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765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docx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

十三陵完整导游词,不到十三陵也能了解十三陵历史

 

一、十三陵简介

(一)涉及内容

1、判定语2、起止年代3、地点4、地势及分布5、建陵历史沿革6、结束语

(二)介绍位置:

在车上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过一会儿,我们将要参观十三陵景区。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群,陵区内葬有明朝的十三个皇帝,二十三个皇后及诸多嫔妃、太子及公主等。

明十三陵始建于公元1409年,位于北京北部的XX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整个陵区是个小盆地,以天寿山做为天然屏障,左右有龙山、虎山,守住门户,是理想的“风水宝地”。

在这个小盆地内,扇形分布着十三个帝王陵。

那么是谁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呢?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那此处为何只有十三座陵呢?

别着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后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

他临死传位给皇太孙朱允文,这使得当时被封为燕王的朱棣非常不满。

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当时他的三个哥哥都以*,论资排辈,他才是理所应当的皇位继承人。

于是为了争夺皇位,叔侄子俩打了起来。

这就是历史上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

最后,朱棣夺了皇位,而他的侄子朱允文却不知所终,既不知所终,当然无法建陵,于是明朝的前两位皇帝的陵一个在南京,一个未建皇陵。

朱棣做皇帝以后,改年号为永乐,希望天下太平,永远快乐,但人岂有不死之理?

于是在他继位后不久,便一直筹划着两件大事:

一是迁都北京;二是在北京周边地区为自己及子孙们找一块万年寿域。

经过多次筛选,最后才相中了昌平北部的黄土山,后改为天寿山。

永乐皇帝死后与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明长陵。

到了明代第六位皇帝正统及第七个皇帝景泰的时候出了点乱子,由于正统皇帝御驾亲征被俘虏,他的弟弟被推上了台,做在了哥哥的位置上,成为新皇帝。

并改年号为景泰。

新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希望从此好景常在,国泰民安,但是这年号未能应验,而是好景不长。

正统皇帝被放回后,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后来正统皇帝复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座宝。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想而知景泰皇帝的下场,先被降为王,连死后也未能葬在十三陵,而是以亲王礼制葬在了颐和园西侧的金山口。

重新登上王位的正统皇帝改年号为天顺,前后做了22年皇帝,死后葬在了十三陵的裕陵,自此以后,直至亡国皇帝崇祯,死后都葬在了十三陵陵区内。

现在各位都明白为什么明朝有16个皇帝区却只有13个陵了吧!

今天十三陵景区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

二、神路

(一)涉及内容

1、石牌坊2、大宫门3、牌4、神道与石像生5、棂星门

(二)介绍位置在车门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请往右侧的窗外看,这是十三陵陵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石牌坊,它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大的石牌坊,共有五门六柱十一楼,建于公元1540年,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历史了。

现在请大家往前看,前方有一个大门,门开三洞,这便是明十三陵陵区的正门——大宫门。

因其颜色为红色,故又称之为大红门。

在大宫门的左右各立有一座皇帝下马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古代皇帝到这来祭陵,至此也必须下马。

原来在大宫门的两侧连有40公里长的围墙,设为禁区,重兵把守。

其实就是一座为*皇帝而设的“紫禁城”。

明朝规定,每年大祭三次,小祭四次。

皇帝每次祭陵便在大宫门前下马进入陵区。

在大宫门之后依次是碑亭、石象生、棂星门,这条路被称为神路,下面我把神路上的建筑向各位做一简介。

大家请看前面的碑亭,里面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

正面是碑文,列述永乐皇帝的功绩,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三十韵》,碑东侧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清朝嘉庆皇帝论述明亡的原因。

在碑亭之后便是整齐地排列于神路两侧的石像生,何为石像生呢?

