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最新.docx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最新.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最新
人
工
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
日期:
一、编制依据„„„„„„„„„„„„„„„„„„„„„„3
二、编制说明„„„„„„„„„„„„„„„„„„„„„„4
三、工程概况„„„„„„„„„„„„„„„„„„„„„„4
(一)工程概述„„„„„„„„„„„„„„„„„„„„„4
(二)基础设计特点„„„„„„„„„„„„„„„„„„„4
(三)地质水文和地形简介„„„„„„„„„„„„„„„„5
(五)平面布置„„„„„„„„„„„„„„„„„„„„„6
(六)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6
(七)危险源识别„„„„„„„„„„„„„„„„„„„„7
四、施工计划„„„„„„„„„„„„„„„„„„„„„„8
(一)施工进度计划„„„„„„„„„„„„„„„„„„„8
(二)材料计划„„„„„„„„„„„„„„„„„„„„„8
(三)施工设备计划„„„„„„„„„„„„„„„„„„„9
五、施工工艺技术„„„„„„„„„„„„„„„„„„„„9
(一)技术参数„„„„„„„„„„„„„„„„„„„„„9
(二)工艺流程„„„„„„„„„„„„„„„„„„„„„9
(三)施工方法„„„„„„„„„„„„„„„„„„„„„10
(四)检查验收„„„„„„„„„„„„„„„„„„„„„15
(五)检验试验„„„„„„„„„„„„„„„„„„„„„16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7
(一)组织保障„„„„„„„„„„„„„„„„„„„„„17
(二)挖孔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8
(三)施工监测监控„„„„„„„„„„„„„„„„„„„23
(四)应急救援预案„„„„„„„„„„„„„„„„„„„27
七、劳动力计划„„„„„„„„„„„„„„„„„„„„„36
八、相关计算及图纸„„„„„„„„„„„„„„„„„„36
(一)提升系统设计、计算„„„„„„„„„„„„„„„„36
(二)附录„„„„„„„„„„„„„„„„„„„„„„„38
一编制依据
1、地勘报告。
2、工程施工图纸。
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强制性规范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1、<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2、<关于遏制市政工程,人工挖孔桩(维修中毒事故的通知>(建安办[2005]10号
13、<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施工安全的规定>(渝建安发[2003]21号
14、<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1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7、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
1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19、《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2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1、《安全带》(GB6095-2009
22、《安全帽》(GB2811-2007
23、《安全网》(GB5725-2009
24、《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25、《关于防止施工坍塌事故的紧急通知》(建质[1999]173号)
26、《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8、《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2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0、《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3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3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33、《关于加强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建发[2011]95号)
34、《关于进一步强调禁止人工挖孔灌注桩使用的通知》(渝建安发[2012]21号)
3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
36、《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8]23号)
37、《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破、深开挖、高填方项
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2]76号)
38、《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
3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等。
二编制说明
本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人工挖孔桩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安全防范
措施、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三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监理单位:
5、设计单位:
6、施工单位:
7、地勘单位:
8、建筑总面积:
9、总工期:
10、结构类型及楼层:
框架结构(九层)安全结构等级:
二级
11、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合理使用年
限50年。
(二)基础设计特点
本工程场地类别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本工程基础类型:
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独立基础,其中A11-5、A12-4、A9-3、B8-5、B6-4、D3-4、D4-3、D5-4、D6-4、D7-5、D8-6共11栋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均为圆桩),桩直径为1000mm---1400mm,分别为HZ1、HZ2(桩径1100)、HZ3(桩径为1400)、HZ4(桩径为1300)、HZ5、HZ6(桩径为1000)、HZ7(桩径为1500)、HZ8(桩径为1200)。
持力层均为中风化泥岩,其中人工挖孔桩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7.16Mpa3.12Mpa、3.08Mpa,桩底下持力层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1.1-7条进行检验。
