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概论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630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概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管理概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管理概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管理概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管理概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概论总结.docx

《管理概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概论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概论总结.docx

管理概论总结

管理概论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D财力)不发球无形资源。

2、(A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3、(D应当对人采用启发、诱导的管理方式)不是X理论内容的相应阐述。

4、当代多数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冲突(C、有两重性)

5、对待外国管理经验应报的态度是(D洋为中用)

6、对学生的自负的自我夸耀行为采取冷淡,不理睬的态度,以至于使其逐渐以一颗平常心认识自己的强化方法是(C自然消退)

7、改革与管理的合理关系,应是(C二者相辅相成)

8、根据管理方格理论,(B1.9”型管理)被称为“乡村俱乐部”管理。

9、根据双因素理论,(D工作的挑战性)不发球保健因素.

10、管理的二重性是指(B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1、管理的行政方法具有的特点是(B)B、权威性

12、管理活动及多种关系,其核心是(A)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3、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的比例关系为(B)B、反比例

14、管理信息按产生的过程划分,有(B)B、原始信息与加工信息

15、管理者的(D创新)能力,就是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6、管理者的工作特点,其中有(C)C、风险性

17、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A主体)

18、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B.典型调查法).

19、经常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以对策理论为指导,你一步我一步地运筹安排的决策是(D竞争型决策)。

20、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早期失效率(B)B、高

21、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是由(A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提出的。

22、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研究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D)D、20%~30%

23、能够明确地观察到内部结构及其状态的系统谓之为(B“白箱”)

24、评价技术经济效果对资源占用因素(B)B、必须考虑

25、确定型决策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状态(C)C、较为确定

26、人才选拔的科学标准是(C)C、德才兼备

27、人类模仿鸟类的功能制造飞机是利用了(B)模式。

B、逻辑控制

28、三国时期魏国刘劭所写的人才学著作是(B)B、《人物志》

29、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越少和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所表示的劳动效率(B)B、越高

30、时间利用律等于(B有用功所耗费时数÷总工作时数)

31、提出"民为贵"的思想是(C)C、孟子

32、系统工程与传统土木建筑工程比较(D)D、不同

33、下列(C风险性)是属于管理者工作特点。

34、下列不是人力资源的特点的选项是(B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35、下面(D决策树法)方法不是非确定型决策所采用的方法。

36、心理压力与绩效的关系(C)C压力适中,绩效最佳

37、选择干部对资历的看待(C)C、参考条件

38、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组织所掌握和支配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表现,被称为(C财力)。

39、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和使用的信息系统,被称之为(B管理信息系统)

40、在管理中要保持足够的弹性,这一论断属于(C权宜应变原理)的内容。

41、在西方管理学史上,被尊称为"管理科学之父"的是(A)A、泰勒

42、在行动或任务完成之后,把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这属于(D反馈控制)。

43、在一个由3人组成的领导班子中,其成员的效能分别为0.8,1,1.2,假定K(中介系数)为1.4,则A(领导班子整体效能)值为(C4.2)

二、判断并改错题

1、ABC时间管理分类法就是抓住“关键的多数与次要的少数。

”(×)/改:

ABC时间管理分类法就是抓住“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

2、PDCA计划循环应是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

(√)

3、单向沟通较之双向沟通,其特点是沟通的信息准确无误。

(×)/将“信息-无误”改为“传递快,但得不到反馈

4、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改:

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5、风险型决策比非确定型决策更难。

(×)

6、赋予管理者一定的职权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

7、根据韦伯的观点,只有超凡的权力权力才是理想的权力形态。

(×)/改:

根据韦伯的观点,只有理性的权力权力才是理想的权力形态

8、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员工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发球激励因素。

(√)

9、管理的行政方法有强制性,而管理的法律方法无强制性。

(×)/改:

管理的行政方法有强制性,而管理的法律方法也有强制性

10、管理的行政方和法律方法,都具有强制性。

(√)

11、管理方法中的"9.5"型,表明领导者对员工非常关心,而对任务的关心程度为中等。

(×)

12、管理方格法中“1.1”型被称为“战斗集体型”管理。

(×)/改:

管理方格法中“1.1”型被称为“贫乏型”管理。

13、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

(√)

14、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只是近百年来才发生的。

(×)

15、黑箱方法和白箱方法是对以人为本管理原理的应用。

(×)/改:

