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222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

晏婴献策回答:

“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A.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B.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C.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D.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

25.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26.唐宋很多皇帝各种宗教都提倡。

如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上述现象说明

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B.理学的社会基础薄弱

C.三教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D.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

27.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

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

这说明宋代

A.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B.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

C.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D.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

28.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

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B.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D.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29.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

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材料表明

A.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B.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

C.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D.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

30.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

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

这反映了

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31.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

”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

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

A.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B.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

C.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D.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

32.柏拉图曾说:

“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

”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B.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

C.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D.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

33.1841年,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了一个“抽梯子”的观点。

他说:

“任何国家,如果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因此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同它相抗,当这个时候,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

”李斯特旨在

A.批评英国的《航海条例》,实行关税保护和海运限制

B.呼吁德国要尽快实现统一,发展本国工业和海运事业

C.揭露英国的贸易自由政策,侵犯后发工业国家的利益

D.讽刺德国不择手段的方式,和英国争夺殖民霸主地位

34.1928年,斯大林提出:

“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

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

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

”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

A.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C.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35.下表是1975~2011年德国、法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表,该表格可以说明

国别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2011年

德国

24%

41%

56%

69%

81%

法国

16%

31%

55%

67%

86%

A.德法两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B.欧洲一体化缩小了德法经济差距

C.福利制度使德法陷入债务危机D.两国政府都加大了对经济干预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人口,明代中后期约68万人,乾隆末年约74万人,清末约76万人。

针对京师人口压力和住房困难的问题,清政府一方面为八旗子弟建房,另一方面迁徙京师旗人于各地。

此外,清初至乾隆中,清政府严禁流民占籍京师,对京师无业游民采取逮回原籍的政策。

同时,清政府还实行限制解任官员及胥吏寄籍京城的政策。

——摘编自尹钧科等《古代北京城市管理》

材料二从16世纪中叶到1750年,伦敦人口由13万发展到将近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

1801年,伦敦人口为110万,1841年达200万,到19世纪末超过500万。

随着大量的农村和小镇人口移居城市,曾是富裕的商人和专业人士居住的市中心,成了最贫困的地区,工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

疾病的流行夺去了许多城市人的生命,终于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伯明翰市长张伯伦提出“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家”的口号,1875年到1876年,伯明翰市通过立法向市民征收特别税,大量兴建住房,清除贫民窟,市政府成为大房产主。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对工人住宅问题的干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城市人口管理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

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

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

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

针对这种情况,西晋武帝宣布罢州郡兵以归农,实行占田制。

根据规定,普通百姓的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

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此外,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

占田制还规定了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其中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

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

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西晋的占田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影响。

(9分)

 

46.【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实质上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领头羊——萨达姆政权,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持续挑战美国的霸权,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动员庞大的民间后备支援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

为避免资源浪费,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准确、适量的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

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

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所承包的项目,如营房维修、军人服务社、伙食供应、语言交流、娱乐项目、环境清扫、物流等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

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如士兵背囊的顶端,设计了靠枕。

美军单兵的供应标准,也是非常周到。

如肥皂、洗手液、剃须刀、剃须膏、香烟,事无巨细。

这一后勤动员保障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

——摘编自李超《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

(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

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

北宋初学者、思想家,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

世称徂徕先生,是“泰山学派”的创始人。

他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的影响甚大。

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

”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

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

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据《宋史•石介传》编

(1)根据材料,概括石介生平主要活动。

(9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6分)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D

D

C

B

C

A

B

C

B

D

41.(25分)

(1)特点:

数量有限,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增长缓慢。

(4分)原因:

政府严格控制北京人口;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制约。

(4分)

(2)相同:

国家干预,建设保障性住房。

(2分)

不同:

清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控人口数量,保障八旗子弟住房;英国用立法手段,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

(4分)

原因:

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北京城市承载力有限,住房紧缺;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

(5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6分)

42.(12分)(逻辑清楚,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示例1

论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侵略下变革趋新(2分)

论证: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少数先进中国人,开始反思自身的缺陷,逐渐摒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使得中国迈出学习西方文化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一步认可西方的技术优势;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在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认可的基础上,提出学习西方立宪制度的思想,把中国学习西方领入制度层次;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等人积极传播“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大力批判儒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启蒙底层民众,传统文化逐渐在西方价值观的洗礼下变革趋新。

(8分)

结论:

在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中,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严重挑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传统文化不断被批判、颠覆,在新时代的洗礼中变革趋新、融旧铸新。

(2分)

示例2

论题:

中国文化在西方侵略下坚守传统(2分)

论证: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少数先进中国人,虽然开始反思自身的缺陷,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承认西方技术的先进性,但并未涉及文化层面;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学习西方技术,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充满自信,认为无改革的必要;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进行,足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等人虽然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甄别传统文化糟粕与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坚守。

(8分)

结论:

在近代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传统文化虽然遭到猛烈的冲击,但是其价值内涵依然有颇多可取之处,并得到一众知识分子的支持与坚守。

(2分)

 

45.(15分)

(1)背景:

屯田制逐渐被破坏;士族门阀侵占田地,隐匿户口,争夺国家的经济资源;西晋统一全国。

(6分)

(2)积极影响: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有利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役负担,提高劳动积极性,保证人民生产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巩固国家统一;限制士族门阀的经济特权。

(每点2分,仼三点7分)

消极影响:

承认士族特权,不利于中央集权;占田制不是官府授田,实际执行不严格。

(任意一点2分)

46.(15分)

(1)主要特点:

注重后勤动员保障的精确性;将后勤保障的工作承包给地方公司;通过后勤保障激励士气。

(每点3分,共9分)

(2)背景:

世界格局呈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美国中东输出价值观遭到伊拉克的带头抵制;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每点2分,任意3点即可得6分)

47.(15分)

(1)主要活动:

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泰山学派”创始人;宋代理学先驱;反对佛教、道教;抨击宋初浮华文风。

(每点3分,任三点9分)

(2)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唐宋时“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中,儒学在融合的趋势中向理学发展。

(每点3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