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936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docx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

一位设计者多年经营设计的心得

当人们面对一个美好愿望的源泉时,他们只是屈服与它,并希望当他们睁开双眼时他们的愿望已经实现。

但荒唐的是,有时他们仅用了金钱所买到的便信以为是他们所拥有的,这是绝对真实的,他们却并未意识到那仅仅是本应发生的(在这时我们便应相信命运)。

 

面前所提到的比喻并非是空洞的,他们并不是简单词组的广阔含义或是个人任意的演义,但它本身所拥有的暧昧的双重性确实是事实。

我们这里所提到的也正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也会是被平面设计师们所认为是自身行业的初衷,尽管他们应铭记在心里但却也偶尔像是忘记了;这初衷应该是紧系着交流与沟通,这样的初衷应在大家的心中更为清晰而不是含糊不清的。

无论是传播者也好,接受者也好,我们共享着的不光是物质空间,并同样共享着视觉空间,并且我们都同样是自身产物的见证人。

 

做自己作品的观众与见证人并没有任何的不妥也没有任何的不妥将自己的作品与别的相似的或不同的作品做比较,哪怕只是比较一下其相同或不同之处。

但是不仅应是与别人相同或不同,而他应是独立存在的,就是他本身。

他应该是作为沟通与传达某一信息的独立载体,无论搭吊外表看上去如何。

当然我们不应忽略造型的重要性,也不该忽略传达信息的本意;平面设计就是这样一种通过他的设计师达到沟通的目的。

 

我无疑选择了一个不光与自己并与整个社会有个重要约定的职业。

我们选择了一条以满足于大众为目的的道路,而不是去相信自己所做的。

 

很久以前,当人类产生一个想法、意念的同时便会去利用周围一可利用的工具以实现他的目的;意念便成了满足需要的答案。

就像前面所说的,远古的人类饥饿的时候会去找一根大木棍打猎,这一切 的行为都是以其需要作为目的的;而逐渐出于同样饥饿的目的与需要人们改进其质量与效率,就这样武器产生了。

随着时光流逝,社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今天的我们已不需要拿着木棍沿街打猎就可以享受美味的食品。

但是同样遗憾的是今日的人类不光为了饥饿去猎食,而打猎也成了一项运动和消磨时间的娱乐项目,从而失去了其意义。

 

我至今还记得一本关于太极的书所写到的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好友久别重逢,其中年少的一个从一辆名贵的汽车上走下来,身着名牌西服与他的老友拥抱。

老友在夸奖他现有的优越的经济状况与职位的同时也觉察到他有一些瘦弱与憔悴;这时候年轻人解释到这是由于过于忙碌而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他的老友沉默片刻后有些惊讶的问到:

"吃饭不正是你每日工作的原因吗?

" 这时候我们所谈到的是目标的丧失和野心的膨胀。

 有野心并非坏事,但是无止境的要求更多,以至于不知为何,有些类似于并不为了饥饿去猎食。

 就在人类开始猎兽的不久后便决定将他的生活、他与大自然的搏以及他的战略攻势以图形的方式向众人表达,并且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需要;他们将图形塑造在自己的洞穴里并保存了很长时间,这便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初衷。

就武器而言也是一样,虽然后来工具与颜料都改进了但用它的目的和初衷却是一样的。

 

完美是因有不完美而存在,就完美而言,一切都是可完美化的。

但是当一个人固执的一直想将一件事情完美化的时候,在他周围的一切都凝固在了完美化的过程当中了;这时候他早已失去了初衷。

 今日的平面设计不幸的失去了他的初衷,也是唯一的目的,那就是--交流与沟通。

 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个快速解读;如今造型与信息学似乎高于交流与传达的功能。

 

在如今的平面设计中信息的本意早已位居二线了。

在如今的平面设计中常常所传达的信息已是难以辨认的图形,只是眼花缭乱而并不意味什么。

无疑他是现代社会疯狂的生活节奏的缩影,但却毫无目的性。

从此可见今日人们的共同目标仅是拥有更多、争做第一,并且是越省事越好。

我们似乎是将科技与轻松混淆了、工具与权利混淆了。

 科技可以使一些事情变的轻松,工具也可以使我们提高效率。

 从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科技这个词如同词典中所阐述的一样:

