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793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词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执着/著作纤细/阡陌交通B.狂澜/斑斓晦暗/诲人不倦

C.归省/省会禁止/忍俊不禁D.丞相/相信押解/浑身解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撵走路宿失意海扩天空

B.锲约迷忙悠闲不耻下问

C.排解简陋蒙胧以身作侧

D.生疏达观恳切任重道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和潜能的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合同,不折不扣地各自的职责。

A.天赋执行B.禀赋履行C.天赋履行D.禀赋执行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B.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的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C.三个疲惫的人吃力的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D.我的小桃树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二、语言表达

5.为下列画线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2018年2月2日发射升空。

①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是起无线电存儲及转发,并进行空间威像实验、物联网用户链路验证等作用。

②参与实验的学校,未来均可开设卫星测控科普课程,让同学们在教室里获得天地互动的巅峰体验,唤醒学生对未知世界深层探索。

(1)第①句句式杂糅,其修改意见:

(2)第②句成分残缺,其修改意见:

三、名著阅读

6.名著阅读

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况

A.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B.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C.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D.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1)上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_____)(只填序号)

(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

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

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2)上述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_____)

四、句子默写

7.经典诗文默写

(1)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2)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_____________。

(宗璞《紫藤萝瀑布》)

五、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新闻,回答有关问题。

2018年1月26日,航天荚雄景海鹏、王亚平和陈冬来到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代表相对而坐,畅谈飞天经历、共叙航天梦,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浩瀚的宇宙让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自伟深感个人的渺小,他向航天员“取经”,询问该如何规划未来的路。

“资深逐梦人”景海鹏建议他要“、、”。

请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正确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①勤于圆梦②敢于有梦③勇于追梦

(3)阅读下列两段话,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梦想、感恩、忠诚”是支撑景海鹏前行的力量,他坚定地说:

“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拼搏的人生最壮美,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

”陈冬的一番话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独爱腊梅浅浅黄

①“独爱腊梅浅浅黄,疏疏落落不张扬。

”老家的庭院里,有两株挺拔的腊梅树。

每到寒冬,那些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绽开了花朵,满树都是金黄色,娇小可爱。

远远望去,如同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给寒冷的冬日捎来一丝春的气息,正是“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发笑东风”。

徜徉花树下,赏“疏影横斜”的秀枝,闻“暗香浮动”的醇香,竟有种“乱花迷人眼”的感觉。

在阵呼啸的北风过后,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

②从此,每逢腊梅盛开,心中便多了一份期待。

这些腊梅给我儿时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清晨,我还躺在床上,就被阵阵馥郁的香气唤醒。

睁开眼,透过床边的窗户望去,一树金黄映入眼帘。

只见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托举下怒放,淡淡的幽香飘来,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③经过它们跟前时,我总要停驻一会儿。

每当这时,母亲就会乐呵呵地对我说,瞧这朵朵腊梅花多像一只只小金钟,它们能把春天敲出来呢!

用不了多久,绿色的春天就会到来……

④听着母亲的话语,仰望着那迎着凛冽寒风展开笑靥,风姿秀丽的小花儿,我的心一片豁朗。

傲骨铮铮,不惧风霜,不畏严寒,这是腊梅的品质,更是腊梅的操守和气节,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梅花香自苦寒来”,磨难和逆境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只要淡然处之,坚强面对,一定会迎来崭新充满希望的春天。

长大走入社会后,每当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了腊梅花,然后静静地安度人间困苦,品味沧海变桑田的快乐。

⑤腊梅历来是高风亮节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文人墨客们用大量的诗词表达对她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多么豪迈,多么乐观,多么坚强,这些诗词体现了诗人们的高尚情调,温暖了人们的心灵。

⑥“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膩。

”大雪纷飞,腊梅怒放,这是种多么令人向往、心动的意境啊!

腊梅那高雅脱俗的莹莹冰心,又岂是其他花草学得来的呢?

⑦腊梅花盛开的时节,有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

经年离乡,黄亮亮的腊梅仍是我的最爱,每到腊梅飘香时,温暖而馨香的记忆便氤氲开来。

我一直钟爱腊梅,爱它怒放时的高洁;飞扬时的飘逸;抗击狂风暴雪时的那份品格。

9.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独爱腊梅的缘由是什么?

