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受拉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247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栓受拉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螺栓受拉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螺栓受拉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螺栓受拉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螺栓受拉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螺栓受拉力.docx

《螺栓受拉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栓受拉力.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螺栓受拉力.docx

螺栓受拉力

3.64.64.85.65.8

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

M16––––––––––

M18––––––––23243

M20––––273462914936462

M22––29545369573936049276

M242793937152464654957061987

M2740450539676748471990899113

M305085767876847969041021130128

M336927192295115311812301261538158

M36889841185112148114015801491975186

M4214231151898153237219225302043163256

M4517771342369179296222331592383949298

M4821381512851202356325238012694751336

M5227641803685241460630149143216142401

M5634372084583278572934861113717639464

M6042852425714323714240476184319523539

M64517927569053668631458920748911508611

M6862823148376419104715231116955813961698

M72753235510043474125545931339163216739790

M76893840011918533148976661589071119863888

M801050944614012595175157441868279423353992

M8512717508169576782119684822609904282611130

M90152165752028876625360958270501022338131277

M1002115171928202959352531199376031279470041598

M11028459880379451173474321466505941564632421955

M12542303115156405153470506191875206206––

M140600351458800471944––––––

M150742541683––––––––

6.88.89.810.912.9

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所需预紧扭矩(Nm)预紧力(KN)

M1621545287613236840486485103

M1827952372704197952398628118

M204377458399656111821139985167

M225909178712188613711071711329205

M24743105991140111515813941971673237

M2710791351439181161920320232542428305

M3013561531808205203423025422883051345

M3318451902460253276828534603564152428

M3623762243161298355633644454205334504

M4237963075061409569446171185768541691

M45473935863194777208537888667110663806

M485702404760253885536061069175712829909

M52737148298286421105672313820904165851084

M5691675561222374213750835171881044206261252

M60114286471523786317142971214281214257141457

M64138107331841497820716110025895137631074161

M6816753838223381117251301257314131571376961885

M7220087948267831265301311423376641779451972135

M76238361066317811422357541650446932000536322400

M80286141191373651588420361787525452234630552680

M85339141357452191809508712035635892544763073053

M90405761533541012044608642300760802875––

M100564041918752062558––––––

M110758912346––––––––

M125––––––––––

M140––––––––––

M150––––––––––

1、表中扭矩为达到屈服强度的80%时所测定(仅供参考)。

2、表中数值为最大力矩值,建议拧紧力矩为:

表中数值×(70-80)%;

易3例如:

M48,8.8级螺栓,则拧紧力矩为:

7602×80%=6081Nm。

3、拆松力矩为锁紧力矩的1.2~1.5倍。

通用螺栓及螺母六角尺寸对照表

通用螺栓及螺母六角尺寸对照表

公制尺寸

六角尺寸

(mm)

螺纹尺寸

(mm)

六角尺寸

(mm)

17

M10

8

19

M12

10

22

M14

12

24

M16

14

27

M18

14

30

M20

17

32

M22

17

36

M24

19

41

M27

19

46

M30

22

50

M33

24

55

M36

27

60

M39

27(30)

65

M42

32

70

M45

-

75

M48

36

80

M52

36

85

M56

41

90

M60

46

95

M64

46

100

M68

50

105

M72

55

110

M76

60

115

M80

65

120

M85

70

130

M90

70(75)

135

M95-

-

145

M100

85

150

M105

-

155

M110

-

165

M115

-

170

M120

-

180

M125

-

185

M130

-

200

M140

-

210

M150

-

英制尺寸

六角尺寸

(mm)

螺纹尺寸

(mm)

六角尺寸

(mm)

11/16"

5/8"

1/2"

11/4"

3/4"

5/8"

17/16"

7/8"

3/4"

15/8"

1"

3/4"

113/16"

11/8"

7/8"

2"

11/4"

7/8"

23/16"

13/8"

1"

23/8"

11/2"

1"

29/16"

15/8"

-

23/4"

13/4"

11/4"

215/16"

17/8"

13/8"

3"

2"

11/2"

31/8"

2"

15/8"

33/8"

21/4"

13/4"

31/2"

21/4"

13/4"

33/4"

21/2"

13/4"

37/8"

21/2"

17/8"

41/8"

23/4"

2"

41/4"

23/4"

2"

45/8"

3"

21/4"

5"

31/4"

21/4"

常用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m=p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t°)

比热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

主单位:

米;测量工具:

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

主单位:

秒;测量工具:

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

千克;测量工具:

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

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

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

G=mgm=G/g

g=9.8牛/千克。

读法:

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

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

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国际单位:

千克/米3,常用单位:

克/厘米3,

关系:

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

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

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

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

牛/米2;专门名称:

帕斯卡(Pa)

公式:

F=PS【S:

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

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

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

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公式:

P=ρghh:

单位:

米;ρ:

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

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

竖直向上;原因:

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

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

F浮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

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

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

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

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

W=FS功的单位:

焦耳

3.功率:

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P的单位:

瓦特;W的单位:

焦耳;t的单位:

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

一面二侧三等大。

【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

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

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

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

[U=f时不成像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

u>2ff

f2f倒放大实幻灯机

u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

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

有温度差。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

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

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

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

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

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

6.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

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联:

电流不分叉,并联:

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

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

库仑。

电流I:

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

安培(A)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

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

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

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

R,单位:

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

1)

⒋欧姆定律:

公式:

I=U/RU=IR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

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

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

答:

(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②I=I1+I2③1/R=1/R1+1/R2或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

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

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

求:

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

已知:

I=1.2安I1=0.4安R2=6欧

求:

R1;U;R

解:

∵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答:

(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

W=UQW=UIt=U2t/R=I2RtW=Pt单位:

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⒉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

P=W/tP=UI(P=U2/RP=I2R)单位:

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

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

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