艺术、技术及相关行业的统称。

为了制造工业产品的手段。

 若是这样来称呼科技的话,我想不可以视一个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完成的平面设计为--现代平面设计。

 

从另一方面我们谈到的是工具是人类用来完成不同种类工作的物体。

 我几乎是非常反感今日所被称做的现代平面设计。

我甚至批评这种参杂着交流电声与噪音的信息、想法、意念和这样的新的表达形式,这种不懂得保留设计初衷的新形式,这种在改良过程中失去了平面设计交流与沟通本意的产物。

 

我总问为什么一定要使用重复性的资源,以及电脑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以及要不断扩张与扭曲所要表达的信息。

我并不是反对用电脑, 更不反对它制造出来的设计成果;无疑我们利用电脑这样的工具会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也会给我们的创作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在视觉感观上的贡献,甚至带来了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行性。

以至于有时设计的初稿也是设计的最终成果,这样高效率的好处.

当然任何优点都有其不利之处,从一方面我们相信电脑有独立思维能力,有文化内涵,有反思的能力,有理性、有灵感、有个性;但从另一方面我们遇到的是在一台机器上所做的作品到了另一台机器上却被解读的完全不一样,甚至两台机器有着同样的设置也是如此。

 最终工具都是一样的,无论电脑也好,一把锤子也好,一杆笔也好,在不同的人或设计师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我这段话的意思只是想大家都思考一下,设计师门正在使用的工具,更确切的说是电脑;我们应该有掌握和控制它的能力,应是我们驾驭电脑而不是让它们驾驭我们。

 

下面我想引用我父亲说过的一段话,这是关于人类自身的问题:

"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们想成为这些物体的主人,并想控制他们,但这样的愿望突然变成了一个诅咒。

人们为了控制物质世界的技术突然反而与自己作对。

他不光是失控的走向一条失去理智的道路,而似乎更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工具本应是服务于人类的,它是应满足人类需要而诞生的,而最终反而为人类制造了不必要的需要。

 

我绝对不反对使用电脑,就像我绝对不回反对用锤子去钉钉子,而不是去用一块石头。

但是我感到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去使用一把锤子、一台洗衣机、或任意一样工具,而是在于如何去利用它。

锤子取代了石头、洗衣机取代了搓衣板,而电脑本应取代笔和纸,但是可笑的是它似乎已取代了人们的思维。

这并非个人的见解,这是审视近几十年来的设计作品及设计大师与大众后的一个客观评价。

这只需看看周围,便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新形象早已取代了本应是权威地位的交流目的, 同时仅仅为了造型而去改变甚至扭曲它本来应有的面目与初衷。

乔治.佛莱思佳纳(GEORGE FRASCANA)在他的《平面设计与交流》一书中写到:

"一些本在平面设计中占有次要地位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只是变成了空洞的装饰,它们不应代替和影响到平面设计的初衷,但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它们只能提高一些造型质量而无法到达或促进其交流的功能,甚至是误导部分设计师失去设计的初衷。

 这有些类似于:

视整容手术比心脏移植手术更重要;我们当然认为两者都很重要,但似乎活着比美丽的死去更好一些。

 

最终,我想我们已在信息、高科技的领域体验了很长时间了,我们也已感受了它不同的优势与特性,我想已到了该专业评判和审视它的时候了。

我们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这是我们自愿选择的道路,该是时候,我们也应有能力反省一下我们是否参与到了对于这项新的工具的改进、更新的过程中去,但是这一切都应是在没有丢掉初衷的前提下。

 

这并不牵扯到是否用刀叉替代筷子,也无论餐具是木头、金属、塑料的,目的都是用它来吃东西,而不是如何吃东西。

 

我希望这个行业不要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不要因为缺乏营养而枯萎,不要让手段成了目的。

 

(巴布罗·康斯特 

阿根廷著名平面设计师,1958年出生在阿根廷,现担任阿根廷平面协会主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设计联合会成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lcograda)教育项目的成员,阿根廷城市规划传达部顾问及墨西哥Jalisco州视觉识别项目顾问,并同时在阿根廷数所大学中任教。