其实就是些石人、石兽等,即为象征生命的石雕,它们将为*的帝王们在另一个世界提供服务。

十三陵的神路上有石兽24只,包括狮子、獬豸、骆驼、麒麟、马和大象,每种兽4只,两立两卧。

此外还有石人12个,即文臣、武将、勋臣各4人。

在神路的尽头是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当地人又称其为火焰牌坊,此处意为“天门”,即皇帝皇后等人的棺樽通过此门后,灵魂便升入了天堂。

我们马上就到了,请大家收拾一下随身物品,带好照像机,我们准备参观十三陵之首——长陵。

三、明长陵

(一)涉及内容

1、墓主简介2、陵恩殿简介

(二)介绍位置:

在长陵内简介牌旁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明十三陵中最大,年代最久的众陵之首——长陵。

长陵位于天寿山下,始建于公元1409年,先后历时四年建成,陵内葬有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徐皇后。

永乐皇帝初为燕王,后从侄子朱允文手中夺得皇位,因他在北京起家,又考虑到北京地势的重要性,于是在1420年自南京迁都北京。

除长陵外,北京的紫禁城、天坛等建筑都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建筑。

他厚文重武,安内攘外,不但在军事上修筑长城,而且又派人编著了举世名著——《永乐大典》。

不但发展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又派郑和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但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残酷的是采用活人殉葬制度,他死后,有不少宫妃被赐死殉葬。

长陵的主要建筑有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分为三进院落。

自陵门到陵恩门为第一进院落,东南角有碑亭一座,原来无字,立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皇帝看过长陵后在碑的正面有满汉两种文字写了谒陵感受,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明陵八韵。

第二进院落自陵恩门到内红门,院内在汉白玉台阶之上威然矗立着我国最好的楠木大殿——长陵的陵恩殿,殿内有楠木巨柱60根,当中4根直径为1米以上,大殿现在展出定陵出土文物。

第三进院落是自内红门至明楼,明楼前有二柱牌坊、石五供,明楼额上写“长陵”二字,内设“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

明楼两侧连宝城,宝城中央的高大土丘为宝顶,宝顶下面即是地宫。

长陵的地宫尚未发掘,在十三个陵中只有定陵的地宫被打开。

现在,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那神秘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吧?

参观完长陵后我们就去参观定陵的地下宫殿。

四、定陵简介

(一)涉及内容

1、墓主简介及两位附葬皇后简介2、建筑布局3、参观路线

(二)介绍位置:

在定陵内简介牌旁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打开地宫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于天寿山的大峪山前,建成于公元1590年。

朱翊钧年号万历,意思是要做一万年的皇帝,虽然没有实现,但也创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项记录,即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

万历皇帝10岁继位,22岁就开始为自己修陵,建地宫。

整个工程历时六年,耗银八百多万两。

他在位48年,几乎不理朝政,终日沉缅于后宫,他好饮酒,经常酒醉杀人,死后葬在了定陵。

万历皇帝有两个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死时只是一个贵妃,按明朝规定,皇贵妃死后不能入地宫,于是葬在了其它地方。

皇太子继位后,追封孝靖为皇太后。

孝端皇后和万历皇帝去世后,有将孝靖皇后迁葬到地宫。

所以地宫中葬有一帝二后。

定陵的地下宫殿于1957年被打开,出土文物3000余件,举世轰动。

目前,定陵已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景点,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参观。

整个陵园原来由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及明楼前的左右配殿组成。

历经近500年的苍桑,原来的陵恩门及陵恩殿已毁,仅存基座。

由于定陵的明楼为石质,不怕火烧、故至今保存完好。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陵恩门及陵恩殿遗址。

五、定陵内地面建筑

(一)涉及内容1、陵恩门、陵恩殿遗2、东西二陈列室简3、明楼及宝城

(二)介绍位置:

在陵恩殿遗址上

(三)导游词

各位,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即为定陵陵恩殿的遗址,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大殿的柱础。

陵恩殿是用于祭祀的大殿,原来大殿内供有皇帝和皇后的牌位。

定陵的陵恩门及陵恩殿在清兵入关时曾被焚毁,后来乾隆皇帝为了拢络汉人,重新修缮十三陵,但大多缩小了规模。

据说乾隆使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把十三陵原来的粗大木料等运往清西陵及清东陵,用小型木料重修十三陵,所以要缩小规制,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乾隆爷、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的说法。