地勘报告显示挖孔桩成孔深度在7-12米之间,各自嵌入持力层深度见下表。
砼强度等级:
桩身、护壁为C30;桩身箍筋加密区部分(柱顶以下1.5米插筋范围)为C50同底层墙或柱;钢筋采用HPB300及HRB400。
1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7.16Mpa,其嵌岩深度见下表:
2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12Mpa,其嵌岩深度见下表:
3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8Mpa,其嵌岩深度见下表:
(三)地质水文和地形简介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1地理交通及气象水文1.1.1地理交通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巴南界石曙光、江南新型工业产业园,园区有成型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交通便利。
1.1.2气象及水文
1)气象:
场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季多雾的特点。
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一般集中在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2/3,且多大雨、暴雨,最大日降雨量为363.8mm(2009年8月5日)。
平均风速0.9m/s,瞬时最大风速达27m/s。
2)地表水
勘察区周围未见地表河流。
3)地下水
根据勘察,钻孔西侧砂岩为主地带地下水以裂隙水为主,在东侧泥岩为主地带地下水贫乏。
地下水总体受降雨和地表水体补给,季节性动态明显。
勘察区在勘探深度内场地西侧地下水以裂隙水为主,东侧地下水贫乏。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于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周边为丘陵地段,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总体稳定,适宜拟建物建设。
场地已粗平,地面高程在322~324m,
相对高差为2m,无陡坎。
根据现场情况,桩孔周边无建筑物、构筑物,新建园区施工道路及市政管网不在拟建建筑物内。
3、地质构造
勘察区位于大盛场向斜北西翼,岩层单斜产出,勘察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岩层产状为85°∠7°,层面较粗糙,层间结合程度较好,为硬性结构面。
场地岩体内发育两组构造裂隙:
①275°~295°∠64-71°,间距0.2~1m,裂面较平直,闭合状,局部张开,可见延伸长度达4m,局部见泥质充填。
结合程度均为差,为硬性结构面。
②②23°∠66°,间距0.5~1.5m,裂面平直,闭合状,可见延伸长度2m,局部见泥质充填。
结合程度均为差,均为硬性结构面。
据地面调及钻探揭示,基岩中构造裂隙不发育。
场地岩体砂、泥岩较完整,无断层通过。
故场区地质构造简单。
4、地层岩性
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岩性有: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J2s-Ms)和砂岩(J2s-Ss)、。
其岩性分述如下:
①
(1)人工填土(Q4ml)
素填土:
红褐色,稍湿,结构松散~稍密,成份主要为砂、泥岩碎石、粉质粘土组成,土石比3:
7,碎石直径5-60cm,为抛填,回填时间约2年,钻孔揭露厚度0.4-20.6m(ZY140)。
②
(2)粉质粘土(Q4el+dl)
褐色,可塑~硬塑状,刀切面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能搓成1~3mm的土条。
场地该层大部分地段分布,厚度分布不均,钻孔揭露厚度多小于5m,一般0.4~7.90m,最厚达10.3m。
③基岩
场地内基岩主要为泥岩和砂岩互层。
泥岩(J2s-Ms):
紫红色,泥质结构,厚-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夹砂质较重。
场地大部份有该层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为35.39m(ZY277)。
砂岩(J2s-Ss):
灰色,细粒结构,厚-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局部含泥质较重。
该层主要为分布于场地西侧近公路一带,本次勘察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为14.15m(ZY414)。
四)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应本着合理有序的原则进行布置,必须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需求,从有利于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的角度设置各类施工临设(详见施工平面图)。
(五)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施工要求
(1)施工场地大,挖孔桩数量多,必须确保整个开挖及砼浇筑过程安全。
(2)挖孔桩开挖过程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3)相应特种作业人员应坚持持证上岗。
2、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人工挖孔桩开挖需严格执行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3)人工挖孔桩施工及检查验收须按照《建筑桩基安全技术规范》(JGJ94-2008)执行。
(六)危险源识别1、坍塌
回填土较厚,开挖过程中如不保证护壁质量,极有可能造成塌孔。
2、高处坠落
挖孔桩深度超过2米未设围挡防护或封闭以及井上作业人员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高处坠落。
3、物体打击
锁口边弃渣掉落井内,塔吊在作业区吊运可能导致物体打击。
4、触电
人工挖孔配备的施工机具中有部分电动机具和照明设施,因漏电可能导致触电。
5、起重伤害6、机械伤害
因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有缺陷、设备未按时进行保养、设备失修或带病运转、使用、指挥不当或机械故障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7、中毒和窒息
孔下作业前未对井内通风或未作孔内空气检测,孔内未连续送风,当孔内土壤中有CO,HS等有毒气体释放时可能导致中毒。
CO2浓度超标或孔深超过8米未连续送风可能导致孔内作业人员窒息。
8、火灾9、淹溺
四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场地限制、人员及机械的配备情况,每天的进度指标控制如下:
人工挖孔:
1.0m/天²孔;桩的间距小于2倍桩径或净距小于2.5米必须跳开,采用间隔开挖,预计工期45天。
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后。
(二)材料计划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三)施工设备计划