 他从1975年开始平面设计工作,曾为千余个企业机构设计实施视觉和企业识别项目及有关的产品设计服务。

他的设计作品曾在阿根廷、古巴、墨西哥等国的大学和文化中心展出,并被收录在国内国际的出版物中。

他积极参加并组织拉美地区的设计活动,曾任第一届国际平面设计会议委员,第二届拉丁美洲平面设计学生大会的委员。

目前他正致力于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发展平面设计理论,并编写独具特色的本国和拉美出版物。

博·林纳曼

教授、建筑师、设计师

与肯·安徒生1985年共同创立了在北欧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的支点设计公司,获得了丹麦和国际的广泛公认。

博·林纳曼早在八十年代就对丹麦设计有了一定的影响。

他获得过十二次丹麦设计奖和其他国际奖项。

他负责过许多丹麦形象设计项目,包括丹麦外交部、丹麦银行等。

他毕业于丹麦子皇家美术学院建筑学部平面设计系,并后在该校担任教授。

第二部 喷绘写真图象的输出要求

喷绘一般是指户外广告画面输出,它输出的画面很大,如高速公路旁众多的广告牌画面就是喷绘机输出的结果。

输出机型有:

NRU SALSA 3200 、彩神3200等,一般是3.2米的最大幅宽。

喷绘机使用的介质一般都是广告布(俗称灯箱布),墨水使用油性墨水,喷绘公司为保证画面的持久性,一般画面色彩比显示器上的颜色要深一点的。

它实际输出的图象分辨率一般只需要30~45DPI(按照印刷要求对比),画面实际尺寸比较大的,有上百平米的面积。

写真一般是指户内使用的,它输出的画面一般就只有几个平米大小。

如在展览会上厂家使用的广告小画面。

输出机型如:

HP5000,一般是 1.5米的最大幅宽。

写真机使用的介质一般是PP纸、灯片,墨水使用水性墨水。

在输出图象完毕还要覆膜、裱板才算成品,输出分辨率可以达到300-1200DPI(机型不同会有不同的),它的色彩比较饱和、清晰。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喷绘和写真中有关制作和输出图象的一些简单要求。

1、尺寸大小:

喷绘图象尺寸大小和实际要求的画面大小是一样的,它和印刷不同,不需要留出出血部分。

在喷绘公司一般在输出画面后都有留白边的,一般情况都是留与净画面边缘10CM。

你可以和喷绘输出公司商定好,留多少边用来打扣眼。

价格是按每平米计算的,所以画面尺寸以厘米为单位就可以了。

写真输出图象也不需要出血,按照实际大小做图即可。

2、图象分辨率要求:

喷绘的图象往往是很大的,应该明白“深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的道理。

那喷绘图象也是这样,如果大的画面还用印刷的分辨率,那就要累死电脑了。

但是喷绘图象分辩滤也没有标准要求,下面是我个人使用不同尺寸时使用的分辨率,可以参考:

图象面积(平方米) 180--无穷 30---180 1--30 

分辨率(dpi) 11.25 22.5 45 

说明:

因为现在的喷绘机多以11.25DPI、 22.5DPI、 45DPI为输出时的图象要求的,故合理使用图象分辨率可以加快做图速度。

写真一般情况要求72DPI/英寸就可以了,如果图象过与大(如在PHOTOSHOP新建图象显示实际尺寸时文件大小超过400M),可以适当的降分辨率,控制在400M以内即可。

3、图象模式要求:

喷绘统一使用CMKY模式,禁止使用RGB模式。

现在的喷绘机都是四色喷绘的,它的颜色与印刷色截然不同的,当然在做图的时候按照印刷标准走,喷绘公司会调整画面颜色和小样接近的。

写真可以使用CMKY模式,也可以使用RGB模式。

注意在RGB中大红的值用CMKY定义,即M=100 Y=100。

4、图象黑色部分要求:

喷绘和写真图象中都严禁有单一黑色值,必须填加C、M、Y色,组成混合黑。

假如是大黑,可以做成:

C=50 M=50 Y=50 K=100。

特别是在PHOTOSHOP中用它带的效果时,注意把黑色部分改为四色黑,否则画面上会出现黑色部分有横道,影响整体效果。

5、图象储存要求:

喷绘和写真的图像最好储存为TIF格式,但是注意不可用压缩的格式。

喷绘与写真的图象输出要求(转) 

