身硬,首先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除了学习《信访条例》等信访法规外,还学习掌握其了法律法规政策,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劳动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二是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参与接待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反映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上访群众日渐增多,在接待这类问题的群众上访中,xx同志首先自己认真学习县政府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实施细则,领会其精神,然后按照县政府文件精神做出解答,对一些要求提高拆迁补偿标准的,主动告知信访人县里制订的补偿标准是合理合法有政策依据的,从而打消了部分群众越级去市以上集访的念头。

  三、贴近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想方设法帮忙上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xx同志在多年的接待群众来访中体会到,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有实际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忙解决,是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表现。

接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信访局这个大窗口中的一线窗口,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更要身体力行地践行三个代表,持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切切实实地帮忙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接待来访中,xx同志总是认真分析每一个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心比心地分析给群众听,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用心地帮忙解决。

在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中,有的是贴合政策就应解决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对这类问题,xx同志总是热情地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加以解决。

  四、工作主动,开拓创新,用心为领导出谋划策

  此刻社会正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利益关系复杂,为了超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处理在基层,除了日常接待来访外,xx同志在工作中注意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主动分析排查不稳定因素。

对可能出现的信访苗头进行排查,上报领导决策,包案处理到人,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一是定期排查;二是在重大节日和重大决策出台前排查;三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排查。

  2、及时提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推荐。

  3、对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在问清并记录后,以交办函的形式向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或乡镇政府进行转办、交办,提高了办事效率。

  4、建立信访状况通报制度。

为了使各级领导能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推荐领导建立信访状况通报制度,按月对全县上访状况进行定期通报,遇到重大状况,一事一通报。

此举有力地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处理信访问题的力度。

  此外,xx还协助领导做好县信访局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深受领导和同志们好评。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九):

  会泽县迤车镇索桥村的主任陈友风如是说:

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我一向持续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

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持续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帮忙需要帮忙的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为建设和谐迤车尽自己微薄之力。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此刻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礼貌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

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忙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

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

一向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一、水润小苗平息怨气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

XX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

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XX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应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上任伊始,陈友凤立即召开索桥全村支部扩大会议,把握住了索桥村拆迁难、饮水灌溉难、计划生育难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结合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陈友凤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

要赢得民心,首先解决好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问题,于是陈友凤及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沟,发现沟里由于年久失修塞满淤泥、杂草,埂子多处垮塌。

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

难怪群众不但不去修沟还要骂人。

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陈在凤向镇政府协调资金15000元用于修建垮塌沟段的挡墙。

40天后13.5公里沟渠全部清淤排障完毕。

水滋润着田里的小苗也平息了人们的怨气。

  二、亲人误解格外酸楚

  回报是对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经过实实在在的水沟清理,水流进索桥村的田地,也流进了一部分索桥人的心田,总算有了点儿群众基础。

但是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陈友凤的面前,没拆迁的那32户会顺利搬迁吗?

据了解,在她来之前,索桥的拆迁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

陈友凤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了其中上访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应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

第一次了解完之后,陈友凤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进行第二次全面了解,陪着她去的村文书开玩笑说:

你还去起兴趣来了。

应对文书善意的玩笑,陈友认真地说:

做两道工作好,两次说的问题都一样就好整了。

万一不一样,或者他反悔到时麻烦来了更不好整,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经验。

陈友凤的这个做法太对头了,透过两次了解,发现确实存在口径不一样的,于是陈友凤带着她的班子成员又进一步入户核实,回到村委会及时召开班子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透过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

  对于陈友凤来说,最考验她最令她伤脑筋的是娘家人所在的索桥陈家村。

陈家村总共因调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娘家人就占了11家,娘家人在看着她,陈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个索桥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对娘家人安置工作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着她在整索桥村的安置处理工作。

  陈友凤说:

那个时候头痛啊,虽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后家,字辈小,许多长辈是抱着我长大的,你说我?

在开始做工作的时候,说听有人就不屑地说,北京我都去过,你算什么东西。

所以,做起工作来,难度就大了。

之后我想,在我老后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回避一下,让其他村干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但是的事,做不通,我也好明白做不通的原因,然后再出面做工作。

  事实果真如陈友凤所预料的那样,其他人去了,不但没把工作做通,而且,还让娘家人找上门来了,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听长辈们的意见。

陈友凤让娘家长辈一个个地说,各家提各家的问题和要求。

陈友凤说:

认真听了半天,我归纳起来,娘家人带共性的就是三点:

一个是无住处,要我找;二个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办?

三个是房子量的不合咋个办?

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第一,你们房子拆了,无住处,我去借或者买灾蓬来给你们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迁办再量;第三,我小友凤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没地盖房子,你们盖到我家小太阳5亩地去。

这下,娘家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同意进场开工。

  拆迁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就是计划生育的事。

陈友凤说:

别的人家就不说了,就我的两个姑子因我不顾情分让她们去做了手术,很长时间不理我,被亲人误解的滋味想起来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国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

我坚信当优生优育给家庭带来不尽的好处时,结扎了的人们会感谢这个强制措施,并逐渐自觉履行,这是我的期盼。

就应也是所有人向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