10.“只见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托举下怒放,淡淡的幽香飘来,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请自选角度赏析这句话。

11.第⑤段中作者引用描写腊梅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12.“腊梅那高雅脱俗的莹莹冰心,又岂是其他花草学得来的呢?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巴伦支与他的伙伴们

吴志彬

①当历史步入十六世纪中后期,在欧州大陆,一个国土只有两个半北京城大的国家,依靠海上贸易运输崛起了,它就是荷兰。

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讲述的一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我。

②1596年到1598年的某一天,一艘荷兰商船起锚了,船上是船长巳伦支和他率领的水手,共计17人。

此行他们除了要完成客户委托的贸易业务,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海上通道。

凭借着水手天生的冒险精神,他们在海上航行探险,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但是在经过俄罗斯一个叫三文雅的岛屿时,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③他们只能等到春天到来,才能完成剩余的旅程。

三文雅地处北极圈内,冬天的气温只有零下40摄氏度,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谈何容易。

严寒加上食物、淡水、衣服、药品的短缺,他们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

他们只要打开船上的那些货物,那些衣服和药品就足以挽救生命。

但巴伦支和他的伙伴们却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就是死也不能动客人的货物。

④巴伦支和他的伙伴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他们动用了货物,相信谁不会指责他们。

但400多年前的十几位荷兰水手,没有这样做。

巴伦支带领水手们,在冰天雪地里依靠打猎勉强维持生存。

用猎物肉充饥,皮毛做衣服御寒。

但还是难以为继,一个个伙伴相继病倒,连船上的甲板都被拆掉用以烧火取暖。

这一等就是8个月,这是何等漫长的冬季。

陆续有8名水手死去,而那些货物依然完好无损。

⑤冬去春来,冰雪消融。

幸存的9人终于把货物带回了荷兰,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但把货物完好无损地交到了委托人手中。

他们令人匪夷所思的壮举震惊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

他们用生命为代价坚守的信用,成为后来的商业法则。

人们记住了巴伦支的名字,历史也记录下这感人的一页,荷兰人为此骄傲。

⑥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欧洲海上运输的垄断地位被动摇,巴伦支与他的伙伴们做出的牺牲,为荷兰人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商机。

此后,荷兰人几乎掌控着欧洲百分之八十的海上运输贸易量,他们创建的东印度公司,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

⑦荷兰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银行,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所以即使正在与西班牙进行着战争,荷兰的银行还在合法地贷款给自己的敌人。

荷兰人就是这样坚守诚信之本,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这种商业诚信是何等重要。

⑧这样一个小国的崛起,绝非偶然。

13.认真阅读文章,请为第④段画线部分补充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14.巴伦支和他的伙伴们做出了一个怎样“惊人的决定”?

为什么说这个决定是“惊人”的?

15.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6.荷兰这样一个“小国”,崛起的关键是什么?

文中还有什么示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17.第⑧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1)山门圮于河(_______)

(2)棹数小舟(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众服为确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当求之于上流/生于忧患

C.其反激之力/然则天下之事D.如是在啮/如其言

20.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沿河求之。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

B.石必倒掷坎穴中。

(用石头把坑洞填满)

C.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D.竟不可得。

(最终没找到)

21.请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2.寺僧们、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代表了哪三种生活态度?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3.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诗中既是诗人实写眼前景物,又具有比喻义的词语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4.“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如果说母爱如水,那么父爱是山。

如果说母爱是涓涓小溪,那么父爱就是滚滚流云。

请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zhuó/zhù;xiān/qiān。

B.lán;huì。

C.xǐng/shěng;jìn/jīn。

D.xiàng/xiāng;jiè/xiè。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露宿,海阔天空。

B.契约,迷茫。

C.朦胧,以身作则。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1)天赋:

天资,资质;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禀赋:

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等素质。

这里更强调的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选“天赋”。

(2)执行:

.贯彻施行;承办,经办。

履行:

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

这里强调的是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合同),所以选“履行”。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A.“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比喻。

B.“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排比。

C.“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比喻。

D.“我的小桃树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比喻。

故选B。

5.

(1)其修改意见:

删除“起”“作用”。

(2)其修改意见:

在结尾添加“的兴趣”。

【解析】

【详解】

(1)第一句“主要功能”与“起……作用”句式杂糅。

改为“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无线电存儲及转发,并进行空间威像实验、物联网用户链路验证等”即可。

(2)残缺“唤醒”的宾语中心语。

改为“唤醒学生对未知世界深层探索的兴趣”即可。

6.

(1)BD

(2)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海底两万里》,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

格列佛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由此排除AC。

选BD。

(2)尼摩船长的性格:

博学多识;沉着机智;善良正义;有时显得冷酷无情。

而《格列佛游记》描写了一位 外科医生格列佛在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地的冒险故事。

所以B介绍的是格列佛。

所以选A。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寒光照铁衣莫言下岭便无难前不见人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析】

【分析】

【详解】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凌”“览”等字的书写。

8.