喷绘一般是指户外广告画面输出,它输出的画面很大,如高速公路旁众多的广告牌画面就是喷绘机输出的结果。

输出机型有:

NRU SALSA 3200 、彩神3200等,一般是3.2米的最大幅宽。

喷绘机使用的介质一般都是广告布(俗称灯箱布),墨水使用油性墨水,喷绘公司为保证画面的持久性,一般画面色彩比显示器上的颜色要深一点的。

它实际输出的图象分辨率一般只需要30~45DPI(按照印刷要求对比),画面实际尺寸比较大的,有上百平米的面积。

写真一般是指户内使用的,它输出的画面一般就只有几个平米大小。

如在展览会上厂家使用的广告小画面。

输出机型如:

HP5000,一般是 1.5米的最大幅宽。

写真机使用的介质一般是PP纸、灯片,墨水使用水性墨水。

在输出图象完毕还要覆膜、裱板才算成品,输出分辨率可以达到300-1200DPI(机型不同会有不同的),它的色彩比较饱和、清晰。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喷绘和写真中有关制作和输出图象的一些简单要求。

1、尺寸大小:

  喷绘图象尺寸大小和实际要求的画面大小是一样的,它和印刷不同,不需要留出出血部分。

在喷绘公司一般在输出画面后都有留白边的,一般情况都是留与净画面边缘10CM。

如图你可以和喷绘输出公司商定好,留多少边用来打扣眼。

价格是按每平米计算的,所以画面尺寸以厘米为单位就可以了。

写真输出图象也不需要出血,按照实际大小做图即可。

 

2、图象分辨率要求:

  喷绘的图象往往是很大的,应该明白“深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的道理。

那喷绘图象也是这样,如果大的画面还用印刷的分辨率,那就要累死电脑了。

但是喷绘图象分辩滤也没有标准要求,下面是我个人使用不同尺寸时使用的分辨率,可以参考:

图象面积(平方米) 180--无穷 30---180 1--30 

分辨率(dpi) 11.25 22.5 45 

说明:

因为现在的喷绘机多以11.25DPI、 22.5DPI、 45DPI为输出时的图象要求的,故合理使用图象分辨率可以加快做图速度。

写真一般情况要求72DPI/英寸就可以了,如果图象过与大(如在PHOTOSHOP新建图象显示实际尺寸时文件大小超过400M),可以适当的降分辨率,控制在400M以内即可。

3、图象模式要求:

喷绘统一使用CMKY模式,禁止使用RGB模式。

现在的喷绘机都是四色喷绘的,它的颜色与印刷色截然不同的,当然在做图的时候按照印刷标准走,喷绘公司会调整画面颜色和小样接近的。

写真可以使用CMKY模式,也可以使用RGB模式。

注意在RGB中大红的值用CMKY定义,即M=100 Y=100。

4、图象黑色部分要求:

喷绘和写真图象中都严禁有单一黑色值,必须填加C、M、Y色,组成混合黑。

假如是大黑,可以做成:

C=50 M=50 Y=50 K=100。

特别是在PHOTOSHOP中用它带的效果时,注意把黑色部分改为四色黑,否则画面上会出现黑色部分有横道,影响整体效果。

5、图象储存要求:

喷绘和写真的图像最好储存为TIF格式,但是注意不可用压缩的格式。

写点关于喷绘前的图象要求,给各位有这方面输出的朋友参考:

1、图象输出要都是TIF文件,要求是CMYK色,不可压缩。

2、图象实际大小的分辨率控制在15DPI---45DPI就可以了。

3、可以用其他矢量软件做简单的图,象设计即时贴一样的,注意和印刷一样不要忘记把文字矢量化,方便输出公司转为TIF,不会出现少字体问题。

4、注意你设计的黑色的部分,一般黑色在输出时灰出现不完整现象,请不要使用单黑色,使用4色黑,可以把单黑用其他颜色替换部分,(在PS中可以用颜色替换功能填加黑色部分的其他色植)。

5、喷绘画面都是净画面的尺寸,不需要象印刷有出血的,大家就不需要考虑这个!

