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2920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docx

考研必备中外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

第一章造物的起源与设计的萌生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

虽然动物中有很多貌似设计的行为,但他们大多出自遗传或者模仿,不是出自独立的、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而依据预想的目的,从事自觉地实践活动,正是人类一切其他动物的最重要分界线。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

是融合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作为各种文化形态综合体的设计,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各个时期的论述:

1、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哲学思潮,政治主张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即受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影响下的设计观念和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

2、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即在智能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形成过程和实现过程的基本特征。

3、作为以上二者融合并互相渗透形成的人类基本生活方式的现象分析,即受物质文化影响的设计物于各个领域中的基本特征。

另外,对于设计历史的分期,我们把握“工业时代”为界定的核心,主要体现技术因素为设计带来的观念变化和风格形式,这基本上符合设计历史的发展规律,

因此,设计的历史将从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期、早期工业时期、成熟工业时期和后工业时期五个阶段来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设计的萌芽时期的总体特征

这是人类的设计意识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提高,石器工具的出现便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利用----选择----组合----改造----创造---工具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快感和美感混沌一体的形态----工具制造过程中形式美感的产生

原始宗教的道具大于艺术表现的意义---原始绘画的本质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现了早期的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并无多大差异,但从此人类不再像一般动物那样本能地去满足它们所属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开始了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需要),有目的地,自觉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

“把本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

”这是创造的开始,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开始,马克思的“自意识”论述恰恰证明了人类设计意识产生的必然条件。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石器工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也不断进步,由打制到磨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与审美结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点。

虽然审美追求较之实用的目的性追求从自觉的角度来说要晚些,而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当这种意识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为自觉的追求时,人类的设计文明便进入了新的时期。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又称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是打制的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经济活动。

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制石器过程中,逐渐萌发出审美观念。

 从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主要劳动工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在工艺领域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陶器,以“仰韶文化”为主要代表。

同时,牙、骨、石雕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均有一定的成就。

艺术起源于劳动。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劳动工具。

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并贯穿于原始的始终。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能够打制简单的砍砸器、刮削器及三棱大尖状器等不同的器形。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十万年前,山西丁村人。

打制技术进步,类型和品种多样,说明用途和打制手法有所提高。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8000年以前。

山顶洞人。

骨角器、骨针、细石器、细长石等复合工具。

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

摩尔根曾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作为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陶器,是人类第一个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创造的物品。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

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湖北。

1、仰韶文化分期:

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2、陶器造型:

碗、钵、罐、盆、壶、豆、瓶、鼎、鬶

3、装饰:

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采用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手法装饰。

4、陶器工艺:

泥条盘筑、手捏、轮制

原始社会的各种设计,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2、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3、形式感的应用。

4、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一)--古代埃及

一、时间界定:

从冶炼技术的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

在西方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17世纪。

在中国,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初期,到19世纪中叶封闭的农业经济开始崩溃为止。

二、手工业时代的特点

1、手工业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宗教和阶级的观念规范着设计的功能意义和审美原则。

至今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几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们以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规范和作用,影响着设计观念的内容。

2、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也融入了设计观念的形成过程,使设计物常常带有一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权利观念。

这与单纯追求实用效能与形式美法则相融统一的萌芽时期的设计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手工业时期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功能的意义,即对设计物认知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强调和追求,从审美原则角度,不同阶层由于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的差异,也呈现出更加深刻的面貌。

具体体现在设计风格方面,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宫廷风格和民间风格。

3、另外,世界各地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人文环境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风格独特的设计文化传统,使手工业时期的设计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4、虽然交通工具有所发展,但地区之间的语言隔阂和人际交往的阻隔在手工业时期仍是普遍现象,因此造成了各个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创造出适合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生活需要和功能需要的不同产品风格。

比如,早期埃及的设计风格就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这与它炎热的气候,尼罗河的水利条件,独特的多神化宗教,中央集权的法老制度等等不无关系。

