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257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docx

13第十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第十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与管理规范,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学校制度,不同国家的学制也不尽相同。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庞大系统,学校的发展正日益影响社会生活。

了解学制必须了解学校系统,并了解这些系统中行为与规范结合的教育机构。

按接受教育程度划分教育机构,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其中,学前教育是非学历教育,如我国的幼儿园等;初等教育特指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以及各种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和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高等教育指各种类型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

在我国学历教育分为相对应的七个层次,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和学前教育均不计算学历。

按接受教育的类型划分教育机构,有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按接受教育的时间划分教育机构,有全日制教育、半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培训教育等;按接受教育的手段和场所划分教育机构,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网络教育等;按主办教育单位的性质来划分教育机构,有国家、地方、个人、以及社会力量所办的教育机构等,通常我国习惯上把各级政府办的学校称为公立学校或公办学校。

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除了上述教育制度中的各种学校以外,还有儿童校外教育机关,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儿图书馆、少儿影剧院、少年体校、少年科技辅导站等;成人教育机关,如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博物馆等。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本国的人口与文化传统,以及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所做出的反映时代特点的教育制度。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政治制约性、传统文化性、内外结合性、社会发展性和多样统一性的特点。

了解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熟悉学校教育的特点,把握学校发展的脉搏,从宏观上理解国家的教育体系与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

1.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产力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一切发展。

在学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占主导因素,不同的生产水平,要求建立不同的学校制度。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的教育处于一种朦胧的经验传递中,此时没有学校,更谈不上教育制度;奴隶社会相对原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开始出现学校,但制度较为简单,学校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只是笼统地区分为小学、大学等一两个级别,在教学内容上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文化或占卜知识等;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因而出现了个别门类的专业学校,如算学、医学、神学等,学校间的隶属关系也有所加强,各类学校的入学年龄、学习年限、学习内容也有明显的界限或规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人才问题,各种类型的学校应运而生,学校的级别类型也日趋复杂和严密,学制逐步走向完善;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极度分化和综合发展的时期,工业浪潮、科技革命、信息网络的发展已使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此时,学校的类型、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的规格、修业的年限、教育场所或手段也越来越复杂。

于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学制改革上采用了“实行胎儿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教育,实施终身教育”的政策。

总之,一个国家学制的建立和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优化的学校教育制度又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社会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受社会制度制约,它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在教育上的具体反映。

在社会和教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建立学制,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存在着阶级对立,学校教育制度也必然具有阶级性。

奴隶社会的学校基本是贵族学校,只有奴隶主的子女才有资格入学,平民和奴隶的子女是不能上学的,学校培养的是为奴隶阶级服务的血腥统治者;封建社会的学校比奴隶制学校虽有进步,但受其阶级限制,也充满了等级和门第观念,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的统治者、剥削阶级利益的继承者和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维护者,科举考试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考试,它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为实行愚民统治集结人才,为适应这一考试制度,各级各类学校都以其为核心设计了具体规范;资本主义社会较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巩固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制度,在学制上仍体现了明显的阶级倾向,一方面为资产阶级的子女建立了从预备学校、完全中学直到大学的完备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也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了国民小学和职业学校,以便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熟练工人。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崭新阶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制度体现了无比的优越性,学校教育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自由发展的原则。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教育体系,不仅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3.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智力发展的水平。

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在生理、心理方面不仅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匀衡性,而且还呈现出多样性、反复性的特点。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划分学段、确定学制以及各类学校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还要根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入学年龄,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制定能反映受教育者个性特色的评价方案,使学校制度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规范性。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许多国家教育的发展以及学制的建立都显示了“抓两端发展、促中间延长、变单一为多样”的特点。

其做法,一是学制的建立逐步向低年龄化发展,即特别重视幼儿教育,提早入学年龄,使儿童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二是学制向高层次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层次教育,纷纷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吸引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从事学习和研究,从而更多的培养高、精、尖人才;三是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由6年延伸到9年,进而又延伸到12年,使青少年有更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国民的素质。

四是注重多样化的教育,并建立多样性的学制,即对特殊人才进行早期天才或精英教育,促使快出人才、早出人才战略的实施。

总之,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据青少年儿童或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制具有科学规范性。

4.人口与文化传统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分布状态以及文化传统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在学校的建立,而学校的数量、规模、发展速度与整体规划等都是在一定人口的预测上所形成的。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通过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量,即人口的发展指数直接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学制的确立。

我国基础教育的对象已逾一亿,在数量上堪称世界之最,在庞大的适龄人口的压力下,要提高或延长学习年限是十分困难的,我国政府根据国家的人口状况,分别提出了六年义务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中国已成功的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二是地域分布,人口的分布状况对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较大影响,如人口稠密地区的学制以及学位的设置会受教育资源的限制,人口稀少的地区的学制也会受资源的影响,如复式教学等;三是人口的社会流向,目前我国面临着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流动的问题,人口的流动也影响了教育的变化,如某些城市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已成为一些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的严重问题,人口的流动也给学校教育制度带来影响。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会对学校教育制度带来影响,如儿童入学的年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儿童4岁开始启蒙教育较为合适,而西方传统文化则认为儿童7岁入学为宜。

