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265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docx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

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

——走进学生心灵让美术课更美丽

单位:

利川市长坪民族初中  作者:

王玥

摘要:

通过对对象的采访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查找心理学资料了解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考察学校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美术课程实施情况,了解学校美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在中外青春期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青春期的特殊心理进行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用艺术的方式来预防和解决青春期心理疾病。

运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点:

既符合客观共性又允许主观个性化。

通过体验性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对青春期的学生重要引导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课程整合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美术课变的更美丽。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使用于美术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扩了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

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校美术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情境;教学方法

绪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值得我们重视,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需要更多的拥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但当今青少年的教育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去帮助他们走上人生的正规的道路。

一、民族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南邻湖南省。

辖恩施、利川2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县。

春秋巴国地。

1949年设恩施专区。

1970年设恩施地区。

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93年4月改现名。

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游,因拥有举世罕见的硒资源而被誉为“世界硒都”。

全市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

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

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二、本文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小渡船中学为个案调查,对小渡船中学的教育环境、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各个方面的调查,针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尽可能的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运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本论

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

青春期的概念:

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度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10岁到20岁这段时间,这是青年身体迅速发育和成熟时期,尤其是性发育成熟到具有生殖能力成为显著特征。

青春期,也是个体认识能力、人格特征基本形成的时期,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观察力高度发展,记忆力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基本成熟,世界观初步形成;热情,易激动,情感的持续时间长,从外项型情感向内隐型情感过度;克服困难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自制力强,坚持能力更为持久,意志活动中的动机斗争复杂、内隐;独立意识发展,强烈的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乐于学习,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会与人相处,善于适应环境,情绪愉快而稳定,正确的悦纳自己,学会自我调节。

(三)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划分

没有满足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可以化为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程度上的划分,根据症状对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的程度和治疗所需要采取的方式类别,心理不健康以严重程度加强可以划分为心理困难、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维轻快,记忆力强,情感丰硕,他们是时代的企望所在。

但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在当今社会、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下,外来文化的侵入与干扰下,以及自身压力过大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①。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越是接近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就日渐增强,这种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微弱的创作冲动给予鼓励,但有时又会使他们丧失美术创作信心。

二、恩施市小渡船中学的个案调查

(一)调查对象:

恩施市小渡船民族中学八年级学生

(二)调查时间:

2008年9月16日——2008年12月19日

(三)调查背景:

随着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早恋现象越来越频繁,早恋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其价值观、世界观的良好形成,所以我想通过调查来了解中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学校美术教育也就是用艺术的方式来预防和解决青春期心理疾病,让青少年愉快健康的成长。

小渡船民族中学简介:

小渡船中学于一九八零年九月成立位于恩施市民族路8号,地处中国西都——恩施州首府,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城区学校。

现有校园面积13794.47平方米,有规范的运动场和运动设施。

在校学生1900多人,教职工124名,34个教学班。

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完整。

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

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本科学历占57%,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70人。

配有美术教师两名,七年级和八年级各一名。

美术课每个班每星期为一课时,有相应的美术教材,上课时间多集中在下午一二节课。

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室两间,计算机机房一间。

2006年6月,湖北省教研室授予小渡船中学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化进程对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影响及其美术资源拓展途径》的奖牌。

笔者就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对小渡船民族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附)来看,学生在青春期这一阶段所遇到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在于两性交往方面,也就是早恋现象,需要及时的引导,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笔者就联系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疏导,针对特殊情况进行个别教育。

同时,也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来帮助学生维护青春期心理健康。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课程整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动机”。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

传统美术教学对一些难点问题,往往是通过教师描述出示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只能得到满脑子的疑惑:

真的是这样吗?

理解起来难度依然不减,所得的认识也是机械的和抽象的。

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和图像编辑、处理功能,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而富于变化。

如在《静物画构图》一课中,在设计课件时,我选择大量的静物画范例,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构图美感,分析画面的构图特点,使学生充分感受静物画的均衡、疏密、聚散等构图语言,理解静物画的构图法则。

为了让学生对各种构图有更直观的对比和感受,我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移动各种器物进行组合的构图练习,通过鼠标可以把物体移动到画面上进行各种构图组合,物体的位置、大小、数量可以通过鼠标操作任意改变,教师可以演示出各种构图,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构图效果,发表看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要如何改变?

