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C、提高教育质量
D、注重人的个性、兴趣的培养
【答案】A
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答案】B
3、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仅仅包括学校和社会,还应该包括()。
A、实验室
B、家庭
C、展览馆
D、博物馆
【答案】B
4、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答案】D
5、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答案】C
6、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A
7、教育目的本质是()。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答案】D
8、()阶段是形成个性、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世界观相联系的情感。
A、小学
B、初中
9、关于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B、游戏是学前期的基本活动
C、游戏是孩子最佳的学习途径
D、游戏是孩子顽皮的表现
【答案】D
10、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答案】C
1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答案】A
12、德育方法是()。
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答案】D
13、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D、说唱绘画
【答案】C
14、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答案】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教育单行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
D、政府教育规章的制定机关似乎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
【答案】C
16、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
A、生产力水平
B、生产关系
C、国家的社会制度
D、自然环境
【答案】A
1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级人民政府规定。
A、省
B、国家
C、县
D、市
【答案】A
18、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学
D、课程
【答案】D
19、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学
D、课程
【答案】D
20、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D
2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答案】C
2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答案】B
23、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出版的。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答案】D
24、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答案】A
25、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B
26、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答案】D
2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热爱教育事业
C、热爱劳动
D、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答案】B
28、布鲁姆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答案】C
2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答案】A
30、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31、学前班的教育应以()。
A、上课为主
B、作业为主
C、游戏活动为主
D、知识学习为主
【答案】C
3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答案】B
3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
B、社会的教育化
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D、全民接受教育
【答案】C
34、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B
3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3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D
37、“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
B、福禄贝尔
C、杜威
D、蒙台梭利
【答案】B
38、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答案】A
39、“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
B、心理辅导
C、德育过程
D、美育过程
【答案】C
40、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答案】C
4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表明了家庭教育的()的特点。
A、率先性
B、密切性
C、终身性
D、生活性
【答案】A
42、()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
【答案】A
4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答案】B
44、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
A、破坏性
B、情绪性
C、目的性
D、情境性
【答案】D
45、个体社会化反映了()。
A、个体与学校的关系
B、个体与家庭的关系
C、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D、个体与教育的关系
【答案】C
46、()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A、复述策略
B、组合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答案】D
47、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答案】C
48、社区教育起源于()。
A、丹麦
B、英国
C、瑞典
D、法国
【答案】A
49、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A、可爱性
B、可敬性
C、权威性
D、厌恶性
【答案】C
50、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答案】B
51、不仅仅是讲与说,而应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指()。
A、教师的语言
B、教育智慧
C、教师的交往
D、教育反思
【答案】A
5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答案】D
53、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B
54、下面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书目
B、索引
C、图书
D、检索性文摘
【答案】C
55、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答案】C
56、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答案】C
57、教师要“感悟”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热情学习,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
A、兴趣
B、能力
C、觉悟
D、道德
【答案】A
58、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A
59、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A、直观概括
B、功能概括
C、语词概括
D、动作概括
【答案】C
60、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B
61、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
A、生产力水平
B、生产关系
C、国家的社会制度
D、自然环境
【答案】A
62、()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行为主义模式
【答案】C
6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答案】B
64、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
A、首陀罗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僧侣祭司
【答案】D
65、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
A、理想性
B、多样性
C、瞬时性
D、外显性
【答案】B
66、在班级环境建设中教师要做到布置好教室、办好板报和()。
A、准备体育器材
B、建好图书角
C、选好窗帘
D、修饰好的墙面
67、形状知觉的关键期是出生后到()。
A、四岁左右
B、二岁左右
C、六岁左右
D、五岁左右
【答案】B
68、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D
69、“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分析透彻、丝丝入扣”。
这是指教师语言的()。
A、纯洁性
B、准确性
C、激励性
D、启发性
【答案】B
70、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
7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答案】A
72、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答案】B
73、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答案】C
74、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答案】A
75、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方式。
A、讲演
B、讲解
C、讨论
D、讲授
【答案】B
76、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主动性
B、自主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答案】B
7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
【答案】A
7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答案】C
79、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答案】A
80、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
A、分科性的
B、综合性的
C、适宜性的
D、完整性的
【答案】B
81、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D、说唱绘画
【答案】C
82、“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
A、1912—1913年
B、1902—1903年
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答案】B
83、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的。
A、完全未分化
B、高度分化
C、相继分化
D、基本分化
【答案】A
84、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答案】C
85、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