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169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_精品文档.doc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64+116+64)m连续梁桥

施工监控方案

中南大学

二O一一年三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监控目的和意义 1

3.施工监控依据及目标 2

3.1施工监控依据 2

3.2施工监控目标 2

4.监控组织机构 3

4.1组织机构 3

4.2各单位职责分工 3

5.施工监控方法 5

5.1施工监控流程 5

5.2结构计算内容 6

5.2.1有限元模型建立 6

5.2.2数据处理 9

5.2.3提供计算表格 10

5.2.4设计参数的测定 11

6.主梁线形监测 14

6.1墩顶测点布置 14

6.2截面测点布置 15

6.3主梁平面线形控制 16

6.4主梁各节段的挠度观测 16

6.4.1调整模板标高时测量 16

6.4.2绑扎钢筋后复测 16

6.4.3混凝土浇筑完后测量 16

6.4.4预应力张拉前测量 17

6.4.5预应力张拉后测量 17

6.5测量时间 17

6.6多跨线形的通测 17

6.7结构几何形状测量 17

6.8施工过程控制精度要求 17

7.主梁应力监测 18

7.1应力测点布置 18

7.2测试仪器 19

7.3测试方式 19

8.合拢段施工注意事项 19

9.资质文件 21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64+116+64)m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1.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64+116+64)m连续梁桥为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度布置为64m+116m+64m。

下部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高度箱梁,中支点截面箱梁中心线梁高8.9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箱梁中心线梁高为5.2m;梁部混凝土为C50;采用纵向、横向和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

本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全桥分两个T构对称悬浇,每个T构包括0~15#共16个梁段,两个边跨各有5.75m的现浇段,边、中跨合拢段均为2m(如图1所示)。

图1全桥示意图

2.施工监控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大跨度桥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

大型桥梁的结构多样化,带来了桥梁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大型桥梁的结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保证桥梁结构运营时期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行车舒适性等,实施大型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监控,已成为桥梁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中南大学受中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项目经理部委托负责承担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64+116+64)m连续梁桥施工阶段的施工监控工作,结合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施工的相关要求,编制了监控实施方案。

由于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复杂,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材料性能、浇筑程序及立模标高等都直接影响成桥的线形与内力,如果施工过程中梁体挠度控制不严,桥梁线形不顺,不仅影响梁体表观质量,合拢难以进行,而且影响穿束工作,增加钢束张拉阻力,甚至增大梁体扭矩。

因此,为保证结构体系转换时的合拢精度和成桥运营状态下的线形,必须对挠度进行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

再者施工现状与设计的假定总会存在差异,为此必须在施工中采集需要的数据,及时掌握结构实际状态,并通过修正计算,对浇筑主梁立模标高及轴线位置给以调整与控制,使成桥后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对关键控制截面应力的测量,一方面可以了解结构实际状况和设计状况的差

异,为结构主要计算参数识别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结构安全预警作用,避免恶性质量事故的发生。

3.施工监控依据及目标

3.1施工监控依据

本大桥施工监控依据下列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3.《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7.《铁路特大桥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416-87)

3.2施工监控目标

(1)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1.29,施工监控总目标是成桥后桥面高程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

(2)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1.28,合拢前两悬臂端相对高差小于15mm;

(3)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1.28,轴线偏差小于15mm;

(4)其它允许偏差要求按《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检查控制;

(5)如有其它异常情况发生影响标高控制,其调整方案经控制小组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意见。

4.监控组织机构

4.1组织机构

施工监控是大型桥梁结构施工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项技术性、时间性、协调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

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牵涉到许多与施工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就不可能达到监控预期的目的。

为此,设立悬灌连续梁施工监控实施小组。

重大技术问题由施工监控单位与设计单位讨论决定,具体工作由施工监控实施小组负责执行。

监控实施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李斌(监理组组长)

副组长:

史文刚(项目部总工)

杨孟刚(监控单位负责人,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成员:

张海波(监理员)

张振国(施工负责人)

腾飞(施工员)

蒋鹜(监控人员)

潘增光(监控人员)

4.2各单位职责分工

1)设计单位

①提供大桥结构计算数据文件;

②提供各工况下(工况划分见后说明)及成桥后箱梁各施工节段的变形设计计算结果;

③提供箱梁各节点(高程控制点)预拱度设计计算结果;