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改变构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美术教学由于节奏慢,课堂容量小,难于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以增加感性认识,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少,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教师可以编辑大量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欣赏,还可以插入视频图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同样的时间里,课件以图像、文字、声音等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于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美术教学除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外,更注重技法与技巧的训练与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是对美术基础知识都能较好的理解,但缺少实际经验,具体的运用就感到比较困难,很难理解,特别是美术基础较差的同学,对技法性强的练习往往是无从下手,即使勉强画了,要么方法、步骤不对,要么技法、技巧不行,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美术的信心。

四、信息技术助美术教育达到情感价值

(一)从美术教材来看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

小渡船中学八年级所使用的美术教材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教材配有相应的教学光碟,第一课是欣赏课,波提切利的作品《春》。

《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的一幅经典的世界名画。

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旨在贯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

该标准将美术课程定性为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主张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情境有效的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

培养丰富的情感。

从美术教材这一课的内容和目标我们不难看出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

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帮助美术课实现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

(二)美术教育的宣泄与治疗价值。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书就提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并指出“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理论见解。

由此可见,人的情绪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现代的人们更重视健康的心理,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采取不同方法对人的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以美术来治疗心理疾病在我国古代并不希奇。

南朝时期,鄱阳王被人所害,其爱妃悲痛欲绝,久积成疾,遍请名医,毫无效果。

王妃之兄请名画家袁倩作一幅画竟使患者起死回生。

原来画中描绘了鄱阳王生前与一位宠姬在镜前调情。

王妃一见顿生醋意,勃然大怒,从此竟绝思情,病体豁然。

据传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代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建造就与画疗有关。

一个做了古代巴比伦王妃的少女,因思念故乡而忧郁成疾,画师便为她画了一幅其故乡的美丽风景画,使其愁云顿散,疾病痊愈。

国王见之大喜,下旨仿图建造相同的景观,伉俪同游,情笃意切。

这就是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由来。

不少科学家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得到了科学的认证。

瑞士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特的研究发现,特殊的“想象信息”传递后,人的下丘脑便会发出指令产生或紧张或松弛的反应。

美国专家发现,人的下丘脑中有一种只产生于胸腺的胸腺素,能通过想象信息的作用进入大脑,促使大脑释放可的松,减弱淋巴细胞的活动,使因淋巴细胞活动过度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减弱疾病得以控制。

至少,通过图画等视觉艺术帮助患者排除忧虑和紧张情绪,使之自我放松和乐观,即能达到治疗之目的。

现在,人们开始注意绘画的临床运用,可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寻找病因。

如意识崩溃的病人,整个潜意识内容毫无掩饰的曝光于绘画,使医生易于发现病因②。

这些都能证明美术教育具有情感价值,然而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并不仅仅是宣泄与治疗,还有自信价值等。

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五、美术教育以完善人格形成为目的

(一)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指出,美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用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及创造能力,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生活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文化。

美术教师如果不是把美术教育视为纯技巧训练,那么,美术教育将会在人类文化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和作用。

古人云: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点燃学生求学上进的理想火花。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是丰富的、全面的,是把一个无知的人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身心健康的人。

因此,对人进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其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不仅掌握“双基”,还要学会适应环境变化并自我设计的能力,以及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

具备这种素质,既是个体生存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佼佼者,它既作用和影响人的终身,又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显示其创造能力;它既是一个人外化的风度,又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修养。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素质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

正如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所说:

“我们通过这个学科(美术)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家。

而在普通的一般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③。

因此,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的因素,达到“完善人格形成的目的”。

青春期的学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二)美术教育培养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德育先于智能。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个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通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④。

道德支配人的行为,并具有目的性和价值取向,因而从根本上影响人的行为价值。

历代教育家无不重视道德教育,孔子的“六艺”教育思想将“礼”与“乐”摆在六艺的前两位。

历代统治阶级总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接受并转化道德观念使之成为个体的行为,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但传授的方式和转化的手段并非相同,其美育便是极为凑效和便利之途径。

这一手段早已被历代教育家所重视。

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认为:

“美术教育家们不仅日益有志于让孩子们提高鉴赏能力,以培养对美的感受,而且他们也关心通过伟大美术作品讲述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⑤。

赫伯.里德认为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承受的压制,才能真正达到完善人格.事实上,艺术的教育在完善人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并不弱于说教,而在某种程度上,它又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

这是因为美术充分运用了视觉手段,把难以言传的东西形象化,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感受,训练了人的潜能,培养了人的修养。

因此,美术教育在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培养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每个人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审美能力。

但事实上,一般人的鉴赏能力并不理想,甚至很差。

这是由于美术教育的机制还不完善,人们还不够重视美术教育,只关心一般文化知识的美术教育,忽视艺术的教育,使得人们的文化发展不平衡。

鉴赏能力主要包括鉴赏艺术和鉴赏生活(自然)两大类,鉴赏生活是在鉴赏艺术的基础上展开的,若缺乏鉴赏艺术的能力,对生活和自然的鉴赏则是缺乏的。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

在鉴赏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观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优秀美术作品使人们不仅感受到创造美术作品的规律,而且体验到一种精神的创造。

