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511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docx

四川教师继续教育三新一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试题汇编

模拟试题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

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

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

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

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

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

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分)。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

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分)。

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分)。

五、论述题(15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要点:

(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分)。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3分)。

(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分)。

(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5分)。

模拟试题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四川2008年10月自考试卷)

一、单选(20题20分)

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C)

A.现代教育B.减负C.素质教育D.科技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B)

A.教育政策B.“三个面向”“三个代表”C.教育法规D.素质教育

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A)

A.空无课程B.隐性课程C.分科课程D.活动课程

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

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B)

A.开设活动课程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

C.边缘学科的开设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A.可评估性B.可伸缩性C.可完成性D.家长可参与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 A )

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B.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D)A.前言部分B.内容部分C.评价部分D.课程目标部分

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D)

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

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B)

A.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机械学习D.他主性学习

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A.激发学习动机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

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B)

A.范围B.范围和性质C.性质D.范围或性质

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B)

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C)A.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

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B)

A.展示型B.理想型C.评价型D.课堂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D)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D)

A.语文B.数学C.政治D.体操

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A)

A.内容B.手段C.方法D.程序

1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A)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D.《今日之教师》

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D)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指(A)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D.教师培训

二、多选题(5题10分)

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是(ABCD)

A.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

B.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C.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

D.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E.便于考试得高分

22、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包括(ABE)

A.国家B.地方C.农村D.城市E.学校

23、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ABCDE)

A.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B.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

C.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D.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

24、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ABC)

A.自主B.探究C.合作D.默写E.死记

25、“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BCDE)

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

C.形成行动策略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E.寻找研究的起点

三、判断改错题(4题24分)

26、课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对)

27、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自主学习转向他主学习。

(错)

改为:

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8、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对)

29、学校和家长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错)

改为:

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四、简答题(3题30分)

30、简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p5-6)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3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p73-75)或:

怎样认识学生是影响课程标准编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32、简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p158-159)

(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3)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景性(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五、论述题(16分)

33、我国对教材管理政策做了哪些改革?

(p148-152)

针对教材管理制度,我国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改革编审制度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教材编写的资格和条件、教材编写的立项和核准、教材的初审与试验、教材的审定作出明确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

2、改革教材出版发行制度

教材出版和发行将采取公开竞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规范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机制。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实现教材出版发行渠道的多元化。

3、加强对教辅材料的管理

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提出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4、降低教材价格

5、教材版本多样化

6、国家规定印刷质量标准

7、贫困地区将免费使用教科书

模拟试题(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四川2006年10月自考试卷)

一、单选(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在我国,“课程”这个词的使用最早见于(B)1

    A、《学记》B、唐朝C、宋朝D、清末

  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D)20

    A、实现“三个面向”  B、实践“三个代表”  C、促进国家发展  D、推行素质教育

  3、学校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学科课程,二是(C)38

    A、综合课程  B、显形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4、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学习是(B)101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自主学习  D、学校学习

  5、属于国家的课程文件,规定了国家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而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灵魂的是(A)62

    A、课程标准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课程宗旨

  6、当今的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不同之处,那就是确立( B )67

    A、操作性目标 B、体验性目标 C、过程性目标 D、知识性目标

  7、教材可以分成自编教材和国家统一教材两种。

这种分类所依据的是(D)131

    A、学科性质  B、教学的组织形式  C、教材设计的类型  D、教材的计划与制作过程

  8、“比较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但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工作很难用它的外显方式来表述”,这样的课程目标是(B)85

    A、实用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展开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9、国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等,都属于学生发展的(A)

    A、基础目标  B、提高目标  C、加强目标    D、体验目标

  10、在当前,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98

    A、教育自身地需求  B、国家大力的倡导  C、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  D、教师的自觉行动

  11、按照日本学者广冈亮的说法,适用于直接性地解决问题,学习过程是把握-明究-解决的教材,叫做(A)129

    A、生活教材  B、知性教材  C、表达教材  D、技术教材

  12、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他主性”学习转向(B)100

    A、发展性学习  B、自主性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合作性学习

  13、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构建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课程评价不同价值取向中的(D)157

    A、目标取向  B、方法取向    C、过程取向   D、主体取向

  14、我国,第一次提出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的是(C)202

    A、五十年代所采用的苏联课程管理模式

    B、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

    C、1996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D、1996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5、在档案袋评价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是(D)161

    A、展示型   B、文件型   C、课堂型   D、理想型

  16、校本研究伴随着英美国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而兴起于20世纪的(B)262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1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各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颁布(C)141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18、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几个核心要素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A)263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专业引领  D、申请获得教育科研项目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9、在当前,我国课程方案的组成部分包括了(BCE)5

    A、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D、课程规格  E、教科书

  20、教材作为一定学科的载体,它所具有的基本特质是(AE)129

   A、典型性  B、科学性  C、实用性   D、发展性   E、具体性

  2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BCDE)42

    A、教育实验实习  B、信息技术教育  C、研究性学习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E、劳动与技术教育

  22、一个人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BD)97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C、学习习惯D、学习倾向性 E、学习途径

  23、在档案袋评价中,理想型档案袋的构成部分主要有(BCE)161

    A、作品意义的说明  B、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  C、系列作品  D、作品效果的说明 E、学生的反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4、课程基本功能

  答:

书上找不到答案。

  25、活动类型校本课程

  答:

活动类校本课程是指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26、基础学力

  答:

一般地是指各种学习的基础的阅读、书写、计算能力等学习最低限度应掌握的能力。

  27、地方课程

  答: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

  28、教科书评价的知识维度

  答:

即教科书以什么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去概括人类的知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9、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环节。

新一轮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为:

    1、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3、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4、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30、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

  答: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3、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在承认学生智力多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

    4、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经验。

  31、同以前的学科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优越性?

  答: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2、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32、自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谁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33、谈谈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

  答: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4、结合教学实际及你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分析当前新课程改革应该要实现的培养目标。

  答: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围绕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也是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基础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