前面东西两个配殿内是十三陵出土文物展,第一陈列室主要展出了皇帝棺椁中出土的文物,包括谥宝、谥册、金冠、玉带、金银器皿、丝织品等。

第二陈列室主要展出自两位皇后的棺椁中出土的文物,随葬品,包括凤冠、头饰、宝石及其它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现在各位可以免费参观,请不要在展室内拍照,摄像,谢谢大家的合作,咱们十分钟后在明楼前集合。

(在明楼下)

各位请看,这就是定陵的明楼,明楼是一个陵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每个陵的最高建筑,为什么定陵的明楼能保存如此完好呢?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座明楼看起来斗、拱、梁、枋俱全,再加上油漆彩绘象是木结构的,但实际上完全是石制的,故不怕火烧,不怕日晒雨淋,所以保存相当完好。

明楼的两侧连接环绕着周长800米的围墙,它叫宝城,在宝城的正中的高大土丘被称为宝顶,在宝顶下方即是地宫了。

现在,请各位随我上宝城,我给大家讲一讲定陵发掘的经过。

六、发掘过程

(一)讲解位置:

在宝城西侧第一条探沟边

(二)导游词

各位朋友,请到这里来,大家肯定很关心当年发掘定陵地宫的情况,这得从1955年说起。

当时XX市委的几位领导及我国著名的学者吴晗、郭沫若、沈雁冰等人联合上书国务院,建议发掘明陵,以研究明史。

经周总理的批示后,成立了发掘委员会,发掘队长是年仅29岁的赵其昌。

发掘工作于1956年5月正式开始。

各位请看!

发掘队首先从宝城西侧了一条探沟。

很遗憾,一无所获。

后来又挖了一条更长,更宽的探沟,当挖到7.5米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字样。

发掘队按小石碑提供的线索,在正对明楼的中轴线上又挖了第三条探沟。

于1957年5月在隧道的尽头发现了金刚墙。

拆开金刚墙进入与地宫的过渡的隧道券,当然大家兴奋极了,一年的汗水和心血终于有了回报。

突然,人们一片沉寂,怎么了?

原来呀,在大家面前赫然出现两扇巨大的坚闭的汉白玉石门。

每扇石门高有三米三,宽有一米八,有四吨重,门上有青铜门梁,用人力无法推开。

更糟的是,人们发现在石门的背后还有一块长条小石碑似的“顶门杠”,死死地顶在门后,怎么办?

危难之处总会有人显身手。

忽然,有人说:

“让我来试试!

”大家回头一看,哟!

一个小伙子从人群中走出来。

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条及一些铁丝,不到5分钟便打开了大门,真神了!

就这样,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宫被打开了,那么到底那位年轻人是怎么打开地宫大门的,地宫内有什么呢?

好!

现在我们就去揭开地宫秘密。

七、地宫

(一)涉及内容

1、地宫构造2、金井玉葬3、后殿、中殿的陈设4、揭示地宫大门开启

(二)介绍位置:

在地宫左配殿

(三)导游词

各位,现在我们在定陵地宫的左配殿内,这座地宫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孝端和孝靖的寝宫,它位于宝顶下27米,完工于1590年,至今已有410多年的历史了,地宫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分为前、中、后、左、右五个大殿,这是地宫的左配殿,理论上是放置皇后棺椁的殿堂,但当打开地下宫殿时,发掘者们发现皇后的棺椁并不在这里,而且左配殿内是空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这是根据明朝的祖制,即虽然地宫设左右配殿,但不用,而是把帝后的棺樽都放在后殿。

各位请看,这个大石台叫做棺床,棺床的正中有个长方形的孔穴,那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个小洞穴名叫“金井”,是为皇帝的“金井玉葬”之制而设。

所谓“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床上设“金井”并放置玉石,这是古代最高级别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高级官员也不能享有这种级别的葬制。

“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吗?