古代印度文明在海上交通尚未繁荣之前,也保持着相当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而中华民族的手工艺设计风格在这一时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是最为突出的,绵延二千余年的儒家文化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使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设计都取得了成熟而完整的发展,构成了较为统一的民族风格特征,虽然历经不同历史阶段的改朝换代,也依然没有动摇一脉相承的风格沿袭。

5、当然,客观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并没有完全阻隔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体现在设计风格上,便是在可能达到的沟通范围内的不同风格的有机融合,中国唐代的金属器皿、陶瓷、染织设计中的“胡风”就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中国完美而先进的设计文化,对周边的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甚至于远达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都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这样,设计纯粹的民族化,地域化因素中由于融入了不同程度的异域特点,而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突破更新的生命力。

第一节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

古代埃及是“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手工业时代最发达的文明地区。

其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化特征。

从设计文化的角度,古代埃及的建筑、壁画、金属工艺和饰品等共同凸显着其独具风貌的文化形态。

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它东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临地中海,是块完整而封闭的绿洲。

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统治权分属于两位君王。

他们曾进行一次次权力竞争,结果是下埃及屈尊为臣,埃及统一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形成。

从第三王朝开始进入古王国,尔后是中王国,接着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虏而建新王国,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终于征服埃及。

历史学家们把埃及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2686年),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2040年),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1786年)

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1567年),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1085年),

后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085—332年),

公元前525年以后,埃及基本上处于波斯的统治下。

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国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首领,同时也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

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王,死了以后仍是阴间的统治者。

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飘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人可以复活。

因此埃及人就把尸体做成“木乃伊”妥为保存,并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

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王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地建造陵墓。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

由于担心尸体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保存下来。

国王在阴间称王称霸,也要享受在人间时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

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设计

古代埃及建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第一—十王朝,约公元前3200-前2130年)以北部尼罗河三角洲为主,首都孟斐斯。

以陵墓(玛斯塔巴、金字塔为主要形式)

2、中王国时期(第十一-十七王朝,公元前2130年-前1580年)主要建筑活动集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围。

以庙宇为主要形式。

3、新王国时期(第十八-三十王朝,公元前1582年-前332年)主要建筑活动集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围。

以庙宇、石窟庙、石窟墓和住宅为主要形式。

4、晚期(比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332年-前30年)设计施工精致,规模不大,受希腊罗马影响。

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

①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

②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④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⑤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主要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和陵墓,其中保存最多的是墓室壁画。

底比斯尼巴姆墓室中的《渔猎图》、《舞乐图》以同样的手法表现了贵族的享乐生活,充满了喜悦的气氛和轻曼舞的情调。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二)--古代西亚

两河流域是指纵贯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首先建立城邦国家,建筑物多以日晒砖和炼砖瓦建造成。

公元前2370-前2230年,阿卡德人建立闪米特王国,以石材建造的神庙和雕像规模十分宏大,青铜、黄铜工艺品业已出现。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汉莫拉比实现两河流域统一,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创造了高度的科学和技术文明,多彩的釉、琉璃与玻璃首先为巴比伦所使用。

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再一次统一两河流域,重建雄伟的巴比伦城,包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直到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在大流士的率领下入侵并征服这一地区。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生活方式

苏美尔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

生活富足。

用砖砌成的神庙高达40余米,有笔直的台阶直通顶端。

制陶技术十分精良。

公元前2900年左右的彩绘陶已经采用轮制法,苏美尔人还发明了在泥板上刻划楔形符号以记载重大事件的方法,这些楔形文字的泥板书,给人类历史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史料。

二、陶器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哈拉夫文化期(约公元前50世纪)就已经发现有彩绘陶的出现。

大多为几何形图案,器型规整,可能是祭祀或陪葬用的礼器。

公元前2000年,两河中上游的民族已经使用石英砂炼成的玻璃和釉。

还常常采用印纹装饰,在陶坯未干的时候,用一种圆筒形的印模,在上面滚压出浮雕纹样。

陶瓷用于建筑,也是两河流域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最典型的就是新巴比伦的高大的琉璃砖砌成的城门。

