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359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docx

山东省淄博市届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夯实训练题打包8套

基础夯实——六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炫(xuàn);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B.每一年,都有人猝(zú)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C.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j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gān),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5月22日,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B.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不理,必将自食其果。

C.扬州从隋炀帝以来,就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看春晚几乎成了我们每个家庭除夕的必备项目。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

B.她骂祖父是“死脑瓜骨”,骂我是“小死脑瓜骨”。

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

“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她又考虑着:

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

这未免太麻烦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交通局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D.攻克3D电视健康和安全的难题,是3D电视时代真正到来的关键。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生命的意义》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

B.《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C.《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明同学对老师说:

“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小艺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

“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李老师跟前:

“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

D.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

“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33分)

7.默写填空。

(9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学而》)

(2)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形象地表明了草木萌发的生命力以及大海惊人的气势和力量,千百年来,被人广为传诵。

(7)我们学过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元曲,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作者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作者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D.这首元曲虽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21分)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

“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

“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

”芸曰:

“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

”余曰:

“试言之。

”曰:

“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

”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

即陈芸,沈复的妻子。

②盍(hé):

何不。

③踯躅(zhízhú):

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

④作俑:

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3处)(4分)

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6分)

①案头瓶花不绝     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觅螳螂蝉蝶之属 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针刺死”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徐喷以烟(《童趣》)

B.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为学》)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4)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与《童趣》中的“情趣”有何异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专题性学习(共9分)

10.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

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

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

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3分)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媒体评价:

“《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头晕目炫—头晕目眩;B.猝—cù;D.杆—ɡǎn。

2.D 【解析】销声匿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3.C 【解析】“两个骗子说”后应为逗号。

4.D 【解析】A.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的号召”;B.语序不当,“掌握、接受和理解”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C.不合逻辑,应删去“不”。

5.D 【解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6.C 【解析】A.“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B.“请从速交还”,语气过于生硬。

D.“荣幸”是谦词。

7.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绿树村边合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问渠那得清如许

(6)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7)示例: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8.B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而不是记忆中的故乡的景色。

9.

(1)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

(2)①断绝 ②类

(3)A 【解析】“以针刺死”中的“以”是介词,译为“用”。

A.介词,用;B.介词,因为;C.介词,把;D.动词,认为。

(4)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5)相同之处:

都写的是物外之趣。

不同之处:

本文写的是闺房之趣,《童趣》写的是童趣。

10.

(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意思答对即可)

(2)示例:

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3)示例:

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

《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

 

基础夯实——六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zǐ)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B.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lì)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chì)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诏唤我回去。

D.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zhōng)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余名大学生在两名小孩落水的紧要关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采用结人梯的方式救人,不过令人痛心的意外还是夺走了其中三人年轻的生命。

B.我聆听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让自己失败”这句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

C.蝗灾发生时,蝗群迁飞遮天蔽日,声震数里,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啃食殆尽,转眼变为不毛之地。

D.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与物质对垒,退却的往往是精神;理想与现实交战,溃败的每每是理想。

B.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C.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营造了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氛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英国小说家笛福在《鲁滨孙漂流记》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

B.《最后一课》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C.自传是传记文的一种,主要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等。

一般用第一人称,也有用第三人称的。

D.高尔基,苏联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年》,自传体三部曲《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

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

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①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B.您的光临,让敝店蓬荜增辉。

C.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华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

D.你家母让我给你说,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33分)

7.默写填空。

(9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____?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4)吴均的《山中杂诗》中写鸟在人家屋檐上飞,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开唐诗宋词,咏柳、借柳抒情的佳作比比皆是。

如唐代诗人王维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柳”字的古诗句?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21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

“读书何为?

”师曰:

“取科第耳!

”曰:

“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

“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

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②诸义而后发。

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注释】①日者:

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

②揆:

揣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6分)

①师大奇之     奇:

________________

②遂辞去去:

________________

③如是者凡更三师更: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旦旦而学之(《为学》)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C.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6分)

①读书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专题性学习(共9分)

10.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

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

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

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

(1)从以上有关“住宅区的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哪两点结论?

请简要概括。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

(4分)

参考示例:

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骊—lí;C.诏唤—召唤;D.忡—chōnɡ。

2.D 【解析】具体而微:

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3.D 【解析】“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

4.D 【解析】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D 【解析】开篇句提到“旅行”,⑤紧跟着列出了旅途的不同景色“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④句从反面写“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状态,②句紧接着继续从反面总结“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③句以“而”转折开始从正面谈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会如何,①句总结美好的人生前景,与⑤句中“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相呼应。

分析清楚了句子间的关系,由此确定答案为D。

6.B 【解析】A.“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自己的礼物。

敬词。

C.“荣幸”是荣耀而幸运。

谦词,只能说自己。

D.“家母”是谦词,“你家母”应改为“令堂”。

7.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各领风骚数百年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5)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6)示例: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C 【解析】“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9.

(1)①对……感到惊奇 ②离开 ③更换

(2)D 【解析】“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

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转折;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顺承。

(3)①读书是为了什么?

②这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了。

(4)热爱学习;刻苦勤奋。

10.

(1)①住宅区的命名愈来愈富有诗意,凸显其文化内涵;②住宅区的命名呈现“洋化”趋势,反映出部分国人的崇洋心理。

(2)示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倚一湾清溪,享一方净土;浪漫一生,相守一世。

示例: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处繁华街市,居宁静之所;隐闹市之间,享和美人生。

 

基础夯实——七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yuè),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báo)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靶场是个舞台,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应该是个出色的演员,一招一式稔(niǎn)熟于心,射击其实就是在表演一种角色。

D.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笼,俨(yǎn)然成为绿洲。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男足到底缺的是什么?

缺金钱?

缺政策?

缺教练?

缺硬件?

缺环境?

说到底,缺的是锲而不舍、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B.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小说《三体》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佳作,他获得第73届“雨果奖”当之无愧。

C.波兰大师级诗人、艺术史学家赫贝特所著的《花园里的野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