黑箱方法和白箱方法是对以反馈控制原理的应用

16、霍桑实验"表明,企业中的职工不仅仅是"社会人",而主要是"经济人"(×)

17、控制过程不需要信息传递。

(×)

18、劳动效率=合格的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19、冷”协调就是消极协调。

(×)/改:

“冷”协调不是消极协调

20、内耗”是妨碍领导班子发挥效能的大敌。

(√)

21、平均先进定额=(最高定额+最低定额)÷2(×)

22、普查法又叫做解剖麻雀法。

(×)/改:

典型调查法又叫做解剖麻雀法。

23、权力如果不受约束和监督,就有走向腐败的可能。

(√)

24、确定型决策常常采用决策树方法。

(×)/改:

风险型决策常常采用决策树方法。

25、人的同一动机不可能引出不同的行为。

(×)

26、人们的四种气质有好坏优劣之分。

(×)

27、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均等的。

(√)

28、所谓负强化,是指对员工行为的有益成果用物质或精神的鼓励给予肯定,在这种鼓励性刺激下,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该项积极性行为的频率。

(×)/改:

所谓正强化,是指对员工行为的有益成果用物质或精神的鼓励给予肯定,在这种鼓励性刺激下,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该项积极性行为的频率。

29、通过有关人员之间的意见交流,引起思想共振,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是德尔菲法。

(×)/改:

通过有关人员之间的意见交流,引起思想共振,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30、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设备投资效果越差。

(×)/改:

投资回收期越长,说明设备投资效果越差。

31、亡羊之后补牢是属于前馈控制。

(×)/改:

亡羊之后补牢是属于后馈控制

32、无缺点管理法就是要求员工在工作中绝对不能有缺点。

(×)、

33、信息独步一时过程不包括信息反馈。

(×)

34、信息是各级管理组织中进行计划、决策的重要依据。

(√)

35、选择控制措施只注重目标实现。

面不一定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促资源的消耗。

(×)

36、选择设备,投资回收期越长越好。

(×)

37、学校对教师管理,应该让教师实行满负荷工作,以求最大程度提高其工作效率。

(×)/改:

学校对教师管理,应该让教师实行适当工作,以求最大程度提高其工作效率。

38、一个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越小,其工作绩效就越大。

(×)/改:

一个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适当,其工作绩效就越大

39、预测应当在调查之后,而在决策之前。

(√)

40、在管理思想上,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

41、在韦伯提出的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中,韦伯认为只有"超凡的权力"者理想的权力形态。

(×)

42、组织的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成正比例。

(×)/改:

组织的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无关。

三、论述题(请从下列三题选作两题,每题15分,2×15分=30分)

1.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计划环节有何作用?

答:

(1)计划是实施决策的具体化,如果没有具体实际行动的筹划安排,实现决策目标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行动计划可与决策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决策,目标向现实性迈出关键的一步;

(2)计划对管理活动起主导作用,管理的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必须以计划为依据;(3)计划的协调作用,可以使各部门,各环节,各单位,各岗位密切配合,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多的经济效果;(4)计划是动员,激发人们行动的纲领。

通过计划指标的分解,计划就成了动员,团结,鼓舞组织成员的旗帜。

有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计划是控制的标准,控制的目的是通过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使各项活动保持既定的方向和进度。

2.结合实际,谈谈一所学校如何提高其管理效能。

答:

提高管理效能,首先应做到转变管理观念,接着改革管理抽调,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健全管理法规,制度和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然后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最后改善管理环境,纠正不正之风,消除腐败现象,打击贪官污吏,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条件。

3、试述X理论、Y理论的主要区别。

答:

传统管理理论由于对人的看法不正确,结果导致对人的管理中存在许多不合适的地方。

把这种对人性所做的错误的假设称为X理论,而把所概括出的人性的相反的一种假设称为Y理论。

如X理论中,

(1)一般人都天性好逸恶劳,只要有可能就会躲避工作。

(2)一般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的需要漠不关心等。

而Y理论中,

(1)人们并不是天生就懒惰的,他们对工作的爱与憎,取决于这项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咱惩罚。

(2)人追求满足愿望的需要与组织需要没有矛盾,只要管理得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等。

1.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

其在学校管理领域有何应用?