 

喷绘一般不要转CMYK(具体情况问喷绘公司,因机型和输出软件的不同而异),一般的喷绘机或喷墨打印机都是用CMYK及浅青、浅品六色墨水来再现色彩的,六色的色域虽不如RGB色域广,但总比四色要广的多,印刷用的彩色图片在软件中转为CMYK是通过一组分色参数来实现的(根据印刷油墨特性),喷绘时如果用RGB图像,是在喷绘(打印)驱动和喷绘(打印)机内嵌的程序中转换成青、品、黄、黑、浅青、浅品六色的(即分色过程),如果你用软件将RGB图为CMYK,一个问题是分色参数不匹配(墨水不同于印刷油墨),再一个问题是打喷绘时还要再将四色转为六色,中间也有很大的损失,所以不如直接用RGB喷效果好。

开公司的事项

我开的是一家设计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有平面设计,网站设计开发,多媒体动画设计三方面市场。

掐指一算到现在快2年了,今是元旦,总有种辞旧迎新的冲动,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刻录”下来,以备份查阅。

 我是个极其热爱设计的人,有兴趣,有灵感,能开设计公司是我从大学初期时候就萌发的梦想--做个老板,这个念头一直冲击着自己,鞭策着自己,使自己坚强,使自己勤奋!

在2002年的时候,终于碰到一贵人,是我一个高中同学,他出大部分资金,一起合伙开了个设计公司,在那时,自己几年的梦想在一杀那就实现了,---我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了!

 

但我忽略了以下几点:

 

1,开了公司并不一定赚钱,开公司只是手段,赚钱才是最高指令。

我忽略了。

 

2,开公司了,不一定就是老板,因为我还没那气质,坐在老总椅子上还晃悠。

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塑造。

我也忽略了。

 

3,我是设计师出身,抹不去的是对设计的爱护,对市场的怯懦。

 

4,对公司的发展给予了无限的期望,其实设计公司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有限的。

 

以下我就逐一分析我所忽略的这几点。

 

我就按时间顺序来说明公司发展的几个阶段吧~ 

在公司开张的那段时间里,可以想象一个人从设计师的身份一下蹦到了老板的身份是如何的欣喜,可以逐步将资金安排落实到自己认为可以花费的地方,可以招收自己满意的员工,可以锻炼自己的管理分配能力,----重要的是,好象我应该可以不做设计了!

--那烦人的加班和费神的创意~~ 

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招人,自己有足够的设计头脑,和我合作的合伙人也是设计界的高手,在消化上绝对没有问题了,理所当然地应该招收业务人员,先攻没把握的部分,这是自己一贯的作风。

 

于是,我们陆续招收了几批业务人员,开始对外跑业务,幸运的是我招收的前两个业务员在没多久就出了单子,我感觉非常高兴,加上自己的一些社会关系,业务量还算丰富。

但就是感觉业务消化慢,客户由于各种原因,拖延项目时间,有的是中途喊停,很是让我头疼。

还好,公司的备用资金充分,可以逐步发放大家的工资。

 

为了能让业务进一步扩大,我又招收了几个业务员,但后来的几批业务员中,几乎没给公司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而且他们的报价,策划,洽谈,花费了我很大的精力,毕竟他们是业务员,对设计这块的知识咱也不能要求得太高。

在一个月之后,没有什么见效之后,或则自动离职,或则公司清退,都是无功而返,这样大概也过了大半年的时间。

 

出与对这样的操作方法的反思,我认为有如下不妥之处,让我取消了业务员制度1,业务员是纯粹的利益眼光,这是他们的职业要求,瞄准利。

只要是来设计公司做业务的人,基本是没有什么业务经验的,因为正如男怕入错行,拥有好的业务能力的人,是不应该到设计这个行业里来的,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更大的发挥平台的。

因为我能招到的基本上都是刚出社会不多久,或刚来深圳没多久的员工,等他们认清了市场规律之后,也是感慨设计市场的局限,一般都是转入其他行业了。

或则是能力根本就不行的,出不来业绩,老板自己都感觉不满意,不请走也无其他办法。

总之,他们离开了这个行业,因为他们对这个行业没有感情,没有什么纠缠,而我作为在设计圈滚爬几年的人,是放不下对设计行业的局限的,得继续留守。

2,公司起步资金不大,只能从实在,简练的角度来出发,丝毫不能大面积冲击市场,营造自己的品牌平台,充分利用公司的牌子来招揽业务。

因此业务员很容易地就可以抛弃公司的平台,找私人做掉单子--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特别是越老练的业务员,越能跟客户关系拉近,就更能弃掉公司,而且更有甚者,他们只要一个月能保证一定量的业务,就能自己扯牌子做公司了。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普通业务员要做到5000的业务才能维持他的底薪和开销,而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就要做到8000以上的业务(收款数),才能称得上优秀,他如果能努力一下,做到一万的话,他就可以请2个设计师,弄个工作室,不是吗?

