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889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日期:

20XX年3月适用年级:

小学四年级课时:

56课时

一、课程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灵活的计算,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

单元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点: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难点:

1、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0不能做除数。

班班通口算卡片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

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难点:

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班班通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

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班班通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重点:

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

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班班通第五单元: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重点:

班班通

三角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操作、判断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践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

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的简便计算。

难点:

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班班通第七单元:

统计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

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班班通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通过探索,发现两端都栽和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尝试探索、实验、直观演示、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班班通第九单元:

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重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及解决问题。

难点:

1、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融会贯通。

2、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并灵活的选用各种解答途径

班班通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如利用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践行数学学习,还可以利地图、报纸、等进行相应学习内容的学习。

2.挖掘生活资源进行数学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

如开展"我当小管家"等数学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统计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方式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并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实施对策

1.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5.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操练、提问及语言行为习惯的培养。

6.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

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及时改进。

(三)教学进度: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13.9-3.115四则运算4 3月9日开学

23.16-3.22四则运算5 33.23-3.29观察物体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23 43.30-3.28

2.乘法运算定律

5 53.29-4.5整理和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

2 清明休息64.6-4.12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5 74.13-4.19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3

2 84.20-4.265、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和复习3

2 94.27-5.3期中考试4劳动节休息

105.4-5.10三角形5 

115.11-5.17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3 

125.18-5.24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

135.25-5.31图形的运动

(二)5 

146.1-6.7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营养午餐

2

2

156.8-6.14数学广角——鸡兔同笼5 

166.15-6.21总复习5 

176.22-6.28期末检测4四、课程评价

学习目标的制定已经明确了把学生带到哪里,那怎样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呢?

最后是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策略。

围绕本期学习目标,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

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过程性评价:

1.口头评价:

在日常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予随机评价。

如课堂评价:

主要针对学生发言,重视评价语的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有教师点评,同伴评价。

2.作业评价:

作业实行双项评价,字体+正确率,字体可看出学习态度,整洁干净可看出学习习惯。

方式:

(优A,优B,良A,良B),红花等。

3.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评价:

在班级后面的争星光荣榜中有记录。

4.对于更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及动手实践学习领域评价,如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

设置情境交际,口(笔)算比赛,拼、摆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力。

◆阶段性评价:

纸笔测试:

随堂检测、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将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计算园地、实践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板块;另外结合单元内容随时对学生进行计算测试;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学生期末综合素养评价:

从四个方面按照“概念理解、计算、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考察更加客观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