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039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考点4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考点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考点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巩固提升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3、4、5、6

大众传媒的发展

7、8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9、10、11

综合

12、13

1.(xx烟台适应性练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

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

A.民主色彩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D.政治色彩

解析:

D 按察使代表政府下令禁止缠足,并不具有民主色彩,故A项错误;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的危害,并没有号召民众推翻政府,故B项错误;禁止缠足具有反封建的色彩,故C项错误;缠足会导致民族的衰落,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色彩,故D项正确。

2.(xx湖北名校调研)据记载:

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

这反映的实质是(  )

A.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

B.社会巨变促进军队形式上的近代化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

D.清政府改革军事,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解析:

B 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镇压革命的需要,清政府学习西方练兵技术,编练新军,军队逐渐改变原有装束,故形式上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3.(xx商丘月考)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

“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

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解析:

C 根据材料信息“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革命巨子”的服饰引发政界人士互相效法,这种现象说明了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C项正确;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故A、D两项错误;B项提到西装革履的流行,是题干材料的表面现象而非根本,故B项错误。

4.(xx怀化模拟)有学者谈论中国近代的习俗现象时说:

“……国中过年景象,有官派与民俗之分,一岁过两年,相沿成习。

”为近代中国带来这一习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西方文化的侵略B.维新思想的传播

C.民国政府的社会革新D.民主革命的胜利

解析:

D 根据材料信息“一岁过两年”,结合所学,可得知过两年指农历年除夕和公历年元旦,带来这一习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增添了国庆、元旦新节日,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是直接原因,故A、B、C三项错误。

5.(xx成都诊断)如图是1913年《时事画报》刊登的题为“女学渐兴”的时事画。

它反映出(  )

A.女学教育始于民国初期B.中国女权事业取得进步

C.中国教育实现男女平等D.新文化运动成绩卓著

解析:

B “1913年”“女学渐兴”体现了女子地位的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女学教育“始于”民国初期,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在当时并未实现,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故D项错误。

6.(xx绍兴模拟)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亲自到中山公园大门口去捉拿穿无袖旗袍的女性。

这一现象说明(  )

A.无袖旗袍不符合现代审美需要

B.无袖旗袍流行受传统势力阻碍

C.女性穿无袖旗袍有伤社会风化

D.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解析:

B 无袖旗袍符合现代审美需要,故A项错误;“捉拿穿无袖旗袍的女性”说明无袖旗袍流行受传统势力阻碍,故B项正确;女性穿无袖旗袍是新潮的表现,反映人们审美观念变化,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错误。

7.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

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

此变化不能反映(  )

A.广大民众的觉醒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

C.时代主题的变迁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

解析: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破产,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寻求立国之道,反映出时代主题的变迁,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说明维新派受西学影响,从制度层面寻找救国之路,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体现,且维新派也缺乏群众基础,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8.(xx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

1895

7

3

1896

11

7

1897

49

45

①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 ②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 ③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 ④维新派的主张为广大民众接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④

解析:

C 1895年后民族危机加深,从材料可以看出1895~1897年中国人自办报刊数量在不断增加,故①正确;1895~1897年是维新思想传播时期,这时期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推动国人创刊数量不断增长,故②正确;材料反映中国人自办报刊数量在不断增加,不是外国人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故③错误;材料只能反映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不能说明维新派的主张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9.(xx眉山一诊)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

这最能说明(  )

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B 材料描述了津浦铁路修成前后,蚌埠商业的经营状况,体现了交通是促进近代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的要素为私人投资和雇佣劳动,在材料里没有体现,故A、C两项错误;木竹市场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10.“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

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材料反映了(  )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B 从“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可知①正确;从“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可知②正确;从近代交通工具增多,采用近代商业经营方式,可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故④正确;铁路受列强操纵和控制在材料中无体现,故③错误,B项符合题意。

11.(xx扬州模拟)叶圣陶说:

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

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

反正是个到,何必急?

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

或说:

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

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

这岂不爽快而有味?