答:

人是管理系统内最活跃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首先是对人的管理。

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一种复合体。

坚持人本原理,就遵循以下原则:

1。

能级原则。

就是按照人的能力大小而科学地将其安排在相应职级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2。

动力原则。

动力是驱使人们不断前进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满足人们的正当需求,激励人们的行为,充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管理工作的活动。

3、全面发展原则。

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老化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应引起学校管理领域的深刻改革,必须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使组织学生在体魄,智力,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个人进行时间管理的目的和可以采用的方法(技巧)

答:

老师个人进行时间管理,应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全面规划,按ABC分类并认真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教师。

生产自救要利用好时间,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心理特征。

提高每一单位时间和利用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做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时间利用率也得到提高,使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目标。

3.士气与绩效的关系如何?

管理者应如何提高团体的土气?

答:

土气是员工对组织、团体感到认同与满意,愿意为达到团体的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

土气与工作业绩呈正比例关系。

一群体有了高昂的土气,就可以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一旦土气低落或全无土气,群体就会涣散如散沙,丧失战斗力。

管理者应从下列六个方面提高团体的土气:

1。

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赞同;2。

要有一位好领导者;3。

工作安排合理,要有安全与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合理的作息时间;4。

团结和谐的关系;5。

公正,合理的工作报酬;6。

员工的身心健康。

四、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分析1

李老师如何处理学生冲突

一年级李老师班上的一次自习课中,多动的小朱同不随意离开座位,大专喧哗,班干部小钟同学上前劝阻,和小朱发生了争执,争执不休后,小朱把小钟推倒在地。

李老师闻讯赶来,马上先让两名同学搀扶着小钟到校医室,请卫生老师协助检查,并上前把情绪激动的小朱请出教室。

李老师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带小朱到水龙头前洗脸,找出纸巾给他擦脸。

等小朱这只“咆哮的狮子”平静下来,李老师放缓了语气,给小朱摆事实、讲道理,和小朱讨论,让他想想自己今天哪儿做得不好,让他明白:

①首先是自己违反了自习纪律,小钟同学提醒他只是想帮助他改正缺点,他不但不听劝告还动手打人,这是自己理亏;②人与人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大家都是平等,合作的,应当互相尊重,多为对方考虑,谁也没有权利伤害他人的身体,这样做是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的;③伤害别人也是伤害自己,如果自己脾气暴躁,爱打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也不敢跟你玩;④好孩子做错了事,要勇于承担并改正错误。

小朱好像听进去了一些。

后来经过李老师和小朱家长的沟通,经过校方、家庭的努力,逐步引导小朱减少了攻击性行为。

在李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小朱在一次班会活动中还向小钟同学表示了歉意,并表达了想做一名好儿童的想法。

试分析、评价李老师对这场学生冲突的管理方法。

答:

李老师对这场学生冲突的管理方法是非常妥善的。

首先,李老师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等小朱这只“咆哮的狮子”平静下来,并放缓语气给小朱摆事实,讲道理。

和小朱讨论,进行平等协商,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小朱明白,哪些方面做错,同学与同学之间就怎样做。

通过交流思想,融洽感情,缓和了师生之间的一种抵触情绪,李老师用爱心打开解决冲突的大门。

李老师经过和家长的沟通,通过学校,家庭的努力,逐步引导小朱减少了攻击性行为。

在李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小朱向小钟同学表示歉意,并表达了想做一名好儿童的想法。

说明了李老师应用了目标引导,激励全班同学应当互相尊重,平等待人,多为对方考虑,努力争当一名好儿童,为同学们今后的成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案例分析2

关于外语教研组长的任命

甲校的老外语教研组长退休在即,新人选的确定被提上校领导的议事日程。

如果完全考虑资历,那么外语组的老李、老张都可以;如果完全考虑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那么有3年教龄的小刘成绩突出。

小刘勤奋,踏实,肯干,不计得失,教学中敢于创新,有较新的教育观念,所带班级学习成绩、班风班纪突出。

与其他教师合作良好。

经过全盘考虑,甲校领导班子做出了如下决定:

其一,新组长的首要条件是具备符合本校外语教改需要的能力,而不是教龄或资历;其二,考虑到人们的思维惯性以及外语组其他老师的积极性问题,先任命小刘为外语组副组长,组长由外语教师出身的周副校长挂名兼任,周副校长可以为小刘出谋划策,但外语组的实权由小刘掌握。

一年后甲校的外语教改初见成效,小刘的工作成绩获得了全校上下认可。

当学校宣布周副校长不再兼任外语组长,改由小刘出任组长一职时,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了。