~

3,业务员期望自己能有足够多的业务来保证自己的收入,因此,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业务,都希望公司能接下来,特别是新业务员,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以为是机会,客户只要一说,这次是小业务,价格底点,但以后我们有大把的机会,业务员就心动了,缠着公司希望做掉----做下来至少可以报销自己的车费。

而做为公司也有理由考虑,如果没有小的业务给新业务员锻炼的话,怎么能有大业务的返回呢?

做吧!

而导致的结果是,业务小的,我们总想快点完成,(时间就是本钱嘛),而小的业务不比大业务容易消化,相反,出不起钱的主,一般还叼蛮难消化,这样一扯拉,脾气上来了,时间没了,品牌没了,利润也就没了。

老板自己也被拖得筋疲力尽!

~

总结以上的几点,可以看出,如果公司自己本身不是在市场里叫得响的牌子,离开了公司价格就得掉下去的话,招收业务员就如同一位前辈说的,为他人做嫁妆。

--培养业务员,根本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

于是乎,出于以上的恶性循环考虑,我彻底放弃了对业务部门的依赖,改而转为电话销售,因为我的想法是:

业务员由于利益的关系,小业务要做,大业务就跑掉。

而电话销售的作用主要就是拉来信息,由我自己,或高级设计师洽谈,中间没多少利益关系,(虽然电话销售也有一定的提成,但毕竟少)。

但实际上,我也请过几批的电话销售人员,但奇怪的是一个象样的业务都没拉到。

而且有几个女孩,我认为电话销售能力很强,又大胆,又敬业,声音甜美,努力了,没成功。

回来的信息很少,很杂。

我就分析,为什么呢?

~

1,行业的因素。

虽然很多行业采用的是电话销售,如网络公司,类似ZhongGuo企业网等,或很多销售人员的第一步也是电话销售。

但我们做的是视觉设计,是一种追求概念享受的,在不知名的前提下,来贸然接受是不容易的。

毕竟我们做的不是功能性的工作,有时,我们解决的不是实际问题,而是满足客户的审美情绪。

2,我们的客户需要我们做设计的次数不多,比如一年一般是1-3次,来得快,去得快,我们能捞中的概率极低。

3,电话销售人员由于没利益驱使,单一的电话运作,一是枯燥,没了乐趣,二是没足够大的激情,不能灵活地挖掘市场机会。

这样时间又过了大半年,收获不大,继续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及网络上的信息来维持公司的发展,还好,资金够。

第三次的运作就是彻底地摆脱了人为业务的发展,真正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发展网络资源来维系业务,在这几个月时间里,我也通过努力,发现其实和之前的运作比,更轻松,更简化,但公司如何做大,做好,做深呢?

这段时间我也去了解过一些开设计公司的朋友考察过,也和一些对设计行业失去信心的朋友谈过,也和行外的朋友交流过,最终做成整理如下:

1,设计行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行业?

 

我一个对设计失望的朋友曾经说过,其实设计根本不是个行业,充其量只是个职业,就是企业的一个美工!

想想也有道理,本来就是分工的逐步细化产生的公司类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有那么多的设计公司,牛毛一样的多,但有几家是大型的呢?

我曾经去一个规模化的生产公司谈业务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设计公司做成大规模的呢,只要有充足的业务,就可以招收充足的设计师,招收足够的客户服务人员,不就利润大了吗?

这个想法是很合理的,但实际根本没商人去操作,为什么呢?

因为能把一个设计公司做这么大,靠的不是对设计的兴趣和热爱,靠的是一种绝对的商业智慧,经营头脑,而如此聪明,如此厉害的商业天才又怎么可能来弄设计这个行业呢,他大可以把他的能力发挥到其他行业去,如饮食,如服装,----设计,不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