(1)示例:

英雄航天员与首都学子共叙航天梦

(2)②③①

(3)示例:

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有了梦想,还要为之努力拼搏,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详解】

(1)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

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

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

如可提取“航天荚雄景海鹏、王亚平和陈冬来到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代表相对而坐,畅谈飞天经历、共叙航天梦”分析压缩,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考查语序。

先有“敢于有梦”这一前提,才能付诸行动去“勇于追梦”,最终才能“勤于圆梦”。

故顺序应为②③①。

(3)写启示。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题干所给的两段话,并要注意关键性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材料的中心,看看材料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

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社会实践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确定一个观点后进行论述。

如可分析“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拼搏的人生最壮美,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两句,从梦想成就美好人生的角度作答。

9.示例:

腊梅承载着作者关于童年故乡的记忆;腊海怒放时高洁,飞扬时飘逸,抗击狂风暴雪时无所畏惧。

(意思对即可)

10.示例:

这句话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生动地描写出腊梅怒放时的婆态和幽香,表达出作者对腊梅的喜爱之情。

11.诗人赞美了腊梅的豪迈、乐观、坚强,引用诗文增添了文章的韵味同时更具有说服力。

12.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以其他花草反衬膛悔的高雅脱俗,表达出作者对腊梅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

9.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

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

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

如可提取第2段“每逢腊梅盛开,心中便多了一份期待。

这些腊梅给我儿时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最后一段“我一直钟爱腊梅,爱它怒放时的高洁;飞扬时的飘逸;抗击狂风暴雪时的那份品格”等句作为答案。

10.赏析文句。

“只见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托举下怒放”是视觉角度;“淡淡的幽香飘来”是嗅觉的角度。

分别写出了腊梅怒放时的姿态和幽香。

表达出“独爱腊梅浅浅黄”这一文章的中心。

当然,还可以分析“怒放”等关键性词语。

11.考查引用描写腊梅的诗句的作用。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诗句的作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赞美了梅花在风雪肆虐中愈加显示出凛然正气,它是花中气节最高最坚强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赞美了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

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诗人用诗句赞美了腊梅的豪迈、乐观、坚强的精神,增添了文学的韵味,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

“又岂是其他花草学得来的呢?

”明显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以“其他花草”学不来,反衬“腊梅那高雅脱俗的莹莹冰心”,表达出作者对腊梅的喜爱与赞美。

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确立一种喜爱与赞美的感情。

反问的语气要比直陈句强劲有力,有利于表达鲜明的情感态度。

【点睛】

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

如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对比:

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

反复: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对偶:

语句整齐、意韵铿锵。

反问:

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3.即使……也

14.示例:

就是死也不能动用船上客人委托运输的货物;困为此时他们的盒物、淡水、衣服、药品短缺,生命受到威胁,这些货物足以挽敦他们的生命,他们却宁愿舍弃生命坚守承诺。

15.这个句子表明巴伦支和他的伙伴们的壮举感动世界,为荷兰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商机,促进了荷兰的崛起。

16.荷兰的崛起,关键是坚守诚信证明这个观点是:

荷兰在与西班牙的战争期间,荷兰的银行还在合法的货款给自己的敌人等事例。

17.在文章结构上起首尾呼应的作用,同时点明了心。

【解析】

13.“他们动用了货物”与“不会指责他们”两个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假设关系,且是让步关系的假设复句,所以应该填“即使……也……”这个关联词语。

14.一问,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

此题也不例外。

可分析问题的下文“就是死也不能动客人的货物”,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二问,可分析上文“冬天的气温只有零下40摄氏度,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谈何容易。

严寒加上食物、淡水、衣服、药品的短缺,他们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15.考查句子的作用。

分析“此后,荷兰人几乎掌控着欧洲百分之八十的海上运输贸易量,他们创建的东印度公司,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的意思及作用,要结合标题“巴伦支与他的伙伴们”,再联系文章内容及主题,即可分析出这句话的含意。

即:

巴伦支和他的伙伴们的壮举感动世界,为荷兰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商机,促进了荷兰的崛起。

进一步证明“这种商业诚信是何等重要”“这样一个小国的崛起,绝非偶然”。

1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一问,具体考查荷兰这样一个“小国”崛起的关键,可提取“冬去春来,冰雪消融。

幸存的9人终于把货物带回了荷兰,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但把货物完好无损地交到了委托人手中。

他们令人匪夷所思的壮举震惊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

他们用生命为代价坚守的信用,成为后来的商业法则”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二问,可根据题干的要求,证明这个观点的内容可提取第7段“所以即使正在与西班牙进行着战争,荷兰的银行还在合法地贷款给自己的敌人”一句作为答案。

17.考查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这样一个小国的崛起,绝非偶然”一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开头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点明中心的作用。

18.pǐzhào

19.C

20.B

21.示例: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

不能片面的里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题。

22.示例: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们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自恃博才,空谈事理,不切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整断”的态度。

唯有老河兵能织合考虑各种因素,自信满满,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

18.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圮”:

倒塌。

读“pǐ”,注意据义定音。

19.A.前者“认为”;后者“被”。

B.前者“在”;后者“由于”。

C.两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之意

D.前者“像”;后者“按照”。

故选C。

20.“石必倒掷坎穴中”译为:

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

不能理解为“用石头把坑洞填满”。

故选B。

21.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深刻含意的理解及其作用。

首先要理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一句的大意: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来推断,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

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狮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狮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

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2.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对比三人不同的做法,究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行为结果,即可具体问题出是哪一类人。

如寺僧们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因为他们“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而讲学家代表的是“据理整断”的态度,因为他空谈“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的理论。

老河兵则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为他能考虑到各种因素,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点睛】

小题2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