试用人才的选拔与任用的相关知识分析甲校成功完成访项傻事的原因。

答:

选拔人才的共同目标准是德才兼务,对于学样以外语教研组长这样一个具体职务来说,“才”的重要性尤显突出。

因此,校领导对此次任命提出的两条标准,主是从“才”从能力角度来发现人才,该标准符合作为教育教研一线的指挥者的“教研组长”这一职务的选拔要求,在人才使用过程中,人才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

教研组长必须与全组人员合作无间,才能获得良好业绩。

因此此次任命先由副校长任组长,而小刘任副组长,正是通过周副校长的协助和小刘的锻炼,逐步让人们的思维惯性中实现小刘的工作能力,认可他作为教研组负责人的条件,在不到渠成的条件下,顺利实现了人才的选拔与使用。

五、案例描述及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1

下午四点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即将开始,与会者面前押送笔记本,差一分钟四点。

校长进来,说:

“现在开会,大家都很忙,这是会议议程,每人一张。

大家都知道,教委将选择‘内部的计划’”。

这时,门开了,一位迟到者小心翼翼走了进来,关上门,坐上座位。

校长看了他一眼,继续说,“对于我拟定的计划表和对你们的要求,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会议如此继续下去

案例分析1

案例中的校长采用的是任务型领导方式。

张校长本人到会时间控制及开会时间,他对迟到者的目光都显示他对时间的强调,并以此成为原则性问题,发球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问题之一。

因此,校长召开会议应当要有时间观念,并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

(二)、案例描述2

李老师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小陈。

从学籍档案上看,该生基础差,年龄大,纪律散漫。

针对小陈,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育方式,一直不见效果。

后来在运动会的报名工作中,李老师发现小陈的体育很好,就鼓励他参加校运动会,在运动会期间,小陈的脚受伤了,但他仍然坚持跑完并取得了名次。

在不久后的班会上,李老师表扬了小陈为班级带伤参赛。

通过表扬,小陈树立了信心,后来虽然在学习上进步不大,但表现上好了许多,在学期末的一次“班级之最”评选中,同学们投票评小陈为“进步最快的同学”。

/试分析李老师为促进小陈的进步所采用的激励方法入其反映的激励理论。

案例分析

李老师采用了驯化理论,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个体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地出现,得到加强。

反之则消退和终止。

李老师在发现小陈“带伤”参赛的行为后,经由鼓励参赛,表扬“带伤”获名次,通过表扬,使小陈树立了信心,李老师在促进小陈的进步所采取的激励方法包括:

⑴竞赛激励。

在体育活动中发现小陈的特长;⑵荣誉激励,通过表扬,使小陈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树立信心从而继续进步。

 

(六)、简答题

1、简略说明动力原则。

/答:

动力原则就是根据管理活动的目标,运用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煌基本原理和方法,满足人们的正当需要,激励人们的行为,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管理工作的活力。

在管理中有三种动力至关重要:

一是物质动力。

这是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物质鼓励或奖励的方式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二是精神动力。

精神鼓舞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能激发人们的进取心、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

精神动力包括理想教育、表彰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信息动力。

信息是一种超越物质和精神的动力。

人们通过对有用信息的收集、获取和交流,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进而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动力。

对一个管理系统来说,上述三种动力是同时存在的,必须紧密配合,综合运用。

2、举例说明管理中要保持足够的弹性。

/答:

例如,某个人准备去外地办事,出发前把交通、食宿等费用算得十分仔细,共计1500元。

但到了车站,票价上升了;中途汽车出了故障停了一天;办事不顺利又多费了两天时间。

这个人的钱不够了,不得不打电话让本单位速寄500元。

这说明做任何事情不能满打满算,一定留有余地。

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一项管理活动涉及的因素不仅数量多,而且复杂多变,如果要求人们百分之百地把握它们,精确地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那是难以做到的。

人们也往往难以制定出万无一失的计划、措施。

为弥补具体工作中的漏洞,从容应付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求得各种因素和关系的综合平衡,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弹性,注意留有充分的余地。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系统,由于各种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动态特性,实际上不可能存在某种能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条件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如果失去弹性,管理活动就缺乏活力甚至导致管理工作失误。