心理学家认为这与文字的结构有关系,中国是象形文字,西方大都为数理逻辑链文字。

5.历史沿革与外来影响

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本国历史的沿革和国外影响两个因素。

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学制的建立也不可能割断本国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形成、发展的轨迹,一定历史时期的学制都具有传统的继承性和历史的沿袭性,它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物,一个不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沿革的学制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全部革新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

另外,学制的建立还受外来国家教育制度的影响。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大,在学制上各国之间相互借鉴和影响非常普遍。

事实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其形式、内容、手段和方法都有共性,只不过在共性之中还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即个性而已。

在学制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外来学制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学校阶段划分、教育结构等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们在制定学制时应结合本国的传统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充分考虑国际先进学制的共性,既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个性,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共性,使本国的教育发展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在夏朝就已出现学校教育机构。

奴隶社会的学校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封建社会的学校在发展中大体有官学、私学和书院等到几种教育机构。

中国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在清朝末年。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即将覆灭的封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改革教育,废科举、兴办学校。

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我国近代的第一个学制,即壬寅学制,其内容主要是沿袭日本的学制,这一学制在纵向上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横向上与各级教育机构中的实业学堂相应,但由于当时封建势力的阻挠,这个学制没有真正实施。

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是我国付诸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这个学制把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行政分开,既吸收了现代学制的长处,又保留了科举的特点,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突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它不允许男女同校,其内容比较齐全,学制分三级七段,有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三大系统,整个学程长达26年。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这一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学程也缩减到十七八年,分三段四级,仍含三大系统。

这个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在法律上给男女以平等的受教育权。

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小学六年又实行“四二分段”,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国民党统治时期,曾于1928年、1932年、1940年多次修改此学制,但都没有大的变化,这一学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解放初期。

从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到国民党统治结束为止,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期间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动,学制也有所改变。

但是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其学制既照抄资本主义学制,又保留了封建教育的残余;既标榜要实施“义务教育”,又奉行“愚民政策”,把广大劳动人民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既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又轻视专业技术教育。

显然,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制,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是为他们反动的政治经济服务的。

在新中国建立前,与国统区学制并存的还有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学制。

它是为劳动人民谋求文明幸福服务的,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相配合,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学校的类型、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各级学校的互相衔接都表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形式较为简单。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不可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学制,但它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学制的改革仍然富有积极的意义。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及改革

全国解放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经济也随之恢复和发展。

教育事业要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就必须迅速建立新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在学制改革和发展上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

1.建国初期的两种学制并存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学制实际上存在两个系统:

一个是老解放区的学制系统,它的精神实质及内容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另一个是新解放区仍沿用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的学校系统,它在形式上为新学制的创建提供了借鉴。

2.第一次颁布新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制。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它标志着我国学制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级政治学院和政治学习班。

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以及聋、哑、盲等特殊学校。

1951年颁布的学制具有如下特点:

(1)学校面向工农,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有优先受教育的机会;

(2)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的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3)重视在职干部的再教育,有利于广大在职干部文化水平的提高;(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精神。

在全国统一的学制下,允许地方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各自的具体实施计划;(5)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总之,1951年的学制是符合当时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这个学制在实施过程中作了多次小的修改。

3.第一次学制改革。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对现有学制进行积极稳妥的改革,并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

三个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六个并举是:

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

指示中还规定全国有三类主要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这个学制一直执行到“文化大革命”之前。

这次学制改革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校数量大增,但教育质量下降等,其教训是惨痛的。

4.第二次学制改革。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对学制的改革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决定》强调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用于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或“九年一贯制”,也适用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的过渡制。

《决定》还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的分类推进义务教育;(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决定》要求我国广大青年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实践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就业,也可以升学;(4)改革高等教育。

《决定》对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分配制度,以及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5)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第二节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学内容、教育质量、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等是否能正确贯彻执行。

学校管理是教育活动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的综合功能,达到资源优化的目的。

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就要了解和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环节和方法,还要对领导体制和管理主体和对象有明确的认识。

一、学校管理体制和领导集体

(一)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分为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两个方面。

体制决定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权限的运作方式;机构是组织活动的载体,当具体的运作规范与机构结合时就形成运行机制。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优化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组织结构,良好的运作规范是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

1.学校领导体制

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管理关系之间的权限、运作、调控制度。

它规定学校的权属问题,即由谁决策、由谁组织、由谁实施调控等。

我国学校领导体制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几种体制:

1949—1952年的校务委员会制;1952—1957年的校长责任制;1957—1962年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2—1966年的地方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6—1978年的革命委员会制;1978——1985年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5年以后中等及以下的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

学校领导体制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党的领导、行政指挥和群众监督。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三者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系统。