釉面采用的色彩主要为蓝、绿、土红和黄,很接近中国的“唐三彩”。

由此产生了釉面砖镶嵌的壁面装饰,俗称马赛克。

其后,在波斯波利斯的大琉士王宫殿中,也有大量用釉面砖组成美丽图案的墙面。

两河流域的建筑设计

两河流域的建筑以方块体积的构成为主,墙壁非常厚重,门窗很小,为了便于控制室内的小气候,以抗拒沙漠环境中十分恶劣的气候变化。

由于缺石少木,以夯土墙开始到日晒砖和烧砖,并用沥青作为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隆结构,随后又创造了可用来保护与装饰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琉璃砖。

对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与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

在整个两河流域设计文化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而且起源最早的,便是金、银、黄铜、青铜的加工工艺。

其原料来自中亚地区,加工精细,文饰严整,使东欧与中亚一带形成金属文明的特殊繁荣地区。

第三节古代伊斯兰的设计艺术

古代伊斯兰的艺术设计兴起于7世纪后期,他以伊斯兰教为基础,随着各个伊斯兰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设计风格、设计观念表现出显著的宗教色彩和地域特征。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成为伊斯兰机缘的开端。

630年,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成立,并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波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747年,阿拔斯王朝建立,标志着阿拉伯帝国的鼎盛。

820年,波斯宣布独立,阿拉伯帝国开始瓦解。

伊斯兰艺术设计的特色是:

一、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深受伊斯兰教规、教义的限制与影响。

如:

伊斯兰教严格禁止偶像崇拜,因此巨响、斜视以及纯观赏性的艺术形式均属限制之列。

几何纹样、装饰风格、文字纹样极为普遍。

二、既有独特的民族风采,又显示出兼收并蓄、广博宏大的态势。

纵向上吸收了古埃及、古波斯等优秀传统,横向上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精华。

三、受到“政教合一”社会结构的影响。

宗教文化与宫廷文化的融合与变通。

陶瓷与玻璃艺术设计

伊斯兰的陶瓷艺术受到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希腊、古代中国等地陶瓷艺术的影响,又对东亚和欧洲的陶瓷艺术发展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9世纪,阿拔斯王朝下令限制金银器制造,并伴随中国大批陶瓷器的输入,兴起了伊斯兰各地的仿制热潮。

伊斯兰的金属工艺

雕花和镶嵌细工为主要特征,铜器和铁器较多。

选料讲究、造型奇特、装饰范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同时也显示出浓郁的世俗气息与民族个性。

早期风格较为凝重深沉,稳健有力,多为雕刻精美的青铜器具。

后受到古西亚、古埃及、古波斯等地影响,尤以金银镶嵌为著。

第四节古代美洲的设计艺术

15世纪末西欧殖民者侵入前,美洲的历史基本独立发展。

在北美,约有100万印第安人。

他们是阿留申人、特林基特人、阿塔巴斯人、阿尔冈金人、加利福尼亚人、易洛魁人、达科他人和科曼奇人等,主要分布在今加拿大和美国,都处在原始社会时期。

居住在中、南美的印第安人数目较多,有的比较先进,曾创造发达的农业文化,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

墨西哥是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摇篮,那里先后出现的奥尔梅克文化、玛雅文化和阿斯特克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卓越的贡献。

奥尔梅克文化属前古典时期,发生在公元前第1千纪中叶,公元前5世纪衰落。

1938—1946年在拉本塔、特雷斯萨波特斯和圣洛伦索的考古发掘说明,奥尔梅克人已经从事简单的农业,有象形文字、计数法和历法,能用巨石雕成祭坛、石碑和面露微笑的人头像。

从公元初到10世纪前后,墨西哥进入古典文化时期,出现巨型平顶金字塔和庙宇,有了城市和阶级分化,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这时有四个文化中心,即以特奥华坎城(意为“神仙降生地”)为中心的特奥华坎文化,

以阿尔万山为中心的萨波特克文化,

墨西哥湾的埃尔·达清文化,

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是墨西哥古典文化的高峰,它与奥尔梅克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南美的安第斯高原是美洲印第安人文明的又一个发祥地。