哥德曾说: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

”只有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美术鉴赏家。

因为优秀的作品使鉴赏者提高了眼力和水准,使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体验具有深度和广度,从而积累了鉴赏艺术的能力和经验。

无论是迷茫的晨雾或是蒙蒙的细雨,在常人眼中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在具有鉴赏力的人的眼里,这些景色将会唤起他富有诗意的审美感受。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课程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对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几点建议

(一)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

如在《色彩的要素与配合》一课中,一开始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鲜花、水果、晚霞、服装等等,大图阔幅,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一个色彩世界,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

然后再运用动画演示,进一步揭示色彩原理及规律,在讲授色彩的配合时,结合不同色彩配合效果的画面展现,或对比鲜明强烈、或柔和协调、或宁静单纯,配以不同的背景音乐,情景交融。

无须赘述,学生已经感悟到色彩配合的奇妙并产生丰富的联想。

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作品形象入手,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

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情,是不可能全心投入甚至感觉会出现错位,比如很多人为悲秋伤感,杜牧却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双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诗句,可见让学生有一个好心情是美术课的前提。

在实习教学期间,笔者上课前先给学生讲一个画家的故事,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时候在绘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很快掌握绘画技艺,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故事使学生很快投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还使学生们在心灵上产生一定的共鸣,那么美术课所要实现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体验性学习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情感和思维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美术知识的感悟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测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让事实说话,进而获得创造与成功的愉悦体验。

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通常感到非常的新鲜,课件独有的画面展示方式和独特的音响效果,可以马上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其精神高度集中起来。

在美术教学中,电脑的课件可以使平常见惯的图画、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过程由此变得亲切可爱,学生们觉得新奇好玩,学习气氛就变得轻松。

学习就由好玩和为什么开始,学习的积极性就在这种氛围下浓烈起来,学习动机自然形成。

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面引导对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服饰、仪表、言行具有天然号召力,教师是学生体验性学习活动的助手,是学生体验活动中的见证者,在美术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尝试材料的性能,尝试方法路子,尝试走进画家,因为真切的饿体验和感悟会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

对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民族地区的风俗民情、建筑等,结合本土环境进行体验性教学,小渡船中学位于恩施市内,在恩施郊区就有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芭蕉侗族乡,这里土壤呈酸性且富硒,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是一个“雾高山出好茶”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该乡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发展茶叶产业,还开发了芭蕉枫香坡旅游景点。

在春夏季节,正是新鲜茶叶出炉的好日子,学校有条件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采茶的乐趣,去发现大自然的美,这种美术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灵无疑是一种洗礼,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很有帮助。

(三)让浅显的意识变为一种能力

感受美的意识几乎是与生俱来,但是人的感官如果长期不去感知,就将变的迟钝,逐渐退化。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并将这种感知意识形成一种能力,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欣赏者能有较强的直观感知、判断、想象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优劣的能力。

美术学科是一种既符合客观共性又允许主观个性化的科学,我们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有各自的观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存在情感差异,利用美术课培养学生美化、创造、设计生活的基本能力就是在缩减这种差异,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能是一种对颜色的感觉,可能是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可能是对客观物象的认知,这是一种与绘画技法没有直接联系的能力,美术教师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基本能力入手来完善学生的人格。

同时,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美术课堂教学突破了课本、教室的限制,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中的某些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浏览、欣赏、下载有关信息、资料,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例如欣赏课,课本往往只提供某一时期某一画家的一幅作品,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查询到同一类型,同一时期,同一画家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的资料。

使他们对某一时期,某一画类和某一画家有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

(四)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由于男女有别,举办讲座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而进行青春期心理讲座时,则集中进行,剖析青春期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教会他们如何应对。

在进行讲座时,可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软件等,更直观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解答疑难问题,那么这需要美术教师作精心的指导,由于现在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迫,利用美术语言来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理想的选择。

(五)家长的参与。

学生不仅在学校里接受青春期教育,在家里也同样可以进行,可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与家长在网上一起完成青春期知识问卷,探讨青春期问题,从而拉近彼此距离,让家长也来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长。

结语

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老师和家长们都在共同努力为他们寻找一个突破口来解决问题,在笔者看来,当他们面临着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外界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是客观的,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美术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这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美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美术课中的有些内容如素描、中国画、水彩画等等,运用铅笔、毛笔和颜料在纸上作画的感受和由此形成的技能、技巧是电脑无法取代的。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应该是传统美术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发展。

让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更美丽,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校美术教育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而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是人的发展规律,所以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勇于挑战,相信是可以战胜的。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对于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段美好的时光。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参与到青春期教育的行列中来,为学校教育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当今社会,我国正处在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探讨现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研究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高青少年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