“玉葬”的玉是真的吗?

其实,金井中的“金子”只不过是一把黄土,在地宫建成后再把这把土放在预留的“井”内,即成“金井”,取善始善终之意,美化帝后们都是善始善终之人。

另外“金井”中的“金”为土,而“井”象征水,即有水有土,而有水就有了生命,有土就有了生命之根基,有了水土就有了江山社稷,故“金井”象征皇帝在死后仍为人主,虽死犹生。

再说皇帝是龙,龙能上天,也能入地,能屈能伸,设“金井”是为了接地气,而井中必有水,若有水,真龙就能复生,重上九天,正是“金鳞岂为池中物,一遇风动便化龙”。

所以设“金井”又象征皇帝能够复活,再统天下。

那么玉石是真的吗?

怎么说呢,那些玉石都是些璞,即未剖开之玉或含玉的石头,剖开后可能极其普通,也可能价值连城,之所以在棺椁旁放此玉石,既有美好的象征,又有实际的作用,既象征高贵,又能起到防潮的效果,避免棺椁及尸体腐烂。

那么,皇帝和皇后的棺椁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我现在就带大家去参观。

(在地宫后殿)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地下宫殿最精华的部分,这里是地宫的后殿,在打开地宫时,人们发现帝后的棺椁都放在这里,中间最大的棺椁是万历皇帝的,两旁的是孝端和孝靖皇后的。

两侧还陈放着26个红漆木箱,里面放的是陪葬品,当年经过整理,共出土3000多件出土文物,大概包括以下几种物品,一是帝后生前用过的物品,如衣服、玉带、冠冕及日用品等;二是帝后们生前喜爱的物品,如宝剑、装饰物;三是奢侈品,如珍珠、玉石、金锭、银锭等;四是冥器,如银酒具、木桶、木马等。

打开地宫时,由于地宫渗水,帝后的棺椁及装随葬品的木箱子已经腐烂,帝后的骨架还在,各位,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复制品。

您也许要问,后来人们把原来的棺椁及帝后的骨架放在什么地方啦?

在博物馆吗?

不幸的是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些文物了,因为地宫刚刚被发掘就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地宫内的文物当然与文化有关,既然有关,某些东西就会成为“革命的对象”,于是倒霉的万历皇帝和皇后们被当成地主阶级的代表,革命小将们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竞把帝后的棺椁抬出并扔掉,将帝后的尸骨付之一炬,多么惨烈、滑稽又令人回味的一幕呀!

倘若时间能够倒流,我真希望小将们会说:

“……曾经有万历皇帝的尸骨在我们面前,但我们没有把它当成文物保护起来,让它再也无法挽回,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会说:

不能烧!

一定要保护起来。

如果要让我们把这些文物保存的时间加个年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真的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

好!

下面请各位随我到地宫的中殿参观。

(在地宫的中殿,皇后的宝座旁,因为万历皇帝的宝座旁地方窄,不利于讲解)

各位!

这是地宫的中殿,当年被打开时,里面有三座汉白玉的宝座,呈“品”字形陈列,现在为了参观方便,摆成了“三”字形,万历皇帝的宝座雕有云龙图案,两位皇后的宝座刻有翔凤图案,此外在每个宝座之前都有五个琉璃摆件,即一个香炉,一对烛台及一对花瓶,称为“五供”,是专门供奉那些*的人而设。

此外还有一个云龙大瓷缸,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养金鱼的?

不可能,也太浪漫了吧!

防火的?

要是放在木结构大殿内倒是可能,可这座地宫是地地道道的石制宫殿,不可能着火,那么这些瓷缸是些聋子的耳朵——摆设?

当然不是,它们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年灯,也叫长明灯,当年里面装满香油,在关闭地宫大门前点燃整座地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象征大明江山,象征长明之灯万年不灭、万世相传,不过没有氧气怎能长明?

所以打开地宫之时,万年灯已灭,缸内的油层表面也已经凝固。

现在摆在这里的是复制品,下面我们到前殿去参观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