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docx
《中国酒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酒文化.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中国酒文化,我们为自豪!
让我们来共同品尝这五千年文化积淀之酒!
!
说酒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
”“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
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
”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
”(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
“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
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
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
“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李白写醉僧怀素:
“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
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知识
一、酒的化学知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
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非常多。
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
CH3─CH2─OH,分子量为46.
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
C6H12O6→2CH3CH2OH+2CO2
二、酒在人体内的吸收
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
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三、酒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proof为酒精含量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四、啤酒的度数:
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五、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六、酒瓶上的英文标记:
酒瓶上往往有一些英文标记,表明酒的品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法国酒法规定:
只有在夏郎德省(Charentes)及滨海夏郎德地区的少数地点,栽培几个特定的葡萄品种,利用壶式蒸馏锅,直火蒸馏所得的蒸馏液,贮存在橡木桶内,经过若干年陈酿老熟的蒸馏酒,才批准使用'可涅克'(Cognac)的商标.其它地区,既使用同样方法酿制成的蒸馏酒,不能用'可涅克'名称.
如法国可涅克酒(白兰地酒)的酒瓶上,常常可看到以下标记:
标记
英文全称
备注
ThreeStars
三星,贮藏4.5年以下.
V.S.O.P.
VerySuperiorOldPale
非常优质的陈年浅色白兰地至少贮藏4.5年的白兰地,色较浅,
V.S.O.
VerySpecialOld
V.V.S.O.
VeryVerySpecialOldPale
V.S.O.D.
VerySuperiorOldDark
Reserve
保留
Extra
特级
X.O
ExtraOld
陈年特级
CordonBlue
蓝饰带
V.S.E.P.
VerySuperiorExtraPale
说明这是'极高档的蒸馏酒',常见于美国市场
七、法国香槟酒含糖量的表示方法:
EXTRA-SEC 含糖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
SEC 含糖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
DEMI-SEC 含糖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
DOUX 含糖进分之八到百分之十
八、金酒(Gin)
金酒是一种再制酒,它是用高酒度的中性酒为酒基,加入桧属植物的浆果或其它风味料,再次蒸馏后得到的产品。
配制的金酒无须再次蒸馏,是用桧属植物的香油或其它风味料调配而成的。
九、俄得克(Vodka)和兰姆酒
俄得克是一种中性烈性酒,无色、无味,无香气及无任何特征。
在制造时,经过多次蒸馏,或蒸馏后用活性碳处理。
在俄得克中加入某种风味料,该酒就具有这种风味料的特征,因而也用这种风味料的名称命名。
兰姆酒是用甘蔗汁或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得到的烈性酒。
在靠近赤道的一些国家产量较大。
酒之最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
杜康、仪狄。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
黄酒和白酒。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
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
醴。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
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存最古老的酒:
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
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
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
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
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最早的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
战国末期韩非子《韩非子》“宋人酤酒,悬帜甚高”。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
无锡黄酒厂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
茅台酒。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
啤酒。
中国酒器
一、酒器的种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酒器。
按酒器的材料可分为:
天然材料酒器(木,竹制品,兽角,海螺,葫菇)。
陶制酒器、青铜制酒器、漆制酒器、瓷制酒器、玉器、水晶制品、金银酒器、锡制酒器、景泰蓝酒器、玻璃酒器、铝制罐、不锈钢饮酒器、袋装塑料软包装、纸包装容器。
二、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
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
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
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
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
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
此外还有礼器。
形制丰富,变化多样。
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
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
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
觚、觯、角、爵、杯、舟。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
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三、汉代的漆制酒器
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
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
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
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
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
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四、瓷制酒器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
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
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
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
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
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
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五、其它酒器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
明清时期以至解放后,锡制温酒器广为使用。
主要为温酒器。
夜光杯:
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
“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现代已仿制成功。
倒流壶:
在陕西省博物馆有一件北宋耀州窑出品的倒流瓷壶。
壶高19cm,腹径14.3cm,它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
在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注入。
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漏酒。
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
设计颇为巧妙。
鸳鸯转香壶:
宋朝皇宫中所使用的壶。
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来。