在充分利用公司原有设备,发挥其功效的同时,结合工期与施工方案的特点,再租赁少量的设备。
结合业主要求,主要施工机械实际投入量如下表。
施工机械一览表
五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桩顶开孔挖至500mm深时按设计要求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详见后护壁附图。
护壁混凝土采用C30自拌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1.2Mpa即24小时后拆除模板。
桩基凡为软弱土质,均每开挖至0.5-1m后立即浇筑护壁砼。
桩径严格按设计施工,每次开挖直径为桩径和护壁厚度之和,护壁厚度150mm。
护壁钢筋采用φ8(圆桩)钢筋。
(二)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法
1、施工排水措施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作好排水措施。
在距离桩孔边线1000mm处,设置300³300排水沟,将孔内的水集中排至在排水沟流向现场设置的沉砂池内,用150mm的PVC管子就近接入区内市政管网。
根据设计图及现场平面布置,在中间一排桩两侧各设置两处沉砂池:
设置3mX3m见方,深1.5m的沉砂井,沉砂池每三天清理一遍底部淤泥。
人工挖孔桩施工用水泵及时将要
挖或已在挖的桩孔内的积水排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2、桩基开挖
1)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
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圆周。
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
在开挖线外做高200mm井圈,用经纬仪将轴线或桩中心线引测至井圈上,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至井圈上,并用红油漆对轴线、标高、桩号、自编号、嵌岩深度等设计参数标识在井圈上和相应的施工用图上(轴线用红油漆,桩中心线用黄油漆标识),如下图所示。
基础开挖前,测量人员应认真测设平面位置并进行仔细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开
挖。
开挖时应将基础轴线及高程设置于坑壁上,便于施工中随时检查开挖倾斜度及标高。
测量误差要求:
①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构筑物的坐标、桩号,其测距精度不低于0.1‟,测角精度不低于20″。
②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5。
2)基础采用人工开挖成孔的方法施工,开挖到坚石时,可采用水钻配合人工的施工方式。
土方段按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进行护壁,石方段可垂直开挖。
3)本工程桩孔间距大,满足刚性角要求,但开挖时仍需成排开挖;在浇注桩基砼时,不但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而且不得在桩孔底留人。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应随时检查平面位置情况,随时纠正出现的偏差。
4)桩孔挖至500mm深时,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锁口高出地面30cm,护壁混凝土采用C30自拌混凝土,必须用机械搅拌。
护壁钢筋进场前检查质量证明资料,按规范要求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按图纸施工。
护壁模板采用验收合格后的定型钢模。
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即24小时后拆除模板。
桩基凡为软弱土质或松散岩层,均每开挖至0.5-1m后立即浇筑护壁砼,并在开挖时设置防砸板,防止土石坠入井内,护壁应当天成孔当天捣完混凝土。
护壁混凝土选用1~3碎石,特细砂及32.5早强型水泥,坍落度宜为4~6cm。
现场搅拌时,应严格按检测部门提供的配合比下料。
浇捣时,应认真细致地做好
挖孔桩井圈轴线、标高标识
混凝土振捣工作,用插钎振插密实,严防蜂窝、孔洞出现。
配筋的规格、型号及搭接长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护壁混凝土加早强剂,以缩短拆模时间。
护壁混凝土应浇捣密实,
5)基础开挖出渣采用手摇辘轳出渣,并严格控制每次的出渣重量,重量小于100Kg,根据《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钢丝绳采用直径为8mm。
结构为6*7+FC钢丝绳,最小破断力为33.4KN,远远大于最大出渣重量100*10=1KN,故可以满足要求。
在辘轳上设置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防止出渣时弃渣掉入孔中,弃土位置距离桩孔边缘1.0米以外,弃土堆高度不大于1.5m。
所有弃土必须尽快运离施工现场。
为保证人员安全,起升渣料时,井内人员必须从井内设置的爬梯上井。
6)在开挖过程遇到较硬的松次石,则采用风镐凿岩;如果遇到坚石,则采用小型钻机(水钻)在孔周圈钻孔后人工破碎凿除。
7)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孔壁岩层情况,检查是否与设计地质勘查资料相符;桩基开挖完成后,应清除桩底松渣,并取孔底基岩进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若孔底地质复杂,也可同时进行钎探,确保桩底地质符合设计要求。
孔内若有渗水,则采用高扬程潜水泵及时抽水。
8)开挖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开挖前应对土层进行夯实,做好挡护、排水、搭设
防雨棚等措施,防止雨水及杂物掉入桩孔内。
当孔身超过5m时,应设通风设备,下孔前先用鼓风机通过输风管向孔底送入空气,同时配备有害气体检查设备,经常检查孔内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气体。
在起吊渣土时人员必须爬出孔内,避免坠物伤人。
9)基坑成型后复测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检查桩基嵌岩深度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抽取桩底基岩天然抗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报送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灌注砼。
各项规定和允许偏差如表所示。
挖孔桩成孔的允许偏差
10)桩孔深度超过2m时,利用井口出渣支架2m处搭设竹跳板做防护围挡,以避免弃渣坠入井内,造成安全事故。
11)在施工现场、施工范围内外设置安全文明标志、警示牌、警示红灯。
12)吊运弃渣桶采用直径40cm皮箩筐,并利用14号铁丝加固,装运弃渣不能超过桶深度的2/3。
3、钢筋制安
1)进场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范要求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桩基钢筋笼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预先制作,主筋接长采用单面焊连接,接头位置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错开。