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

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

解析:

D 作者并未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也未反对西方近代文明,A、C两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根据材料“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可知作者享受的是航船行得慢的感受,而不是火车的便捷,B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一包花生米……”可知作者向往的是传统生活带来的闲适,D项的说法最准确。

【教师备用】(xx台州调研)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该表反映了(  )

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C 上海和重庆两地对西方发明的应用时间不同,说明了两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故①正确;从表中看不出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故②错误;上海和重庆应用西方发明的时间越来越短,可以看出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和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故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2.(xx邯郸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

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

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

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中国的家族社会有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并且强调家庭和宗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清末最后十年里,这一基础摇摇欲坠。

儒家思想中诸如家庭忠义、孝道、贞节、三纲五常等观念已被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观念代替。

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国家的一员,而且个人拥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长者也不能剥夺的权利。

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开始宣布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并把儒家教导的各种合理关系,斥之为过时的和封建的,家长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82~xx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xx年

合计

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0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0

14.31

11.11

五人及五

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

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大家庭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家庭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家庭的发展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趋势。

解析:

(1)问特征从材料一中“六世同居”“五代同居”等信息可归纳出以血缘为基础世代同居;从材料一中“饮食一道,财产共有”“也同耕共食”的信息可归纳出共同劳动,财产共享;从材料一中“不分彼此”“不曾折箸争吵过”的信息可归纳出家庭关系和睦。

(2)问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二中“已被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观念代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国家的一员,而且个人拥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长者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和“家长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战”等信息可归纳出传统家庭价值观念逐渐被替代、公民意识增强、家长制受到挑战;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晚清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归纳。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表格中家庭户规模的构成比例数据可直接归纳出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小家庭式样日益多样化;第二小问“趋势”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来思考,可归纳出城市化、工业化。

答案:

(1)特征:

以血缘为基础世代同居;共同劳动,财产共享;家庭关系和睦。

(2)变化:

传统家庭价值观念逐渐被替代;个人(公民)意识增强;家长制受到挑战。

原因: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动;西方价值观的冲击。

(3)特点: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小家庭式样日益多样化。

趋势:

城镇化(或城市化);工业化(或现代化)。

13.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

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千米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

……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

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

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5

中国

招商局

4

5860

1887

英国

太谷、怡和

7

13922

1898

日本

大阪

4

6581

1899

德国

瑞记、美最时

5

5743

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船运输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289吨。

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千米铁路”可得出是实业家推动,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开凿运河”得出政府倡导,根据材料“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得出工业革命促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工业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揭示英美近代运输业的经济影响。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表中各国“船只”的数量可看出中国数量较少,可得出列强占据优势,从“吨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可得出英国居于首位,从“吨位”数值可看出中国与德国比较接近,可得出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末长江航运业特点的成因。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可得出远洋航运有所发展,根据材料“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可得出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1840年至1881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从近代化中交通、工业化、社会转型等角度揭示材料三反映的信息。

答案:

(1)原因:

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的倡导;实业家的推动。

影响:

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特点:

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成因: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

(3)变化:

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

说明:

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精品学案必修1

【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

1.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美国同西欧国家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经济上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

政治上通过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把英法等西欧国家推向了与苏联对抗的最前线。

(2)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

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使西欧终于成为能与美国、苏联相抗衡的力量。

(3)8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进出口贸易是美国的三倍多,并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几十亿美元的“特需订货”,从而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经济。

(2)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强盛,从70年代起,日美经济竞争激烈,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影响的比较

(1)性质不同。

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

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2)宗旨不同。

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

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3)形式不同。

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

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1)时间接近。

都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性质相同。

都是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3)共同原因:

①根源都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长期错误政策造成的矛盾积累;②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③都受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4.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3)“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力的增长,提出建立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欧洲的地位提高,实力增强;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将促进新的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方向。

(4)一些地区性的军事强国的扩张愿望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等问题日益暴露,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这严重地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6)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大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5.20世纪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动主要是指:

“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代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格局;“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多极化格局趋势取代苏东剧变前的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前两次相比,具有不同之处:

①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它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格局;③多极化格局的建立还需要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新的世界格局确立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如何认识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有哪些变化?

(1)认识:

苏联由于自身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加之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政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但也为国际共运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必须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

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反而促使当今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变化: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但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经济也出现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单元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

1.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

“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

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位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杜鲁门D.尼克松

【解析】:

C美国某总统其实是杜鲁门,他的言论反映了美国要干涉别国内政,答案是C。

2.(xx·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

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解析】:

C 。

从材料看,是指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是并不意味着美苏矛盾的趋缓。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

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

欧洲人的欧洲”。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

C二战后欧洲成为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受到很大的威胁,欧洲政治家发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呼声。

4.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

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C.受“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