④提供大桥施工安全性检算资料;

⑤讨论决定重大设计修改,负责变更设计后的各种验算。

2)施工单位

①提供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体系受力计算数据(挂篮自重;施工荷载等);

②提供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进程计划,如有变更施工方案应及早提出;

③提供施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值;

④桥面施工荷载调查与控制;

⑤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⑥负责保护好现场观测点、仪器免遭人为破坏;

⑦施工高程测量在每一梁段完成后及时交施工监控实施小组,以便对主控方的控制数据起校核作用。

3)监理单位

①认真执行监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②协调好设计、施工与监控三方的现场配合;

③督促和检查监控单位按本方案按期完成任务,监督施工单位对监控单位测点进行有效的保护;

④提供箱梁断面尺寸、立模标高等复测结果;

⑤在监控任务依现场需要有所增补、变更时,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审核和报批有关事项;

4)监控单位

①制定施工监控实施方案;

②完成监控方案中提及的各项施工监控任务、结构分析计算、提交下段挂篮立模标高(提前24小时)箱梁高程测量等;

③识别设计参数误差,并进行有效预测;

④发生重大修改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会同设计单位提出调整方案;

⑤每一梁段完成后及时将有关监控结果汇总。

如有重要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

⑥主桥竣工后,在1个月内提交施工监控成果报告。

5.施工监控方法

5.1施工监控流程

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

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大桥结构的安全,在大桥施工过程安全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再对大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线形进行控制,确保大桥最终线形满足预期目标。

沪昆客专长沙浏阳河特大桥(64+116+64)m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经历悬臂浇注节段形成主梁的过程,还要完成由静定结构转变为超静定结构的体系转换过程。

大桥施工过程复杂,监控影响参数多,如:

结构刚度、梁段的重量、施工荷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温度和预应力等,这些参数都会直接影响成桥后的线形与受力。

计算线形控制中立模标高时,都假定这些参数值为理想(规范)值。

为了消除因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切所引起的施工中设计与实际的不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采集,及时掌握结构实际状态,并通过计算,识别出各参数对主梁标高的影响程度,进而对未浇注主梁的立模标高进行修正,以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重大的设计参数误差,提请设计方进行理论设计值的修改,对于常规的参数误差,通过优化进行调整与修正即可。

施工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技术流程是指理论计算的循环过程,实施流程是指参与施工控制的各协作单位的工作关系。

图2施工监控流程图

5.2结构计算内容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采用分节段逐步完成的悬臂施工方法时,结构的最终形成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施工过程。

对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变形计算和受力分析,是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为了达到施工控制的目的,我们首先必须通过施工控制计算来确定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理想状态,以此为依据来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使其最终成桥线形和受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的施工中,施工控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设计提供的有关资料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应力和位移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变形和受力理想状态,以此为依据来控制和指导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从而使得成桥后的线形和内力达到设计要求。

计算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来确定施工加载顺序,并进行结构分析,严格计入结构自重、预应力、温度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影响。

5.2.1有限元模型建立

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内容有:

按照设计和施工所确定的施工工序,以及设计所提供的基本参数,对结构进行正装;结构形变分析;控制截面应变、应力及内力计算;结构预拱度计算分析,以确定立模标高。

目前常用的有限元计算软件有桥梁博士、MIDAS/Civil和ANSYS等。

桥梁博士3.0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

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范。

对结构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的复杂组成与施工情况。

本文采用桥梁博士3.0系统进行前进分析计算,并采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进行结果复核。

在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时,将主梁划分为98个单元,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各个施工状态下的理论变形和受力。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加载龄期为7天;预应力钢绞线的松弛损失取为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取为6mm,管道摩阻系数u=0.23,管道偏差系数k=0.0025;二期恒载为113KN/m。

收缩徐变考虑1500天。

有限元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图3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示意图

根据设计施工方案中拟定的施工流程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

结合悬臂浇注施工方法,将本桥的施工过程共划分为57个施工阶段,其中每个主梁节段的施工由3个阶段组成,即挂篮前移、混凝土浇注和预应力筋张拉。

详细施工过程见表1。

表1全桥施工阶段划分

施工阶段

施工项目

施工阶段

施工项目

1

0#块浇筑

30

挂篮前移

2

0#块张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