3、举例说明管理内部结构必须封闭的道理。

/答: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

事件发生前5小时,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发出过"严密戒备"的电令。

原来日军偷袭的前夕,美军就截获了表明日本将要进攻美国的重要情报。

然而这天是星期日,电报联络机构假日不工作,电令传递梗阻,终导致美军在珍珠港的失惨败。

从军事管理上说,其原因是违背了封闭原理,失去了严密性。

管理系统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应当是首尾相接,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这才能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管理内部结构如果不封闭,就可能出现漏洞;如果下达了指令,执行的好坏没有监督、检查,就不能控制,也就难以完成预定的任务。

不封闭的管理机构如同没有回路的输电线,就等于数学上没有解的联立方程。

4、管理者的创造素质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

管理者的创造素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造意识。

指管理者积极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造欲望。

具有创造意识的管理者,一般不满足现状、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主动进取,积极地去发现问题。

他们能自觉地克服"依赖"、"畏难"、"盲从"、"平庸"、"自满"等消极心理。

二是创造见识。

它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更深刻、更全面、更科学地揭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远见卓识"。

创造见识具有预见性、敏锐性、新颖性、科学性、坚定性、可行性等特点。

三是创造才能。

创造才能比普通才能应具有更高的智能、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功效。

创造才能表现在主体对认识与改造客体方面,包括预见能力、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筹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表现在主体自我完善方面,包括自学能力、自知能力、自制能力和自省能力。

5、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与下级人员的关系?

答:

管理者要处理好与下级人员的关系,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是形象良好。

有原则、有能力、有风格、有知识、有经验。

时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

办事客观公正,不掺杂个人恩怨。

平时慎用权力,不以权压人、以势吓人,办事严格遵守法规制度。

和下级人员能同甘共苦,做到一下同欲、和衷共济,风雨同舟。

二是热情服务。

在社会主义社会,干部(即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

管理者要尊重下级人员,关怀、体贴他们,为他们顺利工作创造有利物质条件和精神氛围。

三是作风民主,宽以待人。

管理者对下级人员态度要和蔼可亲,谦虚礼让,平易近人。

要主动协商对话,主动接受监督。

要做到四容:

容言、容过、容嫌、容才。

四是善于激励。

能用时观察到下级人员的合理需要,并创造条件给予满足。

批评要有良好的愿望,真诚的态度,要讲究方法艺术。

这才能密切领导与被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6、简述领导班子的梯形年龄结构。

答:

领导班子的梯形年龄结构是指各个领导成员按年龄分布与组合的状况。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应由老、中、青合理的比例组成,如果由同一年龄区段的干部组成,就会呈现出平面的年龄结构,不是同步老化、精力不济,就是经验太少、处事困难。

老干部有丰富的经验,深谋远虑,善于处理复杂问题;中年干部年富力强,兼有青、老干部的长处,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青年干部朝气蓬勃,创造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奋发有为。

一般说来,老干部和青年干部不宜过多,中年干部应多些,以便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干部年青化并不是领导班子年青化;在不同管理层,领导班子年龄应有所不同。

7、什么是典型调查法?

答:

典型调查法是从具有共性的总体事物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单位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典型调查法的特点是范围小、单位少,可直接调查,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获得一般性结论。

毛泽东同志把这种方法形象地叫做"解剖麻雀"。

典型调查的步骤:

一是确定调查目标;二是制定调查方案;三是选择调查典型;四是精心分析、推导全面情况;五是写出调查报告。

8、举例说明风险型决策。

答:

某企业用有限的10万元的对A种商品是否购进进行决策。

如果畅销,收益3万元;如果销售一般,收益1万元,如果滞销,亏损2万元。

经分析,这三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分别为0.3,0.4,0.3。

该企业经销A种商品,获利是一个重要目的,但存在着经理不可控制的畅销、中等销售、滞销等三种外在的自然状态。

虽然不可控制,但企业经理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可判断出三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这就是风险型决策。

根据上述数据,综合计算收益额为:

{30000×0.3+10000×0.4+(-20000×0.3)}元=7000元。

经计算盈利的可能性大。

在购进与不购进的两种方案中,可选购进(即经销)的方案,但仍存在着30%亏损20000元的风险。

9、从哪些方面提高指挥者权威?

答:

一公平要公正廉明。

有古人讲,"公生明,廉生威。

"公正廉明,威望自然而生。

二要信任爱护下级人员。

管理者要为下属创造条件,发掘、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信任的基础是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