九龙公道杯:
产于宋代,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
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将酒全部吸入底座,故称公道杯。
渎山大玉海:
专门用于贮存酒的玉瓮,用整块杂色墨玉琢成,周长5米,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重达3500公斤,可贮酒30石。
据传这口大玉瓮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从外地运来,置在琼华岛上,用来盛酒,宴赏功臣,现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前团城。
六、当代酒器(清以后)
现代酿酒技术和生活方式对酒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酿酒工业发展迅速,留传数千年的自酿自用的方式正逐淅淘汰。
现代酿酒工厂,白酒和黄酒的包装方式主要是:
瓶装,坛装,对于啤酒而言,有瓶装、桶装、听装等。
在生活水平较低的七、八十年代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一部分城市地区卖的如果是坛装酒,一般要自备容器。
但瓶装酒在较短时期内就得以普及,故百姓家庭以往常用的的贮酒器、盛酒器随之而消失,饮酒器具则是永恒的。
当然在一些地区,自酿自用的方式仍被保留,但已不是社会的主流。
民间所饮用的酒类品种在最近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十多年前,酒度高的白酒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一直都是消耗量最大的,黄酒在东南一带普遍。
在八十年代之前,啤酒的产量还很少。
但八十年代后,啤酒的产量飞跃发展,一跃而成为酒类产量最大的品种。
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的消费量一般较小。
酒类的消费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酒具有以下特点:
小型酒杯较为普及。
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
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中型酒杯,这种杯既可作为茶具,也可以作为酒具,如啤酒、葡萄酒的饮用器具。
材质主要是以透明的玻璃为主。
有的工厂为了促进酒的销售,将盛酒容器设计成酒杯,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酒喝完后,还可以作为杯子。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罐装啤酒越来越普及,这也是典型的包装容器和饮用器相结合的例子。
洋酒从清末开始引入中国,饮酒方式和饮酒器具也传入我国。
西方人饮酒,在不同的场合下,饮用不同的酒,则要选用适宜的酒杯,不能随便乱用。
洋酒酒具在一些较为高档的餐饮场所得到应用。
餐饮场所,分高、中、低等几档。
高档餐饮场所由于销售的酒大多为洋酒类,故饮酒器具有西方化的特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高档场所所使用的酒具逐步在民间得到一定的认可,但并不普及。
餐饮场所中的酒具以星级宾馆或饭店较为规范。
在二星级宾馆以上的场所,必须具备酒吧。
星级越高的宾馆,其酒吧的规模就越大,设施越齐全,豪华,酒的价格越高。
理所当然,其酒具就更加齐全和规范化。
目前在酒吧所售的酒,以洋酒居多,品种主要有白兰地、威士忌、兰姆酒、杜松子酒、俄得克、香槟、利口酒等。
鸡尾酒也较为普遍。
不同的酒,用不同的酒杯,这是酒吧工作人员的基本常识。
酒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这有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对外交往中,正确使用好酒杯是非常重要的。
饮用不同的酒,选用不同的酒杯,杯的容量是最为重要的,历史上用盎司(英语是Ounce,简写成oz)作为酒的液量单位。
英美单位制都有这一单位,略有不同,如英制1盎司为28.41ml;美制1盎司为29.57ml。
16盎司折合1品特(美制)。
现在推行国际单位制,用毫升数表示酒具的容量。
30ml代替原先为1盎司的容量。
以下是常见的酒杯容量:
威士忌纯饮杯 (WhiskyLine) 1.5~3oz
雪利和波特杯 (Sherry&Port) 2~3oz
甜酒杯 (Liqueur) 1~1.5oz
白兰地专用杯 (BrandySnifter) 3~8oz
鸡尾酒杯 (Cocktail) 2~4.5oz
酸酒杯 (SourCocktailGlass) 4.2~6oz
香槟鸡尾酒杯 (ChampagenCocktailGlass) 4.5~6oz
古典杯 (OldFashioned) 6~8oz
哥连士杯或高杯 [Collins(orTallGlass)] 10~12oz
冷饮杯 [Cooler(orTallGlass)] 15~16.5oz
海波杯 (Highball) 6~10oz
啤酒杯 (Beer) 10~12oz
生啤酒杯 (Mug) 12~32oz
水杯 (WaterGlass) 10~12oz
酿酒的起源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
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
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
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1、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
“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
‘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
“杜康作秫酒。
”《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
《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4、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
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
(《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
这一发现表明:
我国酿酒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
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二、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
以下几个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情况对酿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
(2)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年)
上述两个文化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均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3)磁山文化时期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有发达的农业经济。
据有关专家统计:
在遗址中发现的“粮食堆积为100m3,折合重量5万公斤”,还发现了一些形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
有人认为磁山文化时期,谷物酿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4)三星堆遗址
该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埋藏物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之间的遗物。
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壶等。
其形状之大也为史前文物所少见。
(5)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掘到大量的酒器。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组合酒器,包括酿造发酵所用的大陶尊,滤酒所用的漏缸,贮酒所用的陶瓮,用于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
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100多件。
据考古人员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职业酿酒者(王树明: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酿酒”,《中国烹饪》,1987.9)。
在发掘到的陶缸壁上还发现刻有一幅图,据分析是滤酒图。
在龙山文化时期,酒器就更多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三、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
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
这说明什么问题?
正好可用来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
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
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
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
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
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
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
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
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明创造,而是发现。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
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
2、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
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
元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