实施时能否正确确立三者的关系,是管理体制能否发挥效能的前提。

首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学校管理的本质特征,不管实行哪一种管理制度,都应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其次,保证行政指挥的方向和有效性,是管理体制的主体,没有行政的集中统一指挥,管理机构就不能形成,学校就必然发生混乱。

第三,搞好群众监督,实行民主决策,是学校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群众的自觉参与,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校长负责制是以校长为权力运作中心的管理体制。

校长是学校的行政最高领导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学校的工作。

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决策者和统一指挥的中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

把学校管理的最高职、责、权统一在校长身上,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

学校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

学校党组织要大力支持校长的工作,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校长在制订计划和决策时,应主动地和党组织研究,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得到党组织的监督和支持。

实行校长负责制还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人,但其领导权限,决策指挥必须以法律、政策和校纪、校规为依据,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要主动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要自觉调控好权力。

校长权力的调控主要通过法律、民主管理和自律相结合来实现。

2.学校组织机构

学校在确立一定的管理体制的同时,应当建立上下层次清楚、左右协调一致的管理组织机构。

只有形成科学的完整有序的管理组织机构系统,才能实现学校行政的统一指挥;才能将学校总的管理目标分解为各方面、各层次、各工作人员的具体目标;才能实现按层级授权,发挥管理整体效应;才能建立真正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使学校信息畅通,反馈及时,实现有效管理。

总之,科学的管理机构系统,是实现学校高效率管理的组织保证。

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体现如下原则:

(1)有效性原则。

设置的机构必须有效,学校一切管理机构都应当是办实事的机构,如果虚设,不仅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而且由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产生内耗,造成管理混乱;

(2)精简性原则。

学校机构设置一定要求精、求简。

能由一个机构解决的任务,不要设第二个机构;能由两个层次完成的职责,不要增设第三个层次。

机构设置中,要按照科学原理,既办实事,又精简机构。

要防止兵少将多和层次重叠的现象;(3)党政职能分开原则。

党的机构的基本职责是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贯彻,领导政治思想教育和团队、工会、民主党派的工作,以及党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行政机构的基本职责在于行政决策的组织和实施。

要尽力避免党政职责不分和机构交叉设置的现象。

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一般由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

包括决策指挥系统、组织实施系统和检查反馈系统。

按组织的性质分,包括行政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和办公室等)、业务组织(各科教研组、科研室等)、群众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工会等)和其他组织(校外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

学校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可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条件按机构设置的原则进行规划。

目前,我国中小学管理组织的主要模式有如下两种。

(见附件模式图)

学校管理组织系统模式图

(1)

学校管理组织系统模式图

(2)

(二)领导集体

学校领导集体是学校组织管理和指挥的中枢,校长是集体的领路人,是一班人的班长。

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要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说:

“一个百人的学校,如果没有一个从教员中、职员中、学生中按照实际形成的(不是勉强凑集的)最积极最正派最机敏的几个人乃至十几个人的领导骨干,这个学校就一定办不好。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第569页)。

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首先要组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1.学校领导集体的合理组合

学校管理不能只靠校长一人,要依靠领导集体的力量。

一个领导集体是否具有战斗力,关键要看校长的魅力和成员的合理组合。

所谓合理组合,就是指领导集体在专业、能力、个性、年龄上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学校领导集体成员都应有马列主义政治修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目标上的一致性。

同时,应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健康的身体,这是基本的要求。

但是各人的专业特长、能力构成、个性特点和年龄大小都是不相同的。

组合合理,就会产生内聚力,就可以起整体的作用。

专业结构的合理组合:

学校干部在专业知识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通才,学校干部应由具有不同学科(如文科与理科)知识的人组成,求得知识结构上的互补。

能力结构的合理组合:

学校干部每个人的能力构成都不相同。

所谓能力结构是指学校领导集体应是由不同能力的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合理结构的集体。

个性结构的合理组合:

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等都是不相同的。

这种不同有长处,也有不足。

不同个性的互补,更能适应学校不同工作的需要。

所谓个性结构就是指把具有不同性格、气质、兴趣、风度的同志合理地组成一个集体。

年龄结构的合理组合:

年龄与知识、能力、经验、健康都有密切的相关性。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优势。

年龄结构是指一个学校的领导集体应该注意老中青的结合,以中年为主,要有青年和老年,互相取长补短,保持领导集体的活力和连续性。

2.学校领导集体的共同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学校领导集体效能的基础。

学校领导集体的合理组合是按照国家对校长基本素质的要求,辅以个性素质互补所组成的,从而形成合力。

但是这个合力的放大作用只有在共同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这个目标的一致性越明确,合力的夹角就越小,合力的作用就越大。

共同的目标,是指在共同的政治思想、办学思想和组织原则基础上的办学目标。

学校领导集体合理组合的互补共振效应要在“同质”、“同向”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强化效果。

共同的政治思想、办学思想是“同质”的基本要求。

每个学校领导集体成员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为人公正、不谋私利,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政策。

遵循共同的组织原则和办学目标,则是“同向”的基本要求。

学校领导集体的每个成员都要自觉接受组织原则的约束,并为共同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同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