在桩基附近地面一次性将钢筋笼(含声测管安装)制作成型,再用汽车起重机将钢筋笼吊入孔内安装。
吊装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
如果出现钢筋笼较长、吊机影响交通等因素不便吊装,则采用在孔上搭设钢管支架,现场绑扎搭接接长后下落,但必须保证支架强度及稳定性。
入孔时注意对准孔位,尽量不要碰触孔壁。
2)钢筋必须定位准确,固定牢固,不得产生扭曲变形。
钢筋笼主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采用钢筋支撑,每圈至少固定4点,间距不大于2m,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及位置准确,同时在桩顶护壁上对钢筋笼进行锁定,防止下沉或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上浮、移位。
3)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进行隐蔽。
防雷接地的钢筋用
红油漆作标志,需作超声波检测应按检测单位要求预埋检测钢管。
4)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下表。
4、砼浇注
1)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由预拌砼工厂拌制,搅拌运输车运送至现场,采用自溜或泵送浇筑。
2)根据地质资料判断,地下水位较低(积水量少),桩基考虑按干桩浇注,砼浇注前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杂物及积水,并报监理验收。
若孔内有较小的渗水时,同样采用干桩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
具体做法为:
先预备足够的砼,其数量可一次浇筑2m或者能够浇筑到渗水处以上1m。
用高扬程潜水泵将孔底的水抽干后,迅速将预备好的砼输送到桩孔内,振捣密实,压住水头后再分层浇筑余下砼。
3)桩基浇筑前,先在桩顶上方搭设临时支架,支架上设置储料漏斗,储料漏斗下挂设串筒,串筒距离桩底不得大于2m。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有序振捣,分层振捣的厚度不得超过50cm,并不得漏振。
4)如果渗水量较大,不能按以上方式浇筑,则采用水下砼浇筑方式完成;整个施工操作必须按有关规范严格控制。
5)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砼的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同时留取试件,做好浇筑记录。
6)桩基混凝土达到规定龄期后,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成桩超声波无破损检验。
5、特殊情况处理:
成孔验收时的处理
桩孔挖至孔底设计标高或持力层时,应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认为符合要求后迅速作扩大桩头,同时作为原始记录,留取岩样作为地质资料保存。
终孔完成后,应请有关单位对桩中心位置、入岩深度、桩底扩大头尺寸进行验收,必要时井底拍照留实样,并在井底取岩样。
经有关部门同意后,迅速清除护壁污泥,孔底残碴,浮土杂物和积水,随即浇灌封底封底混凝土最小高度为扩大头以上200~300mm。
(四)检查验收一)主控项目
1、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为现场搅拌砼)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
2、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砼等进行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刚性角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砼强度,并应做桩身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4、灌注桩砼每浇注10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100m3的桩,每根桩必有1组试件。
二)质量检验标准
砼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1、表5.2的规定。
砼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五)检验试验
一)地基检验
(1)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注:
如地勘报告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且工程位置也处于一般区域,可由地勘、设计、监理、施工、质监站商议,按一定比例对桩底持力层进行抽检,或用地勘报告的勘探孔资料(勘探深度应大于持力层下3d,且不小于5m)来映证此问题。
二)桩身承载力及完整性检测
(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验。
(2)桩身质量检测监督要点
1)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一柱一桩的要全数检测,群桩的检测数量符合JGJ106-2003的规定,如下:
a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b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本工程的人工挖孔桩全数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挖孔桩桩身质量。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公司直接领导下,建立项目经理部,成员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生产负责组成。
其下设四个职能部门,即:
项目经理部、技术部、施工部、材设部,各职能部门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施工管理层。
而施工作业层由各类施工班组组成,施工班组包括:
土石方开挖班、钢筋班、混凝土班、木工班、泥水班、机操班等。
项目组织机构详见下图:
(二)挖孔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挖孔灌注桩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安全准备
①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组织三级安全教育。
②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研究制定施工控制程序,向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标准和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③对操作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学习需要的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④机具设备由专人检查,保证其完好率,并制定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