从公元前第1千纪开始,先后出现查文(秘鲁莫纳斯河畔一村庄)文化、莫奇卡文化(秘鲁北部沿海)、提华纳科文化和奇姆文化(秘鲁北部沿海)等。

提华纳科文化遗址在今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东南21公里处,以巨石建筑著称。

有名的太阳门,系由一块高2.5米、宽4.5米、重百吨的巨石雕成,中央凿一门洞,上有太阳神像和人体浮雕,工艺精细,堪称美洲建筑史上一绝。

据学者研究,这块巨石从数公里外运来,需要数百人有组织的劳动。

印加文化就是在继承上述诸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三)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设计艺术

第一节爱琴文明中的设计艺术

古希腊的文明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

所谓爱琴文明就是指南希腊和爱琴海岛屿上的文明。

在青铜时代,这些地区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产生了奴隶制国家。

由于爱琴文明的发现,使希腊的历史可以远溯到更古的时代,成为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爱琴文明的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从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起,到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灭亡止,爱琴海地区的上古国家存在约800年。

一、建筑:

荷马史诗中,记载有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故事。

米诺斯宫殿—克里特迷宫一样,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

克里特古代建筑的特色:

平面布局与结构采取自由的、随意的、以功能需要为依据的独特的形式。

主要精力集中在生活的舒适和方便上。

“给人一种自然扩张而不是有计划设计的印象”。

迈锡尼文明建筑

继米诺斯王朝之后,公元前1400年兴起的迈锡尼文明也令人吃惊。

迈锡尼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它广泛使用的拱券和拱顶技术。

在迈锡尼和它附近的半岛地区,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迈加隆”的长方形建筑。

二、陶器

克里特岛上有优良的陶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所谓“霓虹陶器”。

到了米诺斯时代,克里特出产的陶器成为地中海地区工艺水平最好、受到西亚、埃及和希腊各地宫廷推崇的产品。

在米诺斯宫殿遗址中,发现大量精美陶器。

主要风格有:

维锡尼亚陶器(霓虹陶器)和卡玛雷斯陶器。

古代希腊的设计文化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

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

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

境内多天然良港,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便的物质材料。

到了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

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

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

“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

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古代希腊建筑可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11-前8世纪为荷马文化时期

2、公元前8-前5世纪为古风文化时期

3、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4世纪为古典文化时期

4、公元前4世纪后期为希腊化时期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典文化时期的“古典建筑”,其建筑类型除神庙外,

还有大量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

希腊盛产色美质坚的云石,因此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

陶器工艺

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独具实用和审美意义。

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

“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指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流行的一种陶艺,由于对东方出口,因此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和实用,主要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其次是增强了装饰趣味,将动植物加以图案化。

黑绘风格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黑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的陶器。

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

故又称红彩风格。

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末。

这种风格优越处在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条刻划人物的动态表情,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

古代罗马的设计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马其顿王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希腊大帝国时,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流域又兴起了一个国家,它历经600年左右的发展终于成为强大的帝国,这就是罗马大帝国。

它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本土,公元前30年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

罗马成为希腊之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浪漫主义气质。

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

罗马人也有神话,但却是沿用希腊的,只不过改个罗马名而已,如对美与爱之神,希腊人称阿芙罗狄德,罗马人称维纳斯。

罗马人信仰多神教,相信祖先的灵魂常降临家庭享受祭祀,并保佑家庭成员。

有地位的贵族家庭中总设置房间保存祖先的遗容。

这遗容是从死者面部翻制的蜡模面具,或是根据面具制作的雕像。

这种保存祖先遗像的风俗是古罗马盛行肖像雕塑的社会原因。

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

古罗马最早的青铜肖像就是运用希腊人和埃特鲁里亚人所创造的青铜翻制技术,根据面铸成青铜肖像的。

这种肖像酷似真人,没有艺术的创造性,不过它却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

罗马肖像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头部表现,希腊人则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所以罗马雕像如果缺了头部,余下的部分就没什么意义了,而希腊雕像的生命充满身体各个部分,即使只剩下断臂残躯,仍然能给人以特有的生命力和美感。

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罗马人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市政工程方面,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